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朱肃赈灾

第218章 朱肃赈灾

面对朱肃不切实际的说法,魏观急声道:“殿下不可!”

“此时调拨粮草,喂饱灾民容易。”

“可府中所储备粮草,本就只有那么多。须知细水方能长流,殿下若真行下此举,与竭泽而渔何异?”

“况且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现在先以浓粥施之,以后粮草不足再换成稀粥……百姓们如何能够心甘?那时若有居心不良者登高一呼,城中必定发生暴动!”

何必等到那时?本来眼神空洞的灾民队伍,随着朱肃那声掷地有声的命令,此时已经开始略略喧哗起来。等魏观那一声反对传出,灾民们更是躁动起来,本来该颇为感激魏观、茹太素两名官员的灾民,此时竟有人对魏观怒目而视了起来。

“魏知府不是说,城中的粮草其实尽够的吗?”面对面色焦急的魏观,朱肃却仍旧不为所动。

“那便行了。既然粮草丰沛,百姓们为何就不能放开肚子吃?”

“吃的饱了,才能做事,才能对抗这天灾。”

щщщ ¤тт kΛn ¤C〇

“若是连果腹都不能,终日只能在那窝棚茅舍之中忍饥挨饿听天由命,到时候会死多少人?”

“这……城中粮草是够,可却不在我等手中啊!”老知府急的竟然有些跳脚。“殿下不知道要从那些人嘴里抠食有多难!茹御史抛却官声不要,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也只筹来了堪堪够使的粮食……”

“茹太素是茹太素,本王是本王。那些富户,莫非还敢跟本王对着干不成?”朱肃依旧很有信心。

“况且……”他朝魏观身后努努嘴。

“本王话已经说出去了,若是今日没有立筷不倒的粥,这些百姓,只怕今日便要怨声载道,明日就要冲击你的知府行辕了。”

“为此时民心计,魏大人也该从善如流不是吗?”

魏观回头一看,果见身后灾民,有许多人正对自己怒目而视,心下一凛,自己行辕是不是被冲击倒是无所谓,五殿下这位皇子如今可正处于灾民之中,若是有个好歹,他这个苏州知府的小身板却是万万承受不起的。

犹豫再三之下,只能一跺脚,让差役们去府库调拨粮草。

“喔喔!!”

灾民们一传十,十传百,听闻今日能顿吃饱饭,竟然一个个尽都欢呼了起来。

朱肃看着这些人面上终于有了光彩,默默点点头:这才叫有了人气。

先前那般,虽也是活着,却是如行尸走肉一般。

那样的精气神,怎么能够堪用?

“殿下,唉,殿下!”见灾民各个兴奋,魏观终究不好再说什么。只凑近了朱肃,低声埋怨道:

“殿下此举武断了啊!非是老臣不愿让百姓们吃饱饭……”

“实在是殿下不当家,不知柴米之贵啊!”

“而且殿下可莫忘了太湖水匪……当日,正是那群水匪混入了这些灾民之中,鼓动灾民冲击府县诸仓。”

“若是灾民们吃饱喝足有了气力,又如何能甘心只蜗居在这城中一角?”

“殿下这决断……是要,是要生大乱子的啊!”

魏观捶胸顿足,抱怨不已。方才还觉得这位五殿下对自己还算礼遇,自己的意见想来能够听进去一二。

却不想还没过多久,这位五殿下一张口,就给苏州府的赈灾局面戳了一个大口子!

关键是,还是未经商量,直接在这灾民之中大声说出。

变相以民意裹挟了自己这个知府不得不同意!

果然,这知府老魏也不单纯的只是一个老好人,不让灾民们吃饱,果然也有担心灾民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被张士诚余孽利用的因素在。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这些难民,苏州府果然并不只单纯心存善意的安置。将他们安置在城内,恐怕也有就近掌控,怕他们再度为逆贼所用的原因在。

“魏知府,呃,不必忧虑……”见这老魏急的跳脚,朱肃挠了挠头。

“你所担心的,无非是苏州府库的粮食不够吃。”

“放心吧,莫忘了,苏州最大的商人沈氏,就是本王的麾下。”

“本王还能拿捏不了这城中囤积居奇的商贾富户?”

“况且,你所说,担忧灾民饱食生事,本王也想好了法子。”朱肃找了个杌子坐了下来,对他说道。

“苏州府如今,不是正缺劳力么?”

“为何空让这些灾民在此袖手,却没有想着好好利用起来?”

“这几万号人若能动起来,何愁什么太湖水患、昆山水患不能治理?”

“魏知府,你可曾听说过,‘以工代赈’?”

朱肃面带自信,抛出了这分量十足的四个字。

“以工……代赈?”魏观一愣,眼中光芒一闪。

但思考一番之后,又是摇头:

“以工代赈,乃古时便有的赈灾良方。老臣岂能不知?”

“只是殿下可知,为何历朝历代皆知道有此良方,却总是弃之不用?”

“呃……以工代赈,古时候就有了吗?”本来满脸自信的朱肃傻眼了。

“那可不,古时便有如此良方,却不能大行于世,原因无他。”

“实在是此法所需要耗费的钱粮,实在太过高昂了啊!”

“灾年本就万物紧缺,偏偏以工代赈,所耗钱粮,更是平日所需之数倍!”

“唉!我苏州府衙,哪里去筹集这么多的钱粮!”魏观摇头叹气,颇有些心灰意懒。

“耗费钱粮很多么?”朱肃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

他原先以为,以工代赈是后世才有的赈灾良法。在前世所看的诸多穿越小说之中,身为穿越者的主角一说出“以工代赈”四字,往往就能立马博得一片惊叹,让无数朝堂大佬,皇帝王公惊呼‘世间竟有如此大才’不已。

实是主角混在朝堂上装逼唬人的无上利器之一。

可魏观,却说以工代赈自古就有,而且没有可行性?

疑惑的眼神看向姚广孝,姚广孝当即微微躬身,为朱肃解答道:

“殿下,魏知府所言不错。”

“《晏子春秋》中有载,齐景公之时,晏子便曾行‘以工代赈’之法。成效颇丰。”

“只是此法所耗钱粮,确实甚巨。遍数历朝,唯有其富裕如宋者,方曾多次行过以工代赈之法。”

“即便如此,宋时所行,其实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以工代赈’,而是以灾民编之成军,始有‘冗兵’之患。”

“出力劳作者平日所食,本就比一般耗粮更多,若欲让灾民以工代赈,便需有远超常时的粮草,更要调拨人手,管理灾民行动,安置灾民住处,以安其身心。”

“乃至抚育老弱、诊治疾病、烧埋死者。桩桩件件,相当于一力承包数万脱产百姓在此期间内生老病死之事。”

“所耗之巨。这数万灾民,确实不是一府之力所能承担的起的。”

(本章完)

第323章 烽火辽东(众)第834章 内讧第1129章 反攻西征第311章 大明,还要更加强大才行啊第562章 朱棣奔袭第256章 商议备倭第450章 善长骂街第948章 大明第一次文艺汇演第166章 道德绑架第120章 谁敢搅和,我就杀谁!你可明白了,第330章 兵将离心第870章 百无聊赖的蓝玉第993章 安南有请第481章 空印案!爆发!第1078章 安南收复第906章 子弟兵第902章 面陈黔事第601章 孔家,九族勿论第949章 一出新戏第1050章 “范淮”之死第208章 诚王余孽!第166章 道德绑架第699章 新种姓:须弥第266章 铁骑突出!第1010章 此人是我生死大敌!第1035章 忌惮第809章 申斥李景隆第558章 空军轰炸!第452章 大孝子李祺第821章 放火烧山第1037章 为后人戒第624章 大漠孤烟直第689章 取道印度第782章 劳动改造第107章 论关羽以劝蓝玉第176章 大哥你也要卖我?第142章 原来我在觊觎太子之位?第580章 铁铉请命第518章 京都来僧第1124章 恶魔火炮第114章 量产夜不收!第74章 阴云遮月第240章 除夕血夜第1012章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第594章 天花第478章 溃于蚁穴第570章 分封徐达!第511章 修筑租界第262章 兵临城下第548章 倭人能做什么?自然是为奴了第236章 阴影中的蠹虫第628章 羊圈第1155章 附庸于我第479章 李善长受命第245章 复仇的火焰烧遍朱明江山?第55章 论火器第675章 接触战第817章 山中部落第54章 武器代差第151章 无知果然是原罪第299章 大将军无敌炮?第518章 京都来僧第578章 高丽分裂第727章 小胜一场第669章 商议第437章 宝钞之弊第602章 顺藤摸瓜第409章 宋濂问罪第946章 鬼力赤第501章 什么京都,分明就是土村子!第202章 抄书遇到正主了!第870章 百无聊赖的蓝玉第456章 老朱的苦丁茶第841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第93章 犁庭已毕第89章 朱祁镇叫门,太爷爷挨打第711章 双线疑兵第187章 风雨欲来第1043章 胡氏篡国第443章 为国立言第1153章 败家将军第509章 倭王,汝欲反乎?第753章 朱棣取妾第158章 四大案,诛连者甚重啊!第335章 谁说伏兵就要亲自下场?第255章 倭寇!!第1120章 康居城的自救第632章 哈密围城第678章 求助国内第1102章 刘三吾悟道第1117章 大撒币第590章 吕本的谋算第847章 养寇自重第611章 杀鲲第1112章 十字军的威胁第936章 文武一体第918章 愚者愚行第585章 绝户倭地第353章 乃儿不花的不详预感第647章 也速迭儿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