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亲王相迎

今时之世,虽然因为元时风气开放,再加上新学大兴,百姓并不视出海探险行商为不务正业之事。

但是华夏人天生重乡土,不喜迁徙。哪怕是穷到家徒四壁,也往往要死守着祖宗留下的一亩三分地。这种“人离乡贱”的观念在华夏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要想迁华夏之民前往海外殖民,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于此,以名许之,以利诱之,就成了华夏走上殖民道路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朱肃、铁铉都深知这一点,都默契的要将这一次船队归航的仪式办的无比隆重。朱肃以亲王之尊,亲在港口相迎,无数周王府甲士分列港口两侧,甚至连九锡仪仗都摆了出来,一副迎接大功之臣的模样。百姓们哪里见过这阵仗?只觉得眼界大开,个个啧啧称奇。

这尚且不够,朱肃甚至推来了几尊宝源局新制出来的礼炮,等到船只靠岸,风帆收起,几门礼炮齐齐向天,只等朱肃一声令下。

“鸣炮!”

随着声音雄浑的传令兵一声大喝,九门礼炮齐齐轰鸣,声音可谓震天动地,远近皆闻。百姓们何曾听过这样的巨响?个个面上都有惊色。有人已经开始窃窃私语,怎么这寻得扶桑洲的阵仗,看上去竟比昔年阵斩了元主的阵势还大?

甲板上,三艘船只也将火炮平举向天,空放三声以示回鸣,而后踏板放下,将士们在张赫和铁铉一文一武两人的带领下,踏上了故国的土地。这些将士们显然事先得了嘱咐,一个个迈着正步,雄赳赳,气昂昂,尽显强军风范。只是大多数人脸上都挂着泪痕,漂泊在茫茫大海上数月,又在凤鸣洲那万里之外的地界呆了数月,家国远望,飞鸟难及。而今总算是回来了。

怎能不喜极而泣?

朱肃也总算看清了张赫和铁铉。只见张赫本就黝黑的面色更添了几分黑红,整个人如同铜铸的一般,已经有了青史留名的那股子底气与气度。铁铉更是长高变黑了不少,脸上甚至多了许多沟壑,本也是国子监里有数的翩翩佳公子,如今乍一看,竟有些像个庄稼汉。

只是眼中,却是掩盖不住的一股属于奋进者的锋芒。一种内敛,脚踏实地,却也勇往直前的个人气质扑面而来。

“臣,张赫(铁铉),拜见周王殿下!臣不辱使命,为我大明寻得凤鸣洲宝地而归!”

“请起,快请起!”朱肃赶紧下马,快步将二人扶了起来。“你二人乃国朝功臣,今立大功于国,父皇特嘱我以国士待之,当不必对本王行此大礼。”

杨士奇在朱肃身后,亦是连连点头。陛下看重这些将士,便是看重海事。如今殿下在众目睽睽之下代陛下以“国事”称呼这些从海外凯旋的将士,无疑是当众表态了海事的重要,打了那些认为“海事靡费国帑”的文官的脸。

百姓们也是一阵骚动,为这“国士”二字而动容。

“张将军仍然康健,本王心中甚慰啊!”场面话说完,朱肃低声和两人寒暄起来。

“哈哈哈,殿下是怕末将老了!末将空活四十余年,如今方展宏图,怎敢言老?在凤鸣洲为大明建功立业,末将快活之下,是一日年轻过一日!”张赫哈哈笑道,看他模样,是真喜欢这般建功,对朱肃也是分外亲近。

朱肃点点头,张赫是如今大明最擅海事的将领,朱肃还指望他为大明培养出一大批纵横四海的船长与提督来,还真担心他在海上伤了身子,或是遭了不测。见张赫精神健旺,他也甚是欣喜。随后便看向了铁铉,眼中闪过一抹欣慰:“好小子,黑了,却也壮了。”

“为师也没想到你真能做成此事……年未弱冠,便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干得好!”

“全赖师尊教诲。”铁铉道,出海一趟回来,他如今对朱肃的“博学”更是仰慕万分。“师尊见识卓绝,许多事若无师尊预料在先,弟子绝无可能将其料理的妥当……”

“好,好……”朱肃拍了拍铁铉的肩膀,这个有着钢铁一般意志的弟子,年少建功,却依然能不骄不躁,谨守初心,实在是个能将大事托付的好材料。“诸位,本官乃海事局杨士奇。本官知晓诸位如今难得回返故乡,归家以享天伦之心必然甚切,然陛下与百官已在奉天殿内相候,要重赏诸位功臣。还请诸位再受累些许,随殿下与本官前往宫中受赏……”见朱肃与张赫铁铉寒暄已毕,杨士奇遂出列说道。

听闻天子居然要在宫城中接见这些人,围观的群众更是惊诧。

这礼遇,实在是惊人。

即便那所谓的“扶桑”之地……噢,现在叫“凤鸣洲”。即便这凤鸣洲物产再怎么丰富,可这地方,距离大明本土实在是太遥远了。

“两万里”的距离,已经超出了许多人想象的极限。这样长的距离,已经足够隔绝人世间一切。的在他们的思想里,这已经相当于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了。

为了如此遥远的一块飞地,派亲王迎接也就罢了,何至于连皇帝都在朝会上亲自相侯?

百姓们看向出海将士们的眼神,多有动容。

当然,有人动心,自然也有人仍不看好。围观群众之中,有一部分读书人已经开始摇头:陛下日渐好大喜功,竟欲煽动此浮躁风气。这凤鸣洲再好,也不过是一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若是朝廷欲推海事,必要劳民伤财……

也有一些因为亲王相迎、帝王礼遇这样的殊荣而心向往之,向家人表达了也想出海意向的孩童、男子,被冷眼旁观的父母、妻子拉在身边嗔怪:那凤鸣洲和大明相隔数万里之遥!再说了,再好的地方,能有在家里种地好吗?这几年日子才刚好过起来,家里朝廷分下来的几亩地还没种呢!

“好,好。我等远航凯旋,本也该先面见君父。”铁铉对杨士奇道。“不过还请杨使君稍候,我等在凤鸣洲时,亦是搜集了一些土产,正好一并送入宫中,献予陛下……”

说话间,船队的将士们已经一个个鱼贯回船,已经从船上搬下来许多箱子、麻袋。饶是这些将士们个个都是身高八尺的壮汉,上下搬起这些箱子来,却也是不得不小心翼翼,举步维艰。

“这些都是何物?”杨士奇好奇道。

“都是驻在凤鸣洲时搜罗来的产出。彼时建城事忙,其实并没有搜集多少……不过是聊谢君恩。”铁铉道。

“哦。”杨士奇点点头,便也不再瞩目。在他想来,顶多是一些中原未有的奇花异草、奇珍异兽,搏君王一笑罢了。

可他眼神刚刚移开,便有一位将士似乎因为刚下船只,脚底虚浮,啊呀一声,不小心摔在了地上。他搬着的那袋东西也是随之倾倒。

“啊!”有人忍不住惊呼出声。

眼前忽然就是一阵夺目的金光,那看似不起眼的麻袋里的东西撒在码头上,顿时铺满了数尺见方的土地。众人惊讶的发现,那麻袋子里的竟是满满当当的金沙,金光璀璨,夺人眼目!

第35章 杠第782章 劳动改造第216章 我是吴王第191章 锦衣惊世第885章 剑拔弩张第940章 鞑靼第719章 世界征服者第741章 伟大的传统第683章 高山族第908章 被迫仁义第94章 议定婚约第588章 科考改革第837章 将士归国第249章 朱棡炼钢第545章 世修降表,你孔家就是世修降表第860章 卖珠之策第572章 蚕食草原第848章 驻足廉州第601章 孔家,九族勿论第937章 文艺之重第98章 论高丽将乱与安南之隙第58章 进水放水第103章 邓愈与朱守谦第22章 犁庭扫穴!第294章 倭国使节?第380章 背刺北元皇帝之人第1093章 科举异动第589章 孔府密谈第643章 招降马哈木第342章 巩昌侯郭兴第4章 马皇后第646章 马哈木的决断第1009章 兄友弟恭(安南版)第519章 天赐良机第624章 大漠孤烟直第1014章 三顾茅庐,请个内奸第331章 一触即发第963章 阿扎失里的决断第786章 白莲余孽第931章 贵州建制第221章 负荆请罪第594章 天花第167章 其实那个是恭桶第872章 欲建新城第66章 恼羞成怒第370章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第323章 烽火辽东(众)第456章 老朱的苦丁茶第683章 高山族第1063章 势如破竹第973章 二贼合流第206章 罗贯中与《水浒》第482章 真正的锦衣卫第846章 宾主尽欢第167章 其实那个是恭桶第632章 哈密围城第407章 坑师孝徒第1013章 鸡汤大师朱肃第22章 犁庭扫穴!第254章 难缠的陈惠第1003章 如何收服第191章 锦衣惊世第56章 小公爷来访第350章 元军攻城(下)第815章 番人诡异第393章 徐达的动向第52章 宋夫子剖白赠书第753章 朱棣取妾第743章 突围失败第462章 邓愈释疑第934章 朱标的目标第370章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第794章 声东击西第650章 亲王相迎第270章 聚是一坨翔,散是满天星第225章 貔貅松口第975章 明军来了第1101章 改变从教育开始第688章 到达波斯第962章 欲访泰宁第385章 说服山阳万户第227章 张陈后嗣第191章 锦衣惊世第601章 孔家,九族勿论第941章 大宁都司第1026章 大明还是不够强盛啊第331章 一触即发第332章 五殿下的分兵昏招第874章 霭翠献土第508章 倭国诸事第1154章 好大条鱼第676章 帖木儿帝国的绊脚石第735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1031章 推诿第139章 咱其实,遇见过仙人第806章 火攻计第658章 百密一疏第1065章 栋梁州官第192章 图穷匕见第814章 革囊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