第五百六十二章 闯王包

前明袁崇焕守宁远时曾以棉被内置火药点燃扔至城下杀敌,谓之“万人敌”,此法对攻入城门洞的敌军杀伤最大,因为着火棉被燃烧之后会产生大量浓烟,致使门洞中的敌军被活活熏(呛)死,便是能够跑出也是双眼短时间内无法睁开视物,如此便容易被城中守军射杀。

前年淮扬河工暴乱之时,有叛军李士元部趁乱裹挟河工攻打淮安城,守城明军便以此“万人敌”成功遏制叛军破城。

不过真正的“万人敌”却不是这种简单的棉被火药,而是在天启七年出现的一种用泥制成的火器,其周围留有小孔的空心圆球,晾干后装填火药,并掺入有毒物质,整体以木框固定,很大。

敌军攻城时,点燃引信,抛到城下,火焰会四面喷射,并不断旋转,烧灼敌军,故而明军称其为万人敌,或叫烧夷弹。

一开始,城下的清军多半以为城上扔的是那种他们曾见识过的“万人敌”,因为看上去都是用棉被制成,但很快清军便意识顺贼扔下的绝不是万人敌,而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厉害火器。

这火器,会爆炸!

有些“棉包”落在城下时引信还在燃烧,一些清军看的明白,那玩意根本不是棉被,而是丝绸!

是一块一尺见方大小,外面皆是丝绸包裹的东西。

这东西,清军因为没见过叫不上名字,顺军则称之为“闯王包”。

因为,此物正是由大顺监国闯王陆文宗亲手制成并试验而成的。

虽然受限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及硬件设施,陆四根本没办法实现军事科技的跨越性发展,但多多少少还是晓得一些制作简单、取材方便的大杀器。

比如炸药包。

丝绸包裹火药的密闭性及爆炸后威力更强的小知识,陆四当然也掌握。

于是,为了加强防御能力以及攻击能力,陆四特意抽了一下午时间叫侄孙陆义良去保定藩库搬来两卷丝绸,又从马科部要来几十斤药子,开始试验炸药包。

可当天的试验全部失败,原因是这个时代的火药是黑火药,即便压的很实,但爆炸后产生的威力却跟陆四想象的炸药包差距甚远。

根本都不用想别的,必须解决黑火药爆炸性能不足的问题。

可陆四是知“粗”不知“精”,好比他知道马克沁机枪,但要他制造出来,还不如给他一刀。

于是,不懂的陆四便开始翻书,想从书中寻找答案。

明末中国的火器技术并不落后于西方各国,很多制造方法甚至领先,只要肯用心找,总有答案可寻。

陆四首先翻的是《天工开物》,这是和《三国演义》一样每天必压在他枕头下的宝书。这本书的作者已经被他的侄子陆广远派人从江西绑到扬州去了。

然而《天工开物》上样样都有,就是没有提高火药威力的法子。

正郁闷着,陆四想到了他曾经给侄儿广远带去的《武备志》,于是忙要侄孙陆义良去找此书。

翻了大半个保定城后,终于在一家满门被杀的前明武举家中找到了这本书。

翻开一页页的搜索,果然有发现。

这本书上说有一种火药制成的办法,即“制火药,每料用硝五斤,黄一斤,茄杆灰一斤。以上硝、黄、灰共七斤,分作三槽,定碾五千五百遭,出槽。每药三斤,用好烧酒一斤,成泥,仍下槽内,再碾百遭,出槽。拌成粒,如黄米大,或绿豆大,须入人手心然之不觉热,方可。”

书中所说的法子让陆四的脑海中一下映入四个字——“颗粒火药”。

当时就拍了自家脑袋一巴掌,暗骂怎么把这法子给忘了呢!

粉末状火药同颗粒状火药威力的区别在哪,两世为人的陆四当然了解,他自己没时间钻研,便叫侄孙陆义良埋头研究起来。

最终,在武备志及对火药制造比较精通的祖可法及军中几十个火药匠人的帮助下,陆义良花了两天时间制成了一批颗粒火药。

再之后将这些晒得均匀如米粒大小的火药装入丝绸制成的药包,压实之后留一细孔塞入导火用的火绳,于保定南门外的河边试验。

结果,爆炸威力惊呆众人。

陆义良的耳膜被震得几天都听不清四爷爷讲的什么话。

祖可法同那帮匠人也当场叫震得站不住,一个身材瘦弱的更是被震得连退几步。

不过因为马科部的药子不多缘故,最终只制成了85包,祖可法特请闯王赐名,陆四大手一挥:“我看就叫陆家包。”

为什么叫陆家包,因为是他陆四想到的。

祖可法他们觉得不妥,最后诸将达成一致意见,此物必须叫“闯王包”,以显闯王威名。

叫陆家包还是叫闯王包,陆四都没有意见,只要这炸药包能让多尔衮清醒意识到他大顺监国闯王的厉害就行。

因为少,便宝贝,闯王包可以说是陆四的压箱底,不到关键时候不使出来。

原本陆四也不打算现在就用,火炮专打满洲人,这炸药包就得专炸两白旗。

是谓区别对待,争取大多数。

可再一想,多尔衮那里恐怕已经断粮,强攻不下这位大清摄政王不可能再傻不愣登的继续把真满洲往不可能取胜的保定城下塞,其多半会立即撒丫子跑人赶回北京。

那么,这闯王包就得用了。

陆四要在精神与肉体上都要重创清军,让他们如同前明军队一样闻闯色变。

远处多尔衮他们听到的爆炸声好像连绵不绝,实际陆四只让往城下丢了20个。

第一颗药包是陆义良亲自甩出城的,之所以是甩,乃因为这药包还有一根长长的绳子,以便投掷距离更远。

陆义良的目标是那帮穿铁甲的满洲兵。

药包在半空中飞出近二十丈,尔后在快落地时就发出“轰”的一声,巨响中首当其冲的十几个镶红旗的铁头子耳朵瞬间失聪,就是十几丈外的其他清军,也个个都如耳朵被铁锤狠狠敲了下刺痛万分,耳畔也满是尖鸣嗡声,让人头痛欲裂。

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摇撞骗罪第六百一十章 陆四爷进京赶考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万岁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于手掌间第三十七章 走投无路当流寇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八章 挑动运河天下反?第二百零八章黄闯子的兵不好打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贼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七百五十七章 监国三大事第二百零三章谁让我姓陆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岂非罪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三十三章 杀人何必废话第七百六十一章 马鞭所指,便是大顺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尴尬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历代太祖,哪个不是如此!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九十九章 吃饭砸锅者,灭门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华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才是我们的长城第二十三章 风起运河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伪后不错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辫子兵不可敌的神话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们才是正规军!第一百九十章 我对不住朝廷啊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国有人,不可轻侮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宫中进春风第二百二十四章 让你看看什么是反贼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诏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陆某干,给你封亲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陆四也可以拥立个天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顺军到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顺隆武帝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龙降世 万岁加冕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爷度你一程!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七十四章 子子孙孙跟他干!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军是陆文宗的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忧?唯金银耳!第三百一十章 无百姓,无官,无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烧眉毛的摄政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拆,卖第三百九十六章 问太后一声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军四镇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六百六十一章 吴三桂动不动?第五百二十一章 断贼之势第三百零七章 衍圣公,什么公!第五百五十八章 闯王与你们同在!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坟的文物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谢盟主碧血剑1)第七百五十七章 监国三大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汉将第一百四十二章 动手第五百二十章 摄政王亲征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坞第六十三章 淮军,万胜!第七百三十四章 顺皇赏功第七百七十章 孙可望降顺第六百八十一章 监国乃继统,非继嗣第三十四章 咱们要比官兵更狠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是史德威第四百零七章 刺杀第三百一十六章 开展抗清敌后斗争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陆四岂能造反!第四百五十六章 为什么不抵抗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顺王!第五百九十章 汉人,信不得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来当太上皇喽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杰第四百六十九章 斩首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六十三章 淮军,万胜!第一百四十章 抢滩登陆第四百零八章 奇袭北京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气!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一百三十章 杀出个黎明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九百四十七章 荆襄会战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纪轻轻的小姑父第一百一十四章 还能不能砍?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贼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九十三章 扬州,绝不可重演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进京师第四百六十八章 驸马爷复都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爷不可糊涂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开会真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