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乱认祖宗

说起方孝孺,徐允恭一脸的敬佩,道:

“方先生真国士也。”

陈景恪虽然有各种渠道,可以获得朝鲜那边的信息,但毕竟远隔重洋,了解的并不细致。

见徐允恭都如此敬佩,非常的好奇:

“哦,他都做了什么?竟让你如此夸赞。”

徐允恭娓娓道来,将事情大致讲了一遍。

最初的时候,高丽很多人心中是非常仇视大明的。

一些原本亲大明的人,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从而走上了敌对之路。

甚至使节团里的很多读书人,都认为大明此举非义战。

方孝孺第一个站出来反驳这种观点。

虽然无法说服心怀成见之人,却让支持大明行动的读书人,更加的理直气壮。

之后他又第一个走出去,联络以前认识的高丽文人,为大明争取人心。

期间遭受的刺杀已经数不清多少次,最危险的几次离死只有一步的距离。

“保护他的精锐将士都牺牲了二十三人,可见他面临的危险有多大。”

“可是他毫不退缩,继续去游说高丽文人,甚至还在各大城市公开演讲辩论。”

“使节团的文人受到他的感染,也纷纷出动为大明争取人心……”

“前后共计六十七人死于敌人刺杀。”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牺牲,逐渐挽回了高丽文人之心。”

“为后续平定叛乱,建立朝鲜王国,奠定了基础。”

陈景恪端起酒杯:“敬义士。”

然后一饮而尽。

穿越后第一次喝酒,呛的他非常难受。

徐允恭连忙给他倒了一杯水,说道:“不会喝酒就别勉强自己。”

陈景恪灌了几口茶,说道:“我是高兴,大明文人的脊梁还在。”

这些事情有些是他知道的,有些是第一次听说。

作为一名华夏人,他心中对那些人充满了敬佩。

“大明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功绩,陛下已经决定,授予参与此事的文人军功。”

“以后但有空缺,会优先任用他们。”

徐允恭也由衷的感到高兴:“陛下英明……相信经此一事,大明会有更多文人站出来。”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继续说,方孝孺最近在做什么?”

徐允恭回道:“正带领一群高丽文人,说是要编写一本朝鲜史,为朝鲜溯本归源。”

“此事现在已经成为朝鲜最大的盛事,无数文人想要参与其中。”

写史?陈景恪眉头微皱:“此事上报朝廷了吗?”

徐允恭颔首道:“朝鲜王呈送了一批国书,随凯旋大军一同送来应天,想必有关于此事的奏报。”

陈景恪恨不得立即将朝鲜国书取过来,看看有没有这玩意儿。

编史书本来就是大事,给朝鲜编史更是大事中的大事,一个不好可能会动摇大明在当地的统治。

方孝孺这是发哪门子的疯啊。

不过这会儿正在举行庆功宴,自然没时间给他找国书,只能等明天再说。

之后两人又聊起了其他事情。

总体来说,朝鲜王国的局势比大家预计的要乐观的多。

除了大明武力震慑,以及封王建制确保了旧贵族的利益。

大明使节团的文人,将高丽文人给安抚住,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人掌握舆论,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大明安抚住了文人群体,就相当于掌握了舆论。

愿意站起来反叛的人,自然就少了许多。

当然,和大明采取的均田制也有关系。

大明将没收的反叛权贵的土地,全部分给了高丽百姓。

要知道高丽之前的政治制度,类似于九品中正制,百姓就是权贵官僚的农奴。

获得自己的土地,那是前所未有之事。

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他们自然会支持大明。

徐允恭感慨的道:“你不知道,那些高丽百姓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时,是多么的激动。”

陈景恪心道,我可是太知道了。

获得土地的百姓,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能爆发多大的战斗力,可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那是能让血肉之躯战胜钢铁洪流的力量。

百姓被均田制收买,文人群体也被安抚。

旧权贵获得重用,保护了自己的利益。

三个群体的抵抗意志被瓦解,朝鲜定矣。

盛会总有完结之时,庆功宴很快就在喧闹中结束。

陈景恪起身回家,才发现自己的头竟然有些晕乎乎的。

这让他很是无语,竟然被一杯白酒给弄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不过这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不喝酒的决心。

一杯就这样了,多喝几杯谁知道会不会坏什么大事。

回到家,福清老远就闻到他身上的酒味儿,震惊的道:

“您饮酒了?”

说着连忙上来要搀扶他。

陈景恪解释道:“就一杯,酒真不是好东西,我不喝酒的决定是对的。”

“一杯就成这样了?”福清有些无语,又有些好奇:

“什么事情,竟然让您破例?”

要知道,他们成婚喝的交杯酒也只是米酒而已。

陈景恪就将事情讲了一遍:“当时实在是太高兴,有些不受控制。”

福清明显兴趣缺缺,说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这也值得您破例啊?”

“等着吧,以后肯定会因为这事儿得罪人的。”

要是一直不喝酒,大家也不会说什么。

破一次例,就会有无数人希望你破第二次。

不破就是不给面子。

这个道理陈景恪自然也懂,却丝毫不在意的道:

“随他们去,真正关系好的不会逼我喝酒。希望我破例的,我会在乎他们是老几?”

他的身份注定了不可能广交群臣,得罪就得罪了,是真的不稀罕。

福清笑道:“那也没必要刻意得罪人呀。”

……

第二天,陈景恪赶往皇宫参加早朝。

发现好些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向他,就连平日里看他不顺眼的文官,也投以友善的目光。

这让他很是别扭,发生啥事儿了?这些人吃错药了?

正疑惑间,就听到有人在喊他,转头看去正是徐达、汤和、蓝玉等人。

他连忙走过来,主动向众人见礼。

这一圈人都知道他的底细,自然也都很客气的还礼。

不少第一次来参加早朝的人,不知道他底细,见到这一幕都露出惊讶之色。

这少年是什么人?为何这一圈大佬都对他如此礼遇?

等从别人那里打听到他的身份,则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原来是太孙伴读陈景恪,难怪这群大佬都这么客气。

生子当如陈景恪啊。

另一边,见过礼之后,徐达笑道:

“小子,我一直以为你最是冷静,没想到还是性情中人。”

陈景恪心中一动,莫非是因为昨天喝酒?

“徐伯伯何出此言?”

徐达的回答证实了他的猜测:“昨天都破例饮酒了,还装糊涂呢。”

蓝玉也附和道:“是啊,连陛下都不能让你饮酒,竟然为了牺牲的将士破例,必须是性情中人。”

陈景恪苦笑道:“就是一杯酒而已……再说了,你们有那么多国家大事要操心,还有空关心我一个小辈喝酒啊。”

汤和笑道:“你可不是一般的小辈,你就没发现今天大家看伱的目光不一样吗。”

陈景恪想起一路上大家怪异的目光,有些不敢置信的道:

“这……我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

徐达说道:“你以为呢,现在但凡消息灵通一点的,谁不知道你是陛下的智囊。”

“你的一举一动都有无数人关注着。”

“昨天庆功宴还没有结束,你饮酒的事情就已经传开了。”

许多文官向他投以赞许目光,也有解释了。

他是听了使节团文人义士的事迹才喝的酒,自然被认为是对文人的尊重。

毕竟,那些文人义士已经被文官们,自发的推举为文人群体的代表。

我们文人也能为国赴死。

至于武将们怎么想……他们没什么特别的想法。

陈景恪娶了公主本就是勋贵行列的一员,自己人怎么做都是对的。

得知事情真相,陈景恪只觉得不可思议,又有些兴奋。

我已经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了?

——

因为北伐大军凯旋,今日的早朝格外的热闹。

也没谁会在这个时候给大家添堵,说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当然,主要是也确实没啥不开心的事情。

今年可谓是风调雨顺,战争也是节节胜利。

对大明和天下人来说,都是喜庆的一年。

朱元璋和群臣唠了一会儿嗑,顺手处理了一些政务,又颁布了几条政令,早朝就结束了。

退朝后,陈景恪和朱雄英一块来到干清宫。

朱元璋一见面就打趣道:“你不是不饮酒吗?能为几个文人的死破例,今天也必须给咱破个例。”

陈景恪眼睛一转,说道:“我倒是想,只是最近实在不方便,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朱元璋本来只是开玩笑,听他这么敷衍,顿时不乐意了:

“怎么又不方便了?必须给咱一个合适的理由。”

陈景恪不好意思的道:“这不是福清十八了吗,您懂得。饮酒可能会对孩子不好。”

“哈哈……”朱元璋大笑道:“这个理由好,咱喜欢。多多努力,争取让咱早日抱上外孙。”

陈景恪连忙点头:“一定一定……”

朱标在一旁那叫一个无语,你们俩要不要瞅瞅自己再说什么?

“咳,景恪,这里有一份方孝孺的奏疏,你看看有何感想。”

陈景恪心中一动,莫非是关于编写朝鲜史的事情?

接过奏疏一看,果然如此。

高丽很多人并不认为自己是箕子朝鲜后裔,而是认了高句丽当祖宗。

因为这种认识,导致很多人心存反叛之意。

方孝孺认为,应该编写一套正经的朝鲜史书,以驳斥这种观点。

同时溯本正源,让朝鲜人了解自己的出身。

如此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回归华夏族群。

看完奏疏之后,陈景恪相当无语。

原来那边的人这么早就开始乱认祖宗了吗?

新罗真是悲催啊。

大唐灭了百济和高句丽,让他捡漏一统了半岛。

打死他都想不到,后世子孙竟然认了死敌当祖宗,反而把他这个真祖宗给抛弃了。

得知了事情的缘由,他心中的石头彻底落地。

方孝孺还是挺靠谱的吗,没辜负对他的培养。

“陛下、殿下,我以为此事可行,且当行。”

朱元璋问道:“你就不怕他们真是高句丽后裔?”

陈景恪回道:“当年唐朝从辽东迁徙百万人口进入中原,高句丽大部分人口都在其中。”

“剩下的一部分融入了靺鞨、契丹等部落,还有一部分人口确实被新罗吸纳,但数量已经不多了。”

“新罗最后摘了大唐的果子,这是史书上白纸黑字写着的,做不了假。”

说到这里,他露出一丝冷笑,说道:“如果真能查出谁是高句丽后人,岂不是更好。”

“直接送他们去见他们的老祖宗好了。”

“哈哈……”朱元璋大笑道:“这个方法好,那就给朱梓回信,同意编写朝鲜史。”

陈景恪提醒道:“如果可以,让他们将所能查阅到的史料,全部抄录一份送回大明。”

这些就是将来研究辽东人文历史发展变迁的依据。

朱元璋自然也不会反对,一并写进了旨意里。

之后几人又聊了一下辽东和半岛的情况,主要是辽东方面,确定了未来一年的战略计划。

蓝玉挂帅,从辽东远征漠北。

“辽东大军只撤回了十万,还有二十五万镇守当地。”

“明年初留五万镇守辽东和朝鲜王国,蓝玉可直接统帅其余二十万出征。”

陈景恪疑惑的道:“那应该让永昌侯留在辽东整训军备才是,为何让他回京了?”

朱元璋无奈的道:“咱也是这么想的,利用这几个月空闲时间,好好的整训一下军队。”

“但他非要回来,说是一年没见过俩儿子了,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还说什么不让他回来,他就活不下去了。”

“你说咱能怎么办?只能让他回来瞅一眼。”

陈景恪:“……”

朱标也很无语的摇了摇头,不过还是出声帮忙解围道:

“老年得子,人之常情。让他回来看一看,也能安心为国效力。”

“我已经与他说过了,半个月后就出发前往辽东,不可耽搁了战事。”

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为之。206.第205章 陈景恪的成长161.第160章 皇权不下县?第406章 父母之爱子第367章 你们准备好钱了吗第493章 有为无为第251章 新的课题第353章 社会模型第356章 当面抽老朱大嘴巴子第64章 朱雄英突袭方孝孺206.第205章 陈景恪的成长第434章 学傻了169.第168章 毛骧:好像哪里不对第375章 花钱是一门学问第342章 无题第48章 给老朱上课迫在眉睫第278章 朱标的五条措施第252章 构建帝国体系第75章 竹书纪年第75章 竹书纪年第264章 动起来的大名第430章 大洋彼岸第64章 朱雄英突袭方孝孺第16章 李善长的怨愤第77章 成为时代的探索者第440章 我都想弄死他104.第104章 大户就是养肥的猪第249章 传说中的大人物第405章 操控舆论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办事179.第178章 福报?剥削!第255章 我毕生的追求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418章 死亡名单第54章 目标,倭国第406章 父母之爱子第80章 发个单章第292章 河西战略第281章 自绝于军方180.第179章 蓝玉竟成嘴替第257章 危险来自于停滞不前第336章 人才掠夺计划第332章 因为我们是兄弟啊第405章 操控舆论第346章 血第370章 新大陆232.第231章 扣你一个月俸禄第378章 朱樉太卑鄙啦175.第174章 送子伴读第475章 人无信不立第406章 父母之爱子第432章 殷158.第157章 蓝玉:太孙心里有我161.第160章 皇权不下县?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计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么?152.第151章 他还得谢咱呢205.第204章 某高丽(完)第386章 分封的深层次谋算第77章 成为时代的探索者第465章 龙凤呈祥第78章 混乱的计官体系第339章 属于华夏的学问第339章 属于华夏的学问第342章 无题第396章 你们太欺负人了第414章 秽乱宫闱187.第186章 定黄第413章 陈景恪算什么东西115.第115章 你挡着我的阳光了第413章 陈景恪算什么东西第44章 这孩子,能处第275章 百万常备军190.第189章 无不怀念我大元啊第40章 演戏第358章 你们心里没有本太子啊第342章 无题第33章 学问哪来的?117.第117章 统统砸碎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来全在你手里了第408章 巾帼不让须眉208.第207章 禅让就是笑话第366章 法第13章 思烹狗第326章 有钱任性第422章 标题困难户第48章 给老朱上课迫在眉睫第330章 什么帝国主义行径啊第384章 两极反转157.第156章 蓝玉:请太孙示下第466章 围杀第371章 澳洲?炎洲!106.第106章 再搞定变色油墨第57章 实践第448章 太子的强硬166.第165章 新都设计图194.第193章 琉璃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