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雄英北往

第939章 雄英北往

老朱眉头深锁,心中仍是不舍,看了一眼在一边眼观鼻、鼻观心的朱肃,道:“若此事当真兹事体大,可由老五……”

“五弟这些年为国奔波,几无休憩之时,父皇也该为五弟着想才是。”

“况且……五弟娶亲已有数年,弟妹仍无所出。开枝散叶,才是我朱家大事啊。”朱肃还没来得及说话,朱标便代朱肃推脱道。

只是这理由,说的朱肃不免老脸一红。

这个理由老朱无法反驳,毕竟,老朱家的开枝散叶,在这位老人的信重那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么看来,还真不能再让朱肃去做监军了。、

他想了想,终是点了点头:“好罢,咱便依你所请。”

“回头,让五军都督府和内阁都议一议,看看让大孙去哪一处做这个监军。”

“这几日,让大孙多入宫来,陪陪咱这个老头子。”老朱的背影有些萧索。“你这个当爹的狠心,可莫让大孙连咱这个祖父也恨上喽。”

“父皇,您这……”朱标面露苦笑,自家爹龙行虎步,头发大半都还是黑的,哪里就那般老态龙钟了。

这么说,是对自己表达不满呢。

自母后死后,父皇对亲情确实是更加珍视,对母后最为疼爱的雄英也是倍加宠溺,丝毫不像往昔教育自己这些儿子辈时候的模样。

有时候,朱标还真是担心自己的儿子要被宠成了纨绔。

纵然是杀伐果决的洪武大帝,在面对自己的亲人的时候,与寻常的溺爱孙子的老人,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

这是朱标一力推动的第一项改革,朱标自然在其中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精力。

他与老朱不同,老朱是开拓雄主,想要做的,是开拓出大明的万世基业,因而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安南这种外事身上,每日里锦衣卫送进宫中的安南情报络绎不绝;而朱标则更加偏向于守成之君,想要将大明的内部制度打造得金瓯永固,对于军制改革的事自然就更加上心一些。

一连几日,他都将朱肃邀到了春和殿中,与他探讨后世军队政委与文宣两个部门的细致情况,并根据大明的现有土壤,做出本土化的改动后,再教导给他的儿子朱雄英。

这一日,朱标告知朱肃,朱雄英前往监军的地方已经商讨完毕了,是大宁的大宁都司,朱雄英将在大宁都司的军队中尝试监军改革,尝试能否在击败蒙古叛军的战斗中取得成效。 “大宁都司……”朱肃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这确实是最适宜雄英前往历练的地方。”

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动荡,朱标和老朱,都没有言明是想要让朱雄英尝试新的监军制度,而是托言皇太孙已然长成,为不使大明后世之君长于妇人之手,故需择一军中,使皇太孙暂任监军,以为历练。

此时的大明,武德还是很充沛的。皇帝和太子想要让太孙出京历练,除了多少有些关心则乱的老朱,也没人当真觉得大明的兵将护不住堂堂的皇太孙,想着要找一处太平之地,让皇太孙混一混资历回来得了。

在给太孙找地儿历练这件事,自不必说兵部官员如何尽力,五军都督府里,好些武将先前在朝上出言要保马烨,现在马烨栽了,他们这群人正觉得脖子发凉,而今陛下给他们派下了差事,他们安有不鞠躬尽瘁的道理。

倒也有不少武勋想要争取这个与皇太孙拉近关系的机会,向老朱进言要让皇太孙入自己军中,不过老朱都一一否决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让皇太孙入大宁军中历练,理由是大宁都司,是如今大明少见的还正处于作战状态的一部大军,他们的敌人,正是草原上死灰复燃的蒙古叛军本雅失里部。

本雅失里乃黄金家族出身,原因北元灭亡,避祸于撒马尔罕。因为帖木儿帝国为朱棣、朱肃所灭,庞大帝国一分为三,且都成了大明的忠实属国,在撒马尔罕避祸的本雅失里在当地已无立锥之地,但继续西逃,却已经出了昔日蒙古帝国的地界,那些西方诸国在他看来,野蛮蒙昧不说,因为往昔成吉思汗的余威,现在仍对蒙古人有着极大的敌意。

于是本雅失里只好冒险逃回了草原,在他想来,大明的势力虽然已经开始渗透草原诸部,但草原无比广阔,总有地方能躲过明军的追捕,且黄金家族的招牌,在蒙古诸部里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一切也如他所料,蒙古虽亡,但也有不少蒙古人如马贼流寇一般,四散在草原各处反抗着大明和徐家的统治,其中鞑靼部的阿鲁台就是其中之一。本雅失里回到东部草原之后,与阿鲁台一拍即合,正式举旗,开始反抗大明。

在原本的历史上,东西蒙古决裂之后,东边的鞑靼,就是由本雅失里与阿鲁台二人一手缔造。他们君臣二人倾力合作,给大明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不得不说,历史的惯性,有时候真的十分惊人。他们虽然实力不怎么样,但耐不住本雅失里的黄金家族旗号尚算有几分分量,大明派出皇太孙监军应对,倒也算说得过去。

不然,让朱雄英去各地卫所监军,与山贼水寇之类的做对手……这也太丢份儿了。

让朱雄英前往大宁,还有一个原因。如今的大宁都司主官,是常茂、常升两兄弟。兄弟二人乃是已故开平王常遇春的儿子,而朱雄英的母亲常氏,则是常遇春之女。

也就是说,常升、常茂二人,乃是朱雄英的至亲舅舅。让朱雄英到他们的军中,常家兄弟定然会尽全力,保障朱雄英此行安泰无虞。

“大宁军中,有许多五弟你昔日故旧。大宁的朵颜等三卫,与五弟你亦有一番渊源。”朱标道。“为兄于军务不甚了解,雄英此去大宁,还需五弟你多加襄助了。”

“雄英平日里,亦十分亲近我这个叔叔。他要前往北疆,我自是倾力相帮的。”朱肃笑着应承了下来。

第219章 疫病自何来第862章 众叛亲离第901章 礼部小官黄子澄第284章 无双勇悍!第198章 徐家姐弟第342章 巩昌侯郭兴第220章 商人重利轻大义第1031章 推诿第11章 朱肃复学第468章 把这个刺客给本王拿下!第572章 蚕食草原第656章 争相出海第393章 徐达的动向第1154章 好大条鱼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测第27章 礼不可废第540章 逼宫第733章 利器神兵第324章 烽火辽东(下)第733章 利器神兵第29章 犹疑第209章 单刀赴会第948章 大明第一次文艺汇演第671章 朱棣论战第922章 周王死讯第1026章 大明还是不够强盛啊第833章 异变陡生第495章 推广毛衣,美人恩重第193章 兄弟相谈第189章 泼天大案!第412章 殿下要如何改造天下文人?第519章 天赐良机第971章 星火燎原第749章 帖木儿之死(中)第456章 老朱的苦丁茶第312章 我们被包围了?第753章 朱棣取妾第332章 五殿下的分兵昏招第137章 殿中遭劾第807章 功亏一篑第1121章 拜占庭的算盘第845章 接驾第787章 黑吃黑第1023章 威尼斯商人第1094章 舞弊案第3章 我大明败啦!第1128章 胜势第203章 罗贯中与高启第233章 诚王降军第499章 主动出击,扬我大明之天威第742章 带你见真祖第735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426章 热气球升空!第192章 图穷匕见第911章 朝会对峙第908章 被迫仁义第97章 论如何东吞倭国第1099章 风云已起第253章 攻心为上第28章 三百年!第482章 真正的锦衣卫第1010章 此人是我生死大敌!第860章 卖珠之策第197章 将去苏州第1135章 城墙血战第590章 吕本的谋算第199章 游方和尚第1022章 凤鸣风物第813章 傅普信第584章 毛骧的发落第1050章 “范淮”之死第149章 财源广进第874章 霭翠献土第1032章 掀起大案第509章 倭王,汝欲反乎?第842章 蛮族作乱第948章 大明第一次文艺汇演第745章 大炮开兮轰他娘第750章 帖木儿之死(下)第1067章 杀敌!立功!第609章 吕家族诛第674章 一触即发第1041章 雷霆手段第1152章 英勇战舰第85章 反贼真是我自己?第453章 告密第533章 北朝,坑杀!第767章 内情第874章 霭翠献土第268章 万众一心!第580章 铁铉请命第156章 向自己倾斜的力量第270章 聚是一坨翔,散是满天星第452章 大孝子李祺第722章 当断则断第647章 也速迭儿的结局第587章 论征西之策第951章 路中遇袭第901章 礼部小官黄子澄第986章 迁移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