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送走了孙传庭之后,朱慈烺就准备要返回昌平了。
这次来京城待了五天的时间算是将原定的目标都圆满的完成了,加上再有二十天左右朱慈烺也要率领大军出征河南了,现在得返回昌平做一番安排才是。
朱慈烺将商行总管事宋应辉留下,在指派了一名身边得随身太监作为指导,负责将从陈新甲府邸抄没出来得田庄店铺都换到昌平州那边去。
店铺还好说,朱慈烺大可以派人手去经营,亏损了也不怕。
但是多达近万顷的各地田庄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处理了。
因此朱慈烺决定用这些田庄和京城内的勋贵们进行交换,将他们在昌平州拥有的田庄都交换过来,就是吃点亏都没什么问题。
这样一来,朱慈烺名下的土地都集中到昌平州之后,也方便他进行下一步的开发不是?
在交代好京城内的基本事项之后,朱慈烺就带着一大批的物资,包括从勋贵手中买来的粮食等物资浩浩汤汤的返回了昌平。
对于朱慈烺来说,有多少粮食都是不够的,在这个年代要敞开了囤积粮食才行。
在新式作物成熟之前,要尽可能的囤积粮食,不然满足不了朱慈烺麾下日益增多的人口。
率人返回昌平州之后,吩咐人手将带回来的物资都存放到仓库中后,朱慈烺就直奔军队大营而去。
军队作为朱慈烺在这个乱世安身立命的本钱,是一定要安抚好的。
Www.ttκa n.¢ ○ 自己这次离开了十多天,虽然军队的日常信息都会报到朱慈烺这边,但朱慈烺总觉得不踏实,不在一起朱慈烺就缺乏安全感。
当朱慈烺进入军队大营的时候,正值军队出操,朱慈烺就顺势领着一众高级军官将军队出操的整个流程全部看了一遍。
等军队开始演练阵势的时候,朱慈烺终于感觉到了一股踏实感,还是他熟悉的那个军队。
放下心后的朱慈烺回到了军营大帐内开始准备处理军队的日常事务。
所有的军官调动任职,军需日常损耗,新式火器配发使用的结果等等一系列和军队有关的事情不一定都要经朱慈烺的手来办理,但朱慈烺是一定要查阅这些消息的,不然就有可能被人蒙蔽,致使朱慈烺丢失了对军队的掌控权力,这是朱慈烺所不能容忍的。
此外还有十数名军队相应将领以及后勤军官在大帐内随时等候朱慈烺询问,有一些出入的地方就要当场弄清楚。
朱慈烺之所以要将人找来就是要展现一个自己会过问军队情况的形象给他们,让这些将领以及后勤军官在心里上就产生敬畏。
当然要是时间充裕的话朱慈烺还会亲自去士兵中走一走,听取一下士兵的感受。
单独接收来自军官们的消息可能被蒙蔽,但大规模的接触士兵就不可能被欺瞒,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花费了一个多时辰,朱慈烺终于将这些天遗留下来的军队情况都过了一遍,挥手将大帐内的人都打发走后,朱慈烺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
“太累了,看来组建相应的参谋制度刻不容缓了!”
朱慈烺迫切的需要有人来帮自己分担相应的军务,但朱慈烺对于自己麾下的那些将领却做不到百分百的信任。
就在刚才查阅军队消息询问相关将领的时候,朱慈烺就能明显感觉到有人说的和汇报上来的对不上。
但这件事情毕竟太小了,朱慈烺也不好因此而责罚他,只能在日后留心注意,等出现了问题后能快速的定位到他。
见微知著,朱慈烺是真的无法完全信任这些将领,所有组建一个全新的职能部门来代替朱慈烺进行监察管理就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来自后世的参谋制度就是一个绝佳的补充,唯一欠缺的就是参谋的人选应该从哪里来,这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其实在这个时代,在各级将领统兵的时候,非常喜欢使用同族或者同乡来充当亲兵,负责的就是朱慈烺所需要的这些事务。
但这些人基本都是些兵油子,平日里惯用自己身为将领身边的亲近人来牟利,下边的士兵,低级将校想要将自己获得的战功报上去就必须通过这些人,而理所当然的,就要对这些人进行贿赂,这也是大明如今军队中战斗力日益下降的一个重要缘由。
敢战的将士得不到晋升,但是善于溜须拍马,送礼奉承的人却能源源不断的升官。
使用军功晋升威胁也仅仅是那些兵油子攥取钱财最直观的方法,其他更加隐蔽的数不胜数,也让人防不胜防。
朱慈烺现在所要做的努力都是将这些原本属于军队潜规则的权力逐步的收拢到自己手中。
在最初的认识之中,朱慈烺觉得想要掌握好一支军队,最重要的是军队的人事提拔权力,后勤调拨权力,军队赏罚权力。
比如说在组建军队伊始,朱慈烺就有意识的将军队向上报功的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专门选拔了一批人来负责记录每次战斗中士兵的立功行动,最终汇总到朱慈烺这里。
纵然朱慈烺选拔出来的这些人也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在朱慈烺的监管下怎么说也比之前那些将领的私相互授来的令人信服。
事实证明,朱慈烺的这一番动作并不是在做白用功。
在能做到基本的赏罚分明以及足够的后勤保障这样的条件下,当初从京营中选拔出来的士兵加上从山东招募的士兵在与梁山水泊的战斗中发挥出了极强的斗志与战斗水平。
而朱慈烺也借此选拔出了大批的优秀低级将校,有了这些人,朱慈烺才能在不断的扩军的同时牢牢的把握住军队。
到现在为止,朱慈烺对军队的掌控力度都是同时代其他人无法比拟的。
但是朱慈烺觉得自己麾下的这支军队仍然有继续进步的余地,这些就是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朱慈烺要着重去做的事情。
独自一个人在大帐内沉思了会后,朱慈烺便召见了麾下的几名将领孙应元以及李定成。
不一会,两人便陆续来到了军营大帐内。
“末将孙应元(李定成)拜见殿下,殿下金安!”
朱慈烺双手虚抬,朗声说道。
“二位将军请起,孤不在的这几天大营还要多亏了两位将军替孤坐镇。”
“孤回来的时候已经看过了,大部分军队的状态还是非常好的,这都是二位将军的功劳。”
孙应元连忙抱拳恭敬道。
“分内之事,末将不敢称劳!”
朱慈烺摆摆手笑着说道。
“功就是功,两位不必推辞!”
“此次将两位将军找来,孤有要事要交给两位将军协助办理。”
孙应元李定成齐齐拱手道。
“请殿下吩咐,末将谨听军令。”
朱慈烺沉吟会才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腹稿缓缓说出。
“孤准备在大军开拨前往河南之前在军中举办以此军中大比武。”
孙应元和李定成两人对视一眼,均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疑惑,军中和比武这两个词他们都知道,但联合起来的意思就不太明了,当即询问道。
“敢问殿下,这军中大比武的比试内容是什么?”
朱慈烺解释道。
“就是举办军中各项技艺的比试,比如箭术,马术,技艺搏杀,火器射击,火炮操纵,就是全军的士兵均可参加,以此来选拔各方面的人才。”
“孤刚才说的几项比试的内容可能不全,具体就是军营内日常教授什么技艺,就比试什么技艺。”
孙应元和李定成听了朱慈烺的解释后也都点点头,这样说他们就明白了什么是军中大比武,随即称赞道。
“殿下您提出来的这项军中大比武的确是好办法,不仅能选拔出一些平日里操练辛苦的将士,还能以此来进行激励其他将士更加努力的操练,果然是好办法。”
孙应元和李定成两人都是久经战阵的将领,几乎是瞬间就相通了朱慈烺提出来的这项军中大比武的好处。
这项活动唯一的缺点就是举办一次花费太大了,但是相比它能带来的好处,这些花费就不算什么了。
甚至孙应元的思维都发散起来,兴奋的说道。
“殿下,末将觉得您这项提议中的比武不应该仅限于士兵参加,那些低级军官也可以适当的放宽条件让他们参加,借此来能选拔出一批低级将校,更加有利于激发将士们的情绪。”
李定成随即补充说道。
“也可以设置团体比武吧,这样通过模拟对战还能培养将士们互相配合作战的默契度。”
“哈哈哈!”
朱慈烺大笑开怀,非常赞赏的说道。
“两位将军说的都很有道理。”
“这样,两位将军回去之后就不妨将各自的想法都写下来,咱们在后日就召开正式的军议商议这件事情。”
“定下条例之后,给将士们三天的报名时间,然后将比武的时间控制在七天之内,如此就可以在大军出征之前举办一次军中大比武。”
孙应元和李定成两人同时抱拳说道。
“末将遵命!”
随后朱慈烺又与两人商讨了一番其他的军中事务后,孙应元和李定成两人便离开了。
朱慈烺在军营大帐内长舒一口气。
“先看看这次军中大比武的结果如何,如果结果还不错的话,就可以作为条例固定下来,定期举办!”
随后朱慈烺将大帐内的各式文书收拢一空,便准备出发去别的地方巡视。
除了军队之外,昌平这个预定要建立的根据地也得费心思建设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