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武英殿内,正召开着朝会。
坐在主位上的崇祯心情颇好,笑容满面的看着下方的诸位大臣。
就在前天他已经接到了太子朱慈烺成功平叛的消息。
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向在宫内用度非常节省的崇祯还破例给自己多加了几个菜,为的就是庆祝这一胜利。
而在地方官以及锦衣卫的上报奏折中也颇多对太子朱慈烺的赞赏。
以山东巡抚王国宾的奏折为例,就说太子贤明有方,忠君爱国。
在刚抵达山东不久,就迅速率领大军出击,配合山东地方军队将叛军打的节节后退。
不过半月的时间,就将之前被叛军占领的兖州府大部,忻州府南部等地方全部收复。
更是将叛贼李青山所部压缩在了梁山水泊,使得被叛贼阻塞了一月有余的运河又重新恢复了畅通。
之前因为运河被阻塞而阻挡在山东的漕运物资最快的一批已经抵达了通州仓库,再过不久来自江南的物资便能源源不断的转运进入北京了。
这将大大缓解北京城内物资匮乏的局面,那时候,朝廷的日子也能好过不少。
而且太子朱慈烺此番出征不仅在两月内就平叛成功,最关键的还是用度非常少。
除了出征时候直接从內库拨付的二十万两白银,其他的物资都是由当地官府就地筹措的,再也没有耗费朝廷一钱一粮。
想到这,崇祯长舒一口气。
果然是只有自家人在这个时候才会真正的为国家出力,不像其他的官军,还没等出征就到处索要出征饷钱。
至于在打仗中的其他花费那就更多了,哗变更是层出不穷。
崇祯已经决定好了,既然太子能有领兵打仗的这番本事,不利用起来那岂不是太浪费了。
等太子朱慈烺回来之后就授予他更大的权力,逐步的培养太子,省的在朝廷中看着这些官员结党营私,天天不干正事!
眼看着在上一个议政事议完之后,崇祯就陷入了沉思之中,站在台阶下方的几位重臣你看我,我看你。
最终还是吏部尚书李日宣上前一步,高声呼唤着崇祯。
“陛下,陛下?”
“啊?”
听到有人叫自己,崇祯才猛然惊醒过来。
望着下方一个个都盯着自己的重臣,崇祯一时间有些恍惚,随后才想到自己这还是处在朝会上,长舒了一口气,才看向了刚才在呼唤自己的吏部尚书李日宣,问道。
“李爱卿,可是议政结束了?”
李日宣微微一躬身,就开口说道。
“不错,刚才关于继续征发辽饷的决议已经达成了,将在明年继续在江南捐派一百五十万两的辽饷银,以补足辽东前线钱粮困乏之境!”
听到这个加派的饷银数字后,崇祯一时间也有些难言。
朝廷缺钱是事实,各地税收征收不上来,只能不断的向那些还算比较恭敬的地区征收税赋来供养大军。
明知道不断的加派饷银就是饮鸩止渴的一种行动,可是一个快要渴死的人在这种时候也顾不上什么毒酒不毒酒的了,先挨过这一段时间才是正理。
至于加派饷银可能引起的民乱,那就只能事后再去镇压了。
相比迫在眉睫的关外建奴和闯贼李自成等人,区区民乱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两权相害取其轻罢了!
很快崇祯便将这种低沉的情绪从自己脑海中抛除,重新振作了起来,只要朕一日还在,就一日不可轻言放弃。
崇祯将目光看向了内阁首辅张四知,询问道。
“张爱卿,接下来是什么议政?”
“有事的话就尽快讨论吧,眼看天色也已经不太早了,早点结束才是!”
“是,遵陛下令!”
随后首辅张四知便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接下来要议政的便是太子出征平叛班师赏赐一事!”
“在太子成功平叛的消息传来之后,臣等就派遣了山东道御史去查验真假,就在昨日,具体消息已经传达到了内阁中。”
“这是山东道御兽传来的奏折,还请陛下过目!”
张四知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一旁的太监,随后便拢手站在一旁等着崇祯的下一步指令。
崇祯接过奏折随后翻开看了看,上面写的内容都是些关于太子朱慈烺率军在兖州府平叛的记录,某某事情已经查明无误,某某斩获已经经过查验,或有虚浮但无大碍。
看完之后随后将奏折放在一边,崇祯开口说道。
“好,既然监察御史已经核查过没有问题,那内阁就尽快做出一份封赏的方案来吧!”
“现在山东战事已经结束,太子的平叛大军也正在班师回京,到时候不要误了封赏大军便是了!”
内阁首辅张四知听到崇祯这话并没有露出什么意外的表情。
虽然崇祯对于臣下一向苛刻,动辄罢官下狱,可这次得胜归来的乃是太子朱慈烺,必然要大加封赏的,甚至在太子归朝之后赋予他更多的权利也说不定!
随着崇祯定下了要封赏太子的大基调,朝会上的内阁阁臣和七卿也开始讨论了起来。
不过这时候在六部尚书和内阁之间却发生了分歧。
毕竟这次要封赏的乃是太子,从来没有先例,出现分歧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大明除了开国时期的太祖太宗以及宣宗是从马上的来的天下,数次亲征之外,就很少有宗室领兵的事迹。
这次朱慈烺以太子之位亲自领兵平叛归来,是加封呢还是赏赐呢,就让在场的人各有说法。
看着诸位重臣互相之间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大,崇祯脸色也露出了无奈的神色,只能开口叫停。
“诸位爱卿,不必争论了!”
“此番太子得胜归来,大大振奋了我朝中士气!”
“应当大力赏赐才是,所以就不需要拘泥于加封还是赐予钱粮了,都给!”
随着崇祯的话音落下,各位重臣之间倒是没有继续争吵了,反而齐刷刷的看向了崇祯。
把崇祯看的有些摸不着头脑。
“各位爱卿可有什么疑虑吗?大可说来!”
首先便是户部尚书李待问率先站出来陈述起了自己的想法。
相比在崇祯年间半年甚至几个月就换一批上位的内阁阁臣和其他不断轮换的六部尚书。
户部尚书李待问和礼部尚书林欲楫可以算的是其中的另类,自从被提拔成尚书重臣以来已经足足三年多的时间了。
不同于礼部尚书林欲楫将近七十岁的高龄,户部尚书李待问才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同时是以能力卓著,善于理财而让崇祯离不开他,所以崇祯也是越发的倚重起李待问。
在被提拔成为户部尚书的这几年里,李待问可是殚精竭虑的梳理朝中财政,不断的腾挪补移,才使得本就破败不堪的朝中财政在今日勉强前行。
所以李待问刚一站出来,其他人就都不说话了,等着李待问发言。
“陛下,各位臣工,如今朝中财政空空,国库剩下的都是朝廷的救命钱,哪里还能发的起大军的赏赐?”
“眼下连明年的军费都要再一次征发辽饷来补足,实在是没有地方可以征集到钱财给得胜归来的大军下发赏赐了,还请陛下明察!”
说完李待问便朝着崇祯一辑,然后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这,这...!”
听到李待问这样说,崇祯一时间呐呐无言。
“难道朝中的财政已经差到了如此地步了吗?连太子所率领的三四千军队都封赏不起了吗?”
“更何况,南北漕运不是已经打通了吗?朕听说最快的一批物资已经转运到了通州,不日就能送来京城,如此一来,还缺少这区区钱粮吗?”
李待问轻叹一声,继续说道。
“陛下,朝中财政数额皆有预算,早在几月前就已经尽数定下来了。”
“仅剩下的这些钱粮还是臣左省右省好不容易节省出来的,皆有大用,不能在其他事情上动用分毫。”
“至于经过漕运转运来的钱粮,朝中也早有定计,诸位臣工都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放俸禄了,臣等还能坚持的住,但是下边的新进进士以及五品一下的官员们可是个个都在举债度日,实在是不能在拖欠了!”
“其中缘由臣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还请陛下谅解!”
“唉!好吧,朕知道了!”
“此番太子出征归来的赏赐,都由內库中拨放吧,李爱卿就不用为此操劳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崇祯也不能强逼李待问将剩下的钱拿出来封赏太子了,只能先从自己的內库中拨放出一些钱财来封赏。
可惜了,原本崇祯还打算从內库中拿出这些钱财来购买一些粮食的,再招募一些兵员的。
现在也只能展缓了,只能等从地方上押解来新得赋税充实內库之后才进行下一步举动了。
眼看着又是一大笔的钱粮支出,崇祯心里也非常的肉疼,但是又不能说不,心中的苦闷无与言说,只能没有好气的说了一句。
“既然钱粮的事情从朕的內库中出,那么加封的事情你们就议一议吧!”
这时,兵部尚书陈新甲向前一步站出来说道。
“陛下,且慢,臣有异议!”
一时间,大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陈新甲,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