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天灾人祸(上)

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这句话张斌深有体会。

他收下郑成功之后,不但体会了一把为人师表的感觉,还体验到了家的温馨,家的幸福。

每天早上,卯时,他都会准时起来,陪着戚芳华督导郑成功练武。

戚芳华挺着个肚子,不能亲自做示范,这个时候,戚元功、戚元辅、戚元弼三兄弟总会轮流来帮忙,帮她示范,帮她纠正郑成功的动作,代她跟郑成功对练,浓浓的兄妹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他亲自教导郑成功读书习字,各位“师母”都会轮流来端茶送水,嘘寒问暖,把他们师徒服侍的妥妥帖帖,那感觉简直温馨无比。

到了中午,田川氏都会带着小七左卫门来串门,黄氏也会准时出现,陈秀秀也会带着装出小大人模样,带着两个可爱的弟弟满院子疯玩,一到吃饭更是围的满满一大桌,欢声笑语,好不快活。

等到了下午教导兵法,各位“师母”仍是轮流探视,细细关怀,孜孜不倦。

晚上的节目就更精彩了,几位妻妾总想跟戚芳华一样怀个孩子什么的,其中滋味,不足与外人道也。

幸福的日子还没过半个月,这事就来了。

这天上午,张斌正在教郑成功习《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师徒两一教一学,轮流念了十来遍,张斌感觉郑成功念的差不多了,正要开始教他书写,这有朋真自远方来了。

洪蓉儿突然轻手轻脚的走进来,低声对他道:“夫君,福建巡抚卢象升卢大人和左布政使毕懋康毕大人有急事求见。”

这两个人联袂而来,绝对是大事,他连忙站起身来,将手中的《论语》交给洪蓉儿,叮嘱道:“蓉儿,学而时习之这一句,你好好教成功书写。”

洪蓉儿是典型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都习的不错,简单的教导郑成功写几个字自然是没问题的。

她点了点头,拿着书走到郑成功的小几旁,拿起毛笔蘸上墨水,随即温柔道:“来,成功,师娘先写一遍,你仔细看着。”

郑成功连忙将准备好的白纸往洪蓉儿跟前挪了挪,随即便认真的盯着纸面。

张斌不舍的看了一眼这温馨的画面,随即转身往前院书房疾步而去。

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大事呢?

张斌疾走进前院书房一看,卢象升和毕懋康正急的在房中团团打转呢!

他不由大惊道:“建斗、孟侯,怎么了,你们怎么这般模样。”

卢象升和毕懋康互望一眼,还是毕懋康拱手道:“双全,出大事了,延平府、建宁府、汀州府、邵武府相继来报,自入夏以来,赤旱无雨,有些地方的农田怕是要绝收了!”

“啊!”,张斌闻言,惊呼一声,脸色变得难看无比。

这天灾,还是爆发了,明末的小冰河天灾,延续数十年,从天启年间开始就有征召了,崇祯年更是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严重,最严重的时候,整个西北、华北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再加上贪官污吏,泯灭人性,侵吞赈灾钱粮;

皇室宗亲,土豪乡绅,毫无怜悯之心,粮食满仓却不赈济灾民;

无良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粮价。

平民百姓直接被逼的没了活路,纷纷揭竿而起。

天启末年开始,旱灾最严重的陕西就已经出现数股农民起义军了,朝廷,朝廷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

崇祯倒是励精图治想做个好皇帝,但是,他第一步还没走完,就走到头了。

因为他第一步选择的是清理阉党,一个皇帝要清理一帮臭名昭著的朝臣,貌似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

但是,他低估了阉党的数量,更低估了阉党的手段。

清着清着,建奴打过来了,这本与朝政没有多大关系,人家敌人想来跟你打,你就集中全力将敌人击败就行了。

结果,敌人还没打跑,明军这边职位最高的统帅蓟辽督师被抓了。

紧接着,敌人走了,蓟辽督师被活剐了,内阁首辅、内阁次辅、内阁大学士一个个全部被干下去了。

清理阉党,戛然而止,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阉党重新掌控朝堂。

崇祯可能至死都想不通,自己一个有史以来少有的勤勉皇帝,少有的节俭皇帝,也好女色,也不贪图享乐,怎么就亡国了呢?

他如果仔细看看他“选中”的内阁首辅就会发现,温体仁、张至发、薛国观等等,从崇祯四年到崇祯十七年,甚至到后面的南明朝马士英、阮大铖,全是阉党在当权。

你还清理阉党,最后自己都被阉党给清理掉了!

阉党的特长是什么,就是斗,不是跟敌人斗,而是跟自己人斗,温体仁,掌权八年,朝堂上下,不服他的几乎被他干了个精光,但是,对于后金、对于农民起义军,他一条建议都没提过,甚至,他就没跟崇祯谈过关于后金,关于农民起义军的事。

这样的内阁首辅,精力全部用在对付自己人身上了,对敌人不闻不问,你还敢用,而且一用就是八年,你不亡国谁亡国!

当然,这个时候,袁崇焕换已经被张斌救下了,并没有被千刀万剐,辽东暂时是无忧了。

但是,朝堂,几乎还是一样的,内阁首辅韩爌被气走了,内阁次辅钱龙锡被吓走了,内阁大学士孙承宗心灰意冷也走了,阉党的清理同样戛然而止,这会儿朝堂正为了争夺内阁首辅勾心斗角呢,谁又会来管天灾。

张斌摇了摇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甩出脑海,随即沉声问道:“孟侯,各州府有没有上报具体的受灾人数?”

毕懋康尴尬的摇头道:“没有,这个时候还没开始收获粮食,具体受灾情况还没办法估算。”

张斌想了想,随即果断道:“你们去码头稍后,我交待一下就过来。”

卢象升和毕懋康连忙拱手告退,张斌则匆匆向后院走去。

还好这会儿并没有什么大事,只是郑成功的教导才刚刚开始,不能松懈。

他回到后院,先是找戚芳华交待了一下,让她请戚元功来教导郑成功兵法,又来到教习郑成功的书房,仔细叮嘱了洪蓉儿一番,让她这段时间好好教导郑成功学习《论语》,最后,又勉励郑成功勤加学习,这事情就算是交待完了。

随后他便点了一组亲卫,匆匆来到码头,卢象升和毕懋康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了,这次,他并没有坐镇远巡洋舰,因为他不想到处招摇,惹来闲言碎语,虽然崇祯问他,他可以用缴获荷兰人的来搪塞,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惹的麻烦还是不要惹的好。

他点了五艘车轮舸,就这么带着卢象升和毕懋康出发了,不过,这次他去的不是月港,而是福州。

一行人来到福州,还不到中午,张斌匆匆去承宣布政使司转了一圈,仔细看了看各州府呈送的公文,随即便招来一百余匹战马,带着卢象升出发赶往延平府,至于毕懋康,他就没带了,福州也需要人坐镇,一窝蜂全跑去查看灾情并没有多大意义。

延平府府城距离福州大约四百余里,快马加鞭,一日一夜即可抵达,当然,勘察旱灾并不是什么军情紧急、刻不容缓,张斌并没有带着人日夜狂奔,要知道,那样的话,一百多匹战马就得跑废了,这会儿一匹战马可是上百两银子,要跑废一百多匹战马,一万多两银子就没了,那能救活多少灾民啊!

舍本逐末的事情他自然不会做,当天他只是带着人狂奔了两百余里,赶到福州府与延平府交界的古田驿便停下来保养了一下马匹,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才上路。

这会儿,福建通往周边各省的官道都经过了拓宽和修葺,路面平整,马车和人力推车过往都没有问题,打马自然更是畅行无阻。

不过,沿途的商贩比较多,而且大多都是成群结队,差不多隔一段时间就能遇上一个长长的车队,为了防止冲撞,张斌特意让亲卫排成单列队形前进。

一百余匹马,排成单列奔行,连绵足有一里多长,威势也是相当惊人,沿途那些商贩都吓得心惊肉跳,生怕是遇上了马匪什么的,不过,一看是明军服侍,他们又放心了,甚至还主动停到路边礼让,倒也没有引起什么混乱。

过了古田就是延平了,一路都是山地和丘陵,梯田居多,很少能看到成片成片的良田。

其实,整个福建除了沿海地区,内陆基本都是山地,所以内陆人口并不是很多,福建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沿海的福州府、泉州府、漳州府、兴化府和福宁州,延平府、建宁府、汀州府和邵武府加起来还不到一百万人。

张斌边策马狂奔,边在脑海里不断回忆着这边四个州府的数据,时间过的飞快,下午卯时许,一行人便赶到了延平府城。

延平知府听闻总督大人和巡抚大人齐至吓了一大跳,慌忙带着一众官员前去参见,他来到大堂一看,没人!

外面一百余骑整整齐齐的停在甬道上,前面两人可不是总督大人和巡抚大人嘛。

延平知府连忙上前拱手道:“不知道总督大人和巡抚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张斌并没有跟他寒暄,直接劈头盖脸问道:“延平府旱灾严重吗?”

延平知府连忙回道:“回总督大人,不是很严重。”

张斌立马追问道:“不是很严重是多严重,延平总共多少人口,受灾人口多少。”

延平知府不加思索的回道:“延平总共四万余户,二十六万余口,属下经过查看大概估算了一下,受灾应该不到万户,大约五万余人。”

张斌脸色稍缓,继续问道:“噢,受灾的老百姓这么少嘛,你这估算的依据是什么?”

延平知府毫不犹豫道:“延平境内虽多为山地,河流亦不少,有闽江、建溪、沙溪、富屯溪等,百姓大多傍水而居,现天虽大旱,各处河流并未断流,加上历年来修筑的水利设施,沿岸百姓尚能引水灌溉农田,只有少数百姓离河流太远,无法引水灌溉,才有颗粒无收之虞。”

张斌点了点头,满意道:“嗯,不错,对治下民情还算颇为熟悉,你去找匹马,带我们去附近受灾的乡村看一看,其他人都散了吧。”

延平知府连忙拱了拱手,挥退了其他官员,又令人速速牵来马匹,带着张斌一行人便往府城外奔去。

张斌看他干练的模样,心情总算好了一点,自己治下的官员最少不是尸位素餐之辈,他刚才之所以连连追问,就是要看看这延平知府到底对治下的基本情况了不了解,要一问三不知,他恐怕会立即令将人拿下!

这延平知府的确是一个比较负责的官员,张斌没来之前他就到附近受灾比较严重的几个乡村实地去看了一圈,这才把受灾的公文呈上去,所以,他对那里受灾比较严重还是比较了解的。

他带张斌去的是一个叫石坑的小山村,离延平府城大约有二十多里,一行人打马在山间小道奔行的大约半个时辰才赶到。

一路上,张斌仔细观察了一下,这边河流的确比较多,虽然不是那种大江大河,水量还算是比较充沛的,有很多地方都修筑了引水渠,水车也并不罕见,应该说,这里的历任官员还是干了点实事的。

石坑这个地方比较特殊,没有什么河流通过,甚至溪水都没有,但是农田和梯田却比较多,大概是因为这里土质比较好吧,不像其他地方,石头山随处可见,这里山上山下都是土,或许叫土坑更切合实际一点。

张斌来到这里,并没有急着去山坡上村民聚居的地方,在农田间就停了下来,他打眼四处眺望了一圈,顿时不解的问道:“这里没有任何水源,怎么会聚集这么多老百姓?”

张斌打眼看一下就知道,那边几片山坡上最少聚集了数十户老百姓,恐怕有好几百人。

延平知府连忙解释道:“大人,这里地势比较低,土层又比较厚,打井取水比较方便,而且这边还有几个山塘,平时雨水充沛的时候山塘都是满的,灌溉这些农田倒是不成问题,但是,这会儿几个月没下雨了,山塘都干了,所以,旱情比较严重。”

张斌点了点头,随即翻身下马,来到一块农田边,仔细看了看,旱情果然比较严重,田里的土都干的裂开了,虽然裂缝不是很深,但却异常干涸,连一点水迹都看不到。

地里的稻谷也黄了,不过并不是那种成熟了的金黄,而是叶子干死之后的枯黄。

他又用手捏了捏上面的稻穗,有一大半都是干瘪的,饱满的没有多少,这收成,恐怕平时的一半都不到。

他叹了口气,站起来,对身边的谢正刚道:“小六叔,带上张盘的小队,跟我一起进村,其他人留在这里看守马匹吧。”

说罢,他把缰绳往后一递,抬脚就往前面山村走去,卢象升、延平知府、谢正刚和张盘手下的小队连忙跟了上去。

这时候,山村里的老百姓都在屋里屋外好奇的看着这边呢,这家伙,一下就来了百余骑明军,到底是干什么的!

他们刚一接近村口,一个精壮的老头立马迎上来拱手道:“原来是知府大人大家光临,小人没看清,恕罪恕罪。”

延平知府连忙引手介绍道:“这是这里的里正,王老汉,王老汉,这是总督大人,这是巡抚大人,还不赶紧拜见。”

王老汉闻言,吓得膝盖一软,差点就跪下去了,张斌连忙上前扶住他道:“不必多礼,不必多礼,本官是来看旱情的,又不是来审案的。”

这话是用土话说出来的,特别亲切,王老汉不由惊讶道:“总督大人,您是我们福建人啊。”

张斌点头道:“是啊,本官是福宁州的,乡里乡亲的,不必如此客气,走,带本官去你家里坐坐吧。”

王老汉连连点头道:“欸,欸,好好,总督大人请,巡抚大人请,知府大人请。”

张斌跟着他慢慢往村子里走去,村民们倒也不怎么怕生,好多都跑到路边上来了,对他们这一行人好奇的很。

这些人倒没有那种受灾严重,面黄肌瘦的模样,很多小孩手里甚至还拿着跟手指粗的东西在那里嚼,吃的津津有味。

张斌不由好奇道:“咦,那小孩吃的什么,蕃薯条吗?”

王老汉连连点头道:“是啊,是啊,总督大人,这田里的粮食眼看着没什么收成了,我就跟大家伙说,让他们不要把晒好的红薯条卖出去了,留着自己吃,好歹能撑到明年。”

张斌闻言,欣慰的点头道:“嗯,这个办法很不错。”

两人说话间,一行人很快来到王老汉的院子里,这院子也算颇为不错,大概有一亩大小,干净整洁,中间的房子也是砖石结构的,看样子这王老汉的小日子过的还算可以。

这会儿天还有点热,王老汉也没招呼大家进屋,就在院子里搬了一些小靠背椅请大家坐下来,然后就招呼家人泡茶去了。

张斌看了看四周,心里暗暗叹息,福建老百姓算是比较富有的了,而且遭灾也不是很严重,只要不连年大旱,挺过去还是没多大问题的,西北的灾民可怎么得了啊,这都连续大旱几年了,他们怕是挺不过去了!

第十四章 你偷袭京城我偷袭辽东第二十九章 罗汝才扛不住了第一四六章 了结第七十章 定计第四十章 卢阎王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十八章 应招而来第五章 大清洗第一六四章 敲响警钟第十六章 暖床丫鬟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七章 火烧敌营第四十三章 梳栊之资第十八章 息事宁人第四十三章 海盗要来了第二十一章 八员虎将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四十章 卢阎王第一九六章 中兴大明从抄家开始第八十二章 全部拉进东盛堂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间作稻第四十章 状元郎对奸相第二十章 年不好过第一四一章 兄弟干架第四十七章 激战开始第三十七章 是时候研制枪炮了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赠第三十一章 带你们回大明(上)第二四九章 税赋暴增至三千多万两第三十二章 粮仓国脉第一二七章 火炮不是这么玩的第六十九章 明争暗斗第三十章 难道她对我有意思?第一五〇章 克沈阳第三十五章 还治其人之身第三〇〇章 论太子的重要性第十二章 混蛋相亲第六十章 自己人第二十章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第五十三章 贪官污吏一扫而光第四十八章 战斗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一八三章 君君臣臣第六十二章 测试枪炮第四十七章 激战开始第七十五章 妇人之仁失辽阳第十四章 公堂演戏第八十七章 危机四伏第十一章 组织募捐第二五二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第七章 连升三级第三十三章 试种第一五〇章 克沈阳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万第五十八章 建奴与反贼第八十七章 辽东危局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给他们一点教训第一四七章 死磕第三十章 难道她对我有意思?第二八〇章 专治各种无赖第一二五章 大举反攻第三十四章 阵营第八十四章 又一个朝廷重臣栽了第一章 密议第十八章 息事宁人第三十四章 崇祯怒了第五十章 拼爹第六十一章 改进燧发枪第五十章 率军冲阵第五十七章 捷报频传第三〇二章 思虑周祥第十一章 组织募捐第十四章 说服英国公第十四章 你偷袭京城我偷袭辽东第十八章 张斌自辨第七十七章 落子第二十四章 亲情第二十六章 崇祯教子第四十六章 只为伊人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厂第十二章 谁人能评说第一一四章 上当了上当了第二十二章 王徵进京第六十六章 臭大街第二十九章 权欲熏天第六章 县衙有内奸第二七三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第六章 京察闹剧第二十五章 鸿门宴(下)第二〇八章 绝后第三一六章 权臣只有末路吗(全书完)第五十一章 穷的叮当响第十二章 杨鹤论罪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开放通商口岸第四十四章 围歼建奴第三十章 辽东在行动第三十三章 挺进关中第十七章 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