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学问哪来的?

第33章 学问哪来的?

谁教的?

朱元璋将锦衣卫的调查报告说了一遍:“我让锦衣卫调查过,他自幼就异于常人。”

“据说幼时不哭不闹,只有饿了和拉了才会喊两声……”

“十个月时就会说话,两岁跟着其父陈远启蒙,启蒙所用的书籍就是家传医书。”

“三岁时就能将医书倒背如流,且能提笔写字。”

“陈远是个藏不住事的人,自家儿子如此聪慧,就时不时的向四邻炫耀。”

“有时给病人诊治,还将陈景恪带在身边,美其名曰言传身教,所以周围邻居都知道此事。”

“五岁时去蒙学读书,不过据教书先生和同窗所言,他表现平平。”

马秀英疑惑的道:“表现平平?”

这个转折也太突然了吧?上一刻还是神童,下一刻怎么就泯然众人了?

伤仲永伤的也太快了吧?

朱元璋想了一下道:“也不能说表现平平,比大多数同窗要强,但并不是特别突出。”

“平日里也很沉默,极少和同窗打闹。锦衣卫问了许多人,都是如此说。”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酷爱读书,时常问先生借书看,且不论什么书都看。”

“因为他成绩尚可,加之陈远纵容,先生也就听之任之。”

“当他将一家学堂的书全部看一遍,就会奉上一份丰厚的束修,然后转学去下一家。”

“从五岁到七岁,他换了八家学堂。”

“然后就告诉其父陈远不想读书了,要学习医术,然后再次展现出不凡天赋。”

“……八岁时就能独立为人诊治,很多时候陈远遇到疑难杂症,都需要他指点。”

“他好读书的习惯依然没改,不过很少自己买书,多是问人借阅。”

“十岁时突然决定写医书,就变得深居简出极少露面。”

马秀英不敢置信的道:“你是说,他没有老师,这一切都是自学?”

朱元璋赞叹道:“我换了好几批人去查,得到的结果都大同小异。”

“当时他并未展现出别的才能,只有一身高超的医术。”

“我也没有太过惊讶,只以为他有医术方面的天赋。”

“今日才知道,他的天赋是多么的妖孽。”

马秀英若有所思的道:“以前他的能力都体现在医术上,在学堂表现不突出,大家会认为他并无做学问的天赋。”

朱元璋点头道:“确实如此,锦衣卫调查,周围的邻居皆是这般认为。”

“尤其是他回家学医之后进步神速,大家更是认为如此。”

马秀英说道:“但今日他展露出来的见识,说明他的天赋不只限于医术。那么在学馆表现一般,就是为了藏拙。”

“一个五岁的孩子就懂得藏拙,此等心性着实惊人。”

朱元璋愣了一下,显然从未从这方面考虑过这个问题。

但仔细想想还真就是如此,小孩子最喜炫耀,他竟然能忍的住一点都不露。

于是也忍不住展开联想:

“他五岁之前表现的那么聪明,是太年幼不懂事。待略微懂事起,就开始藏拙。”

“其父陈远我见过,是个喜欢张扬的人,不会教他藏拙。”

“其母并无多少见识,更不会教他这些。也就是说,藏拙是他自己决定的。”

马秀英接话道:“他回家学医术再次展露这方面的天赋,很可能是为了安父母的心,也告诉别人他不是普通的孩子。”

朱元璋说道:“也可能是为了转移别人的注意力,让人忽略他别的才能。” 马秀英摇摇头道:“应不是如此,我不信一个八岁的孩子能有如此心机。”

朱元璋想了想也觉得自己想的太多了,一个八岁的孩子不可能有这么深的心机。

聪明才智看天赋,心机这东西是需要经历一些事情才能锻炼出来。

况且陈景恪又没什么仇人,就算想藏拙,也没必要这么做。

他展现医术方面的天赋,估计也是为了行事更方便。

毕竟对待优秀的孩子,不论是父母还是师长,都会给予更多的包容。

邻居也会高看一眼。

而且他家本就世代行医,展露这方面的天赋,众人也不会太惊讶,只会觉得理所当然。

“但不论如何说,他小小年纪就懂得藏拙,此等心性也足够惊人了。”

马秀英忽然说道:“那为何他突然一反常态,表现的如此狂妄,又肆意暴露才能?”

夫妻俩再次陷入了思索,片刻后相互看了一眼,都笑了起来。

朱元璋道:“你先说吧,咱看看和咱猜的是不是一样。”

马秀英也没推让,说道:“为了保住伴读的职务。”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妹子你果然和我想到一块去了。”

“太子太孙伴读向来是公卿子弟担任,他一介白身,还是靠医术获得的这个身份。”

“那些被抢了食的人定然不服,日后少不了找他的麻烦。”

“他今日这般作为,是在向我们展露才华,获得我们的认可和重视。”

“如此,在受到攻讦时,他才有反击自保的能力。”

马秀英又问道:“那他为何拒绝拜叶兑为师呢?若有叶兑护着,也无人会找他麻烦。”

“妹子伱可考不住咱。”朱元璋自得的道:“他是借此向咱表忠心,告诉咱他不会加入任何派系。”

马秀英颔首道:“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有能力,懂事,还乖巧。”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不如咱乖孙,等过两年咱乖孙比他还聪明。”

马秀英哑然失笑:“英儿不需要比他们聪明,只需要学会使用他们就可以了。”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道:“妹子说的咱爱听,他再聪明不还是要给咱乖孙当伴读吗。”

不怕你聪明,也不怕你有能力,只要能为朝廷所用就可以了。

更何况陈景恪身家清白,没有任何底蕴,皇家想掌控他太容易了。

所以两夫妻也放下了心中的怀疑,认可了陈景恪。

“他太年轻了,以他的能力不出二十年就有机会位列部堂。”

“三十二岁的部堂高官,太过惊人。”

“等到英儿继位,可能就降不住他了,所以咱至少要打压他二十年方可。”

马秀英也很认同这一点,陈景恪是留给朱雄英的帮手,不能过早的让他露头。

朱元璋为难的道:“但他的才华确实惊人,查漏补缺能力很强,若不利用对朝廷来说也是极大的损失。”

马秀英笑道:“你怎糊涂了,将政令当课业留给英儿,让他剖析,英儿回去后自然会找陈景恪请教讨论。”

“如此你不就可以借英儿的手,获得想要的信息了吗,还能更好的培养英儿。”

(本章完)

第283章 留声机第9章 脑回路不正常的陈远第488章 无间道第42章 惬意的朱标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350章 时代的需求第305章 阶梯性收税第261章 乱认祖宗第447章 摊牌第37章 需要拉拢的人才第332章 因为我们是兄弟啊第349章 政治是妥协的产物第51章 老朱强大的理解能力第344章 血染淡马锡(上)106.第106章 再搞定变色油墨127.第127章 如果万一呢。第85章 咱的乖孙怎么样第264章 动起来的大名第243章 吕宋春节快乐第430章 大洋彼岸179.第178章 福报?剥削!第382章 鱿人的祖宗之法:背刺110.第110章 别人不配让陛下去赌第256章 历史赋予的使命97.第97章 继续说啊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438章 不要寄希望于敌人愚蠢第30章 预见能力第358章 你们心里没有本太子啊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计第402章 朱桢不如一头猪第443章 南洋话事人第392章 徐允恭的见闻第362章 大明周报第376章 老朱亲自斟茶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禅位大典162.第161章 咱当年也是个乞丐头第46章 回家第290章 布局和收获208.第207章 禅让就是笑话第54章 目标,倭国第60章 老狐狸第436章 封侯和一些事的后续第34章 新篇章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44章 这孩子,能处第445章 喜忧参半第266章 破王廷第73章 皇恩浩荡第304章 气运218.第217章 无题166.第165章 新都设计图第337章 解缙的震惊第66章 傲娇的父子俩219.第218章 改土归流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246章 是的,我们灭了一个国家231.第230章 无题第388章 强化锦衣卫?第417章 给过年增加点颜色第72章 共创佳话第283章 留声机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483章 理学之冠第260章 无题第49章 给老朱父子上课第492章 治心治事第442章 这孩子一定大富大贵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381章 屠鱿令春节快乐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437章 世界是联系的158.第157章 蓝玉:太孙心里有我第363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第45章 葬礼?秀场!第320章 他怎么舍得的啊?第469章 帷幕第362章 大明周报第323章 安置成年亲王第335章 永恒的变第37章 需要拉拢的人才第1章 揭皇榜第326章 有钱任性161.第160章 皇权不下县?第241章 汉四郡第76章 因时而变第268章 无题137.第137章 朱标酿成的恶果(求月票)232.第231章 扣你一个月俸禄100.第100章 廷议第337章 解缙的震惊第438章 不要寄希望于敌人愚蠢第431章 良种第395章 燕王要造反?第335章 永恒的变第358章 你们心里没有本太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