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第296章 诚意伯刘伯温离世

第296章 诚意伯刘伯温离世

第二百九十六章诚意伯刘伯温离世

胡惟庸的忽然离任,终究还是没能瞒住官场上这些消息灵通人士。

毕竟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堂二把手的位子不是?

如果说以前,众人对于工部多少还那么一点嫌弃的话。

那么随着水泥的出现,大规模营造能力的跨越式提升,那么工部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说白了,就是这地方,眼下容易出业绩啊。

以前一个工程劳民伤财不说,起步就是五年、十年的,那多少人有这个时间耗在上面?

这要是等一个工程出来当政绩,怕是等事情办好之后,原本才刚办满月酒的儿子都长大了啊。

可如今,那多少有些不一样了。

有水泥这神物在,原本十年的工程,可能一年就能搞定。

哪怕麻烦了点、紧张了点,最多也就是三年绝对能干的比原本预设的还要好。

那这就很值得认真考虑一二了啊。

毕竟,耗费一两年的功夫,踏踏实实的去工地干干活,然后拿下一个毋庸置疑的政绩。

这种事儿,有的是人想干啊。

因此,胡大老爷的离任,众人只是感慨一句“胡相就是任性啊,反正他也不在乎这什么侍郎位子就是了。”

然后就一头扎进对工部一应官位的争夺当中去了。

可这件事落在不同人眼里,那就有些不一样了。

就好比如今的诚意伯刘基,不知怎么就病倒了的他,此时躺在床榻之上面如金纸的苟延残喘着。

此时的他,正勉强打起精神,利用最后一点时间在教育自家儿子。

“吾儿,你看明白了吗?”

“那胡惟庸实际上跟为父一样,都不想再在朝堂厮混了,都想走!”

“可这点他做得比为父好啊!”

“为父顾忌的太多,想这里想那里,最终的结果就是如今人都快死了,结果还是没走成。”

“可他就不一样,什么名声什么风评都不管,反正就是要辞官!”

“如今看来,惟庸比为父看得明白啊!”

说到这里,刘伯温勉力抬起手摸了摸自家儿子的脑袋。

“你啊,为人赤诚却又带着几分木讷!”

“你这性格、心性,还是别进朝堂了!”

“回老家去,踏踏实实的读读书教教后辈子弟,这样为父哪怕走了也能含笑而逝了。”

刘家大儿终于还是没忍住哭出了声。

他知道,这实际上就是他这位智绝天下的老父亲临终的叮咛了。

而他,也确实打算按照刘伯温的吩咐回老家呆着去。

作为诚意伯府的长子,他这几年可以说亲眼见证了自家老父亲的挣扎。

那种想要离开而不得的郁闷、苦楚,他可谓是历历在目。

而刘伯温也没有瞒着他,很多能说的都告诉了他。

朝堂是何等的尔虞我诈、互相算计,部门与部门之间、官员与官员之间的各种倾轧,刘伯温都跟他说了个明白。

而这,也让他愈发的不想在这朝堂待着了。

不久之后,身在皇宫之中的老朱也听到了刘伯温重病的消息。

听着宋利的禀报,老朱一时间也有些感慨莫名。

他跟刘伯温之间的关系,很别扭。 他对于刘伯温,既有那种对于顶级谋士的敬重、佩服。

但与此同时,刘伯温身上那股子从未消失过的最典型的文人清高作派,让朱元璋很是不屑。

可偏生,这君臣二人都是个倔种。

一个明明想走,可始终不愿意服个软,宁愿装聋作哑当小透明也始终不开口;

而另一个明明欣赏刘伯温的才华也没忘记刘伯温身上的功绩,可偏生就是看他那死倔的模样不顺眼。

所以,这君臣二人就这么杠上了。

而如今,君臣二人之间的对抗,终究要走到终点了。

只不过,朱元璋没想到会是这么一种戏剧化的结局。

感怀了片刻以后,朱元璋最终还是决定由李善长代表他前往探望。

毕竟,李善长已经是百官之首的丞相了,同时跟刘伯温也是相识多年。

由他去探望的话,无论是面子还是情谊,想必都足够了。

可谁都没想到的是,仅仅只过了两天,刘伯温居然就这么真的病逝了!

一时间,文武百官都是唏嘘不已。

平日里诚意伯刘伯温不声不响的,似乎就是个朝堂之上的透明人一般。

可等他这么一死,众人似乎就马上想起来了。

哦,原来还有这么一位大佬来着。

这可是真正的大佬,这可不是什么玩笑,刘伯温那军师的名号,那可不是自封的。

可以说,当年朱元璋能一路打下这大明江山,中间可少不了刘伯温的指点。

可结果呢,人就这么没了。

众人难免还是有些唏嘘的。

可没几天,忽然就流传出了这么一种说法。

说是诚意伯刘伯温压根不是病死的,而是被上门慰问、探望的李善长害死的。

本来这小道消息压根就没人信来着。

可偏生传消息的人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还分析上了。

“军师那年纪也不大啊,不过是刚刚过天命之年而已。”

“之前固然病了,可有太医还有宫里赏赐的各种珍奇药材,有什么扛不过去的?”

“而李善长这要是起了歹心就不一样了啊,他可是丞相啊,想要弄死个人还不简单?”

“理由也简单啊,他想跟军师联手啊!”

“毕竟军师的名声多好啊,这要是二人联手,那岂不是在朝堂之上横着走了?”

“结果军师高风亮节,不乐意跟李善长同流合污,那李善长恼羞成怒之下可不就痛下杀手了嘛!”

可以说,这理由编的那叫一个有鼻子有眼的。

说得好像当时人就在一旁看着听着似的。

但实际上,真正了解二人的,都知道这就是个扯淡的说法。

不管刘伯温是否健康,李善长都跟刘伯温尿不到一个壶里。

这是二人的出身就已经就决定了的。

都是大佬,这要是还抱团,这不就犯忌讳了嘛。

因此,朱元璋是绝对不会相信这个说法的。

只不过,他转念一想,这要是真算到李善长头上,让他背个锅的话,似乎也不是不行啊。

(本章完)

第852章 把筹码压在胡大老爷身上108.第108章 图穷匕见的朱元璋208.第208章 胡仁彬种地有成409.第409章 刚建国就走向了亡国之路388.第388章 宫中不一样的风景第829章 朱元璋要求明正典刑第767章 跟太子朱标谈的交易342.第342章 累得变形了的朱元璋第846章 原来老朱家也遭灾了第776章 逐渐掀起的风浪327.第327章 终于要开考了108.第108章 图穷匕见的朱元璋252.第252章 解缙遭遇回旋镖了第818章 担惊受怕的小丫头第882章 声名远扬解大绅122.第122章 院试张榜众生相!方孝孺落榜了119.第119章 院试的考题,朱元璋听了都说好第656章 给王不弃出的难题253.第253章 陈近南怎会在此?129.第129章 胡大老爷抱美看戏268.第268章 胡大老爷的新玩具第735章 老朱两口子初到胡家庄第838章 不好糊弄的胡府大小姐第691章 被人看不起的国宝第518章 毛骧你混得真差第801章 平静的胡家庄温馨生活第678章 即将开始的杀戮第565章 惟庸,你吃仙丹了?第747章 一起来修仙吧132.第132章 上醉风楼寻宝的胡大老爷384.第384章 对于老朱家的些许安排73.第73章 想见见世面的方孝儒第931章 给李福禄的两个选择第731章 跑路成功的胡家人151.第151章 争宠带来的好处第667章 幕后主使人的奇怪身份第566章 朱元璋把皇位给朱标第12章 管他冬夏与春秋224.第224章 胡馨月回门趾高气昂第906章 借贵宝地一用第19章 考生们要骂娘了!谁出的考题啊?第684章 道衍和尚的惊人之语121.第121章 院试结果出炉第645章 胡大老爷的处置方案第667章 幕后主使人的奇怪身份第571章 即将到来的休憩和开浪第816章 胡大老爷准备对空间动手了397.第397章 奇书金瓶梅164.第164章 如诗姑娘属性全开了403.第403章 更多的关注第728章 姑嫂一起琢磨提防坏人第17章 胡老爷继续回府摆烂239.第239章 将计就计的胡大老爷再坑人第481章 胡大老爷放完火就跑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废丞相第541章 宛如和如诗的创业项目90.第90章 胡大老爷的谋划第902章 老朱居然会提意见了第539章 三军齐出各领风骚406.第406章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第567章 反正大明不是我家的第504章 暗查东宫太子妃第767章 跟太子朱标谈的交易第719章 马皇后娘仨的产业第561章 老朱家赔给老胡家的女儿第10章 朱元璋要大开杀戒了!第896章 朱老大给出的建议第907章 朱老四干出的蠢事161.第161章 亲事终于被老朱折腾成了第802章 朱家家事惹人烦第583章 胡大老爷的诛心之言第731章 跑路成功的胡家人357.第357章 朱元璋的满意和皇子的苦第451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440.第440章 系统奖励第811章 安庆公主对于生活的考量101.第101章 胡家子弟亮相了第774章 重新到来的小团子第680章 残酷审问116.第116章 胡惟庸,这考题是认真的吗?第512章 胡大老爷想要郊游第577章 路遇昔日旧部59.第59章 胡惟庸:坐等杨宪被噶第781章 朱元璋的要求和条件403.第403章 更多的关注第777章 老朱家内部即将爆发的危机237.第237章 即将来临的会试第912章 胡惟庸接旨109.第109章 胡惟庸突如其来的拒绝361.第361章 青楼三剑客再聚首第16章 胡惟庸开始搞事了第788章 无语的胡大老爷第492章 朱元璋能有什么坏心思呢第20章 考生们哭了:太难了!376.第376章 扑朔迷离的任命第883章 蠢到自己的解大绅第55章 胡大人,您能不能干点人事啊!第764章 为老胡家的未来做点安排第845章 毛指挥使要搞大事108.第108章 图穷匕见的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