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朱慈烺的谋算

当崇祯的问话一出后,大殿内所有官员的目光又重新投向了朱慈烺。

毕竟这个消息很是劲爆啊!

这才在商议派出援兵的钱粮后勤问题呢,那里就将这次出征的主帅人选给定了。

而且看崇祯的样子明显是已经确定了很长的时间了,却将所有的官员都埋在了鼓里,这可不像是崇祯以前的做事风格!

就在大多数的官员还在思考崇祯这番举措的背后意义时,朱慈烺已经不声不响的开始盘算自己的家底了。

自从领军之后,光是从山东缴获的战利品就是一笔很大的物资,这三个月来朱慈烺麾下军队的用度都是从这批缴获中拿出来的,还没用完。

而且在清查行动的过程中朱慈烺也是大发其财,各种军需用度足够使用一年之久。

但这些都是原始的积累资本,投入再生产之后未来能获得的效益足够翻好几倍,朱慈烺舍不得将这些宝贵的物资消耗在救援河南的路上。

自己出兵就是了,但是各种物资得朝廷来提供,而且到了河南之后还要另想办法来筹措军需物资。

参加战争,不能亏本了!

自己必须想办法越打越强大,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来不断扩大手中势力,不然凭借现在手中的这点力量就想要在明末挽天倾只能是一个笑话!

这几个月的历练不是白练的,从周延儒刚才的介绍中朱慈烺能很清楚的了解此次出兵救援开封能获得多少军需物资的后勤额度,与自己早就统计好的军需物资总额一比较,就能得出此番救援开封还缺少多少的物资了。

因此在崇祯点名叫他的时候,朱慈烺已经胸有成竹,知道自己应该从那些方面入手来找朝廷要那些方面的物资和援助了。

老话说得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不哭穷的话,什么好事情都轮不到你!

所以这种必须哭穷要大声一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这次出征是吃了亏的,朝廷即便拿不出足额的物资,也必须在其他方面给予补偿。

在朝廷和自己这方面,朱慈烺还是很拎得清的。

朝廷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的,私库中的才是!

如同粮食这样的战略物资是怎么多都不嫌多的。

即使在昌平州内朱慈烺设立的仓库中储备了很多粮食,足够麾下大军几年用度的,但仍然要继续储存,不断收购。

朱慈烺目前麾下才多少人?

满打满算也就三万多人而已,就这么点人哪里够,将来朱慈烺势必要招募更多的粮食,那么现在看起来够吃的粮食在未来是一定不够的。

居安思危的危机感一定要有!

所以朱慈烺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就很明确了,就是向朝廷哭穷。

即便是目前的衣食足够但仍要装出一副缺衣少粮的模样来,不然怎么能要到更多的好东西?

就比如工部下辖的那数万名工匠,朱慈烺就垂涎很久了。

要知道自穿越以来,朱慈烺就一直孜孜不倦的搜集各地的工匠,从宫内太监二十四司到山东平叛就没有停下过搜集各类工匠的脚步,即便是现在的山东梁山伯都在陆陆续续的每月运送工匠来北京,多则上百,少则十几人,积少成多嘛!

不过就算是朱慈烺这么努力的搜罗工匠,到目前为止也才聚集三千多人,都不到工部所辖工匠的零头,这怎么能让朱慈烺甘心呢?

目前朱慈烺麾下的这些工匠都被安排到了麾下筹建的各个工坊中干活。

比如新建立的火器工坊和火炮工坊,想要达到朱慈烺理想中的那种程度,至少要工匠两千名才够。

更别说其他种类的工匠了,缺口更大,朱慈烺可是天天都在为工匠不足的事情头疼。

为了能培养出更多的工匠来,朱慈烺是想尽了各种办法,不仅大幅提高麾下工匠的待遇以此来吸引民间投奔的人才,最后甚至还盯上了学徒。

这个年代还真不缺人,缺的手艺人。

朱慈烺下令选拔数千名年岁不大的小孩,供吃供住,只要能为他干活就行,这道命令一下,不到十天就有好几千少年报名。

其实能有这么多人报名参加都要归功于朱慈烺总督昌平之后的好名声,没有横征暴敛,反而给底层的百姓派发了不少福利。

之前无论是招募百姓青壮修筑军营,还是整顿农田,修建关隘这些事情朱慈烺都是给钱给粮的。

其他还有征收各种赋税的时候,朱慈烺就是直接派遣手下人去征收的,没有给那些收税的小吏过一道手。

上述这些惠民的举措,都为朱慈烺积累的极好的名声,所以朱慈烺下令招募工匠学徒之后,才会有如此多的人报名。

人心所向!

不花钱还能免费学一门手艺,最后还能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普通的老百姓看到这样一个好机会那真是抢破了头。

但即便招募了数千学徒送到工坊中,朱慈烺麾下缺乏工匠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善。

招收学徒进行培养是在投资未来,对眼下缺乏工匠的局面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无奈之下,朱慈烺只能将目光投向了目前唯一掌握了大批工匠的工部。

工部麾下的这大批工匠在朱慈烺看来完全是在暴殄天物,大批的工匠被闲置,剩下少数手艺最为精湛的工匠则是被少数权贵用来给自己谋取私利,这也太浪费了。

这些工匠都是上好的劳动力啊,要是都能交给自己,将他们安排进麾下的各个工坊内,能创造出多少收益?

朱慈烺不是没有打过这些人的主意,可是不好下手。

这些工匠的户籍无一例外都是匠户,归属权都在工部手中,只要朱慈烺一天是在大明的这套框架下生活,就一天都无法打破这套规矩。

不能强行掠夺匠户为自己效力。

要是朱慈烺强行出手,别说工部那关过不去,光是内阁这里就得不到同意。

工部下辖的这些工匠都是大明的资产,还轮不到朱慈烺一个太子来插手。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契机能让自己名正言顺的从工部这里获得这些工匠的控制权,故而在朱慈烺看来,这次出征就是一个获得工部麾下工匠的大好机会!

深呼一口气后,朱慈烺才缓缓站起来沉稳的说道。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此番出兵救援开封的军队不能少于三万人,不然无法保证能顺利击退闯贼麾下的十几万大军!”

“如果出兵军队是三万数额的话,那么刚才徐阁老统计出来的军需物资的数量是远远不够大军征战所需的,其中缺额的部分如何处置还请父皇示下!”

“大军征战耗费巨大啊!”

崇祯感叹了一句就继续说道。

“其中的关窍朕都明白,太子你也要体谅朝廷才是,具体缺什么军需物资,你就说出来让,诸位臣工商议下应该怎么解决!”

朱慈烺转身面对着所有的大臣后,才朗声说道。

“出兵所需要的大头物资有三项,钱,粮,军械,其他的小项本宫就不说了,去旧仓库中找一找应该是可以找到够用的!”

“首先拿粮食一项来说吧,刚才李尚书所说可供大军使用的军粮只有十万石,那是远远不足的。”

“十万石粮食即便是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来算,也仅够大军两个月所需,这还没算在运输路上的损耗问题!”

“第二个就是士兵的军饷,五万两白银连一个月的军饷都不够,诸位阁老想必不会以为仅仅一个月就能成功击退闯贼救出开封城吧!更别提开拨时候的赏赐以及战后的叙功,所以五万两白银是远远不够的!”

“第三个便是各式军械了,其中所缺的差额更多,仅兵丈,甲胄,弓弩等等制造时间久,工艺烦琐的军需物品在军中的缺额就达到了一半以上,更别说相应的火器火药等问题,缺口等大!”

说完这三个最大的难题后,朱慈烺拱拱手说道。

“刚才提到的就是本宫仔细思虑后想出来的三个问题,具体应该如何解决,还希望诸位阁老能拿出一个解决办法!”

听到朱慈烺摆出的难题,负责物资筹备的户部尚书李待问更是苦笑了一声,叹了口气才缓缓说道。

“殿下,这些物资不是户部不用心筹措,实在是仓库内什么都没有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臣真的没有办法!”

面对李待问耍赖般的行为,朱慈烺还能说什么,不过这里聚集着这么多的朝廷重臣,这些问题也用不着他来操心。

眼看大殿内的气氛就要陷入沉寂之中,身为首辅的周延儒不得不站出来打圆场。

“殿下,您作为出征的主帅,您也有着平叛山东的具体经验,想必也明白此番出兵救援开封并不是要打大仗,目的只是将可能围攻开封的闯贼李自成部逼退即可,解了开封之围后便可以返回京城。”

“所以在老臣看来,出兵的大军在先期有两个月的军需粮食是足够了,剩下不足的部分等朝廷行文湖广,让本地的官员就地筹措便是,即便是筹措粮食转运困难,河南也紧邻着江南,可以从江南调集粮食,以江南的富庶,供应殿下的大军是不成问题的,殿下以为如何呢?”

听到粮食的问题有了解决方案后,崇祯也精神一振,问道。

“太子,大军所需要的粮食最好是从江南调拨吧,粮草转运困难,远行千里转运的难度就要提高一个档次,与其千里迢迢从京城运粮,不如从江南供应,就地解决,这样也能减轻朝廷的很多负担,你看如何?”

听崇祯的意思是竟然连着十万石粮食都不想出,朱慈烺连忙拒绝道。

“父皇明鉴,虽说可以从江南调拨粮食,但是大军出行不能没有必要的储备粮草,所以这十万石粮食不能缺!”

“这...”

崇祯沉吟片刻便有些肉痛的说道。

“既然这样,那好吧,十万石粮食就都交给你,但后续的粮食就需要太子你从江南自筹了,朕可允许你便宜行事!”

“此外军饷的问题,朕就从內库中出白银二十万两,加上户部能筹措出来的五万两白银,交由你作为军饷,三万大军维持几个月应该是足够了吧!”

“至于赏赐的话等战事结束后回到京城再说吧!”

自己的內库刚刚运进去十多万两白银,这一下就要拿出去二十万两,而且后续要是战事有变的话,需要从內库中出的白银会更多。

想到这里,崇祯就是一阵心疼。

这都是自己好不容易才积攒下来的家底啊,就这么东一块,西一块的送出去,心痛的感觉难以言表!

好在今年各地的税银,尤其是江南来的税银已经在押解进京的途中,要不了一个月,內库中便能有新的进项,不然崇祯还真舍不得就这么拿出二十万两白银来。

如果有可能,他一两白银都不想出!

朱慈烺见有二十五万两的白银入账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足够自己支使几个月了,就点点头说道。

“那么粮草和军饷的事情就依父皇所说,就这么定了!”

“父皇,各位阁老,那么粮饷二者解决之后,出兵的根本大事就解决了大半,剩下的就只有军械不足的问题了。”

“想必父皇也知道,儿臣麾下的亲卫组建不到一个月,人员建制是补充完整了,但是各项军械的缺额不是一个小数目,不知道父皇和诸位阁老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朱慈烺的这个难题一抛出来,崇祯的目光就看向了工部尚书刘泽深。

明朝的工部权力是非常大的,工部是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

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

朱慈烺麾下军队的这些缺额也只有工部有这个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刘泽深站出来先行了一礼才接着问道。

“不知道殿下军中的缺额有多少,工部在京营内的仓库中是存储了不少军械的,如果殿下所需,尽管拿走!”

“要是不够,工部也可以委派麾下的工匠加班加点的打造军械,一定会在殿下出兵前将各种所缺的军械尽数打造完毕,绝对不会耽误了朝廷的大事!”

第六十二章 军营与商议第五十七章 张世泽的明悟第七十五章 孙传庭的任职方向第二十七章 整顿收编第四十八章 家宴第八十五章 军营变化第六十七章 释放孙传庭第三十一章 归程(过年快乐!)第一百二十七章 饮鸠止渴第三十五章 争吵第一百二十一章 该我上场了!第九十六章 转机第八十七章 中饱私囊,胆大包天第一百一十章 上本参劾,召集阁臣第七十八章 宰执之才第八十六章 调兵遣将第三十四章 编制迅速膨胀的军队第一百四十一章 军队建设,比武准备第五章 下发赏赐,收拢人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饮鸠止渴第五十七章 张世泽的明悟第四十五章 真情流露第五十三章 土地土地!!!第一百零五章 商议,计划第七十一章 了解情况第一百零八章 思想的转变第四章 太子请命,领兵平叛第八十七章 中饱私囊,胆大包天第四十九章 海上贸易第一百一十七章 陈新甲的为难第一百三十章 陈新甲的落幕第七十一章 了解情况第一百二十章 达成目标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慈烺的醒悟第四十五章 真情流露第四十五章 真情流露第八十九章 查办第六十八章 孙传庭出狱第二十章 收揽人心第四十章 问答,情况第一百零二章 暗流汹涌,太子返回!第一百二十章 达成目标第三章 昏聩误国,当众怒斥第一百二十八章 真正杀招第十七章 梁山泊众人的心思第五十七章 张世泽的明悟第五十二章 东宫琐事第九十四章 劝降第三十四章 编制迅速膨胀的军队第八十九章 查办第四十九章 海上贸易第一百三十四章 对锦衣卫的敲打与使用第七十章 父子终相见第十八章 疗养院的名头第一百一十章 上本参劾,召集阁臣第二十七章 整顿收编第三十二章 死人冲突!第一百四十章 送别孙传庭第八十七章 中饱私囊,胆大包天第九章 太监搪塞,太子发威第四十章 问答,情况第四十七章 大洋那一边的新奇物件第一章 深宫夜话,语出惊人第九十九章 功成第一百一十一章 召见还朝第十七章 梁山泊众人的心思第七十三章 建奴与闯贼谁的威胁更大?第十九章 粮食问题第六十六章 起用孙传庭第八十章 准备妥当,种植玉米第六章 京营败坏,杀威棒!第三十四章 编制迅速膨胀的军队第四十七章 大洋那一边的新奇物件第七十九章 交接,陶安返回第九十八章 潜入矿场内部第二十四章 人心所向第四十五章 真情流露第二十七章 整顿收编第四十四章 通通准许第四十七章 大洋那一边的新奇物件第一百二十章 达成目标第五十八章 圣旨到第四十七章 大洋那一边的新奇物件第一百一十一章 召见还朝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孤在,天塌不下来!第一百章 下决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继续出招第九十一章 行军第十三章 组建火器工坊第四十一章 封赏,体制第二十六章 归降第二十七章 整顿收编第二十六章 归降第七十三章 建奴与闯贼谁的威胁更大?第七十三章 建奴与闯贼谁的威胁更大?第七十八章 宰执之才第五章 下发赏赐,收拢人心第五十一章 大明黄册制度第四十四章 通通准许第一百二十二章 暴怒的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