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明鉴,现在想要插手海外贸易的确是难!”
“但正因为难,一旦能插手进去,获得的利润也是极为高昂的!”
“而且这种贸易一旦成了规模,做的好了,每年给朝廷增收上千万两白银不成问题!”
“什么?上千万两白银?”
“竟然这么多?”
一直在默默听着朱慈烺和崇祯谈话的周皇后也被这个巨大的数字惊呆了,倒是两个皇子并没有任何的反应。
周皇后也是从小户人家走出来的,自然知道这是一笔如何庞大的数字。
要知道,她们后宫中皇后一年能得到的俸禄收入也不过是一百两黄金加上两千两白银,各种吃穿用度另算。
其他的嫔妃宫女太监能得到的就更少了。
这一千万两银子足足可以给全皇宫的人发五十年的俸禄。
“太子你不是在哄骗朕吧?”
崇祯一时间也被朱慈烺所说出来的这个贸易利润给惊着了。
大明如今的一年的岁入白银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
因为大明的税收大多数是以实物税为主,实物多,白银少。
同时各年间因为天气灾害等影响的情况下也略微有所不同。
那时候大明的税收收入是极为混乱的。
而且大明还有几个极为不好的制度,那就是每一个和税收有关系的部门都可以收税。
无论是户部能收,工部都能从匠户中收,甚至连兵部都可以从军户手中收到税赋,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统计极为的不方便。
直到万历初年张居正实行改革,在税收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变,实行了一条鞭税收法。
将大明每年从民间收上来的各种实物通通折算成白银,然后再上交到国库中。
这时候,大明朝廷对于自己每一年究竟能收入多少白银才算有了一个基础的了解。
可惜的是张居正推行的新政在他去世之后就逐渐的废止了,并没有完全推行到现在。
不过张居正留下来的各种政治遗产也不少。
虽说大明如今的税收还是以实物为准,但这实物大多数都是粮食,其他的杂色税收很大一部分比例都折换成了银子。
例如天启元年,天下共有户口983万户,口5165万,田地743万顷,田赋米2149万石,麦430万石。
浙江,南直隶解运京师太仓325万两白银,铜钱3100万文,漕粮400万石。
北直隶和北方几府解送兵部120万两白银,另各省解送新兵军饷白银538万两。
全国一共加起来收入的银子才有将近一千万两,这还不包括其他粮食,布匹,丝绸之类的非常值钱的财货。
这是明嘉靖朝之后,流入明国的白银数量极为庞大,白银贬值了许多才有这么大的基数。
虽然说现在明朝各地因为战乱不断,加上天灾遍地的原因税收有了一个大幅度的下降,但是每年仍然有千万两银子之巨。
现在你一年海外贸易的利润就有这么多,怎么能不让崇祯惊讶呢!
朱慈烺摇了摇头。
“我怎么敢哄骗父皇呢?”
“那你这都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不过朱慈烺却没有正面回应这个消息,而是说起了别的事情。
“父皇可知道咱们历朝历代以来商税收入最高的朝代是哪一个?”
“正是南宋!”
“凭借着对外贸易其商贸收入在南宋初年就占据二成,而且在后期还在不断的提高着,到了南宋末年商贸收入的比重甚至达到了八成之多。”
“以南宋偏安一隅的地方能成功抵抗金人蒙古数百年,商贸收入可是占据了很大的因素!”
“而我大明呢?自太祖规定的商贸税收为三十税一之后,万历年间的全国商贸岁入才有几十万两。”
“现在更是可笑的只有不到一万两,父皇想过其中的关窍吗?”
崇祯听了之后一阵默然,他如何能不知道其中的关窍?
万历皇帝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的商税还是因为他派遣了大量的内宫太监去各地督税监税。
不过是收了几十万两便被朝中的言官猛烈抨击,给安上了一个与民争利的帽子。
他们这些后世的皇帝更是没办法去对抗日益庞大的文官集团,能收上来的商税那就更少了。
“太子你有什么想法?”
“眼下正如你所说的各地的海外贸易都掌控在地方大族的手中,而且朝廷的财政目前都仰赖东南供给,咱们如何能虎口夺食?”
大明历朝的皇帝不是没有垂涎过海外贸易的巨额利润,实在是斗不过那些走私家族啊。
文宗皇帝就不说了,被儒家完全的洗脑,根本不会去主动想起海外贸易的事情,所坚持的任何事情只要文官稍有激烈反对的苗头就会停下。
宣宗皇帝可是在明世祖的熏陶下长大的,在即位后立刻就想要重新恢复永乐年间下西洋的局面。
可是结果如何?
宣宗派去太监去重建的造船厂,第二年就莫名其妙的起火,被烧的一干二净,太监也被流寇所杀!
后世的皇帝根本就无力对抗这种地方走私大族组成的利益集团啊!
“父皇过虑了,儿臣并没有考虑去东南进行海外贸易!”
“东南距离京师太远,纵然能在短时间内理清国内勾结的走私组织,往来贸易一次往往也需要一年之久。”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对我大明如今的局势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那你这是?”
崇祯越发的疑惑了。
既然东南那边的贸易不好,那来钱的路子在哪?
“父皇,儿臣想的是从黄河出海口出发,前往高丽国,倭国两地进行贸易,同样能赚取巨额财富!”
“什么?高丽国和倭国?”
“这两国不过是边远小国,实力低微,就算是能往来贸易,才能赚取多少钱,到时候连投入的钱财都赚不回来!”
“更何况,高丽国早就被建奴所占据了,要是贸然去朝鲜贸易的的话,一旦被发现岂不是血本无归?”
“不妥不妥!”
其实也难怪崇祯这样反对。
在大明之前的历史上,高丽国早就是天朝的固有领土了。
早在汉武帝时期就灭了卫氏朝鲜后,在其管辖地先后设置了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从而将其纳入了天朝的管辖。
虽然后世都屡次有反叛,更是在元朝时期高丽国重新立国了。
但高丽国直到后世都一直是天朝的属国。
倭国就更不用说了,相传倭国的先祖正是秦始皇时期东渡的徐福,后来也一直是蛮荒地区,从唐朝开始也一直以天朝属国自称。
所以在崇祯的印象中看不起朝鲜日本两国也是正常的。
朱慈烺微微一笑,便说道。
“父皇且听儿臣慢慢道来!”
“先说高丽国,高丽国虽然是天朝属国,但是其人口也有近千万,国内物产也较为丰富,各种贸易之下收获也不容小觑。”
“尤其地处辽东后侧,如果能联通朝鲜之后,就可以从建奴后侧出兵威胁其腹地,可以极大的减轻我大明辽东地区的压力。”
“而倭国则是今非昔比,在倭国境内发现了诸多银矿,每年产白银数千万两,要是能大力贸易的话,收入并不在少数!”
“在江苏广州那边也有很多是与倭国与做贸易的。”
“咱们地处北方,从山东出发前往倭国高丽国的话路程更近,往来便利,更能迅速的积累贸易财富啊!”
崇祯听完朱慈烺的这番详细的讲解之后,不由得心动了起来。
如果高丽国和倭国真如太子所说的那样很是富裕的话,那这个前往高丽国倭国进行贸易的想法的确是非常可行的!
往常他实在是没有关注过大明周边的各个属国。
自他即位以来,国内便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往年属国来进贡的时候也都是草草了事,从来都没有关心过。
如今听朱慈烺的意思,是可以从这两国中获得巨大的利润,这让崇祯恨不得现在就将负责交往属国的官员叫入宫内好好的问询一番。
可崇祯最终还是按捺住了这个想法,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而且这件事不宜大张旗鼓的做,要悄悄的做,不然朝堂上的文官们又要激烈的反对了。
“太子,如果朕将对高丽国与倭国贸易的这件事情交给你,你可愿意承担么?”
朱慈烺本身就有意去推动这样的事情,不过还不能表现得太过急迫,必须是让崇祯主动提出来才行。
所以刚一听到崇祯的话,朱慈烺虽然心中大喜,但却不露声色的说道。
“父皇,这前期还需要仔细的筹办一番才行,具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进行第一次贸易还不好说。”
“而且在前期筹办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式的麻烦,这样的话?”
“无论需要什么支持朕都可以允了你,大胆的去做!”
听到崇祯的表态支持,朱慈烺这才放心的点了点头。
“好,父皇请放心,等儿臣回去之后就商议这件事怎么做,一定会尽心尽力的去筹备,争取早日能从对高丽国和倭国的贸易中赚到钱财!”
崇祯闻言满脸的喜色。
“好好,如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时期就及时的来找朕,但是在筹备期间一定要保密,明白么?”
朱慈烺略微思索就能明白保密的重要性,就点点头。
“父皇放心,儿臣晓得!”
又成功的解决了一桩大事之后,朱慈烺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有了崇祯的保证,关于海外贸易的诸多准备就能顺利不少了。
尤其是可以征调全国各地的工匠以及各地的物资调集,通关凭证等事情上就能享受到诸多便利。
在谈论完海外贸易的事情之后,朱慈烺又在坤宁宫逗留的一会。
“父皇,母后,时间也不早了,儿臣就先告退了!”
“好,太子你舟车劳顿,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是,父皇!”
“慈烺,别忘了将给你准备的糕点都带上!”
周皇后吩咐太监将给朱慈烺没吃完的糕点都包起来,然后递给朱慈烺。
面对周皇后的好意,朱慈烺也只能苦笑的接下了。
在行礼告退之后,便离开了坤宁宫,返回了自己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