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开海

朱瞻基在走去兵部仓库的路上,心中一直在盘算着。

就在刚才,张信对自己恭恭敬敬,也一定程度上说明,自己已经渗透进武将,勋贵集团了。

接下来,只需要慢慢渗透,或可将汉王在朝中的支持势力,一点点化为自己的。

这一招,也算是釜底抽薪。

让汉王在朝中,再无暗中帮他的势力。

如此一来,没有人暗中报信,更没有人在朝堂上为汉王说话,汉王的处境,必将在艰难一份。

可仅仅如此,还不够!

还要继续削弱汉王。

朱瞻基不想汉王这个隐患一直存在,可若是开战的话,两方必定两败俱伤,最重要的是各州的百姓,一定生灵涂炭。

这也是目前,整个朝廷还没有选择全面和汉王开战的原因。

若是全面开战,战火波及下,无数无辜的百姓都将惨死。

杨士奇,夏原吉,蹇义等人都想着缓缓图之,只要汉王没有继续攻城拔寨,那朝廷就先一点点瓦解他的力量,到最后再一举击溃。

如此一来,伤亡便少。

当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一路从北平杀到应天府,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死了数百万无辜的百姓。

这股庞大的数字,会化作朝廷的罪孽。

而眼下,朝堂诸公,显然也不想让百姓受难,不想背这个黑锅。

朱棣打了两年,如今汉王势力并不弱,就算全面开战,也得打个好几年,才能平定下来。

可若是想要削弱汉王,那就得从多方面下手。

朱瞻基想到了之前提过的开海之策。

之前,与商税改革一同提出的,还有开海之策。

可是开海之策一直没有得到实施,老爷子也未见松口,可这一次,或许有必要开海了。

开海,利国利民的同时,也能够让大明迅速开发商业,加速步入资本主义,领先全世界两百年。

不开海禁的后果,朱瞻基见得太多了。

大清不开海禁,闭关锁国,导致国家崩溃,没有进步。

直到最后,八国联合……

所谓的八国联合,实际上不到五万军队,可大清派出四十万义勇团,却仍旧被打进了京城。

因为大清太落后了!

四十万义勇团还在拿着大刀,对面已经拿着枪支横扫了。

几乎是碾压性的战争。

闭关锁国,什么新知识都没有学到,导致处处挨打。

明初时,大明是世界第一强国,可等到明中期,就不断在衰弱,而且燧发枪的制作,也是其他国家抢先一步。

若是开海,吸纳他国商业,便能使得大明的经济更加繁华。

这般想着,朱瞻基的心中越发地迫切了起来。

自己,是要改变大明未来的。

不开海禁,造成了大明封闭,商业的扼杀,不吸取新知识,落后于人。

所以,必须要开海禁!

而且,只有开了海禁,才能通商贸易,提高手工业发展的同时,倭寇也定然会侵扰大明各地的海关。

不过,相比倭寇的威胁,开海利益更大。

而且,若是将倭寇都赶到山东码头一带,汉王会不会焦头烂额呢?

想到这里,朱瞻基嘴角忍不住勾起笑容。

汉王占领了山东,就必须要守好海关,若倭寇强攻,汉王就得抵抗。

如此一来,就削弱了汉王的实力。

而且还能让倭寇拖住汉王,使汉王疲于奔命。

好主意!

朱瞻基脸上带着笑意。

走在大街上,朱瞻基忽然停下了脚步。

“今日,就不去兵部仓库了。”

“关于开海禁的想法,我得去找翰林院的大儒们聊一聊。”

朱瞻基喃喃着,改变行走路线,朝着翰林院所在的方向走去。

如今,翰林院已经没有了大学士。

新的大学士暂时还没有选出,太子爷也有所犹豫,因为每一任大学士总是死得壮烈,所以太子爷也不急着挑选了。

再者,也缺乏德高望重之辈。

如今,翰林院中威望比较强的,也就是张善忠,方城远,范秋三位大儒了。

当朱瞻基来到翰林院,翰林院的庶吉士们见到了朱瞻基,连忙给朱瞻基行礼。

“拜见太孙殿下。”

“拜见太孙殿下。”

朱瞻基摆了摆手,表示不用客气后,便走进了翰林院。

翰林院的编撰,学士们听闻太孙殿下来了,也纷纷出来拜见。

朱瞻基看向了范秋,方城远,张善忠三人,笑着道:“烦请三位大儒找个僻静之地,我们再谈。”

范秋眉头微挑,点头道:“好,太孙殿下,请随我来。”

很快,三位大儒,便领着朱瞻基,来到了一间房间内。

“这里是历代大学士办公时的书房,四下无人,太孙殿下只管说便是。”范秋笑着道。

朱瞻基颔首。

在桌子旁坐了下来。

三位大儒也依次入座,等待着太孙发话。

朱瞻基左右环顾这座老旧的房间,四周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朱瞻基感慨道:“当初,徐老和余学士,就在这里办公吧?”

提起这两位,三位大儒的眼神中都有些伤怀。

“是啊,历代大学士,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范秋颔首。

朱瞻基咧嘴一笑:“本来,这件事是该找大学士帮忙的,可翰林院如今没有大学士,我就只能找三位大儒了。”

“你们在翰林院,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辈,我想请你们明日朝会之时,提出一道新的政策。”

此话一出,三位大儒顿时聚精会神。

他们知道太孙的才能,所以听到有新的政策,三位大儒也都神色端庄,郑重了不少。

朱瞻基继续道:“开海!”

“与商税改革一同提出的,还有开海之策,可是开海之策一直没有得到实施,所以我们必须要推动!”

关于开海的利弊,翰林院内部早就已经讨论过了。

而且,当初太孙与徐老斗法之后,他们也都听过了开海的好处。

所以,此时听到开海二字,三位大儒的眼神中闪过一抹精光。

“徐老走后,继余学士离开,翰林院便仿佛失去了生气,沉寂了下去。”

“对于开海一事,我们倒是忘得一干二净了。”

“真是意志消磨人心啊,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今日太孙既然提起,我们定然全力以赴!”

三位大儒,眼神凝重,表情肃穆,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

第575章 见面第342章 乖儿子,让爹抱抱你第360章 朱棣认错第25章 强取豪夺的户部第275章 朱辰的信第486章 攻城第560章 火铳制造成功第237章 好兄弟第594章 占便宜第65章 奖励第427章 开海第194章 正统第140章 夏原吉的苦衷,朱辰解围第262章 大军誓师,北上,出征!第544章 抢夺粮食第230章 朱辰死了第68章 后悔第14章 墙角偷听太子爷第536章 陷阱第486章 攻城第456章 郭庆离开第320章 太子妃决裂第118章 将朱辰踢出宗庙第390章 被汉王活捉第398章 射箭第87章 永乐朝都是臭丘八第158章 万里烟云照的后代第484章 徐州危机第570章 万两黄金第138章 瓦剌偷袭第424章 随心所欲第193章 造反第26章 你敢惹太孙?第226章 和老爷子耍小聪明?第111章 太子妃的悸动第12章 大明风华第377章 炸开明长陵第540章 粮仓被烧掉第569章 胡荣的想法第397章 瓦解汉王的办法第381章 真相大白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恼了第120章 逼宫太子爷第591章 回来第367章 慷慨赴义第132章 姑姑护短第535章 埋伏第289章 母仪天下第617章 办法第488章 太孙殿下千岁第225章 汉王计划第548章 较量第308章 守护!第135章 去军营和老爷子住第331章 汉王被贬为庶人第564章 炮轰第263章 将士的信念第474章 明抢第541章 抢夺粮食第252章 英雄迟暮第188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第56章 使臣的震撼第281章 代价第570章 万两黄金第196章 这地已经烂透了第384章 解缙的聪明第565章 廷议第160章 理学之毒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298章 朱瞻壑崩溃第556章 天下一统第295章 第二卷,皇位之争!第178章 土地兼并的危害性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103章 官兵退走第166章 凡人,不可逆圣啊第299章 竖子,尔敢第134章 治愈长公主的良方第554章 汉王败第453章 洪武画卷第122章 朱棣护短孙子第627章 金元吉的愤怒第104章 天不生我朱瞻壑第72章 就住诏狱不走了第14章 墙角偷听太子爷第369章 不开城门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344章 叫什么太子爷,叫爹第424章 随心所欲第481章 孙若微的眼泪第128章 收小弟第628章 割让第143章 与户部拉关系第50章 接触使臣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579章 爷孙图谋第334章 赵王瑟瑟发抖第42章 郑和回来了第248章 改进新式火铳第442章 彻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