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第199章 大明没有清官的土壤!

“咱对这些不关心。”

“要是谁真敢闹事,咱会让他知道,咱大明的刀还利着!”

朱元璋将手中玉如意放到桌上,眼神变得犀利,他缓缓站起身,背着手,一步步的走下了高台,漠然道:“你给咱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觉得咱这套体制有问题,想让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但咱不觉得会有问题。”

朱元璋看向了夏之白。

夏之白摇头。

他朝朱元璋微微拱手,微笑着道:“有没有问题,不是陛下能决定的,而是天下的黎民百姓决定的。”

“在陛下看来,就算有不服,直接雷霆出手,扫灭一切丑类。”

“而且大明施行的是小政府。”

“官员数很少。”

“就算把朝堂的官员大部分都杀了,朝廷也能很快补充上来,毕竟为官的诱惑太大,没有多少士人能抵制得了,就算有士人不出仕,靠着那些出仕的士人,大明依旧能稳固。”

“毕竟历朝历代,如汉靠着一个沛县的人才就坐稳了天下,陛下靠着淮西势力,同样坐稳了天下。”

“天下用不着这么多‘士人’。”

“何况陛下一直在对天下行‘教化’,让天下背诵《大诰》,让官员按照陛下的心思,去研习《四书五经》,按照陛下的想法去参加科举,时间一长,天下的士人,就变成了陛下想要的模样。”

“到时大明又岂会不蒸蒸日上?”

朱元璋笑了笑。

他并没有就此否认。

他的确是这么想的,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有问题的都是官员,天下既有了问题,那就将弄出问题的官员处理了就行,他了解地方的百姓,他们对于朝廷杀贪官的热情是极高的,也是报以很大的热诚,只要朝廷杀得足够快,杀得足够狠,再大的问题,也都会被消弭。

夏之白平静道:“陛下杀了这么多人,天下的问题解决了吗?”

“空印的实质问题解决了吗?”

“大明财政急缺的问题真正解决了吗?”

“只是把头缩进了沙子里,装作无事发生罢了。”

“扬汤止沸,只解决了表面问题,实质问题丝毫没动,等这些被陛下强行按下的矛盾,彻底掩盖不住大爆发的时候,陛下又准备指望谁来解决?”

“靠后世的帝王吗?”

“但一个手里无财政的帝王,又能做到多少事?”

“就算依旧能做到如陛下一样,将奉天殿杀得是血流成河,但底下的积怨不满就解决了?”

“陛下将朝堂的官员,清理了一批又一批,但贪官污吏依旧层出不穷,根子上坏了,杀再多的官员,抓再多的贪官,基层始终能够源源不断的输送贪官上来。”

Wωω ¤тTk an ¤C〇

“这些上来的贪官在前车之鉴下,只怕会更加糊弄。”

“而且陛下也莫要强求出现多少清官。”

“因为大明的体制不允许。”

朱元璋眉头一皱。

他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无稽之谈。”

“咱什么时候不允许了?”

“咱颁布《大诰》,严惩贪官污吏,就是为提拔清正廉明的官吏,咱手下这些官吏,要是真的干净,咱谁没有重用过?”

夏之白摇头。

他沉声道:“陛下听自己想听的话听太久了。”

“大明的确有一些清官,但这些清官,又有多少人是正经提拔上去的?”

朱元璋瞳孔一缩。

夏之白冷声道:“清官是要做事的,但大明地方官就四五个,朝廷每年还要颁布各种政令,能把朝廷的事做好,就已很是难得了,那还有多少精力去做实事?”

“陛下求的天下贤才,要的是‘务得经明行修、文质相称之士以资任用’。”

“但这些人根本没机会展现才华。”

“在陛下的体制下,干任何事都会变坏,无论初衷是好还是坏。”

“因为没钱!”

“做事需要用到钱。”

“朝廷不可能给与多少财政支持的,就算是我这京都盐铺,得到了陛下五万两白银支持,但陛下也知晓,这是借的,我在今年六月,更是还了一万两的利息。”

“我这事尚且是做成了,即便如此,依旧为陛下抱怨颇多。”

“何况天下其他人?”

“兴修水利、道路改善、教育文化等等,都需要用到钱,朝廷会给他们拨款吗?”

“不会。”

“不仅不会,朝廷还会去查他们,因为他们把这些事干起来了,这就不应该,定然是有跟地方商贾乡绅苟且,不然哪来的银两,而这一查,基本是一查一个准,任何做事的都下去了。”

“朝廷不会管‘官商勾结’做的好与坏,只会抓着官商勾结这一点不放。”

“最终。”

“徒留下一堆欺上罔下的官员。”

“他们不做事,也不担事,只需要迎合上面。”

“甚至于这些人把官商勾结,或者把权力寻租得来的钱,积极的献上一部分给朝廷,借此让自己平步青云,卖官鬻爵的事,在大明都是明码标价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群得不到朝廷任何支持的官员,就空靠着那里背诵《大诰》,就指望着天下太平,指望着水旱两灾不会发生,陛下认为真的可能吗?”

“当然。”

“陛下对大明的官员是有要求的。”

“要求他们要自己主动献上家业,借此来助力大明地方稳定。”

“因为在陛下看来,能让他们献上自己的家产,已是陛下给予的莫大恩赐。”

“但这种人有多少?”

“大明就靠这些凤毛麟角来治理?”

“就算真有人愿意毁家纾难,在朝廷拨款无力的情况下,积极兴修水利,积极的改善地方环境,但这些功绩,又有多少能上达天听,落到陛下耳中?他们又有多少人能得到提拔。”

“只怕在陛下心中,这是大明官员该做的。”

夏之白冷笑一声,漠然道:“我不知道陛下看了这么多史书学到了什么,但从陛下身上,我却是看到了一点,陛下读书但根本不愿吸取教训,陛下看来,历朝历代都是因不积极解决问题而败亡的,因而大明不一样,大明是积极的去解决。”

“只是大明解决问题的办法很简单粗暴。”

“就是杀!”

“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本质是在掩盖问题。”

“并不是在解决问题。”

“而且大明本身也解决不了。”

“因为体制决定了。”

“任何提出解决之法的官员,在陛下眼中都是奸臣佞臣,都是在挑战陛下的权威,在质疑陛下打造的万世之基,陛下只想听自己想听到的,早就不是那个从谏如流的‘大帅’了。”

“掩盖问题最终只会把问题暴露的时间延长,但天下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当这些问题一个个盖不住的时候,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大明又能靠谁去解决?靠这些善于揣测上意的官员?还是靠问题自行消失?”

“都不行。”

“积重难返之下,谁都解决不了。”

“只能推倒重来。”

“这是历史的必然。”

“陛下费尽心思打造的制度,其实早就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朝廷每年需要的钱粮数不少,朝廷按照正常情况,根本收不上来,最终只能靠苛捐杂税,靠着百姓多服徭役。”

“一年多一点,一年多一点,百姓就算是牲口,也总该给点草料吧。”

“陛下给的草料是精神食粮。”

“杀贪官污吏。”

“实质好处是丁点没有。”

“大明已陷入到了一个怪圈,上至朝廷,下至地方,凡想有所作为,有所动作,有所改动,都势必要支出大量的钱粮,而朝廷没有这么多钱粮,想做事就必须取财于民,但这会加重百姓负担,加之官员腐败严重,因而任何作为,都变成了坏的。”

“但若是不做,只能看着天下糜烂。”

“最终积重难返,大厦将倾。”

“这一切的问题,最终都源于陛下。”

“因为陛下就没有想过真正去解决问题,只想着解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人,想着将问题掩盖下去,以为自己捂住了眼,捂住了耳,这些问题就能消失了。”

“陛下骨子里是有股不自信的。”

“不自信在于出身。”

“陛下见过太多底层的蝇营狗苟,见过太多阴谋算计,阴险狡诈之徒,让陛下根本没法相信其他人,任何陛下不确定,或者拿不定心思的,都只会一股脑的认为,这些人在骗陛下。”

“尤其陛下经历过杨宪、胡惟庸的欺瞒。”

“对于自己不确定的事,更是忌讳如深,根本不想触及一点。”

“即便知道可能是对的,也不愿去尝试。”

“因为陛下怕被骗。”

“陛下不仅怕自己被骗,还担心自己的子孙被骗,因而想把自己的一些心思,做成‘祖宗之法’,让天下万系不变,但陛下却是忘了,陛下是农夫出身,但太子、皇孙及后代子孙,他们并不是农夫出身。”

“永远对陌生的事物怀疑跟抵触,这样的天下是昏暗且没有未来的。”

“不去主动学习,就永远学不会。”

“最终.”

“只会被人骗的更惨。”

第52章 解开昔日旧枷锁,今日方知我是我!第276章 做大事就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167.第167章 斩草除根!(第一更)179.第179章 投桃报李!179.第179章 投桃报李!第216章 儒家只是工具!414.第414章 哪有陛下的看法?第27章 该问的是百姓!409.第409章 报刊:给有才之人的机会!第118章 索要铁矿开采权!第117章 数据是朝廷的另一只耳目!(求订阅)第256章 利益得当,政通人和也是必要的!第260章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豺狼来了413.第413章 天下三嬗,事繁变众!376.第376章 使用纸币是大势所趋!400.第400章 设山楼排场,穷极奢丽!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第299章 热血难凉!第224章 天下从不是非黑即白的!第285章 灶户已成过去!第292章 百姓口口相传!415.第415章 务实才是今后的根本!第97章 满意的朱元璋!(求订阅)第17章 锦衣卫办事!第211章 为天下正塑!第223章 陛下的刀还利着!第277章 要的是各方勉强都满意!第121章 大众的才是天下的!(第二更)198.第197章 掩耳盗铃!第234章 陛下莫非是被奸人骗了?!第280章 经商得讲规矩!415.第415章 务实才是今后的根本!第33章 暴力出清!第300章 进殿觐见!第269章 真正的破局之处!(搬家完毕,恢复更新)第97章 满意的朱元璋!(求订阅)第67章 狂士!第106章 明君在位,悍臣满朝!(第一更)347.第347章 可有折中法!第1章 敬告青年!(求收藏)195.第194章 撕开南方内部的商贸口子!139.第139章 对百姓最大的伤害是无视!(第一更)376.第376章 使用纸币是大势所趋!348.第348章 那就成立个党派!187.第187章 海运!编制!北鸟归巢!第47章 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第323章 殿下需要自己开府!137.第137章 望帝春心托杜鹃!(第二更)第100章 户部右侍郎郭桓!(第一更)第96章 人人有衣穿,岂不美哉?!(求订阅)第313章 拔奇夷难,迈德振民?!200.写的不满意,今天不一定更的出来第81章 大生产时代开始了!(求订阅)205.第203章 这可牵涉到周德兴等开国将领!(第一更)385.第385章 狂妄是要付出代价的!!!第282章 只是一柄刀!第125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第三更)第235章 声音能大过刀斧声?!132.第132章 惠爱加于民,法度行于军!第303章 陛下想为天下留下什么!151.第151章 相信百姓!(第一更)第302章 大明靠的不是大诰,而是历代臣民!第244章 你着相了!第245章 南方有信来!第104章 借人头平民怨!(第二更)第37章 我笑你们不懂政治!第303章 陛下想为天下留下什么!第287章 时代的一粒沙!343.第343章 为鼠还是为人!402.第402章 立了规矩,再杀!388.第388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91章 循循善诱!(求订阅)358.第358章 刀才是国之重器!第297章 给朱元璋带的礼物!359.第359章 书生之见,可听可参考,但不可直用!355.第355章 受气包赵勉!第304章 余荫后辈的智慧!第212章 敢问诸位,今夕是何朝?第44章 为天下为万民而斗争而革命!361.第361章 京都大道!148.第148章 北方太穷了啊!335.第335章 文人该有文人的风格雅量!第25章 百姓帮谁,谁赢!第83章 资本家的嘴脸!(求订阅)第90章 蒸汽机车的布局!(求订阅)第98章 重审天下账目!(求订阅)第248章 给天下立规矩!419.第418章 可行试点!164.第164章 我大明还有利剑在!(第一更)367.第367章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第267章 民怨泛滥成灾,非我等之罪!第221章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第212章 敢问诸位,今夕是何朝?387.第387章 暗藏祸心!第23章 百姓当是你的衣食父母!369.第369章 这个天下是有主的!第328章 中庸错了!第55章 我的保儿死了!414.第414章 哪有陛下的看法?159.第159章 朱棣:被算计还是为我好?(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