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召见还朝

接到皇帝的召见之后,在内阁中当值的几位阁老都是人精,略一思索就能明白这次是什么事情。

最近除了太子追查贪污的这件事闹的朝野上下沸沸扬扬之外,还能有什么事情值得让皇帝来召集所有的阁臣议事?

不过这也正合了这几位阁老的意,在首辅周延儒的带头下跟着王承恩离开去面见皇帝。

自正统年以后,文渊阁就正式成为了内阁阁臣处理事务的办公地点,到了张居正时期更是成为了最显赫的存在。

虽然今朝因为内阁频繁换人导致内阁阁臣当的并不如以前那么舒服,但仍旧是天下所有官员的毕生梦想。

文渊阁坐落于紫禁城东部,距离崇祯日常工作的乾清宫并不遥远,走一个来回也用不了一炷香的时间。

很快,几位内阁阁臣便在王承恩的带领下进入了乾清宫内。

进入乾清宫后,以周延儒为首的几位阁臣纷纷行礼。

“臣等拜见殿下!”

看到几位阁臣都来了,崇祯吩咐身边的内侍搬来几个小蒲团给几位阁臣赐坐。

“诸位爱卿可算是来了,都坐吧。”

原本赐坐这种荣誉只属于那些年事已高的老臣在觐见皇帝时候给的特殊荣誉。

如今是因为崇祯太勤政了,经常召见阁臣商议政事,一商议就是几个时辰。

这么长的时间站下来,就算是再年轻,身体再好的阁臣也撑不住啊,因此每次崇祯召集阁臣议事的时候赐坐就成为了一种惯例。

照常谢过赐坐的殊荣之后,周延儒半坐在蒲团上,显得十分恭敬。

周延儒知道自家的本事,能当过内阁首辅被罢用后再次起复,靠的就是自己擅长揣摩崇祯的心思,迎合他的喜好。

对于皇帝,他了解的太清楚了,尤爱注重小事上的细节,周延儒之所以如此小心慎微就是为了不在这些细节上因为疏忽而触怒了崇祯。

将身形调整到自己千锤百炼过才练成的姿势后,周延儒才小心的开口问道。

“不知陛下招老臣前来是有何议题,还请陛下吩咐!”

因为崇祯以往叫他们来议事的时候都会提前给阁臣通气说要商议的事情,也好有个准备不至于当场出乱子。

这次突兀的将他们叫来,什么都没给,来了也不说,这就让身为首辅的周延儒不得不开口询问。

虽然能大体猜到是什么事情,但不能说出来,没必要在这个上凸显自己的小聪明。

崇祯闻言叹息一声,才抽出一本奏疏让王承恩递给身前的首辅。

“爱卿不妨先看看这本奏疏,今日朕收到的几十本奏疏里边的内容都大体和这个类似。”

“朕也听闻朝中的舆论越发的汹涌,不知道爱卿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平息这次舆论,如此下去,耽搁的可不只是朝堂运转啊!”

如果有可能,崇祯也不想就这么将清查活动停下来。

这才刚开始查了没几天,就清查到十万两银子的赃银,要是继续清查下去,今年的财政支出说不定就能找到出路了,免得到时候自己还要为这些发愁,所以,崇祯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轻言放弃的。

周延儒接过奏疏后快速的看了眼便了然于胸了,这些奏疏都要先经过他们内阁处理票拟之后才会被送到皇帝这里,上面写的是什么内容一看便知。

看完之后,周延儒便将奏疏递给了自己身边的另一位阁臣魏照乘,很快,这本奏疏便在几位阁臣中流转完被送回到崇祯身前的案桌上了。

周延儒身后的几名阁臣看完之后互相对视了一眼,眼中露出了几分得意之色。

他们这批人基本上还是上上任首辅薛国观时期一同被召入内阁的,虽说已经过去了两年,连首辅也换了三人了,但他们这批人基本上还有几分香火情面在的,对于刚才那本奏疏上所弹劾的事情,也都有一个共同的默契在里边。

待会可就要同进退了!

待所有的阁臣都将奏疏看过后,崇祯才开口问道。

“几位爱卿,奏疏你们都看过了,对于平息朝议都有何办法啊?”

崇祯这话一出,在座的几名内阁阁臣都一言不发,皇帝的意思他们都明白,但是这件事情涉及到的恰恰就是他们这些阁臣的利益,怎么可能在这上面让步?

但是反对的话也不能这么说出来,必须委婉一点才行,况且先出头的椽子先烂,还是等别人先淌了这摊浑水再发言不迟。

崇祯看着这几位阁臣一言不发的样子,心中也是无奈,只能点名问道。

“魏爱卿,你身为内阁次辅,又是翰林院出身,多有清名,朝堂中喊得最厉害的恰好是那些清流,你可否愿意为朕分忧啊!”

魏照乘听到崇祯首先点名自己,心中不由一叹,不过工于心计的魏照乘早就打好了腹稿,开口说道。

“回陛下,臣愿意为陛下一试,不过光是臣去说服的效果恐怕不大,此番上书弹劾最多的乃是都察院各御史,臣恐怕也无法左右这些御史的想法,还望陛下明鉴。”

崇祯摆摆手。

“无妨,魏爱卿尽力去做便是了!”

“谢陛下体谅,老臣一定尽力说服!”

见到魏照乘这么轻易就脱身了,其他几位阁臣也坐不住了,纷纷开口说道。

“禀告陛下,臣在士林中亦有一些名声,也愿意为陛下一试!”

“臣也是!”

……

崇祯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好,众位爱卿的报效之心朕都看在眼里,那就这样吧!”

崇祯语气中是难免的失望之情,自己辛苦叫他们来竟敢如此推脱,看来从这几人口中是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了。

这些朝廷上的重臣,一个个如此懈怠,和太子执行起他的命令情况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悄然间,换人的念头在崇祯脑海中盘旋不去。

失望之下,崇祯只能将目光看向了刚才一直沉默不言的周延儒,这周延儒是自己最近刚刚起复的,为的就是能根据自己的心意来处理朝廷上的事务,希望不要让自己失望吧。

“周爱卿,你有何见解?”

“朝堂上的这汹涌议论必须停下,你们内阁要将这件事情办好了!”

周延儒不慌不忙的拱手说道。

“陛下,朝野上下的舆论纷纷,不能强压,只能疏泄,必须因势利导变“堵”为“导”才是解决问题的上策!”

“以臣的愚见,不如请太子殿下回朝一趟,当着诸位臣工的面将最近查到的事实说个清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之下,岂不让外间上书弹劾的臣子无话可说?”

“这...”

听到这个提议崇祯不由踌躇起来。

让太子当着所有臣工的面将证据摆出来确实能平息朝议,但这样做的话,整个朝堂内外的压力可就全到了太子的身上了。

这不是崇祯想要见到的,他与太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能使太子处在这样的境地下,更别说崇祯现在也感觉到了在朝堂内有一个与自己站在一起,真心做事的“臣子”有多么难得。

绝不可以!

“不妥!”

“太子年幼,岂可如此?”

“但召集朝臣议事也是应有之义,这样吧,就召集朝堂上四品以上的官员重臣来议事,到时候让太子也来说明下最近清查到的相关证据。”

“这其中种种的触目惊心,朕看了都无比乍舌,你们都要做好准备才是!”

“今日的议事就到此为止吧,诸位爱卿也回去准备!”

听到崇祯下了逐客令,被召来的几位内阁阁臣都站起来行礼。

临走,内阁首辅周延儒拱手问道。

“是,臣等这就回去了!”

“不过老臣还有一事不明,召集诸位臣工议事的时间定在何日?还请陛下明示!”

崇祯略一思索,还要给太子留下整理证据的时间,不能太早了,就点头说道

“时间就定在后日吧,宜早不宜迟!”

“是,臣等告退!”

第四十七章 大洋那一边的新奇物件第八十九章 查办第七十五章 孙传庭的任职方向第五十一章 大明黄册制度第九十二章 进山后的第一道阻碍第五十章 对外的贸易的构思第六十五章 孙传庭比我更合适!第五十七章 张世泽的明悟第一百四十四章 万昌守备千户的情况第八章 三千精锐,整顿兵甲第七十四章 剿灭闯贼的信心第四十四章 通通准许第二十二章 招降第九十六章 转机第三十八章 投效第一百三十三章 抄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慈烺的醒悟第八章 三千精锐,整顿兵甲第六章 京营败坏,杀威棒!第十九章 粮食问题第一百三十一章 后续安排第三十一章 归程(过年快乐!)第十一章 鸟铳第二十七章 整顿收编第一百零七章 阻碍?通通拿下!第十九章 粮食问题第一百零八章 思想的转变第一百二十七章 饮鸠止渴第四十九章 海上贸易第四十四章 通通准许第六十三章 开封不容有失第四十二章 选定昌平州第五十章 对外的贸易的构思第十章 挑选匠人,自建后勤第七十二章 文华殿问策第八十五章 军营变化第四十七章 大洋那一边的新奇物件第三十九章 返回京城,面见崇祯第八十四章 机会来临,动手!第八章 三千精锐,整顿兵甲第一百零六章 行动,抓人第九十三章 神锐军初露锋芒第六十八章 孙传庭出狱第八十七章 中饱私囊,胆大包天第二十章 收揽人心第五章 下发赏赐,收拢人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戳破心事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所向,下一步动作第六十章 繁忙事务第九十五章 密谋第三十五章 争吵第六十九章 终见孙传庭第十五章 出征第九十三章 神锐军初露锋芒第八十一章 承诺不变,初心不改第六十章 繁忙事务第十四章 大明江山永在第八章 三千精锐,整顿兵甲第一百二十一章 该我上场了!第九十九章 功成第四十六章 拜见母后第八章 三千精锐,整顿兵甲第一百二十八章 真正杀招第一百三十九章 未来选择第九十五章 密谋第七十三章 建奴与闯贼谁的威胁更大?第一百四十四章 万昌守备千户的情况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孤在,天塌不下来!第四十四章 通通准许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孤在,天塌不下来!第一百一十六章 朝会第六十七章 释放孙传庭第九十八章 潜入矿场内部第一百四十三章 夏耕情况第八十六章 调兵遣将第七十六章 朱慈烺的不爽第八十七章 中饱私囊,胆大包天第一百一十章 上本参劾,召集阁臣第一百零七章 阻碍?通通拿下!第七十九章 交接,陶安返回第一百二十四章 手段齐出第一百零四章 谕旨到第七十六章 朱慈烺的不爽第一百零九章 小心思,敲打第十五章 出征第四十五章 真情流露第二十三章 语出惊人第二十章 收揽人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抄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继续出招第二十九章 梁山留守分工第三章 昏聩误国,当众怒斥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孤在,天塌不下来!第一百一十四章 入宫,父子谈心第六十六章 起用孙传庭第一百一十一章 召见还朝第三章 昏聩误国,当众怒斥第四十六章 拜见母后第一百零一章 返回第七十四章 剿灭闯贼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