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

“爱卿可知,如今大明应当有多少百姓需要移民海外生活?”朱由检直接开口说道。

张伦则是丝毫没有犹豫,当即就开口回应起朱由检的疑问。

“回禀陛下,当前统计应当约有2300万人需要前往海外,而随着旱情的严重或者变化,预计将最多不会超过4000万人需要前往海外居住。”

“陛下,此番施行的大明移民计划是我大明朝自建立以来最为宏大的一次移民计划。成功以后,大明将会获得更加广袤的国土,百姓的生活也会获得质一样的飞跃。”

说到最后,张伦还不忘照着朱由检来上一通彩虹屁。

移民计划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朝廷内部反对的声音是不小的,尤其是一些旧部的官员更是对此感到相当的不理解。

朝廷新政的不断变化是他们所没有办法接受并且理解的。

如果按照他们的想法,大明朝的制度很多都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断革新。

但是他们不明白的是朱由检现在面临的是什么样的一个局面。

如果错过现在的机会。

那么将来大明将会面临更加危急的境地。

朱由检当然不会愿意遇到那样的情况,所以他们有意见就只能乖乖憋着。

如果他们的意见真的很多的话,那么大明的诏狱之内有意见的人多了去了,他们可以去那里和他们好好地聊一聊。

甚至交换意见都无所谓。

毕竟,意见可以有事情还得接着干。

“朕再问你,如今已经规划建设的移民区能够容纳多少移民?”

张伦思索了片刻之后便开口回答。

“回陛下的话,如果按照现有的安南移民区和东番移民区来计算的话,我们现在能够接纳的移民总数预计将超过1500万人。”

“那爱卿可知道为何目前移民总共不超过1000万人,却建设了超过1500万人的移民区吗?”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大明移民总署内部很常见的一些问题,毕竟从移民总署建设到现在以来,大明皇家统计局就在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有用的统计数据。

但这些问题恰恰能够说明张伦是否真的用尽心思去谋划细枝末节的问题。

如果一个臣子,一个官员,每天只研究那些空中楼阁一样的东西,势必很难脚踏实地的去干。

“回禀陛下,朝廷建设能够容纳更多人的移民区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要应对急速而来的大旱,造成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移民热潮。”

“二就是要给当地的土著百姓在大明百姓的土地上耕作劳动的时候,也需要预留一定的生活空间,并且移民区注定是无法人满为患的。当移民区人数达到一定的比例的时候,那么就需要继续扩大移民区。”

对于张伦的回答,朱由检很满意。

“那朕现在要告诉你,安南的移民区可能过一段时间就不够用了。”

“朕现在有一个想法,就是将朝鲜收归大明,设立新的朝鲜行省,不知道爱卿对此有何见解?”

听完朱由检的话之后,张伦顿时也是明白了,设立新的朝鲜形式,说白了就是设立新的离大明更近的移民区。

但他更知道的是朝鲜的地理位置比起安南其实要优越一些。

尽管朝鲜并不能够像安南一样,凭借着其较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能够提供较高的粮食产量来养活更多的大明百姓。

可其毕竟是在海外。

而朝鲜不一样,通过后金一站大明辽东与朝鲜实际上已经接壤了。

所以在朝鲜设立一个移民区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更何况就光张伦所知道。

后金侵略朝鲜时,就已经让朝鲜元气大失,朝鲜王室的地位在百姓心目中更是一落千丈。

如果在这个时候由大明来出面接纳整个朝鲜并入大明版图,那么将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

大明甚至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将整个朝鲜接收过来。

于是张伦随即说道:“回禀陛下接纳朝鲜进入大明行省序列,并且在其内部设大明移民区无疑是一件好事。

朝鲜的地位对于我大明而言无比重要,其东临扶桑,北面后金,并与大明辽东接壤,又与内地隔海相望,无疑是一块好地方。”

朱由检点了点头,但随后说道:“朕现在思虑的是如果大明百姓移民朝鲜后金的皇太极又应该如何处理?”

“朕觉得对于朝鲜而言,后金的皇太极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之前签订的条约,皇太极其实也是在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变化时侵犯大明。”

张伦目光敏锐,连忙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再度北伐!今年大旱,我大明不好过,后金更好不到哪里去。”

“与其等到后金的建奴因为活不下去而来大明劫掠,不如我们直接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张伦的想法无疑与朱由检的想法不谋而合。

随即朱由检就说道。

“朕已经决定,准备再度北伐。”

皇太极不解决是绝对不可能,对于大明而言是如此,对于朱由检而言更是如此。

俗话说得好,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

起码要把建奴赶到西伯利亚去,要么在那修铁路,要么在那挖土豆,总之千万不能够在大明的旁边悬着。

次日。

朱由检下旨,大明将开启新一轮的军事改革,只不过这一次的改革主要是针对大明军队内部的军衔官职的一次改革,所以速度较快,并且优先于天虎军之内进行。

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在大明军队内部的乱象。

新的军事改革计划将大明所有的士兵以列兵,一等兵,上等兵来进行分类。

其中列兵为新兵,一等兵为两年兵,上等兵为三年兵。

这是单纯的以服役年限为分别。

除此以外,根据军工参与的战役不同,受到的赏赐不同,也可以分类进行快速跃升。

这只是最基本的士兵,除此以外,朱由检还借鉴了后世的很多经验。

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点啊第一百七十章 吃饭很重要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质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图之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隶肥皂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兰也疯狂第十六章 打消顾虑,科举革新第一百四十七章 乐极生悲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点啊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头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三百二十章 儒学控蒙第一百七十七章 彻查此事第二十二章 层层加码,成效初显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澜第四百八十五章 沈阳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学院第十章 江南缩影,探子野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绫第九十五章 大明绝不会坐视不管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七十章 收税风波初起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标江户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错过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检病了第三十二章 终于赶到,上城协防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爱钱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电气第三十五章 关宁绞肉机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祯第三十七章 放一枪送送你们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学乱象第四百一十八章 广州见闻第六十章 铸币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迹?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张买米记(2)第五百零六章 绝对不亏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缮黄河水利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祯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三十七章 红毛试探第二百五十章 行动开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鞑子学明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认定第三百七十五章 兴子面圣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三十六章 进攻迅速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规划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准备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办周奎(1)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点不老实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义扩大第二百零八章 出宫闲逛第三百八十章 炮轰江户第三十二章 终于赶到,上城协防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来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军第十师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钢铁集团第四十四章 全国开征!清查良田!第一百四十一章 苏合泰的背影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三百八十二章 击沉议和第四百一十一章 来回拉扯第五百章 没辙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二百六十五章 粮价走低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条例第四百九十章 兵临建州第二百八十五章 战斗吹响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准备第五百零五章 免费教学开始第二百九十九章 张伦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澜第九十章 薅羊毛计划第一百一十五章 点点账本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来京看看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穷郭允厚第三百七十五章 兴子面圣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迹?第十八章 攻心为上,夜潜宁远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偿收费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报体系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三十六章 给个台阶就下的豪格第二百八十五章 战斗吹响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这第五百章 没辙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十章 江南缩影,探子野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尔衮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