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气象资料

随着其中一人的提议,众人纷纷解开自己的钱囊,从中取出刚刚发下来的大明帝国龙元。

开始凑起了银子。

正如最先开口的人所言,其实牛二喜留在这里,不仅仅是代表他们这一批军户唯一留在开平卫的唯一一个人这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能够替他们在他们来不了的时候。

祭奠那些在开平卫戍边时候死去的兄弟们。

逢年过节,不至于前来祭奠的人一个都不认识。

对于他们来说,牛二喜留在这里,同样像是给他们一个念想。

“二喜,你过来,兄弟们有话想和你说....”

听到昔日的兄弟们叫他的名字二喜没有丝毫的犹豫,快步走了过来...

....

许久之后,人群散尽。

牛二喜手中捧着重重的一袋龙元,早已是泪流满面。

如今是什么世道,百姓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家家户户都不富裕,表面上看不少人一口气拿了一二百两银子,多的还有三百多块龙元的。

但实际上算起来呢?

银子是到手了,往后的日子又靠什么作为活计呢?

可给牛二喜塞银子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犹豫过。

人都走了。

跟着骡马车队回去了,牛二喜被留在了开平卫。

连长看着被留下来的二喜开口说道:“正好,你留在这里了,帮我们介绍介绍开平卫吧。”

牛二喜的神色突然从原本的黯淡转为了激动。

开口说道:“好!”

“要说这开平卫啊!那可是要追溯到洪武二年,洪武皇帝设立开平卫,到永乐年间又被改了地方,宣德年间又被撤除。”

“随后开平卫又被重新设立了起来,尽管规模已经大不如前,当年还是千户卫所的开平卫彻底成了军户驻扎的一个小小卫所,但这里之前还是很重要很繁华的地方的...”

那天虎军连长名为罗民升,听到牛二喜的话也点了点头说道:“我也看出来了..这里之前一定是个很辉煌的地方,你放心之后咱们一起来驻扎开平卫,一定替朝廷守好这里。”

牛二喜的眼神之中突然增添了一些别样的光泽。

冲着罗民升说道:“连长,我还不知道你叫啥名字呢?”

“叫我老罗就行了。”

“连长,你是咋当兵的啊....”二喜又开口说道。

“我原本是京营的兵,后来天虎军来回改制,我也就从大头兵变班长变教员,一直到了现在成了大明天虎军戍边第一师的一个连长了。”

“...连长,你说我能留在开平卫吗?”

牛二喜的这个问题,彻底难住了罗民升,但看着眼前这位年龄其实并不大的二喜看向自己真挚的眼神。

罗民升仿佛看见了自己当初在山东招收难民参加天虎军所看到的眼神一样。

..沉寂了片刻,他看向二喜说道:“连长还能说假话?我说你能留下来,就一定可以!”

....

开平卫的故事只是大明这一次大规模对于边境卫所改制的缩影,朱由检的动作其实很快,在各个地方都进行了部署工作。

主要原则就是一条,快速有序。

一定不能够在这中间被人钻了空子,一切比较重要的地方卫所更是派遣了大量的天虎军士兵进行轮换之后再逐步撤出。

东暖阁内的朱由检神色有些黯淡。

平南军的进展并不顺利,河南、江西的暴雨让他们前往广东的路上格外湿滑,这一点也是朱由检没有想到的。

不过,他已经想到了解决方法..

【搜索..《大明晴雨录》!】

【叮!搜索成功,《晴雨录》崇祯时期1积分..《晴雨录》万历时期1积分...】

万历时期要来做什么?

朱由检随即凝神兑换出了崇祯时期的大明《晴雨录》。

大明朝各地自古以来,均建有“观象台”,进行天文、气象观测。

其中有著名的北京古观象台和南京鸡鸣山观象台。

此外,各地州、县,也负有观测任务,凡有灾异现象,特别是风灾、雨灾等气象灾害,都必须呈奏。

同时许多地方都要定期上奏《晴雨录》、《雨雪粮价》等报告,各地官员也有大量的有关当地天气、气候及气象灾害的奏折。

最终被一同记载在《晴雨录》之中。

【兑换成功...!】

而翻开这本记载着未来大明气象详细记录的资料,只不过这样的东西只能朱由检自己来看。

翻看完未来的天气走向后。

朱由检重新收起这本《晴雨录》,开口向屋外说了一句“王伴伴..”

这份气象资料对于大明很是重要,但同样对于朱由检更是如此。

至于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这样的东西如果利用的好,那么就会是他朱由检极大的助力,首先最直接的一点就是能够掌控好未来一切在大明境内的气候变化,提早做出安排。

哪里有旱灾,可以提前部署。

行军打仗,什么时候有恶劣的天气条件,也能够提早的安排时间躲避错开。

只不过对于一些可能会发生的地质灾害,类似于地震海啸这样的,朱由检并不准备提前发出预警。

最多是在数月之前,提前以其他的理由调配物资到附近。

这个秘密将会永远只有朱由检一个人知道,就连那本从系统内抽取出来的书籍,朱由检也只是大致翻阅了一番后,重新放回了系统仓库内。

王承恩的速度很快,当然这也是因为他本来就在门外候着,朱由检每一次使用系统的时候,周围都是没有任何人存在的。

毕竟,系统虽然别人看不到。

但朱由检不时的表情变化,是做不了假的。

“皇爷..老奴在。”

见王承恩进来了,朱由检率先开口说道:“八百里加急让人去赶霍维华,告诉他!朕要求他退至河南,接到朕的旨意之后再继续计划。”

“是..”没有任何迟疑,王承恩便连声答道。

清洗广东福建宗族的事情,保密的很好,可以说连这一次前往广东、福建的两军士兵,都还以为真的是为了前去镇压安南。

只不过提前在当地进行一番休整而已。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触即发第四百六十六章 祸水东引第二百五十八章 钢铁计划第二百二十九章 试验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陆开始第四十七章 崇祯一年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五百章 没辙第三百三十二章 轻而易举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垒计划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应对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点不老实第四百一十一章 来回拉扯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运疑云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当时—兵部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点不老实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访直隶第四十章 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问题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业规划出炉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计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这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剑买卖第一百二十九章 风波平息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二百零七章 崇祯二年来了第二十一章 不断变化第三百三十七章 红毛试探第二十六章 鞑子退兵,天虎军进发辽东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车第三百三十一章 风云变幻第一百五十三章 选址蓬莱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军之路第一百零四章 给皇太极来一刀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规划第二百一十三章 养猪能手第六十一章 朱由检的火炮梦想第一百五十三章 选址蓬莱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十七章 关宁关隘,毕自肃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报体系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销局市场第四十章 宴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二百二十四章 飞梭织布机第二百零七章 崇祯二年来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国的银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四百七十五章 两只狐狸第二十一章 不断变化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一百六十章 米价背后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时间第二百四十六章 汉人的新生活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触即发第一百七十四章 复州大捷第二百一十六章 谢子华第六十八章 皇家矿务局第四百四十三章 议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进攻迅速第一百零四章 给皇太极来一刀第七章 京营改编,天虎军显第四百五十三章 够不够喝第三百八十章 炮轰江户第三十七章 放一枪送送你们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迹?第三百零六章 拉开序幕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爱钱第三十二章 终于赶到,上城协防第一百一十五章 点点账本第三百六十九章 专利事务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四百六十六章 祸水东引第五十九章 调动第三十二章 终于赶到,上城协防第二百三十七章 气象资料第五百零一章 亏大了第九十四章 再议纸币问题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七十二章 败退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莲行刺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垒计划第三百四十八章 经济路线第一百一十六章 农业部喜报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四百五十七章 两幅面孔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凉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税兴医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缮黄河水利第四百章 目标大海第二百零一章 漕运疑云(3)第一百八十八章 苏醒的朱由检第三十三章 走走过场,豪格攻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头第九十四章 再议纸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