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厂

升任七品监察御史的宋应晶,官服的颜色是青色。

宋应晶这次过来除了要借走蒸汽机,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朱先生,选拔秀士那件事皇上松口了。”

“十个人的名额不变,但是把每三年选拔两次的限制给取消了,京师大学堂每年都可以选拔朝廷承认的秀士。”

朱舜最想要的其实不是扩大名额,就是这个三年选拔两次的限制,现在达成了这个愿望,心想那张地图没有白给王承恩。

两人聊了几句,朱舜就把拆卸和安装蒸汽机的重任,交给了大明的顶级发明家张焘,然后忙着去宣传京师大学堂要招学子的事情了。

因为要去良乡县的各乡宣传,打交道的都是各乡的乡绅,朱舜不擅长和这些乡绅打交道,准备去把宋老太爷给请出来,帮忙处理这件事。

朱舜还没走出京师大学堂,宋老太爷乘着一顶轿子已经过来了。

宋老太爷推开柴门走进篱笆院,一把揽住了朱舜的肩膀,哈哈笑道:“老夫就说你小子是个福星,只要是跟在你身边,肯定能享福。”

“这才几天,宋家大把大把的赚银子不说,老四那个蠢玩意竟然当上了正七品的监察御史。”

“回头老夫一定要让人打造一个朱先生的金像,放在家里天天上香,拜朱先生比起拜财神爷有用多了。”

朱舜忍不住被宋老太爷给逗笑了,笑了笑说道:“老太爷先别拜我,有件事还要麻烦老太爷。”

宋老太爷拍了拍胸脯,打包票道:“朱先生尽管说,只要是能办到的,宋某一定做到。”

朱舜先把京师大学堂可以选拔秀士的事情,说给了宋老太爷听,宋老太爷瞬间说不话了。

以他渊博的学识竟然不知道怎么形容朱舜好了,只是在最后说了一句:“朱先生真有本事。”

朱舜笑了笑,接受了宋老太爷的称赞,继续说道:“招收学子这件事要和本县的乡绅打交道,这种事情我不是很擅长,还请老太爷帮忙。”

宋老太爷二话不说,跨上了家丁牵着的一匹辽东大马,背着线膛燧发枪大手一挥,颇有挥斥方遒的气概:“老夫去去就来。”

朱舜淡淡一笑,拱了拱手,目送宋老太爷策马消失在田野间。

关系最为复杂难缠的就是乡绅了,宋老太爷的一句去去就来,办了好几天到了立夏这一天才办好。

趁着这几天的清闲功夫,朱舜去了一趟老爹建造的那座私窑,圆窑已经打造好了,窑工也招募好了,正在研制水泥。

骑上小毛驴顺着尘土飞扬的官道,来到了京城东郊潮河附近的圆窑,距离圆窑不到一里的路程,朱舜就看见了浓烟滚滚的窑厂。

年关刚过,朱舜的老爹拿着儿子给的二百两银子,开始建造圆窑,招募窑工,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这件事办好了。

利用圆窑烧制各种东西,可是匠头朱忠仁的拿手好戏,圆窑建造好的第二天,就按照朱舜给的配方,开始烧制那种叫做水泥的东西。

朱舜知道的配方只是一个大概,主要是以石灰石和黏土为原料,至于烧制的工序和详细比例,却不知道,只能慢慢的去尝试。

研究任何东西的早期,都是在烧钱,窑厂烧了三个月的银子,还是没有任何的进展,这可急坏了匠头朱忠仁。

匠头朱忠仁为了给儿子的事业出把子力气,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决定辞去官窑的匠头身份,全心全意的烧制水泥。

匠头朱忠仁走进官窑,脸上的愁眉苦脸瞬间就没了,乐呵呵的笑了起来。

“朱员外可是有日子没来了。”

“是啊,听说你儿子帮员外建立了一座窑厂,咱们可是几十年的朋友了,员外发达了可不能忘了老兄弟。”

“朱哥,过去兄弟我可没少请你喝酒,以后可要多帮衬帮衬兄弟我。”

匠头朱忠仁刚开始听到员外两个字,还回头看了几眼,以为是在喊后面的人,看了好几眼后面都没人。

听到说儿子出钱建立的窑厂,匠头朱忠仁明白了,这是在喊自己,立即大模大样的给老兄弟们打招呼:“老李你看你说的哪里话。”

“本员外混的再好,咱们还是兄弟,哪里能忘了你。”

员外朱忠仁热情的给官窑兄弟们挨个打过招呼,走到公廨门口,突然不走了,站在那里沉思一件事情。

陈公公刚好从公廨里走出来,看见员外朱忠仁在那沉思,笑眯眯的问道:“朱员外在想什么?”

员外朱忠仁皱着眉头说道:“咱现在也是员外了,总觉的手里少点什么。”

陈公公别的方面不敢,吃喝玩乐方面,绝对能在太监里排在前列,笑眯眯的说道:“朱员外在这等等。”

过了半柱香时间,陈公公回来了,手里多了一样东西,一条狗链子,拴着一只身体细长通体土黄的蒙古细犬。

员外朱忠义看见这只蒙古细犬,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对啊,牵着狗才配得上员外的身份嘛。

不过又想到一个问题,没去接走那条狗链子。

陈公公走过去,把狗链子塞到了员外朱忠义的手里:“朱老哥放心,这种蒙古细犬是一种凶猛的猎狗,不想喂它了就撒出去,它自己会抓些鸟鼠獾狸填饱肚子。”

员外朱忠义听到这话笑了,猛的一拍陈公公的肩膀:“哈哈,还是陈老哥懂我。”

说完这句话,员外朱忠义牵着这只蒙古细犬,大摇大摆的走出了官窑,把正事都给忘了。

来到窑厂的朱舜,在正堂坐了小半天,没等到老爹回来,就准备先去圆窑查看水泥的烧制情况。

刚刚走出正堂,瞧见老爹牵着一只蒙古细犬从大门口走了进来。

员外朱忠仁看见儿子来了,乐呵呵的赶紧走过去,把狗链子塞到了朱舜手里:“儿子这个给你,陈公公说这种猎狗非常凶猛,很适合防身。”

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十三章 纺纱机的造价第二百零七章 倍镜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四百九十七章 范家的惨状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变蛟的新战术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计划第十七章 量产坑人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个世界级天才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宁伯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实验第四百八十五章 纸张控制舆情第十五章 挑选厂房的地点第二百章 火箭改进型第九章 比试开始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获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弹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祯六年的总结大会第二百八十八章 开始建立军火公司第四百三十五章 镇远侯被安排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历史性的一刻第五百八十一章 战略处的争执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机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没走完的路第四百三十九章 蛮不讲理的陆军讲武堂学员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协同的开始第十三章 纺纱机的造价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窑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六百零七章 十万工业学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时代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业派穷途末路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温度计第六百一十八章 叶初春的结局第一百零四章 崇祯的人情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东林党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复合肥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国系列·关羽第五百章 造纸工厂对满清的影响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级天才第十八章 搬迁王恭厂第九十七章 新式织布机的关键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够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种反应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义第六百二十四章 买卖矿山第三百四十章 科学实验和节操哪个更重要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业之城的办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达辽东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制成功第五百九十九章 简陋的知府衙门第三百一十章 震慑人心的工业之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制成功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学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业革命的改变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宝级的明末科学家第三百八十章 军校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十五章 挑选厂房的地点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报传到工人会馆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二百零一章 卖火箭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达辽东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变第七十二章 孙堂倌娶妻第五百六十七章 开始展示水库的作用第五百一十五章 陆军讲武堂的战术推演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复合肥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业化造祥瑞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二百五十章 国运之战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获第七十九章 传染病的预防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员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祯四年的年终总结第三百五十八章 实业家的啪啪打脸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号扎根乡野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辈出的陆军讲武堂第三百三十六章 东林党魁得知了噩耗第二百六十八章 请军直插女真腹地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东林党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复合肥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积薪的赏赐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税法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业中心的地点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鲁生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传员第六十六章 开放火器局六百零九章 工业学院等级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黄澍第六百一十四章 东林党公敌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书第一百一十七章 来买近代纺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