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朕将亲祭明太祖

《告明朝军民书》是陆四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形势的发展已然让减少战争给国家带来的伤害,成了他这个隆武皇帝的首要任务。

随着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江西等地的陆续归顺,明朝残余势力已被压缩到一块极小的区域。

由于两广地区、云南在明朝的版图内一直不是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因此这三个省的明军兵力屈指可数。

福建地区虽郑氏拥兵二十万,且拥有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但是陆四认为郑家的家主郑芝龙是可以争取的人物。

先前他已经开出国公、闽浙总督的筹码,不过那个时代大顺军尚未南征,对于时局向来看不清楚的郑芝龙有点待价而沽,所以并没有明确答复大顺方面是否归降。

然而现在,整体局面比之郑芝龙降清时的满洲力量还要强大的大顺军,应当会让这个福建王拿定主意。

一直以来,出于对争取郑家及大顺未来海军发展考虑,陆四对郑家是极为客气的。而淮军的壮大也离不开郑家早期的“赎金”。当初要不是郑家给淮军提供了一批小型火炮和火铳,还提供了一批火器教官,淮军的攻坚能力也不会短期间得以提升。

另外,事实上郑家还为淮军提供了一大批人材。

如现任炮军提督洪宝、第十四集团军提督黄昭、第二十九镇帅杨祥等人都是出自郑家。大顺军福建籍官兵总数虽然不多,但营官以上却多达七十六人。

这些福建将领的存在无疑也能拉近郑家同大顺的关系。

大顺的江北省也一直和郑家有海贸生意往来,淮扬很多商品货物也都通过郑鸿奎的长江水师往江南发运,其中就包括大量古董珍玩。

在派人前往福建秘密劝降郑芝龙时,陆四就将一幅得自曲阜孔府的宋徽宗的书画作为给郑芝龙的礼物。

可以断定,即使郑芝龙现在仍不肯表明立场,易帜归顺,但也绝不会愚蠢到率领他的郑家私兵北上替弘光朝卖命。

大概率在南都方面尘埃落定时,郑芝龙就会痛快的换上大顺官服,成为大顺的臣子。

至于他那位国姓长子,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国姓爷今世恐怕只能姓陆,而不姓朱了。

毕竟,这会的国姓尚年轻的很。

大顺也不是那个留着辫子的满洲异族。

江西金、王集团覆没后,明朝方面仅存的兵马能称为集团的只有两股了。

一股是淮西马士英集团,这个集团大约有兵马六到七万,但除了黄得功外,其余如刘良佐、余永绥、方国安、朱大纪等将领,怕都暗中做了改换阵营的准备了吧。

另一股就是借着平定江南奴变成功使苏州、常州、松江、嘉定四府脱离南都,名为大明康王实为大顺好臣子的孙武进集团。

此外能称为集团的一个都没有。

逃跑的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南巡抚堵胤锡现在连安生地都没有,又哪里还能卷土重来呢。

局面,大好。

根据新得各省黄册及实际人口数据来看,两湖地区以及川黔等地归入大顺版图后,使得大顺拥有的人口数量从早前的一千九百余万扩至四千一百万左右。

而明朝仍然据有的江浙、福建、广东、广西及淮西地区人口总数与大顺控制区总人口数,大体持平。

这个数据陆四是认可的,即便误差也不多会多。毕竟仅江南一地就有千万以上人口,比大顺江北一个省的人口都多。

江南奴变打击的是地主豪绅势力,虽然对当地经济有一定破坏,但人口方面是没有多大损失的。

因此,大顺现在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亦或土地、粮食产量、工铁等矿,军队实力都完全压倒明朝。

而随着大顺在军事上取得一连串重大胜利,明朝内部已然发生重大分裂。

惠老宗师世扬在南京城外发出去的多达五百余份喜诏就是明朝内部分裂的铁证,而陆四手里现在就有明朝两位国公、三个侯爷、六个伯爷亲笔书写的贺大顺皇帝登极疏。

可以说,只要陆四愿意,那个被他扶起来的弘光皇帝立时就要倒台。

只是,弘光的法理的确存在问题,要是弘光就这么向大顺投降,那些忠于明朝的官员以及一些不甘心的宗室肯定还会跟大顺游击到底。

结果虽然注定,陆四却还是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在给两广总督李成栋谕旨中,陆四就要求第九军一旦进入广西作战,首要就是擒住那个桂王朱由榔,不给忠于明朝的官员任何幻想和希望。

八月份的时候,前往成都坐镇的晋王陆广远在听取了云贵总督李定国意见后,便命刘文秀率军五万进入遵义。

严格执行军令的刘文秀部进军途中秋毫无犯,所过之处百姓皆安定不惧,很是顺利的就占领了无兵防守的贵州省会贵阳。

明朝的贵州按察使张耀、布政司参议曾益、都指挥使陈瑞征等逃到定番州,拼凑了一批散兵及土司力量负隅顽抗。

Wшw● TTKΛN● C〇

刘文秀派在四川投降的总兵谭诣、武大定领军万余进攻番州,于十月中旬攻克定番,张耀被处死,曾益自杀。都指挥使陈瑞征率残部归降。

在贵阳休整期间,云南土司龙在田率部来降,并献策趁云南土司沙定洲叛乱攻取昆明。

龙在田崇祯年间曾率部进入中原与农民军作战,后来张献忠在谷城投降时,明朝命令龙在田部监视张献忠部。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龙在田与西军暗中建立了密切关系。张献忠更是拜龙在田为义父,并从龙在田那里得到了急需的马匹、火枪。

现在西军虽然成了顺军,张献忠这个义子也死于顺军之手,但西军的骨干力量却都成了大顺军一员,因此与龙在田之间的密切关系自然而然保留下来。

在龙在田的帮助下,刘文秀很快下令进军云南。

为了减少攻打昆明的困难,刘文秀事先派出大量细作前往去南,利用百姓对沙定洲的不满,散布假情报说进入云南的大顺军,是应明朝黔国公沐天波妻子焦氏的恳求来为沐氏复仇的。

这一策略果然取得效果,云南距离北方太远,因此对北方发生的战事知道的人很少。大顺军每至一处,必有当地百姓开门迎他们入内,就这么一路长驱直入,全无阻拦。

年前刘文秀奏报,其部于十一月初三占领平彝,后迅速攻克交水。十一日移兵曲靖,歼灭沙定洲部守军五百余名,俘虏明云南巡按御史罗国柄。

为了迷惑沙定洲,刘文秀在占领曲靖后没有立即西攻昆明,而是南下直趋阿迷州,在蛇花口击败沙定洲援军千余。

沙定洲见自己的士兵根本打不过顺军,只得于十一月底主动放弃昆明,逃回蒙自老家。其临走时还将软禁在昆明贡院的明大学士王锡衮杀害。

此时留在昆明城内的明朝云南巡抚吴兆元等人清楚顺军根本不可能是替什么沐氏复仇,但他们手头无兵,又加之痛恨沙定洲,所以带领城中绅民开城投降。

获知昆明已被攻占,李定国立即由贵阳启程前往昆明坐镇指挥刘文秀、李来亨平定沙定洲余部,以及云南境内效忠明朝的部分土司兵。

为了尽快平定云南,稳定地方,为大顺略取两广地区打下基础,李定国不仅派人同一直坚持抵抗沙定洲的明云南副使杨畏知谈判,还派人同逃到楚雄的明黔国公沐天波接触,希望对方能够承认大顺对云南的占领及统治。

李定国给出的条件是可以向大顺中央奏请仍封沐天波为黔国公,并保证不加害云南境内的忠于明室官员。有愿为官者可继续做官,不愿为官者给予金银任其自便。有要回明军控制区的也派人护送。

杨畏知初始不肯同顺军合作,可在发现顺军不仅兵马众多,且对云南百姓秋毫无犯外,这位副使终于动摇,但仅同意与顺军合作共同消灭沙定洲,自己军中仍用明朝弘光年号。

李定国考虑平定沙定洲乃顺军当务之急,因此同意杨畏知的条件。

得知杨畏知与顺军合作后,被沙定洲搞得家破人亡,麾下又没有多少兵马的沐天波也决心借大顺军复仇,双方合作条件同杨畏知差不多。

有人将李定国擅作主张同明朝官绅合作,不使对方归顺之事密报御营,陆四批示:“定国系总督封疆,区区黔国公同一副使,何来小题大作。自古,公道在人心。”

同顺军合作后,沐天波将自己的儿子派到昆明为人质,派人说服永昌府推官金腾、通判刘廷栋等人向大顺军缴印投降,但永昌方面拒绝。沐天波便说服永昌绅民不得抵抗大顺军,由于沐家世镇云南,威望很高,所以即便忠于明朝的官员不肯听从他的意见,但各地官绅、土司却纷纷听从沐天波的号召不与大顺军为敌。

如此,在李定国、刘文秀、李来亨等人的通力合作下,云南大半地方未经战火便归大顺,沙定洲的势力也被不断蚕食,最终只剩其老巢阿迷这块地盘。

李定国奏报御营,驻滇各军休整三月,待四月计划以四个镇的兵力并云南土司兵数万合攻沙定洲。

陆四准了这个计划,并指示李定国平定沙定洲后,前番对明朝官员及沐天波等人所许承诺,概皆不变,待南都归降之后由这些人自己决定是彻底归顺,还是要替明朝殉葬。

《告明朝军民书》于正旦颁行,前后共印一万四千余张,内中首次出现“和平”一词,文中前后多达七处。

陆四对和平提出了六个条件,第一,自然就是南都的弘光政权一切法统,立即予以废除。

第二,在大顺军队到达的明朝地区,原属明朝的地方政权即刻停止活动,并废止明朝律法,改以大顺律为准。

第三,凡属南都明朝政权的一切军事力量(包括水师),地方巡检、乡兵弓捕均应立即整体向大顺归诚,并根据一定原则相应改编为大顺军。

若有明朝军事力量继续抵抗大顺军,则不再视为明朝所属军事力量,当以土匪对待之;在大顺军尚未抵达接收以前,明朝地方武装力量有责任维持当地秩序,防止任何破坏事件发生。有故意破坏地方者,亦视为土匪。

第四,明朝官员在南都政权奉表之后,除朝廷六部立即停止活动,其余地方督抚及以下官员任应继续在职,并负责将权力移交大顺。明军士卒老弱残废者,经查验属实,当以退伍待之,即给予回家的便利及生活安置,务使各得其所,不致生活无着,发生不良行为。

第五,凡属南都政权的地方矿产、皇庄田园等财产,一律没收为大顺国有。对明朝勋贵,大顺原则上只解除其在明朝所获勋爵,对其家族私产予以承认。但若涉及侵吞民产、国产,经查证属犯罪行为,仍应当予以没收。

第六,大顺朝正式宣布,废除明朝所定一切加饷,只保留基本土地税。余杂税皆免,若有地方仍行征收,视为对大顺政权的攻击。

此六个条件,陆四明确要求南都方面必须无条件承认。

至于弘光这个皇帝,陆四也首次提出优待。即只要弘光向大顺投降,大顺皇帝封其为吴王,其本人及家族任何成员享受与大顺人民同等一切之权力。

投降后的弘光及其近亲属可居于凤阳朱明老家,大顺中央政府拨款修建吴王府,每年补助吴王府白银五十万两,并特支两百万两开办相应实业,优先任用、招募朱明宗室成员。

此外,对南都之孝陵、北京之明陵及朱明宗庙,大顺政府承诺永远祭祀,并派设卫兵继续妥为保护。

此书最后,陆四又正告天下,南都若降,他将于入城当日亲往孝陵祭拜明太祖朱元璋,并亲作祭文以示对这位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汉家皇帝尊崇。

同时也表明,大顺与明朝之间的战争属于汉室内部斗争,不论谁胜谁负,都是汉家王朝正统。

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风云起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杰破通州第九章 猪油仔马新贵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帮烂鱼虾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东出了个陆文宗第二百二十二章 刨我祖坟者在哪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杰破通州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余中间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走就打你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汉将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阴侯的迷茫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国有强人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台召对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号,降称国主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愿宇内平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陆四也可以拥立个天子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农当宰相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亲王被围第一百九十章 我对不住朝廷啊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第六百四十二章 满洲少壮派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将军 杨皇后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开会真犯困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们冤啊!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栋、李定国山西会战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们才是正规军!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谢盟主碧血剑1)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万万岁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忧?唯金银耳!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地第一军事集团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才是我们的长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总督需要体面第五百八十九章 汉人的福,不太好享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摇撞骗罪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床,死同穴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二百零五章屠龙少年终成龙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四十九章 风林火山第六百六十四章 降明 攻明 灭明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驾永寿宫第六百四十九章 国之根基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银子好说话第五百六十一章 陆四天王的三板斧第二百二十四章 让你看看什么是反贼第五百六十九章 武英殿中称皇帝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进京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么给什么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干,吃香喝辣第五百八十三章 陆四天王以怂夺天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陆四指定专用第三百一十四章 抢救性保护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尔衮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进商洛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来,积蓄甚多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请牢记你的使命!第七十八章 乱世唯杀人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阴侯的迷茫第六百六十七章 东果老格格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给弟兄们留点种子吧第三百七十章 缐国安的困惑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陆四也可以拥立个天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将相,陆某来封第五百一十三章 弃城,不杀;毁城,诛三族第六十六章 淮军,平乱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还是不降!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统天下势已成第四十二章 老爷做皇帝第二百八十五章 没事,我再问问潞王第六十二章 杀了李士元!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四百四十五章 谁让你是反贼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爷,您老要当太上皇咧!第四百一十四章 翻山鹞子北进第六章 大名陆文宗第四百章 白面书生尽坏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圣公失足第三百二十六章 果然桀骜不驯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国有强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师东征第五百四十五章 总督需要体面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一百五十九章 菩萨爹爹有鬼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红日东出,祥云西来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贼讲话有道理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陆文宗第六百七十二章 闯王会善待太后母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闯王者,兵强马壮者为之第四十六章 淮军的诞生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汉将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钱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恶名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栋、李定国山西会战第五百零二章 闯王千岁!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阴侯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