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如何收服

第1003章 如何收服

黎季牦确实是有底气的。安南国受华夏影响,一样推崇“天、地、君、亲、师”。那位周王朱肃开设书院,想来是欲以“师”的这一层关系拉拢安南士族,使得安南士族对大明更为亲密而已。

与他的目的并不冲突。

他的目的,是想要借助新学,实现自己的威望上涨,并没有想过要和大明作对。甚至想要更加讨好大明,以使他以后的行动,获得宗主国大明的支持……故而在某种程度上,朱肃拉拢安南士族的举动,于他而言也有益处。

连普通的士族,大明都要拉拢。他黎季牦身为安南的权臣,若是对大明展示恭顺,还怕大明不会报以善意吗?

想了想,他开口吩咐道:“你去,将澄儿、苍儿唤来。”

“是。”家奴领命退下。

不一会儿,两位少年人来到了黎季牦的书房,二人对黎季牦齐施一礼,二人齐声开口道:“父亲,您唤我们?”

此二人,正是黎季牦膝下的两个儿子,长子黎澄,与次子黎苍。

“嗯。”黎季牦双手背于背后,他仔细端详着自己的长子和次子,而后道:“澄儿、苍儿。”

“大明的周王殿下,如今正在我大越开坛授徒。”

“为父希望,你二人能前往武曲,拜那位周王殿下为师。”

二人皆是一惊,黎澄下意识的道:“父亲,孩儿于大明新学并无天赋,这拜师之事……”

黎季牦双眉一挑,面上立刻显出不耐,斥道:“为父已有安排,岂容你胡闹?”

“什么并无天赋,不过是心不在此……只要专心致志,何愁不能学成?”

“……是。”黎澄有些惶恐的退了回去。

“父亲。”黎苍恭顺的道:“您是希望,我与兄长成为周王之门生?”

“非止门生,最好,你们要努力成为周王之弟子。”黎季牦道。

“弟子”与“门生”,在古代,都是指老师的学生,看似完全一样,实际不尽相同。

所谓门生,指的是受到了大儒的观点教诲,且认同某一大儒学问的人。如朱肃开坛授讲,台下那些安南学子,但凡听过他讲课的,只要愿意,都可以自称是“周王门生”。朱肃不一定认识他们,也基本不会有人,因为这个“周王门生”的名头,去卖给他们脸面。

而弟子则十分不同,古时大儒开坛授课,“教养诸生,常有千数”。这么多的学生,当然不可能同时听讲。大儒们“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所以后世常用“绛帐”指代老师或者老师讲学之所。这么高雅神圣的地方,当然不可能一千多人都进来听课,只有正儿八经行过拜师礼的,才有资格入室亲耳聆听。这些能够进来亲耳聆听的学生才叫“弟子”,也叫“入室弟子”。

“入室弟子”与“老师”的联系,就紧密了许多,与老师可以称得上是如同父子一般的关系。当然,“老师”的名望,也将为“弟子”所用,弟子在外行走时,会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是“老师”的代言人。

“若能蒙这位大明的皇子殿下收为弟子,我黎氏日后,方能更加安泰。”

黎苍露出了然的神色,对黎季牦道:“既如此,儿子知道该怎么做了。”

“父亲放心,儿子一定尽全力,博得上国周王殿下的欢心,让他将儿子收为弟子。”

“孺子可教。”对于这位次子的反应,他颇为满意。他看了一眼长子黎澄,皱着眉道:“你是兄长,当更知晓以我黎氏大局为念。”

“怎的反还不如你弟弟……此番去往武曲,务要好生行事。”

“将心思放在正事之上,莫要日日再摆弄你的那些奇技淫巧。”

“莫要让为父失望!”

“是……”黎苍耷拉着脑袋。

“好了,去罢。”黎季牦摆了摆手。黎澄、黎苍二人躬身退出了书房。

“大明吗……”黎季牦喃喃的想着。

若这两位儿子,能够通过朱肃的关系,使黎氏获得大明的支持。那自己在暗中,推动这些大越的士族们亲近大明,倒也无妨……

……

“想要拉拢士族,我等务必要在明面上,使黎氏认为我等对他们有利无害。”

武曲港,周王朱肃所居住的别苑之内,朱肃正与三保、李景隆、狗儿等一众亲信,讲述着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安南大权已几乎尽付于黎氏之手。我等想要收拢安南士族之心,断然没办法瞒着身为地头蛇的黎氏。”

“与其如此,不若开诚布公,大张旗鼓的为我大明拉拢安南士族,只要使得黎氏认为如此有利于黎氏,黎氏反而会推波助澜。”

“为此……我们需要如黎氏所意,襄助他大力推行新学,掌握安南朝政。暗地里,则借黎氏之助,在安南增长我大明威望。”朱肃道。

众人尽皆点头,以示理解朱肃之所以广而告之要在安南收徒,其中所蕴含的这份深意。

“不过,黎氏如今在安南,还远称不上一手遮天。”

“以殿下大明亲王之尊,只要与某一士族交好,那一士族在安南国内必能获得巨大的威望。而今,看中这一点而来到这武曲港的安南士族,可谓比比皆是。”

“殿下若要对这些人视而不见,而去主动亲近黎氏,是否反而会引起黎氏怀疑?”黄观问道。

“而且,殿下亲近黎氏,想来是想收黎氏子弟为徒。若是如此,日后黎氏若当真在安南行了大不轨之举,殿下岂不是要反受其累?”

“自是不能主动亲近黎氏。”朱肃回答道。“在黎氏看来,我大明必定要在安南,扶植一个士族势力。以我之意,我等可以先扶持别家,引起黎氏警觉。”

“我之意,我们先扶持阮家。”朱肃道。

“阮家?”黄观疑惑道。

“阮家与黎氏,原先算是同盟。”朱肃言简意赅的介绍道。“其家主阮多方,与黎季牦同为安南大将。黎季牦起势后,阮多方心怀妒忌,虽还未在明面上翻脸,但暗地里,阮家与黎氏已有势同水火之势。”

“这是黎季牦的隐患,我等可假意拉拢阮氏,使黎季牦焦躁,等其来接触我等,表明愿意顺从我大明之后,我等再襄助黎氏除去阮家……”

朱肃正说着,李景隆出言打断道:“殿下,若是如此,放任黎氏和阮氏鹬蚌相争,不是更好吗?”

“黎氏与阮氏鹬蚌相争,与我大明无益。最多,也就是收获一个对大明貌似恭顺的安南朝廷罢了。”朱肃道。“而我大明,要的是收回安南故土,而不只是一个恭顺的附庸国。”

“黎氏狼子野心,由他一家独大,我大明才好光明正大的克而收之……岂不闻郑伯克段于鄢?”

“九江知晓了。”李景隆略一思忖,旋即退下。

“可是……殿下想拉拢安南士族,若日后我大明当真大军压境,他们真会因为今日我等所为,而心向大明吗?”黄观担忧道。

“安南与我华夏分离日久,纵使黎氏夺权,那些安南士族,想来也会心向安南出身的黎氏……至多,再推举拥立一位陈氏后人。又如何瞩意由我大明取而代之?”

“殿下所为,只怕会是一场空。”

他博览群书,通晓历史,自是知道想要让一国士族心向他国,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纵使此国士族已然腐朽,但终归还是会有几个不愿折节之人。

如先前大明吞高丽之战,那是韩国公费尽心思,几年经营,这才借叛逆李成桂打散了高丽士族之心……且高丽汉化之深,对华夏之推崇,远非安南可比。

安南对华夏只是表面归附,实际上在暗地里还自称大越,国主擅自以“皇”自称,这样的国度,哪会轻易认同华夏入主?

攻灭一国容易,占领一国却难。尤其是安南,老朱要的是郡县其国,而不是像高丽、草原等地那样分封,也不是像帖木儿帝国那样扶持一个由大明操控的傀儡。

要想收服当地士族之心,更是难上加难。

“嗯,此事本王自然知晓,故而,拉拢安南士族,也是一个幌子,我意……”

朱肃话方说一半,外边厢,忽有人进来对朱肃耳语了几句,朱肃大喜,站起身道:“此次便先说到这里。”

“我需往见一人,下次再议。”

说完,便起身离开了别苑,来到了一处隐秘的暗室之中。

让朱肃如此在意的事,如今只有一件。

黄淮来了。

“学生黄淮,叩见周王殿下。”

黄淮是一位面容方正,看上去平平无奇的青年。他的身形略显矮小削瘦,该是家境并不优越,但却与安南人普遍矮小的身材正好契合。虽然面容平平无奇,但他的一双眼睛,却要比同龄人显得更为平静许多。

即便是如今到了这远离家乡的异国之地,面容上还有着一路乘船带来的劳顿,但见到身居高位的朱肃,他也是十分平静的对朱肃行礼,礼数之周到,毫无任何一丝的差错。

朱肃暗自点点头,对于黄淮的心理素质十分的满意。而后坐在他的对面,道:“你既然来此,可是知晓了,本王要伱做什么事?”

“知晓。”黄淮点点头,眼神之中,终于流露出了几分激动,道:“殿下欲要,让学生襄助我大明收复安南故土,复旧唐河山。”

“需要你一个读书人,隐姓埋名,行内间之事……你可愿意?”朱肃直视着黄淮的眼睛。

“愿意。”黄淮回答的斩钉截铁。“既是为国,自无贵贱。”

“那么多人能为家国卧薪尝胆,在敌国恪尽职守,学生亦能。学生读书,读的是春秋大义,却没有读懂,我辈读书人有何处高人一等。”

“好!”朱肃盛赞一声,看向黄淮的神情已是掩饰不住的满意。不愧是后来的名臣,华夏从来不乏人才,缺少的从来只是伯乐。

“既如此,你便化名范淮,本王会安排你,成为安南的一位范姓商人之子……”

“当然,这位范姓商人,其实乃是我大明锦衣校尉出身……你可与这位锦衣校尉,好生核对你在安南的‘身世来历’,务必不能出现纰漏。”

“而后三个月后,本王会在这武曲港,公开征收座下门生,到时,会有一个考试。”

“本王不会为你徇私,徒露把柄,但你必须要通过考试,成为本王的门生,还要进一步成为本王的‘弟子’……”朱肃嘱咐道。

“是。”黄淮十分恭敬的答应了。而后才问道:“殿下,商贾之子,是否不太妥帖?”

“闻说安南此地士族颇为自矜,淮以一介商贾子弟,恐怕很难得到安南士族青眼。”

朱肃再次赞许的看了黄淮一眼,同为日后的内阁首辅,黄淮的政商,可比解缙要高出太多了。无怪黄淮可以成为数朝老臣,解缙却如同流星,只在历史长河中闪烁了一瞬……

“无妨。”朱肃向黄淮解释道。他笑得颇为自傲:“本王要的,就是一介商贾子弟,”

“却能将他们这一群自视甚高的井底之蛙踩在脚下。”

“你日后,恐怕会遭到许多士族子弟排挤。但,本王要你决不能受其影响,对其屈服。”

“且,必须要胜过安南的士族子弟,必须在诸多安南士子之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你,可能做到?”

黄淮思忖稍许,道:“淮,定尽死力。”

嘴上虽未笃定,眼神里,却是独属于文人的傲然。

也是,这个年纪的少年人,哪个没有自己的傲骨?

“好,你且去罢。”朱肃对黄淮道。身为大明日后第一流的文人,朱肃对他胜过安南的腐朽士族子弟,抱有足够的信心。

他就是要让黄淮,狠狠的打安南那些士族的脸,让一个商贾出身的学子,坦然凌驾于诸多士族子弟之上。

这必定会激起安南士族子弟的不满与妒忌,再稍加煽风点火一番,很容易就能分化安南士族豪门与寒门学子。

朱肃从来,没想过拉拢安南士族。他想拉拢的,一直都是安南的寒门而已……

第996章 宋濂的规劝第1034章 老朱病倒第512章 高级兵法第638章 燕王破阵第938章 太孙监军第32章 中书省,危!第439章 那都是咱的钱!第1041章 雷霆手段第1071章 安南议事团第1101章 改变从教育开始第650章 亲王相迎第201章 深山高人第1030章 变却故人心第1075章 将计将计就计第1017章 君昏臣奸第1008章 在下范淮第140章 茹太素,你找死!第323章 烽火辽东(众)第935章 朱标的请求第985章 人海战术第6章 战报送达,老朱由喜转惊!第586章 船队出发第591章 朱雄英第870章 百无聊赖的蓝玉第240章 除夕血夜第496章 新式火器,问世!第31章 均役第1006章 寒门崛起第721章 雪夜突围第135章 老朱的手腕第295章 天皇近臣第401章 越权擅为之罪第1088章 意欲迁都第518章 京都来僧第116章 尽信书,不如无书第146章 朱标的蜕变第534章 万户故事第702章 帖木儿之军略第892章 大战将起第797章 火力优势第642章 借刀杀人第451章 朱樉妙计第86章 而诚纯孝好太孙第133章 巨商归附第39章 朱标连跪第495章 推广毛衣,美人恩重第960章 新军制功成第576章 李善长的降维打击第821章 放火烧山第573章 平衡之道第576章 李善长的降维打击第25章 天道轮回第781章 顺藤摸瓜第624章 大漠孤烟直第420章 栖霞文会第614章 兴建聚居地第1090章 实业兴邦第869章 欲加之罪第443章 为国立言第97章 论如何东吞倭国第160章 朱肃的经济之道第237章 乌合之众第1137章 睿智的约翰第591章 朱雄英第193章 兄弟相谈第988章 察罕的心思第1134章 身先士卒第561章 元都告破!第749章 帖木儿之死(中)第869章 欲加之罪第274章 将计就计第644章 内乱第832章 谁是匪徒第1098章 定音一锤第30章 请个假第609章 吕家族诛第1049章 离心离德第914章 道德绑架第971章 星火燎原第52章 宋夫子剖白赠书第254章 难缠的陈惠第155章 与姚广孝的谈话第1078章 安南收复第15章 老四啊,时代变了第149章 财源广进第724章 再骗一次第804章 缓兵之计第1025章 海疆生波第717章 燕王死战第1034章 老朱病倒第169章 军演定胜负第507章 本王没想到世间有如此矮小之人第559章 脱火赤的败亡第471章 百姓自会选择第1081章 元日小憩第887章 小事化大第561章 元都告破!第33章 月中考较第801章 再送大礼第645章 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