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态(3)

历史给予我们的唯一教训,就是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管前人做过什么,犯过哪些错误,都不会给后人敲响警钟。

龙生九子各有所好。

人有千万种,活在这人世间,亲人尚有分歧,何况外人呢,这也造就了复杂环境,只要牵扯利益二字,不管是谁都无法免俗。

名利权色谁不喜欢?

内阁值房。

“陛下的意思很明确。”

方从哲倚着官帽椅,端起手边茶盏,对刘一燝、韩爌说道:“编修两朝实录乃正事,早晚都要编修,此事牵扯的很多层面,人少了不行,擢一批地方官进翰林院,参与编修两朝实录,确属少有之事。

不过本辅想提醒一句,倘若此事不能让陛下满意,内帑拨银就不必想了。

一旦形成这种局面,编修两朝实录所需银子,就要内阁来解决。

两位进阁佐政有些时日了,当前国库的情况,是否能拿出这笔银子,来确保编修两朝实录可以顺利推进?”

方从哲呷了口茶,慢悠悠的将茶盏放下,刘一燝、韩爌相视一眼,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此事被朱由校提出来,内阁就没有达成过一致意见,具体表现出的矛盾点,就是这个擢一批地方官进翰林院。

内阁掌着票拟权,方从哲作为内阁首辅,按制在内阁话语权很重,诸如这等事情方从哲要是表态,基本上就算敲定下来。

只是同处内阁的刘一燝、韩爌对于方从哲所提之事,就是表面上不撕破脸,但隐晦的进行反对。

官场上有个说法,叫宁欺老不欺少。

方从哲的硬伤就是年龄。

其过去表现得优柔寡断、遇事不决,也与之有直接关系。

方从哲想从首辅之位平稳退下。

怎奈所处朝局复杂,国政冗杂,时局混杂,在浙党里的复杂关系,齐党党魁亓诗教是其门生,使得朝中东林党人的眼睛,不少都死死盯着方从哲。

刘一燝、韩爌作为内阁大臣,看似表面光鲜亮丽,大行皇帝驾崩前钦定顾命,实则于很多事情上,他们也要顺应大势。

“元辅之言,本辅不敢苟同。”

韩爌眉头微皱,讲出内心所想,“编修两朝实录一事,恰恰是非常重要,即便想补一批翰林诸官,以确保编修大事推进,那也应在朝遴选英才补之,而非是在地方进行遴选。

别的暂且不提,就说孙传庭、陈奇瑜二人,皆是地方知县,本辅没瞧出他们有何特殊之才。

参加殿试是金榜题名,却连二甲都没能考上,以赐同进士出身出仕,倘若将他们擢进翰林院为官,国朝规矩岂不成了摆设?”

“不错。”

刘一燝双眼微眯,语气略显凝重道:“如若国朝的局势安稳,此事或许尚有商榷的余地,但是元辅比谁都清楚,时下国情到底怎样。

此风真要开了,不说朝堂怎样,就说地方,将会有多少人的心思,不放在正道,而钻磨其他事情,以求仕途上求变?

陛下从奉遗诏即皇帝位,受一些事情的影响和刺激,多是采取干纲独断、闭塞言路的方式,来处置所遇之事。

可这样真的好吗?

倚重厂卫势力,特设皇家近卫都督府,轻信外戚之言,定下诸案,这桩桩件件皆在朝野引起不小风波。

我等作为大明臣子,在内阁任职,理应佐天子统御天下,彰正道以稳社稷,本辅实在是想不明白,

在此等境遇之下,大宗伯他们不想着规谏天子,以在朝遴选英才进翰林院,却纷纷上疏拱火,到底是何意啊?”

这是要发难啊。

看着刘一燝投来的目光,方从哲双眼微眯,其质问的地方,就是礼部尚书孙如游、亓诗教等一行人纷纷上疏,对新君所言诏修实录之事认可。

“刘阁老,此言太过言重了吧。”

想起孙如游先前所言,方从哲语气冷冷道:“时值国朝动荡之际,想确保时局之安稳,本辅倒是觉得陛下干纲独断,未必就不是什么好事。

就像钦定刑部的洪承畴,负责红丸一案,倘若陛下没有干纲独断的话,那朝局还不知会乱成什么样。”

对先前被东林党人针对一事,方从哲内心也很生气,泥人尚有三分火气,更何况是堂堂内阁首辅呢?

身处在旋涡之下,纵使是方从哲想为自己申辩,可那等局势下,说得越多,被人揪着的把柄就越多。

在万历朝久经沉浮, 方从哲太清楚其中的门道了。

“元辅,话可不能这样说。”

韩爌脸色凝重道:“陛下钦定红丸、移宫两案,在朝野间掀起何等风波和影响,难道元辅看不见吗?

更何况除此两案外,还增设萨尔浒之战案,适才刘阁老说了,如若国朝的局势安稳,尚有商榷的余地,本辅觉得此言也适合上述三案……”

“够了,够了!”

方从哲不快的打断道:“时下说的是编修两朝实录之事,韩阁老所言之事,陛下已在大朝会钦定,且有司也开始进行调查,再说这些何用?”

怎么会没有用!

刘一燝、韩爌眉头微皱,惠世扬还在诏狱里关着,从其被逮捕以后,东林党内部就没有消停过。

为了能将惠世扬救出来,与之交好的一些人,相互间进行串联商榷,甚至还鼓动国子监的读书人,如此就是想营造一种势,使得深居内廷的天子,在知晓此事后,能够出于安稳时局的考虑,适当的做出政治让步。

“既然与你们说不通,那就单独上疏呈递吧。”

方从哲继续道:“究竟陛下要采纳谁的意见,全凭陛下决断!”

这一刻方从哲无比渴望,其他几名内阁大臣能快些赴京任职,毕竟独自面对刘一燝和韩爌二人,就算他是内阁首辅,可很多时候却很是吃力。

不过内阁的成员增多,相对应的意见就会增多,到时根据情况做出决断,就算争吵会增多,可至少不会像现在这般心累,人人身处在大势下,人人都希望能占据优势。

第74章 京营(1)第3章 且听龙吟第200章 辽南血第183章 血洗沈阳!第196章 搅吧,搅吧!第92章 二个极端第160章 度量衡厘定第238章 后宫(1)第187章 励精图治第230章 国子监之辩(1)第367章 暗涌(1)第180章 廉政院第144章 新朝新气象第18章 广撒网,聚英贤第237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153章 京城之动第26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198章 这就是政治第351章 查!第151章 天子尚武第52章 谈兵第45章 上医医国第63章 想做方孝孺?你还差点!第289章 预热第152章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87章 另起炉灶第162章 漕粮也敢动?第236章 康庄大道第63章 想做方孝孺?你还差点!第193章 一场大火第334章 技高一筹第16章 大明勋贵!与国同休否?第2章 朝会暗涌第45章 上医医国第2章 朝会暗涌第97章 君威第310章 津门变局(1)第206章 国事,家事第305章 杀手锏第310章 津门变局(1)第335章 粮食丰产第365章 东江镇第314章 浓疮就要挤破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135章 午门叩阙第261章 这不可能第264章 辽东新局第92章 二个极端第176章 天下为棋局,世人皆棋子第44章 态(4)第225章 叶向高进京第126章 天启(6)第264章 辽东新局第220章 死战!死战!第163章 哄抬粮价第181章 对弈第352章 皇家军事学院第243章 惊满朝第253章 诸党(1)第269章 剑指内阁第261章 这不可能第184章 老奴的野望第51章 知罪否?第339章 尽诛之第354章 帝党崛起第13章 仆欺主,杖毙!第345章 诸院第32章 孙承宗第348章 新世界(3)第142章 杨涟是把刀第140章 大明,是怎么了第259章 文斗(3)第65章 这天下,朕先反了第352章 皇家军事学院第295章 差事第73章 皇明时报第177章 卒要有卒的觉悟第98章 白杆抄家,威武之师第93章 剑指京营第161章 整军出海第107章 廷推(1)第305章 杀手锏第256章 诸党(4)第99章 罪卒营第331章 军务院第198章 这就是政治第59章 蓄势第250章 国本,断不可动摇第67章 对辽战略第62章 魏忠贤红眼了第342章 万民歌颂第300章 抢购潮第364章 廉政蓄势第116章 巾帼英雄第98章 白杆抄家,威武之师第28章 大朝会(2)第334章 技高一筹第299章 集约发展(4)第10章 国事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