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已经处理完毕。”来秀才满身疲惫地说道。
“下去休息吧,明日一早大军出发。”孙传庭也是一夜未睡,他明白坑杀四十万俘虏意味着什么,但是如果不坑杀这四十万俘虏,大军寸步难行。
“大人,无须多虑,我相信陛下会理解的我们今日所作所为的。”来秀才轻声说道。
“就算陛下能理解,但朝廷中恐怕无人能理解,我今日才明白当年为什么白起要坑杀四十万赵军,项羽要坑杀二十万秦军?可能当时处境跟我们现在一样吧。”孙传庭感叹地说道。
“大人……”来秀才说道。
“你先下去吧。”孙传庭阻止道。
“诺。”
……
四十万俘虏一夜之间全部被坑杀,这个消息不但让安南举国震动,更是让帝国上下无不震动。孙传庭、来秀才等人的名声也因此事迅速传遍国内外,孙传庭更是被人冠以“屠夫”之名。一日之内,朱由校就收到了参孙传庭等人奏章上百份。内阁对军事事务只有监督权,任免孙传庭等人权力在朱由校的手里。这些奏章无一例外全部都到了朱由校的手里。
“陛下,臣认为应该立刻革去孙传庭等人职务,押回京师交由大理寺审理。”李日宣强烈要求道。
“临阵易帅乃是兵家大忌,何况此次情况特殊,朕认为应该酌情处理。”朱由校说道。
“陛下,一夜之间坑杀四十万俘虏,此等恶行天地难容,如果陛下不严加处置,将来势必会发生更多这样的恶行。”李待问说道。
“此事朕自有分寸,至于如何处置,朕心里有数。现在南征的大军已经攻破多邦,攻破多邦之后,整个安南都无险可守,等孙传庭等人夺取西都之后,再讨论此事。”朱由校说道。
“陛下……”众人依然是不依不饶。
“难道你们一定要看到南征失败了心里才高兴吗?此事无须再议,退朝。”朱由校说道。
朱由校说完之后,毫不犹豫地就离开回到了后宫。
“陛下,这次孙都督等人真的是做得太过分点了,如果不处置,恐怕难以稳定民心。”张嫣轻声说道。
“这个道理朕懂,但朕觉得孙传庭等人并没有做错,五万大军,算上民夫也不过十多万人,如何管理四十万的俘虏,如果携带这四十万的俘虏,大军如何作战?就不谈作战之事,你可知道维持这四十万俘虏的生计,朕需要动用多少人吗?告诉你,朕需要动用近百万人才能维持,帝国连年遭灾,帝国的百姓们都活不下去了,朕哪里来的粮食养他们?”朱由校说道。
“陛下,妾没有其他意思,只是觉得此事做得太过了点。”张嫣解释道。
“朕可能是暴君,也可能是刽子手,但朕绝不会牺牲帝国百姓的利益去换取无谓的虚名。
何况安南自古便是帝国的领土,根据安南的说法,自上古时期,安南最早的王朝是鸿庞氏。鸿庞氏首位君主禄续,是神农氏的后代,获封为‘泾阳王’,治理南方,号‘赤鬼国’,自秦起,秦始皇便将此地划为象郡管辖,可见安南一直都是帝国的领土。
但安南一直反复无常,时降时叛,甚至多次出兵入侵帝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汉人太少了,要扩大汉人数量,就必须缩减当地非汉人百姓的数量,朕只希望此战能削减安南五成的人口才好。”朱由校说道。
“陛下……”张嫣见朱由校态度坚决,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此事绝不能让大理寺来审理,朕要去一趟大都督府。”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
此时,大都督府内也在热议孙传庭等人坑杀四十万俘虏之事。
“孙都督之果决,真是令我佩服!待大军班师回朝,孙都督进京之时,我一定要与他痛饮一番。”陈四感叹道。
“陈都督,你跟随陛下最久,你认为此事陛下会如何处置?”秦良玉问道。
“我认为陛下应该会从轻处置,毕竟在当时情况下,如果孙都督不当断就断的话,极有可能会被四十万俘虏给拖累。何况陛下还下了口谕,允许孙都督屠城。”陈四想了想说道。
“今日上朝,你也看到了内阁以及其他人的做法,分明是不想放过孙都督等人啊。”秦良玉说道。
“内阁可管不到大都督府,最后能做决定只能是陛下。”陈四说道。
此刻大都督府门外响起“陛下驾到!”的声音。秦良玉和陈四互相看了一眼,他们明白朱由校此行肯定就是为了孙传庭一事而来的。
待大都督府众人见礼之后,朱由校开门见山地说道:“朕决定在大都督府成立专门的大理寺,只负责审理军队中的事件,以后军队里发生的事件全部由都督府大理寺审理。”
“诺。”听到朱由校的话,大都督府许多人都面露喜色,将孙传庭等人的案件交给大都督府来审理,就说明朱由校有意要从宽处理。
“孙传庭坑杀四十万俘虏一事,虽罪无可赦,但却情有可原,此案交由成立后都督府大理寺审理。”朱由校说道。
“诺。”
“另外,孙传庭坑杀四十万俘虏一事的审理,必须待孙传庭南征之后再行审理,如果有功,可将功折罪,如果此次南征失利,则数罪并罚。”朱由校接着说道。
“诺。”
“告诉孙传庭等人,此次南征不容有失,否则的话,朕真的保不住他们了。”朱由校说道。
“诺。”
“另外调吕宋都督府的张献忠张总兵进京。”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诺。”
“传阮大钺觐见。”朱由校说道。自今年起,阮大钺便接替冯梦龙出任《大明帝国报》的主编。阮大钺此人降过清,但却是个官迷,曾是东林党人,却为了官职与东林党成了生死仇家,此人是戏曲大家,惟朱由校的命是从,被朱由校提拔成了《帝国报》的主编。
之所以召见阮大钺,是朱由校觉得有必要为轻判孙传庭等人造势,用舆论来引导帝国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