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大明第一次文艺汇演

第948章 大明第一次文艺汇演

不可否认,这些人除了一身勾栏听曲的“本事”,大多都是百无一用的废物点心。被赶到了漠北之后,却因为其出身的关系,多少也能混成个部落的头人、首脑之类。想是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平日里对这些废物也烦的紧,那一日需留人断后,便毫不犹豫的将这些“人才”打包送给了大明……朱雄英不无恶意的猜想。

“殿下,您将这些人要走,真要让他们给咱唱戏?”战俘营的将官鼓起了勇气问道。

听他们唱了几段,又被朱雄英要走了这些“人才”,这位将官还挺懊恼加上不舍的。这镇守边疆的日子实在是太无聊了,平日里能将人生生憋出病来。自己怎么,就没早些挖掘到这些“人才”呢?

“呵呵。”朱雄英被他一问,也乐得先通过这些将官们,将声势给造起来。他笑道:“确实如此。”

“孤身为监军,平日无所事事,又不愿做个在将士们身后记人过错的讨嫌鬼……便只好用这样的法子,来为我大明分忧一二了。”

“边疆苦寒,将士们镇守此处,平日里实在是太辛苦了些……孤便想着在平日操练作战之余,为将士们寻些乐子排遣一二。我大明将士也是人,也要找乐子嘛。”

“这些人孤要走去,自是要让他们给将士们排戏剧看的。各位将军到时若是有暇,切记要来捧场啊。”

“一定,一定!”将官们眼睛纷纷亮起,这地界鸟不拉屎,军中规矩又严,如今可算有一桩可以盼着的事了。那个发问的将官凑趣道:“殿下要让这些鞑子的贵人给咱们这些小兵演戏,那咱们必然要去啊。”

“别的不说,光是看这些鞑子贵人当个戏子,那也是趣味的紧啊!”

“哈哈哈哈。”众人大笑。

自有朱雄英带来的亲卫,将这些洗漱更衣后的“大才”们尽数带走。战俘营的将官将此事上报常茂,常茂自是也无不可。

这就是让朱雄英来大宁都司的好处了,若是换了其他地方,或许主将便要担心朱雄英摆出阵仗请全军看戏,会使得军中上下玩物丧志,坏了军中风气,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引得朝中降罪……但常茂不会,朱雄英是陛下的好大孙,也是他的亲外甥。

外甥想请将士们听听戏,又怎么了?就算真出了事,天塌下来了,也自有自己这个当舅舅的顶着。

有了戏子,方孝孺与解缙这两支笔杆子,便开始改写早已写好的剧本、编排角色,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大明军中第一次“文艺汇演”的筹备工作。

“殿下且看。”解缙将剧本放在了朱雄英的面前。“这是我与希直兄,所编纂的剧本。”

“依照五殿下、殿下、以及太子殿下的意思,在军中的剧本,务必要能够振奋军心,提振士气,又要够接地气,使得将士们能够看得懂、看得欢畅,又能看到心里去。”

“因此,我等选择的,都是些与前元相关的剧目。”解缙道。“着重说明前元朝廷昏庸、百姓民不聊生、当今陛下驱逐鞑虏等等。”

朱雄英一边听,一边翻看着解缙送来的剧本,看到最后,摇了摇头,道:“不妥。”

“五叔曾对我说,无论是戏曲还是话本,最忌讳的,便是在最后强行说教,如老先生一般喋喋不休。”

“显得过于显露,落了下乘。” “况且,我乃是皇爷爷的亲孙儿,是朱家人。由我让汝等编排的剧目,却是对皇爷爷歌功颂德,几近阿谀……这样肉麻的辞藻,士卒们如何会信?”

“他们只会在背后觉得我们朱家,真是寡廉鲜耻,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

“若有道理,应当将其化于剧目之中,使观众自己咂摸感悟,如此,方深入人心。”

解缙在一边听着,连连点头,道:“殿下所言有理。学生受教了。”

“非是我的意思,是五叔先前便嘱咐过。”朱雄英笑道。

“另外,也不能光是新剧。一些出名的、大家都曾听闻的具体剧目典故,可以稍作修改,也放入到这一次汇演中来。”

“对了……那些元庭余孽,可有异状?”朱雄英突然好奇道。

说到鬼力赤,解缙唇角不由得泛起一抹笑意。“呵呵,他们啊,自然是有的。”

“一开始,他们自是不愿配合。”

“不过,战俘营的将官们自有办法整治他们。先将他们饿上几顿,等饭来后,他吃的比谁都多,口中还大呼真香不止……”

“不识礼义之徒,饭食入腹,什么怨怼,便都抛至九霄云外去了。”

朱雄英听了,也不禁觉得好笑。俘虏营中饥一顿饱一顿,自然不如在他手下当戏子这般吃的丰盛。这些人要真是大元朝的忠臣良将,也不至于苟活到如今这个境地了。

祖宗荣耀,与一碗饭食相比,在他们如今的心中孰轻孰重,还真不好说。

很快,经过朱雄英意见修改后的剧本,便被解缙与方孝孺下发到了“戏子”们之中,开始紧张的排演。一开始这些元庭余孽们自不愿意,可在饭食和鞭子的威逼利诱之下,他们还是乖乖的配合了演出。

再加上,为了使得戏剧内涵不那么刻意,解缙与方孝孺特意做了许多的修改,使得戏剧的“说教”深入到剧目之中,不再只流于表面。这也使得这些蒙古“戏子”们的抵触大大的减弱了。

而今日,便是大宁都司监军,太孙朱雄英殿下为大家伙儿摆上戏台子、犒劳大家伙守卫边疆之辛劳的时候。这一日,朱雄英特意定在了常茂约定为先前的那一场大胜庆功的一日。庆功之日,主官发下赏银,还能有戏看,大宁城中那当真是如过年一般的热闹。

常茂与常升兄弟,今日里也难得的有了闲暇。虽说上一战里走了本雅失里和阿鲁台,但击溃了鞑靼主力,使得鞑靼短时间内只能溃逃潜藏,这也是应该好好犒赏三军的大胜……这几日,他们兄弟二人都在为记功请赏、战后抚恤等等问题,而忙的焦头烂额,甚至没心思去注意,朱雄英竟然搞出了这么大的阵仗。

第350章 元军攻城(下)第108章 老朱你个浓眉大眼的也偷诗词?第236章 阴影中的蠹虫第52章 宋夫子剖白赠书第657章 人人有书读第314章 老四提前看上了于谦第187章 风雨欲来第888章 入城门第153章 胡惟庸的蛊惑第844章 朱肃南下第22章 犁庭扫穴!第354章 突进!大明之军!第1077章 胡季犛投降第120章 谁敢搅和,我就杀谁!你可明白了,第851章 后发制人第8章 为何不再问问肃儿?第738章 积毁销骨,众口铄金第828章 天兵第700章 分化之计第118章 黑衣僧第842章 蛮族作乱第590章 吕本的谋算第1042章 戳破窗户纸第1081章 元日小憩第518章 京都来僧第1042章 戳破窗户纸第491章 马皇后劝夫第129章 和尚,你听说过羊吃人吗第1148章 到达非洲第356章 张玉起事!第1019章 自入险地第555章 各怀心思第915章 仁义之君第121章 搞钱第344章 依然乏粮第462章 邓愈释疑第614章 兴建聚居地第872章 欲建新城第1024章 航海时代的序幕第1028章 商贾们的野心第809章 申斥李景隆第682章 建港宝岛第503章 济州岛攻略第922章 周王死讯第620章 华夏神与土著神(上)第314章 老四提前看上了于谦第1046章 坑安南第226章 本王掐指一算第654章 赌约第325章 伏兵来啦第561章 元都告破!第117章 格物之道第790章 地圆说第251章 审问(上)第873章 舍兹夫人第615章 接触土著第593章 伏阙上书第553章 昏国昏君第229章 御前奏对第1011章 黎氏入瓮第232章 黄巢故事第323章 烽火辽东(众)第1106章 何为法统第662章 西夷野心第100章 朱樉大婚第942章 鱼饵战术第604章 少年中国说第1041章 雷霆手段第403章 九族警告第946章 鬼力赤第242章 诚王死士第1079章 朱肃回京第602章 顺藤摸瓜第581章 老朱赐字第347章 星星之火第401章 越权擅为之罪第374章 张赫归来第1055章 怂恿黎利第910章 我们成了仁义之师?第863章 廉州暴乱第921章 朱肃回城第1101章 改变从教育开始第237章 乌合之众第449章 受气尚书第501章 什么京都,分明就是土村子!第547章 繁荣昌盛!第575章 拿捏高丽第228章 舆论战略第231章 兴奋的戴思恭第172章 胜负已分!第1104章 新的纲常第181章 彼辈,偷国尔!第82章 柳树皮第514章 少年华夏,其心可用!第151章 无知果然是原罪第83章 上架感言第333章 转向破关!第923章 计划失算第545章 世修降表,你孔家就是世修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