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琪琪格和大玉儿

逼则皆大欢喜,不逼则龙颜大怒!

冯铨气势汹汹,认定这帮仍忠于两宫的满洲侍卫都是纸老虎,再借他们一百个胆量都不敢向他冯学士拔刀,更不敢向大顺陆闯王钦命组建的铁血少年团动武!

所以,有何可惧!

满洲余孽,人人得而诛之!

今日滦州,天在大顺,地在大顺,人更在大顺!

什么两宫太后,那都是过去了,如今就是满洲罪酋的两个遗孀而矣!

闯王以礼相待,诚意邀请,二女却不识时务,冥顽不灵,活脱脱的满洲余孽。

为臣者,必替君王排忧解难。

冯学士心潮澎湃,誓要以正义的双拳让那两位满洲余孽知道人不可与天斗的道理。

再者,以他冯学士宦海沉浮三十年的经验,对东林、对阉党、对汉奸、对忠臣诸多身份的人性揣磨,此刻敢拍着胸脯断言今日之滦州必是他冯学士大出风头之时,也必将为满洲一族画上圆满的句号。

至于要不要脸这个问题?

冯学士没想过。

当年他在主持《三朝要典》修编之时就不知脸皮为何物。

为臣者,讨君王欢心,有何错?

为下者,秉上官之意,又何来无耻一说?

“内相有涂文辅,外相有冯振鹭,时事可知也。”

前明天启朝司礼秉笔太监李永贞的这句评价更是对冯学士才能的最大肯定。

今日既洗心革面归奉大顺,冯学士便严格要求自己,舍得一身剐,也要把两位余孽送往京师。

这也是他做臣子的对君王所尽的最大责任。

学士也一直认为做臣子的是可以效忠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君王,但是对一位君王却不能二心,只能一心一意。

现在,他冯学士的一颗心就完完全全向着大顺陆闯王。

为了陆闯王,他冯学士哪怕背负无数人的骂名,也再所不惜!

诚如冯学士所料,这帮忠于两宫的侍卫们还真不敢动手,因为他们就这么点人,城外是几万尼堪大军!

而他们更是孤立无援,他们的族人不是戴着红袖套加入逼宫行列,要么就是躲得远远袖手旁观,就凭他们这几十个人,难道还真能护得住两位太后不成。

世管佐领马丁宁见状不妙,赶紧派人去通知两宫太后。

“孩子们,你们不要在这里闹了,你们知道里面住的是谁吗?是咱满洲的太后,皇上啊!...散了,都散了,去找你们的阿玛,找你们的玛法,找你们的太太...你们是满洲人,你们不能替汉人为虎作伥啊!”

望着眼前这些额头系白条,胳膊系红套,一个个面红耳赤叫嚷着什么大清已亡,太后速降的满洲孩子们,马丁宁痛心不已。

这些,本应是满洲一族未来的希望,如今却成了数典忘祖之辈,真是让活着的人伤心,让死去的祖先难以瞑目啊。

“明珠!”

冯铨却不能光在这知府衙门前闹,他得再进一步,赶紧把两个女人弄出来。

“在!”

12岁的明珠大声应道。

“我命令你带领大家冲进去,谁敢阻挠你们,你们就砸破谁的脑袋!”

冯铨将手中大旗郑重交在明珠手中,坚定有力的重重一拍少年的肩膀,“不要忘记你们的誓言!”

然而接过大旗的明珠却犹豫了,少年的样子让冯学士面色不由一沉,厉声喝道:“告诉老夫,你是什么人!”

明珠本能的大声回道:“我是叶赫那拉明珠!”

可是话音未落,少年的右脸就被重重一扇。

“叭!”的一声,无比清脆。

冯铨恨铁不成钢的望着不知为何被打的少年,怒道:“你是大顺铁血少年团的旗手!”

明珠懂了,他以行动向冯学士证明他真的懂了。

“铁血少年,精忠报国!”

12岁的少年将大旗猛的向衙门口一指,在一众侍卫惊愕的目光中勇敢前进。

“铁血少年,精忠报国!”

数百名少年手拉着手,一排排的紧随大旗前进。

侍卫们后退了,他们不敢拔刀,他们试图阻拦,但那少年的浪潮却将他们逼得不住后退。

大门,攻破了!

“明珠,你带人守住大门,莫让其他人进来!”

冯铨大喜过望,赶紧让明珠守在大门,他要亲自带领少年们去擒拿那两位满洲罪女,同时也要把过去的小皇帝福临给抓起来。至于随銮驾一起离京的其他嫔妃,虽说也沾着贵气,但冯铨对她们不感兴趣。

祖泽溥、张定辽、郑长春、达克宁等满蒙汉红袖军赶了过来,他们的到来彻底压倒了那帮侍卫。

到处是人影幢幢,鬼哭狼嚎。

知府衙门内像突然炸了营一样,太监们没头没脑地大叫大嚷,宫人们到处乱窜乱跑。

有的侍卫在那苦苦哀求族人们不要犯上,有的则失魂落魄的瘫坐在地上,嘴里喊着太祖太宗你们睁开眼瞧瞧啊,有的则在犹豫再犹豫之后,咬牙给那帮孩子带路。

.........

47岁的国主福晋哲哲在对侄女说着最后的交待,今天是城外顺贼给出的最后时间,在郑亲王济尔哈朗再一次规劝不果后,哲哲便准备学那前明的张皇后、周皇后自缢,以留清白在人间。

姓朱的女人都知道忠贞,难道她们爱新觉罗家的女人就不知道廉耻吗?

让她哲哲去侍奉一个可以做儿子的贼首以换取满洲人所谓的将来,保留所谓的骨血,真不知道济尔哈朗他们是怎么想的!

那样做,不是她哲哲一个人的耻辱,是整个满洲的耻辱。

这个耻辱一旦扎根,就永远不会被抹去。

这个耻辱会让满洲人哪怕苟活下来,也会如被打断脊梁骨一般永远直不起腰来。

“我们,不能让太宗文皇帝蒙羞!”

哲哲艰难的站了起来,33岁的侄女布木布泰的身子在那剧烈颤抖着。

“苏麻,”

哲哲看向捧着两根白绫的苏麻喇姑,脸上是坚毅,是坦然,是无畏。

她,不怕死。

“太后,”

苏麻步伐沉重,缓缓将一根白绫递给了主子圣母太后。

“额娘,不要,额娘,不要啊...”

小福临在那挣扎着,可吴良辅却紧紧抱着他,丝毫不敢松手。

边上几个宫人都是面露不忍,她们都是跟随圣母太后多年的老人,如今却要见证主子的最后时刻,心中的难过可想而知。

圣母太后最宠爱的梳头太监杨植则紧紧握着他给太后梳头的梳子,眼中噙满泪水。

哲哲要看着侄女先走,她担心这个比她小了十几岁的圣母太后会害怕死亡,会留恋人世间的滋味,从而让她的丈夫太宗文皇帝九泉之下难以安心。

这个侄女很美,她也很美。

草原上最美的两个女人,是她琪琪格和大玉儿。

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关的汉人军队第二十五章 时势如何造英雄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钱,不要命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鞑子 孙秦桧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贺礼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复套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六百零五章 顺,大大的顺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关者,斩!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军的传统战术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谁,霸王又是谁!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顺军的反攻第二百四十九章 常宁郡主第二百七十五章 赌品好,放手用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东出了个陆文宗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宫中打地铺第二百七十四章 济南鏖战第七百一十四章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发达,我们沾光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一百四十二章 动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还能不能砍?第五十一章 干淮安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烧眉毛的摄政王第六百六十七章 东果老格格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进京师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残忍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余中间第七百零七章 顺西第一次交锋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发达,我们沾光第三百五十五章 请嫁真满洲公主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随我来!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来当太上皇喽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温啊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鞑子?假鞑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抢救性保护第七章 奇货可居第四百九十三章 杀咧,杀咧,杀咧!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爷我还是要回来的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尔衮谋反,满洲共诛之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别怕,咱不是坏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满门无忠贞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国公一定降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摇撞骗罪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九十九章 吃饭砸锅者,灭门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样?第四百六十九章 斩首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阁部请饷第一百零一章 那你有女儿吗?第二十三章 风起运河第七百六十一章 马鞭所指,便是大顺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统帅 英雄贴第一百九十七章 圣贤子弟第三百八十七章 贼人在那里!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掷的永昌皇帝第九章 猪油仔马新贵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骜不驯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惊诧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爷不可糊涂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军,中国之兵也第三百一十七章 圣公失足第二百九十四章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七百五十八章 统统灭杀第一百零三章 扬州三将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陆四也可以拥立个天子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体面一些吧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发者,形同造反!第五百六十一章 陆四天王的三板斧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赎汉将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间路短,儿女情长第四百二十七章 联明平淮(四更)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样不成第七百六十章 穷途末日东西二府第六百零五章 顺,大大的顺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万金,有数就行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阁部请饷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九十章 进扬州,过大年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当皇帝?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头第一百三十章 杀出个黎明第三十八章 红日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贵不能忘本啊第二百八十九章 咱想招降翻山鹞第七百二十六章 亲王者,兵强马壮者当之第三百五十五章 请嫁真满洲公主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当皇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