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举开考

或许各地在接收到来自京师的旨意的时候或多或少的各怀鬼胎,可这一次却不同往日那般阳奉阴违,或许是因为科举制度的本质还没有改变,哪怕考试的范围要变化,考试的内容不再拘泥于八股文章,但旧的制度并没有一次性被砍掉,而是给足了时间去缓冲。

而新的制度从根本上也没有彻底的消除江南士族作为读书人的基本优势,只不过由于考生所在地的限制,不同地方的考生数量不同,考生的能力不同。

考中的难度相比较以前更加难了一些罢了。

可说到底,有钱人家的孩子还是有优势。

没钱的肚子都吃不饱,一天光想着去哪找些苦力活计养活自己呢?

这个时候和他们谈读书?

谈科举?

谈报国?

这些都不现实,只有在满足基本的温饱之后,或许有那么一些思维开明的家庭,才会将银子从用来将糙米变成精米,时不时加两个鸡蛋的满足口腹。

变成反正也能吃饱,不如省些钱粮供孩子读书。

当然了。

毕竟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嘛。

辽东的战事频传喜报,让整个大明内部重新恢复了原本惬意祥和的气息,但朱由检深知这一切只不过是短暂的。

眼下的华夏,说得好听是整个世界一顶一的强国。

可实际上呢?

周边环绕一圈,没有一个装着好心思的主。

北边的蒙古还算老实,可那是在满洲皇太极的压迫下老实的。

满洲的皇太极自然不用多说,如果说李姓快递员是覆灭大明的最佳推手,那么建奴那就是绝对条件。

东边的倭国时不时的就来海边打打秋风,自从减少贸易往来之后,原本的所谓商船一夜之间也都做起了海盗的勾当。

西南虽然安定,但也牵制了大明朝大量的银子用来戍边,也是大明历朝历代多少人经营的努力,可就算这样,也随着大明的国力不断下降,而危机频发,南边的猴子们逐渐忘记了大明的威慑力。

更不要说现在有着“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一个陆地面积最初只有2.8万平方公里的欧洲小国,从捕鱼发家,以此助力造船业的蓬勃发展,到最后的世界贸易。

虽然这些红毛番的所谓“世界贸易”时不时就会来一把“零元购”。

但对待大明,他们还是很老实的。

蓬勃发展的世界里,大明似乎还有着领先的绝对优势,但随着闭关海禁,迟早都要把这一切挥霍一空。

好在。

朱由检来了。

带着华夏图书馆的他不说别的,在知识储备和科技发展这一块,将继续带领大明走向繁荣。

只不过,眼下的大明还在困惑。

吃饱肚子和谁来研究这两件事情。

所以。

大明崇祯一年新式科举暨大明皇家科学院及各下属学院招生考试!

虽然绕口,但依旧如火如荼的拉开序幕,在朱由检的强势介入下,全国所有州、府、县、乡,北至战火纷飞的辽东,西至陕西,东至沿海各省,南至广东、云南。

可以说,在这一刻,举国之力配合新式科举成效显著。

东厂番子与锦衣卫的绣春刀永远要比干巴巴的皇帝一纸旨意来的管用很多。

虽然在这过程中导致东厂的规模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情报收集、官员监督、事务处理等高度集权的机构,甚至于地方情报至京师传递的驿道监督疏通,都交到了东厂手里。

在这一刻,可谓权势滔天。

但所有东厂厂卫在进入东厂那一刻起,都清楚一个道理。

没有朱由检,有他们什么屁事?

没有皇帝在后面撑腰,地方官员能把他们骨头都剃了!

至于考题,在天虎军的监督与看押之下从京师、山东、河南开始押送试卷,逐省开考!

由于无法从绝对意义上避免考题外流,朱由检专门从不同角度,编写了数套考试试题,用来几个省份拉起来联考。

所以就算漏了试题,可卷子又不一样,可以说大部分的知识在不同的卷子之间,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一套新的官员筛选体系,一套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这一刻彻底的完成了第一步。

人才筛选。

直隶。

“锣声三声后开考!本次督考官员:大明皇家科学院一级研究员:李成泽,大明翰林院监生:马全!”

“巡考:大明皇家天虎军士兵!”

“若有作弊者,一经发现!成绩作废!五年内不得再考!还请考生珍惜皇恩!”

“铛铛铛!”

“开考!”

在面无表情的天虎军士兵的不断穿梭间试卷被一一下发,露天的偌大考场在直隶一家书院的后院中被设立,方圆三里之外的一切除监考必要人员外都被清空,人员车马被天虎军挡在外面。

这一幕幕的场景,让所有前来考试的学生们都感到惊叹。

这次考试,果然非同一般,新式不仅是在考题上,更重要的是在形势上。

试卷下发完成。

有考生迫不及待的拿出笔墨作答,可看到第一题...

一瞬间不只是他,几乎在场所有人答题的劲头都戛然而止,甚至有人一瞬间变了脸色,哭丧起来。

“已知有两个不同大小的水槽,第一个水槽能容水一百石,第二个水槽能容水五十石,从第一个水槽向第二个水槽内灌水,每个时辰灌水二十石,但第二个水槽每个时辰会漏出五石水,请问现在第一个水槽已满,而第二个水槽现有五石水,灌满第二个水槽需要多长时间。”

这第一道题,就把原本不学算术的学生彻底难倒了,就算是学过了算术,眼下一时间也是傻了眼。

但也有一看到第一题,就露出果然如此神色的学生,不慌不忙的抽过提前下发的草稿纸,开始演算起来。

说来滑稽,此番考试的草稿纸数量竟然三倍于试卷,并且不够还可以再加。

很多贫瘠学生在考试结束的最后一刻还要了不少草稿纸,因为空白稿纸是可以带出考场的。

毕竟此次考试,朱由检极度重视。

笔墨纸砚皆由朝廷承担,一切采购应当使用上等,若是哪个地方的卷子收至京师后有渗墨、晕染等情况,一律追究当地官员责任。

一时间大明好纸难寻,竟出现洛阳纸贵的场面,好在地方官员只需要承担草稿纸的准备,卷子是统一运送的。

第二百二十一章 嚣张的宗族第四百八十五章 沈阳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话第二百二十五章 给钱借人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紧锣密鼓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办周奎(2)第四百八十一章 开赴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偿收费第十四章 鞑子来犯,辽东告危?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议农业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二百二十五章 给钱借人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七十章 收税风波初起第三百九十二章 绚烂焰火第三百五十五章 货币战争第四百三十六章 进金边第十二章 汤药疑云,皇爷之怒第三章 朝堂之争,东林落败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个大礼第九十五章 大明绝不会坐视不管第二百九十七章 贸易与平息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澜第四百章 目标大海第三十七章 放一枪送送你们第一百七十七章 彻查此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销局市场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隶肥皂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检要下南京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澜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骑冲击第一百六十章 米价背后第四百六十六章 祸水东引第四百七十二章 刘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够不够喝第一百七十四章 复州大捷第十三章 科举提前,制度革新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义扩大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办周奎(2)第二百零三章 学生罢课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铭器第三百三十二章 轻而易举第四百零八章 悉数归案第二百零三章 学生罢课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触即发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户协定第一百零七章 唤魏忠贤来第四百六十五章 夺权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四百四十八章 机遇第十二章 汤药疑云,皇爷之怒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胶贸易第五章 此物能制,举厂搬迁第二百九十七章 贸易与平息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带英一顿?第四百九十八章 实力很重要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宽限制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总局第七十九章 后金帐内第五百零四章 离去的查理二世第三百三十章 调兵遣将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脚医生手册》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来京!第九十一章 面见后金第一百九十二章 医学开端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里的对话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问题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计第二百九十七章 贸易与平息第四百九十三章 变化第九十八章 魏忠贤的深思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国的银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复州!复州!第二百零七章 崇祯二年来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准备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来京!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么情况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一百章 不预则废第二百五十九章 群臣议钢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学院规模第三百九十五章 决战时刻第二百六十六章 财税问题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话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于世界之林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练手机会第三百五十章 来宗道退第一百零四章 给皇太极来一刀第一百四十章 城门异变第八十一章 经济研讨会(1)第二百六十八章 试探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