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重启分封制

第95章 重启分封制

“这也是你从大本堂的书册里翻出来的?”朱白了四肢发达的朱樉一眼,懒得理他,而是直接看向了朱肃。

“啊……嗯……谁说不是呢。”朱肃只能顾左右而言他。

朱带着玩味的笑意看着朱肃,自己这些天天天在大本堂中翻书,怎么没找见这些稀奇古怪的孤本?

“老五,你这套法子,莫非是后世的练兵之法?”朱棣悄悄的把朱肃拉到一边。他熟读兵书,自然能看出这套法子并非只是强身健体而已。日常便练习负重奔跑,跋山涉水……这不就是锻炼兵士的行军以及各项能力嘛。

“不愧是四哥,懂行。”朱肃给他竖起了大拇指。“其实还有配套的‘思想教育’之法,回头我给你整理成册,日后只要伱不用此法练出的兵士造反,这样的强兵征战天下一定所向无敌。”

朱棣眼中一喜,随即又失落下来。“只要没有那个朱允文,我哪里会做那大逆不道的事?”

“只是爹已经对我有了戒心,他说了,要把我封到南方富裕的地方去,只让我做个太平闲王。”

朱肃想说那不是太好了,可看到朱棣是肉眼可见的失落,这句话便不再好说出口来。知道他此生最好的就是兵事,让他做个上不了疆场的闲王,无异于杀了他一般难受。心中叹了口气,劝道:“离咱们就藩还有几年,一切尚有变数。何必这样患得患失的。”

“老五,你有办法?”朱棣闻言,精神一振。“你能劝服爹的对不?我知道,现在爹最听的就是你的话!”

朱肃心说老朱哪里是听自己的话,只是把自己当说书先生罢了。堂堂洪武大帝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能左右他的想法。

没想到,左右老朱想法的机会很快就来了。这一天,听完明孝宗朱佑樘一朝的历史之后,老朱突然开口:“老五。”

“关于咱订下的赡养藩王子孙一事,你怎么看?”

朱肃听得一愣。这还是老朱在内阁之问以后,第一次主动向他询问对于某种政策的看法。

想了想,还是直截了当的答道:“空耗国帑,与国无益。”

明朝后世的藩王被严格限制了兵权和参与政事的权利,还不允许藩王随意离开驻地,他们百无一用,但开国皇帝朱元璋疼惜子孙,为他们提前订下了极其丰厚的各项待遇。这种藩王制度逐渐将明朝皇族宗室变成了一个寄生在大明王朝的巨大毒瘤:藩王的丰厚待遇,成为了大明朝财政的巨大负担。嘉靖四十一年,全国每年供应北京粮食四百万石,而各地的藩王府每年的禄米总额是八百五十三万石,是北京城的两倍还多。

朱肃还没讲到这一节,但从诸多已经说过的蛛丝马迹里,老朱已经自行发现了这一重大的弊端。毕竟,在明孝宗弘治皇帝一朝中,给藩王赐下的田产实在太多了,多到不得不说的地步……

甚至明孝宗还开了国朝之先河,批准王府在新赐与的土地上自行收税……

“三百年魔咒”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土地兼并。只是老朱没想到,最大的土地兼并者,竟然是朱家人自己。

“空耗国帑,与国无益。说的好哇,说的真好……”老朱喃喃道,话语中却透着一股子怒其不争的味道。“看来,咱朱家的孽子孽孙们,不止老四那一支才有。这些空耗国帑的朱家人,又何尝不是一只只国之蛀虫……”

想到这些其实还是自己做的孽,老朱的话语不由得一滞。这几日越听老五说,就越觉得这个大明朝实在是千疮百孔。饶是自己乃天下至尊,面对后世的诸多问题,依然感觉力有未逮。

短短数月,老朱已经就大明许多政策进行了微调和修改。虽说还不到朝令夕改的地步,可已经有官员上奏劝他要以隋炀帝为戒,政令过多操之过急,上下传达不畅,易导致中枢与地方政令不一,引起官场乱象。

真教老朱愁白了头。如今又发现了藩王空耗国帑这个新篓子,这可是自己的后代子孙啊!

“想不到你们这些龟儿子,一个个倒挺能生……”老朱纠结的道。

这话教朱肃听得哭笑不得。我们是龟儿子,那您是什么?

不能直说,说了就得挨板子,只好难受的憋在嘴里。见老朱一脸纠结的苦思冥想,朱肃张了张嘴,纠结该不该开口。

此前老朱听闻了大明后世某种弊政之后,也会这样陷入沉思。那一条条改善之策,便是这么想出来的。每当这时朱肃总会陷入沉默。他知道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老朱绝对是最顶级的政客,而自己若是剥去了后世的那些学识眼界只怕比普通人还不如。

一个国家施政的利弊得失,不是他所能够衡量的。

不过现在他却有想开口的欲望,其一是因为朱棣待自己不薄,他若是真的只能老死富贵乡,此生绝对会郁郁寡欢到终老;另一个缘由是后世网上的大神们也就大明的藩镇政策有过一番讨论,若是能从根子上改变藩镇政策,说不定大明的未来会迎来另一番令人振奋的改变。

这份建议若是成功了,则大明必将成为历史上最为耀眼的朝代,说不定还能多绵延几百年。但若是失败了,只怕也会落得个如隋炀帝的大隋一般的下场。

“老五,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发现了朱肃的欲言又止,老朱干脆自己开口问道。

“唔。我能斗胆问一句吗,对于藩王之弊,您准备怎么办?”朱肃问。

“还能怎么,不过是削减后世子孙之用度,五代以后,朝廷不再供给,如此便可无虞。”老朱摸着下巴。

“您可有想过,封到外面去?”朱肃提示道。

“封去外面?”老朱一愣,眼神有些古怪。“外面怎么封?莫非,是要咱把你和你的几个哥哥都发配了出去?”

“不是。”朱肃险些绝倒。“我的意思是,您有没有想过,重启分封制?”

“重启分封制?”老朱皱起了眉头。

(本章完)

第526章 倭人们,蓝玉爷爷来了第908章 被迫仁义第121章 搞钱第56章 小公爷来访第723章 牵制第225章 貔貅松口第541章 穷兵黩武,祸国殃民第744章 一炮打出,糜烂十里第188章 狼狈为奸第1138章 马厩激战第484章 杀!杀!杀!第477章 铁铉明志第790章 地圆说第905章 何为仁义之师第1127章 燕王来援第290章 策反张定边第520章 设套第270章 聚是一坨翔,散是满天星第801章 再送大礼第270章 聚是一坨翔,散是满天星第771章 愚昧后人第661章 世风日下?非也!第245章 复仇的火焰烧遍朱明江山?第84章 醒转第375章 好事成双第713章 战壕天堑第763章 再会朱樉第58章 进水放水第840章 潜在危机第516章 幕府中的黑衣僧第182章 我不给你的,你不能抢第1101章 改变从教育开始第207章 难知如阴第951章 路中遇袭第731章 最终决战第605章 一蹴而就第730章 五胜五败第967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第927章 亲情之代价第509章 倭王,汝欲反乎?第303章 你国贵人,皆是我天朝之后!第7章 朝堂激荡第1093章 科举异动第679章 出兵南洋第271章 深夜夺权第1064章 诈降第715章 前所未见的战术第620章 华夏神与土著神(上)第378章 不断汲取养分的朱棣第595章 老朱的宿命第694章 进驻德里第524章 什么叫丧权辱国啊第1109章 扫黑除恶,势在必行第997章 算计使节第403章 九族警告第1055章 怂恿黎利第1055章 怂恿黎利第243章 竟然还有伏兵?第948章 大明第一次文艺汇演第505章 想做个好儿子?呵呵,晚啦第170章 让你看看什么叫做后台第761章 法不容情第876章 居中渔利第771章 愚昧后人第31章 均役第924章 阵前论罪第817章 山中部落第118章 黑衣僧第699章 新种姓:须弥第700章 分化之计第328章 谋夺山海关第1038章 收网第420章 栖霞文会第387章 纳哈出的野心第467章 敢参加恩科者,当受万世唾骂!第1009章 兄友弟恭(安南版)第1026章 大明还是不够强盛啊第321章 登岸第801章 再送大礼第294章 倭国使节?第196章 老朱的苦心第924章 阵前论罪第787章 黑吃黑第477章 铁铉明志第161章 庄中变化第103章 邓愈与朱守谦第109章 被迫扬名第261章 各怀鬼胎第112章 就庄第1069章 黎利的异心第338章 我乃燕王朱棣(上)第691章 考神降临第963章 阿扎失里的决断第629章 乌格齐哈什哈之死第1056章 黔驴技穷第572章 蚕食草原第151章 无知果然是原罪第717章 燕王死战第3章 我大明败啦!第472章 拉拢铁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