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愿宇内平

四月,秘密抵达河南的陆四于汝州南部的鲁阳关召开荆襄作战会议。

与会的除了河南巡抚袁宗第、布政使袁有龙,驻河南战区的第十军提督党守素、军法官麻三、镇帅谢金生、杨祥、董学礼、任继荣、曹彦虎等高级将领外,另有随皇帝一同南下的第二军提督刘体纯,第三军提督贺珍、第五军提督徐和尚三位获封国公的重臣。

枢密院随行的是右使李定国,兵政府随行的是侍郎贾汉复。

刘体纯、袁宗第、高一功三人皆为李自成时大将,归顺陆四后各自为军提督,领所部不管是对满攻击还是平定张献忠的大西,都立下赫赫功劳,因此皆获封国公。

第五军提督徐和尚乃是从龙之臣,又是老淮军的重臣,获封国公也是理所当然。只贺珍这个国公看起来有些名不符实,其在重新降顺之后只参加了东征讨满,并未参加对西战事,因而在军功这一块相较其他几位国公明显逊色许多。

贺珍在政务院初定封爵时,考虑其是一军提督,便初拟授予侯爵,然而即便只是个侯爵,也有不少人对贺珍这个侯爷不满。

贺珍本人也觉得自家并无多少军功,前番还曾袭击过友军西路军,造成上万西路军将士伤亡,也因为他的叛变导致圣武天王李自成在陕西无法立足,因此内心对这个侯爵也是极为惶恐,上书表示自己功劳有限,能为大顺效力重新恢复中华已然心慰,绝不敢自居有功,故自请让侯。

主持封爵事务的左辅顾君恩和右弼宋义忠商量了一下,结合贺珍的历史表现,均同意降贺珍为伯爵。

宫中的陆四在看过政务院递交的贺珍降爵书上却大笔一挥,写道:“贺有功,侯晋公。”

顾、宋二位宰辅不明贺珍何来大功,以至于不降反晋。

“当年贺珍若不归我,西路军十万将士焉能回返大顺?朕又如何能挥师东征?”

陆四认为贺珍归顺之后虽然军功不及其他人,但其归顺本身意义却极其重大,不仅让他成功“夺取”西路军的军事指挥权,也让他可以无后顾之忧抢在阿济格北返之前,领着西路军攻打北京。

事实证明,正是贺珍的归顺才奠定了大顺此后一系列军事及政治胜利的基础。

贺珍不归,陆四无兵。

如此,岂能不封公。

而且贺珍代表的也不是他贺珍本人,而是代表武大定、严自明、石国玺等汉中军集团。

这些当初随贺珍叛变降清的将领现在都是大顺军的中坚力量,其中不少人还随刘文秀、李来亨出征四川,所以对贺珍的封赏不能草率。

当然,陆四高看贺珍一眼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位在李自成死后自称奉天倡义大将军举兵抗清,并坚持到最后,成为有名的“夔东十三家”之一有关。

听了陛下所言,顾君恩若有所思,遂道:“贺珍都能为国公,何愁天下人不来附我!”

“贺有功,侯晋公”六字很快就传到贺珍耳中,令这位从前的明朝副将、清朝汉中总兵不禁泪流满面,跪拜宫城方向遥呼万岁。

会议开始后,即由李定国代表枢密院宣读关于河南驻军调整方案。

根据陆四的指示,枢密院的方案,河南地区的驻军将被整编为两个集团军,原第十军番号不变,但扩编为三镇,辖杨祥、董学礼、任继荣三镇。三镇番号为第十八镇、第十九镇、第二十一镇。

另新增第十三集团军,以原第十军镇帅谢金生为军提督。所辖三镇为谢金生原来的第十七镇、曹彦虎的第十八镇,永安部忠贞营。三镇新番号分别是第三十镇,第三十一镇,第三十二镇。

经过整编后,第十、第十三集团军合计总兵力六万人。

以两个集团军六万兵力南征阿济格肯定不够,为此枢密院奉皇帝诏意调天津的第五军(辖两镇)、驻北京的第三军(辖两镇)及御营直属第二集团军(辖三镇)南下加入荆襄战场,三个军总兵力近八万人。

除此外,原黄昭部重甲兵同御营羽林军合编为第十四集团军,辖两镇。因第十四集团军以骑兵与重甲见长,故又被称为特种军。此军除担负作战任务外,又负责御营宫禁宿卫,成为大顺朝真正的御林军。

第十四集团军提督黄昭,所辖两镇帅一个是原先羽林军统制樊霸,另一个是原第十军的军法官大团麻三。集团军总兵力一万七千人。

炮兵方面,耿继茂的炮兵第二镇也经运河南下,自卫辉折道赶来鲁阳关。由于对西战事缴获大量西军火炮,耿继茂的炮兵第二镇拥有大小火炮多达六百门(包括大杆子铳、虎蹲炮等小炮),计有炮兵正辅兵一万三千人。

也就是说,为了一口吞掉阿济格集团,陆四几乎动用了大顺一半家当,出动了六个集团军加一个炮兵镇,动员兵力十六万余,民夫五万多人。

另外没有调动的军队是辽东高杰的第七军,驻防河套防御蒙古的高一功第一军,驻防宁夏的赵忠义暂一军,驻防青海的辛思忠暂二军,驻江北的第六、第八两个军,以及驻甘肃的艾能奇第十一军。

第一军、第七军、暂一军、暂二军及第十一军五个军是陆四用于防御北方蒙古的五支精锐,非不得已是绝不会轻易抽调南下的。

故而在西安整休的左潘安的第四军、李成栋的第九军将成为陆四手头的总预备队使用,计划中或用于荆襄战场,或用于四川方向。

入川的刘文秀第十二军目前进展顺利,刘文秀奏报已围重庆近一月,只要确保粮草供给,最迟一个月就能拿下重庆。

将用于荆襄战场的各部队兵力及集结方向,何时到达,一一向诸将明确之后,李定国请皇帝陛下作开战动员。

“之前朕是想到年底再南征的,因为大伙不是不知道咱们大顺现在的处境,当真是钱没有,粮没有,政府就算搞来一些也没法捂在手里,这国家建设说白了就是用钱。而这大炮一响就是黄金万两,所以朕寻思等秋收后再南下,好让政府喘口气,让百姓们也喘口气,现在看来,倒是时势逼着朕不得不提前了。”

陆四从案上抄起缴获自多尔衮的那杆大烟袋,朝墙上地图标示的荆襄方向敲了敲,侧首看向诸将:“别的话就不多说了,你们封公的封公,封侯的封侯,封伯的封伯,朕在封赏这一块是对得住你们大伙的,现在就看大伙对不对得住朕了。”

说罢,大烟袋一扬:“戚少保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朕引戚少保的话,杀人非我意,但愿宇内平!”

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尔衮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无人矣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问贵军是否大顺王师?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陆闯王第七百六十八章 动手之后不纳降第四百三十三章 龙兴之地要塌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书侍郎 七省巡抚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恶名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统!第六百五十四章 顺妃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儿接老爹第一百六十四章 陆四的错觉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忧?唯金银耳!第二百零二章老营就是人质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驾永寿宫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袭孔有德第九百五十五章 唇亡齿寒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三百二十五章 鹰视狼顾,国家大祸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一百九十七章 圣贤子弟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统!第四百六十八章 驸马爷复都城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顺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顺监国的无情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阁部又被擒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陆文宗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变第二十八章 人潮 一刀斩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顺的军饷有了第十章 最后的救赎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顺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济格第二百三十四章 咱们要有八堵墙第六百五十八章 妇女之友陆闯王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六百五十五章 国库 皇室 女人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说崇祯没死就没死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进商洛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间路短,儿女情长第二百五十三章 陆式皮球前进战术第三百六十一章 爱塔能听我的么?第八百一十三章 监国归京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残忍第二十八章 人潮 一刀斩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二章 造反三要素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对三条A第八十章 我要淮军只从我一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亲朋好友齐造反第一百零八章 奋勇杀敌者,千秋万代!第七百二十二章 江南大奴变第三百八十七章 贼人在那里!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扬陆某,功在大顺!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东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问问鞑子降不降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顺监国的无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万岁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员的骚操作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谁一伙!第九百三十章 弘光朝的忠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闯王者,兵强马壮者为之第六百八十六章 监国,天下第一孝子也!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顺帝位之争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事可定第一百九十一章 总兵多保重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华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三百章 好一个雄伟的少年侯第五百三十二章 长刀出,必饮血第四百六十六章 辽王可投明主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陆文宗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复 天下长乐第五百零四章 杀鞑大会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轰沧州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扬大砍刀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国公第二十六章 活命者随我来!第一百七十七章 斩草除根第一百一十四章 还能不能砍?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够,砍你脑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帝豪迈歌第四百零九章 让他们害怕第二百九十章 妻儿咱来养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统帅 英雄贴第七十九章 闯军南下 赤子之情第二百八十章 茉莉花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员的骚操作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当得汉奸,我当不得?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师会挨刀否?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义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观无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