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选定昌平州

听完朱慈烺的要求后,崇祯陷入了两难之中。

在大明的先例中可没有太子亲自去担任县令的做法。

最关键的还是各地县令之职都在内阁和吏部的掌控之中,自己要是贸然的插手这件事情的话,一定是会引起文官的反扑。

这还会让原本就不是很平稳的朝堂局势瞬间变得更加动荡起来。

“太子,你如果想学习治国理政之道,朕可以准许你去内阁旁观参政学习,单独治理一县的话就没有必要了吧!”

“你看如何?”

朱慈烺对这样的结果没有什么意外,甚至后续崇祯会怎么说服他,朱慈烺也非常清楚。

最近一段时间朱慈烺已经成功的回想起了自己之前的记忆,甚至比亲身经历过的还要清楚,毕竟亲身经历的也只会记得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但朱慈烺不同。

所有发生过的事情都深深的存在自己的脑海中等待着去翻阅,而对于自己的父皇崇祯则是重点关注的。十几年的父子,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

朱慈烺抬起头,诚恳的说道。

“父皇明鉴,以儿臣所见所闻,内阁中的诸位阁老不太擅长于地方事务的处理,如果儿臣去学习的话,恐怕效用不大!”

朱慈烺这说的还算委婉了。

内阁中的具体情况崇祯甚至比所有人要更加清楚。

自即位以来,崇祯已经换了十几任首辅了。

其他人只道是崇祯没有耐心,对臣工动辄训斥,稍有不满便直接罢黜。

可是谁又能了解到崇祯的苦衷。

不停的轮换首辅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能找到一个能力强大,手腕高超可以掌控朝局的首辅!

可是一连换了十几任首辅,不断的提拔各路新人加入内阁考察之后,崇祯依旧是没有找到甚为符合自己心意的辅臣。

现在也有些心灰意冷了,只能矮个里面拔高个,劣中取优了。

从之前轮换过的各位阁臣中挑选一个还算是不错的,能贴合自己心意的。

所以早在两月前,崇祯就已经下诏让周延儒重回内阁了,只不过周延儒迟迟不到,暂时让张四知充任内阁首辅罢了。

心思百转之间,崇祯看了看依旧十分恭敬的太子,还是想作一番努力去打消太子这个念头,实在是太难办了!

“这样,太子我赋予你监察北直隶各县的权力,如此的话,你也可以去观摩府县级别的事务是如何处理的,怎么样?”

朱慈烺依旧摇了摇头。

“父皇,千看万看终究不如自己实际上手感受一番,个中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况且儿臣也不是要一直占据着县令职位,需要给儿臣三年时间便可,三年之后任凭父皇收回!”

朱慈烺的算盘打的十分精明。

有了这三年的处置大权,自己就可以将各项事务都给搭建起来,纵然三年之后不是县令主官也无妨。

更何况,三年之后自己一定会掌握更大的权力,区区县令自己还看不上。

面对朱慈烺如此的坚持,崇祯也感觉有些好笑。

自己的这个长子终究是长大了,以前见到自己就唯唯诺诺的那个孩子终究是过去式了。

不过这样也好,大明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崇祯心里也是有数的,未来的继承人要是没有足够的手腕,那可就糟糕了。

因此朱慈烺表现得越为坚持,崇祯心里的喜爱之情就越甚。

罢了,答应就是了。

“好了,太子,起来吧!”

“你要求的事情朕答应了!”

“不过你想要哪一县的治理权限?”

“如今你身为太子,不宜远离京城,就在北直隶的顺天府中选择一县吧!”

“你是要自己选择还是朕随便为你选一个?”

在转变过心思之后,崇祯设身处地的为朱慈烺构想了起来。

怎么选对朱慈烺有利那就怎么来。

“要不从顺天府的七个直辖县中选一个给你?”

朱慈烺闻言摇了摇头。

“父皇,不可!”

“顺天府直辖七县乃是京师重地,轻易授予儿臣的话,朝堂上的争论声可少不了,还是不必如此麻烦了!”

“就把昌平州交给儿臣管辖便是了!”

明朝北直隶顺天府管辖着5州22县,其中府辖县有七个,州领县有15个。

七个直辖县分别是大兴,宛平,良乡,固安,永清,东安以及香河。

全京城近六成的人口都在这七县中,其中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朱慈烺要的是一个能安稳发育的后勤基地,可不想将心力浪费在去处理那些复杂的人事关系上。

但是除了这直辖七县之外,剩下的五州十五县就好的多了。

而在这五州十五县中,最适合朱慈烺的就是其中的昌平州。

昌平州具体的发展还是永乐帝迁都北京之后才开始的,而且明十三陵也都建立在昌平。

朱慈烺是潜心研究了许久,才选定了昌平州这个位置,昌平州这里对朱慈烺的优势是非常大的。

第一,昌平州中建造了许多的关隘城堡,而且都在交通要道上,非常有利于朱慈烺驻守兵马保护自己的发展成果不被外敌掠夺。

建奴多次入寇的时候,昌平州可以说的上是遭受侵袭最少的。

第二,经过迁都之后的二百多年发展,昌平州的繁华也是不错的,各地开垦的土地很多,人口也不少,非常适合朱慈烺去发展经营。

第三,昌平州还领管着顺义,怀柔,密云三县,非常适合朱慈烺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向外发展。

第四,昌平州临近北部边境,很适合朱慈烺从此出击,攻打蒙古诸部落。

朱慈烺可没有打算一直待在家里建设经营,必要的军事行动还是要有的。

第五,在昌平州里拥有土地的人基本上都是些意志不坚定,后来投降闯贼和建奴的各家勋贵。

朱慈烺想要对他们动手已经很久了,这次正好一举两得,不仅能打击他们的势力,还能为自己收获大片的土地,以此来稳定军心,提供钱粮。

朱慈烺在选定了昌平州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的想要去这里发展,这次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说什么也不会放弃的。

所以在崇祯询问意见的时候,朱慈烺才会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昌平这个位置。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未来选择第二十二章 招降第五十六章 敲定第一百一十六章 朝会第三十九章 返回京城,面见崇祯第二十章 收揽人心第六十一章 议定第九十七章 密道消息第六十五章 孙传庭比我更合适!第一百四十四章 万昌守备千户的情况第四十七章 大洋那一边的新奇物件第一百零一章 返回第八十六章 调兵遣将第五章 下发赏赐,收拢人心第九十六章 转机第十六章 抵达山东,作战计划第一百二十五章 破局之法第四十章 问答,情况第四章 太子请命,领兵平叛第九十章 代职,出兵第一百零五章 商议,计划第九章 太监搪塞,太子发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键人证第七十五章 孙传庭的任职方向第二十二章 招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键人证第一百二十四章 手段齐出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孤在,天塌不下来!第八十章 准备妥当,种植玉米第一百三十四章 对锦衣卫的敲打与使用第四十四章 通通准许第五十章 对外的贸易的构思第三十一章 归程(过年快乐!)第八十六章 调兵遣将第七十章 父子终相见第八十三章 矿场暴动第八十七章 中饱私囊,胆大包天第八十六章 调兵遣将第八十九章 查办第五十三章 土地土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陈新甲的为难第七十三章 建奴与闯贼谁的威胁更大?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所向,下一步动作第七十九章 交接,陶安返回第一百一十六章 朝会第四十六章 拜见母后第三十三章 处理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慈烺的突然发难第五十九章 整顿田庄第十一章 鸟铳第三十九章 返回京城,面见崇祯第八十一章 承诺不变,初心不改第一百三十七章 深夜拜访第一百零七章 阻碍?通通拿下!第九十五章 密谋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慈烺的醒悟第一百二十四章 手段齐出第一百四十四章 万昌守备千户的情况第一百三十八章 指点第四十八章 家宴第五十四章 嘉定伯的为难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臣议事开始第一百章 下决心第三十二章 死人冲突!第三十四章 编制迅速膨胀的军队第九十章 代职,出兵第八十八章 生死?求教!第十八章 疗养院的名头第六十四章 战略方向的变化第一百四十五章 梁山水泊的现状第五十章 对外的贸易的构思第五十八章 圣旨到第七十一章 了解情况第八十八章 生死?求教!第一百一十四章 入宫,父子谈心第五十二章 东宫琐事第七十一章 了解情况第九十三章 神锐军初露锋芒第一百三十九章 未来选择第一百一十四章 入宫,父子谈心第八十一章 承诺不变,初心不改第七十八章 宰执之才第一百三十三章 抄家第七章 挑选精兵,杀人立威第二十五章 密谋(晚了点,算周六的!)第八十一章 承诺不变,初心不改第六十二章 军营与商议第九十章 代职,出兵第八十二章 玉米预种植出现的问题第七十四章 剿灭闯贼的信心第七十五章 孙传庭的任职方向第四十一章 封赏,体制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慈烺的突然发难第七十七章 田庄,腾飞的开始第八十九章 查办第四十三章 重建天子亲军第一百二十章 达成目标第八十七章 中饱私囊,胆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