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

寒风里。

朱舜站在水泥地面上,看到面前一座座蒸汽厂房,畅快的笑了。

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的数理化教育体系,终于开始发挥作用了。

终于在大明王朝孕育出了一块来之不易的科技土壤。

当这块科技土壤遍及整个大明王朝,大明将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度,拥有众多科技巨头,推动华夏民族的进步。

朱舜拍了一下四弟子赵斗米的肩膀,温和笑道:“去把士意士慧他们都叫来,今天陪恩师好好喝两杯。”

赵斗米跟着朱舜向外走,拿出了一封书信:“四海叔父派人送来机械轧机图纸的时候,让弟子代为传递一句话。”

“北洋水师学堂没有工业母机,制造不了这种机械轧机,希望北平机械局可以送一批机械轧机过去。”

朱舜点了点,平淡笑道:“明天你给陈衢说一声,让他安排熟工先打造一批轧制钢板的轧机出来。”

朱舜培养科技土壤,也有自己的私心,只要他牢牢控制了工业母机,那些科技巨头都是在为他输送更为先机的科技和金银。

没有北平机械局的工业母机,研究出了新科技也制造不出来,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理论。

整个大明王朝庞大人口基数,培养出来的海量科技人才,都只是在为朱舜的科技帝国,源源不断的输送新鲜血液。

机械轧机是这样,二弟子宋士慧发明的输送机也是这样。

朱舜的科技帝国,坐享其成。

第二天,军火公司正式开始制造火器了,按照朱舜的要求先制造一批斗米式步枪,先给大舅哥曹文诏送过去。

曹文诏本身就是一位千古名将,在朱舜的举荐下又有顺天府的府丞孙传庭辅佐,再加上斗米式步枪,绝对可以一步一步的成为辽东督师。

掌控十万辽东边军。

冒着滚滚黑烟的军火公司,在一台台蒸汽机械的带动下,流水般开始制造一个个火器零部件,快速出产了一支支斗米式步枪。

一条兵工线生产的斗米式步枪,达到了惊人的每天80支。

相当于每9分钟就有一支斗米式步枪制造出来,快到令人瞠目结舌。

铅弹车间每天可以冲压出一万发铅弹,斗米式步枪专用的锥型铅弹,从此可以敞开了使用了。

过去由于缺少锥型铅弹,朱舜吃透了弹药不足的苦,下令让基建署修筑配套的铅矿蒸汽工厂,提供大量的金属铅。

朱舜准备修筑十座铅弹车间,把铅弹制造的数目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每天十万发。

军功公司成立的同时。

皇太极也从叶尼塞河回来了,在宫殿内还没休息几日,带着范文程等人去了火器局。

火器局章京汤若望发明了最先进的火器,一种比大明鸟铳先进太多的前装式燧发滑膛枪。

立冬时节的辽东,天上飘着大雪。

皇太极戴着东珠暖帽,穿着一件明黄色绣龙皮裘,来到了砖瓦修筑的火器局。

迈步走进火器局,里面发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一间间土屋内冒着火焰,匠人们只穿了一件单薄的马褂,汗流浃背的打造着燧发滑膛枪。

皇太极看着火器局内热火朝天的一幕,面色如常的脸容,露出了一丝笑意。

还没等他笑多久,承重能力太差的土屋,因为房顶上的积雪太厚,在他面前坍塌了。

五六名好不容易抢来的汉人老匠人,瞬间就被坍塌的土屋压死了。

皇太极这些年杀死的汉人,数以千计都不足以形容,只能用数以万计。

瞧见这五六名汉人死在面前,脸庞却是肉疼抽搐了一下。

皇太极很清楚匠人的培养有多不容易,培养一名可以打造铳管的匠人,最少需要十年时间,这还是一般的匠人。

如果是那种可以一次就把铳管锻造成功的老匠人,最少需要二十年时间,甚至三十年。

整个明朝也没多少可以熟练打造铳管的老匠人,更不要说女真了,今天在他面前压死了整整六人。

皇太极低喝了一声,声音带上了一丝焦急:“还在这里杵著作甚,还不赶紧去救人。”

上三旗侍卫们立即挎着削刀,冲了过去。

回头看着一名一等侍卫,面色如常的说道:“把那名修筑火器局的督造官,全家杀光。”

一等侍卫还没离开,范文程抱着白猫说了一句:“是一位上三旗的旗人。”

皇太极只吐出了一个字:“杀。”

一等侍卫从这一个杀字,感到了彻骨的寒意,赶紧离开了这里。

这时,汤若望一手捧着圣经,一手拿着银十字,走了过来:“尊敬的女真皇帝,请跟我来。”

皇太极跟着汤若望走在泥雪路上,走进了一间风格独特的石头房屋,房屋内空荡荡的,中间摆放了一个巨大的木头十字架。

四壁装上了琉璃窗户,石屋内比较明亮,没有点燃蜡烛。

皇太极找了一圈都没找到明朝的官帽椅,更不要说坐塌了,只能将就着坐在硬木长条板凳上。

汤若望取来了一支新式火器,放在了皇太极面前,让他的心情好了一些。

这支燧发滑膛枪耗费了汤若望很多时间,好在这些时间也没白白浪费,虽说这些时间没有用来传播主的福音,但他有信心凭借这支新式火器,再给一名旗主洗礼。

把主的福音传递给一名旗主,可比那些只知道抢粮食的愚民好多了。

汤若望自信满满的说道:“尊敬的女真皇帝,请看这支火枪,这是万能的主恩赐的一种新火枪。”

“采用最先进的燧石打火,省去了火绳的燃烧时间,大大加快了射击速度。”

“只要汉八旗使用这种前装燧发滑膛枪,最多五年时间,就可以让女真横扫大明。”

皇太极还以为是什么新式火器,原来只是个前装燧发滑膛枪,根据晋商送来的消息,曹文诏都已经大批量使用后装燧发滑膛枪了。

汉八旗、蒙八旗,就连女真八旗兵都在使用后装燧发滑膛枪的曹家军手里吃过亏。

还五年?真要是使用这种前装燧发滑膛枪,不被曹家军追着打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皇太极心情更差了,脸上还是没有任何情绪,只是没有心情听汤若望在那里胡扯了,看向了身边的一等昂邦章京遏必隆。

遏必隆转身从一名一等侍卫手里取走黄色丝绸包裹,谨慎的放在长条桌子上,小心翼翼的打开了黄色丝绸包裹,露出了一样珍宝。

第三百五十五章 农学院的情况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纺纱机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一百一十四章 黄永发的算计第四百三十二章 东林党要提高柴薪价格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访者第八十三章 准备扩张第五十章 扶植实业家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弹劾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访者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业化对辽东的影响第五百七十九章 让工业派去天津府第一百九十章 工业魔改成功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积居奇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极因为舆情要大宴群臣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军事力量第六十五章 孙元化的爆炸声第一百六十一章 实验结果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线和深水港第一百零四章 崇祯的人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634.第630章 工业崛起第三百一十一章 数理化扎根大明第二百零八章 机械锯齿打造成功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机械局的收益情况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机的排水效率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动工业革命号角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伟人计划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勋贵第七十七章 新式学堂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个世界级第二百三十三章 厂房构造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十章 崇祯的通杀第十章 崇祯的通杀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积木材?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极的丢脸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机的选址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发源地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赏赐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镇远矿务局第六十二章 第三台珍妮机第八十章 高炉水塔第七十章 世界级天才第四章 线膛枪的连锁反应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机的价格第一百四十一章 纺纱机换侍郎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说土豆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积木材?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业化的变废为宝能力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级天才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时代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术突破口!第三百三十七章 黄澍的下场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军事力量第一百二十六章 对赌的影响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俭的地位第五百七十九章 让工业派去天津府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抢水泥?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业革命的根据地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厂对孙传庭的影响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红利第十章 崇祯的通杀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厂第四百九十五章 范永斗的惨死第六章 珍妮纺纱机第一百二十六章 对赌的影响第六百零四章 火烧贝海儿湖第四百零五章 嚣张的逃兵第一百零四章 崇祯的人情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纸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极的丢脸第五百三十二章 东林党的憋屈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业派召集人马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实验室出事故了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钻床第二百四十一章 顾侍郎的后手第七十三章 初中数学教材的威力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远征西伯利亚第二百四十四章 军队编制第五百八十五章 东林党七君子第九十八章 新式织机诞生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军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个世界级?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弹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铸炮法634.第630章 工业崛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热气的力量第四百二十三章 孙传庭的封赏第六百章 高压蒸汽机的成果第七十七章 新式学堂第二百四十四章 军队编制第四百六十三章 汉奸三人组的美梦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获第四十四章 东林党又作妖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厂的落成第六百一十五章 学位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