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缙!

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缙!

第四十八章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缙!

作为深谙苟道精髓的胡惟庸,玩归玩闹归闹,别跟老朱开玩笑。

他如今的身份可是恩科主考官。

今日碰上一众今科士子的诗会也就算了。

可若是写了一首词,还把自己的名字留下了,那岂不是就给了众人结交主考官的机会?

那到时候,这里头有些事情可就说不清楚了。

索性,直接套个马甲出来便是。

刚刚站在一旁,比方孝儒还激动的那位在胡惟庸看来文采最好的年轻士子,冲着胡惟庸长长一揖。

“陈兄,解缙今日里方才知道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小弟自愧不如、甘拜下风,也谢过陈兄让小弟今日一睹什么叫真名士自风流!”

胡惟庸一听这名字,人麻了。

好家伙,解缙?

他就说呢!

自己这随便出来一走,就碰上个文采斐然的,还以为是大明的学子水平真就这么高呢。

如今一看,得,大明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啊!

那就完全能理解了!

整个大明国祚二百七十年里,真正被史书认可,记作才子的只有三人。

其一便是眼前这个满脸佩服之色的解缙。

其二便是徐渭,字文长。

而第三嘛,巧了,正是今日胡惟庸“写”的这首《临江仙》的原作者,杨慎!

今儿也是有意思,用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杨慎的大作,折服了另一位明代三大才子解缙。

有时候,还真就如此的神奇。

跟解缙客气了两句以后,胡惟庸忽然问起了一个问题。

“解老弟可是应天人士?”

“不然,为何明明带着异地口音,却在应天府参考!”

这一问,其实也是胡惟庸有些好奇。

因为不同于方孝儒,方孝孺师从宋濂,他出现在应天府很正常。

可胡惟庸清楚的记得,解缙该是江西人士才对。

可一个江西人怎么在科举的时候,跑来应天府了?

应天府的考试难度,可比江西要强不少呢。

这其实也是胡惟庸想进一步确认,此解缙到底是不是彼解缙。

解缙倒也没想太多,毕竟这个问题属实正常,一般人谁会放着轻松的江西考区不考,跑来应天府跟天下英雄争长短啊。

“不瞒陈兄,小弟本是江西人,家父在异地为官,小弟便跟随上任的父亲在外。”

“而此次科考,不过是家父逼着小弟来一趟,试试水而已。”

“家父以及小弟都认为,此次恩科只需知道科考有何特别之处便可,对金榜题名却无半点想法。”

这话一出,胡惟庸也来了兴致了。

哟,还有这么个说法啊。

他还真不知道,这时候的人就这么高明了?

都知道提前体验一下考场氛围了?

胡惟庸毫不避讳的直接竖起了大拇指:“令尊此举属实高明!”

被胡惟庸这么一夸,解缙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别看他是大明有数的“狂生”,可实际上,他这人不是狂,而是傲。

但凡在他看来才学、本事比他高、比大的人,他都服服帖帖的。

这不,被胡惟庸一夸,解缙嘿嘿笑了一声,又看了看周遭,这才小声解释道。

“其实,家父的考量小弟清楚。”

“家父觉着,若小弟在老家参考,一旦认真考试,必然金榜题名。”

“但小弟这年纪尚幼、心性不定的,若是猛然间进入官场,志得意满之下怕是要出大纰漏。”

“于是,干脆让小弟老实几年,磨磨性子。”

胡惟庸听完这话,沉默了半晌,而后默默地再次竖起了大拇指。

没说的!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解缙他爹可算是把解缙的性子给摸得透透的了。

这小子在洪武年间,早早出名早早中举,可实际上到了永乐年间才真正踏入官场。

但在永乐朝也没安稳干几年,便落了个下狱最终惨死的下场。

如今看来,其实就是聪明过头、才情溢出,对世事不够了解,自认为能掌控一切最终翻车的神童。

不过,这些事眼下都还没发生,眼前的解缙,还只是个毛头小子罢了,才十几岁而已。

这边厢解缙跟胡惟庸相谈甚欢,方孝儒却在一旁看着胡惟庸刚刚所写的那首《临江仙》啧啧称奇。

良久,方孝儒才兴冲冲的跑到了胡惟庸面前,大声道:“陈兄,你这首词,当是今日诗会第一!”

这话一出,周遭一众学子立马脸色就变了。

其实胡惟庸的这首词一出来,大家心里便有数了。

但心里有数跟被方孝儒这么大声喊成第一还是有区别啊,我们不要面子的啊。

而这一切,方孝儒压根没发现,或者说发现了也不在乎。

方孝儒和解缙二人似乎认定了这位文采斐然的陈近南陈兄,就是参与了本次科举的学子,所以谈了几句诗词以后,话题便不自觉的转到了本次科考之上。

“陈兄,本次县试最后一题你是如何作答的?”

“呵呵,看不懂,想不明白,那便坦言相告便是了,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哦,此举大善,方某到今日方才知道,原来坦言相告也是破题思路之一,陈兄果然有才。”

“哈哈,陈兄这破题思路确实大巧不工,足以得见陈兄人品敦实啊,解某同样佩服,不过解某更佩服的还是陈兄今日这诗才。”

“方某到现在都还记得陈兄写出最后一句时,方某心中是何等的震撼。当时方某就一个想法,这词,怕是方某这辈子都写不出来啊!”

“没错,没错,解某之前看到的时候,更是觉着以往在下被叫做神童时的洋洋得意,仿若一场闹剧一般。若解某这样的都能叫做神童,那陈兄这样的当叫什么?”

方孝儒、解缙二人对于胡惟庸的推崇可做不得假。

愈是有本事、有学问的人,愈是了解这首词内里的分量。

于是,三人这一聊,便聊到了诗会结束。

而就在这时候,最是跳脱的解缙忽然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建议。

“陈兄、方兄,依解某来看,我等三人今日相聚一起便是有缘,三人又颇为投契,不若我等效仿古人结拜为异姓兄弟,如何?”

胡惟庸一听这话,顿时一个寒颤,连声道。

“使不得,这可使不得啊!”

(本章完)

第561章 老朱家赔给老胡家的女儿113.第113章 院试前最后的疯狂第803章 胡馨月的皇家产业集团326.第326章 万事俱备的大明公考第32章 胡惟庸:累了,直接斩立决吧!133.第133章 醉风楼老鸨哭了!279.第279章 胡大老爷带来的惊喜第750章 只有朱元璋受伤的世界达成第872章 朱元璋那该死的勤勉第883章 蠢到自己的解大绅第612章 孙铭阳的无奈平价64.第64章 胡惟庸乃老朱家肱股第746章 让朱元璋修仙??336.第336章 礼部给朱元璋的惊喜第654章 再换条船准备开杆第917章 这国号和年号叫啥第791章 玉牌牌的障眼法383.第383章 给朱标补补身体第815章 幕后之人带来的机会389.第389章 朱元璋的偏心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惊喜和认可261.第261章 殿试彻底完结317.第317章 胡大老爷痛心疾首第783章 胡大老爷重新提出条件第463章 胡大老爷再出奇招320.第320章 方孝儒改主意了!第497章 大刀阔斧的道衍和尚第757章 你去学算经治国吧!316.第316章 官员们私底下闹出事儿了第689章 波澜不惊的胡府有定海神针244.第244章 落难的解缙很适合看乐子374.第374章 锦衣卫的出路和希望第458章 最合理的拒绝办法第519章 老朱和马皇后吃撑了第453章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交谈第474章 大明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第789章 胡府的定海神针回来了142.第142章 朱元璋:咱也该抖抖大明的天威第740章 朱元璋的烦恼就这?170.第170章 乡试来临的前的各种乱象第57章 杨宪要搞事了!第704章 胡大老爷的玩具给谁的?113.第113章 院试前最后的疯狂271.第271章 朱标和胡馨月都迷上了366.第366章 香满天的赔礼379.第379章 吃了闭门羹的沈万三第671章 归来的妮子到家了199.第199章 送上门的两本名著第816章 胡大老爷准备对空间动手了96.第96章 朱棣,你想造反不成?第834章 孙铭阳的飞来横祸214.第214章 方孝儒的报社初见闻171.第171章 解大绅青楼寂寞难耐第719章 马皇后娘仨的产业376.第376章 扑朔迷离的任命第511章 情真意切的朱元璋250.第250章 朱元璋听得毛骨悚然第512章 胡大老爷想要郊游191.第191章 胡大老爷又要装逼了第766章 月儿大小姐的野望294.第294章 工部扛不住压力了第934章 我还有机会么?第621章 胡大老爷的惊人说法440.第440章 系统奖励151.第151章 争宠带来的好处第632章 问题交给了朱元璋爷俩380.第380章 用错了规则的沈万三426.第426章 成亲当日的小意外第664章 王不弃的到来第889章 朝堂上朱元璋的直白第574章 豪横的胡大老爷不仅有钱116.第116章 胡惟庸,这考题是认真的吗?231.第231章 胡惟庸身份曝光了第547章 蒸蒸日上的会友馆299.第299章 胡大老爷的任命闹大了第863章 胡大老爷的野望88.第88章 胡惟庸:秃驴,你要害我!第661章 马皇后突如其来的背刺271.第271章 朱标和胡馨月都迷上了414.第414章 被忽略的胡家大少第613章 恐怖的苏州商人281.第281章 惟庸是老朱家福将第456章 胡府主仆想要整人第484章 胡府再传喜讯第7章 胡惟庸:接着奏乐,接着舞!134.第134章 胡大老爷再添外室第897章 被人忽视的马皇后的感受第782章 糟老头子坏得很啊第934章 我还有机会么?第906章 借贵宝地一用第541章 宛如和如诗的创业项目第727章 胡家下一代也准备跑路了第478章 直接掰碎了塞嘴里70.第70章 胡仁彬:我有一个梦想第838章 不好糊弄的胡府大小姐211.第211章 一文出天下惊第568章 你退位吧朱重八第776章 逐渐掀起的风浪第751章 苟命计划推进顺利第56章 胡惟庸的名声臭大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