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养结果

“砰!”

叫嚣着要分裂国土的闯贼使者,还没说完,太子朱慈烺拿着朱舜送给他的精美手铳,对着他的后背直接开了一枪。

御道上空荡荡的,官靴踩在地面上的声音都会被放大,这一道突然出现的铳响显得极为响亮。

正在臆想着怎么瓜分西北田产的东林党,猛的一激灵,赶紧探着脑袋看了过去。

头戴翼善冠,身穿盘领窄袖的赤袍的太子朱慈烺,满脸凶相的盯着那个谁都不敢动他一根毫毛的闯贼使者,手里的精美手铳冒着一缕硝烟。

铅弹并没有打中闯贼使者的要害,只是击中了他的后背,躺在地上痉挛的不停哀嚎起来。

太子朱慈烺给了闯贼使者一铳还不解气,从御道上快步走上台阶,来到了孙承宗面前。

双手握住那口普通长刀的刀柄,一把拔出了长刀:“老督师,借你长刀一用。”

太子朱慈烺双手握着长刀跑到闯贼使者面前,凶狠的盯着他,长刀重重劈砍在他身上:“老子让你分裂大明的国土!”

闯贼使者穿的是一件绸缎右衽衣,不是铁甲,长刀劈在他身上没有发出什么声音,很轻松的劈中了肚子。

劈开了肚子在腹腔气压的作用下,喷溅出了大量鲜血,溅了太子朱慈烺一脸。

劈完这一刀还不算完,太子朱慈烺就像疯魔了一样,双手握着长刀疯狂的劈砍闯贼使者。

场面极其的血腥,靠近大殿门口的东林党官员看的比较清楚,受不了这血腥的画面当场就呕吐起来。

更多的东林党官员则是感到了一股子寒意,脊背发寒,寒透全身的寒意。

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一个明君的虚名,很少赐死文官。

也正是被这个虚名所累,掌握着笔杆子的文官比武官要肆无忌惮很多,不管是在朝堂上争吵,还是在地方上搜刮民脂民膏。

东林党在朝堂上都敢说养着士兵没用,不如把山海关和大凌河堡之间的七百里国土让给大清国,照样是没得到半点惩戒。

这要是换作武官这么的卖国,早就满门抄斩了。

皇帝不可轻易杀文官,这是官僚体系最大的规矩和底线,正如宋朝的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

御道上的那一幕,不仅让东林党大部分的官员感到了寒意,更让东林党的尚书和侍郎感到了寒意。

不是因为那一幕很血腥,而是因为太子朱慈烺的行为。

东林党争夺培养太子的大权,不是为了教太子读多少诗书,教授治国之道也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让太子从小就根深蒂固的认同官僚体系的规矩。

闯贼使者也是个文人,能够站在御道上已经算是文官了,太子朱慈烺居然敢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疯狂砍死闯贼使者。

预示着一件事。

太子朱慈烺在朱舜的影响下,已经不遵循规矩了!

一旦太子朱慈烺成为了皇帝,万一哪天看不惯东林党了,只要手里掌握了军权,完全可以对朝堂进行一次血腥的清洗。

崇祯在乎文官的笔杆子,在乎死后的名声。

太子朱慈烺已经不在乎了,但凡有半点的在乎,就不会在大明的御道上杀死一名文人。

还是亲手。

太子朱慈烺在思想上的改变,才是东林党所有人胆寒的地方。

满朝君子胆寒。

大明天子崇祯。

东厂督公王承恩。

内阁首辅温体仁。

工业派官员......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痛快!”孙承宗追赶几步就被朱舜拦住了,没能亲手宰了闯贼使者,看着太子在那疯狂的劈砍比自己宰了他还要痛快:“工业侯可有酒。”

朱舜来的时候早就想到孙承宗会要一壶酒,也已经准备好了,拿出一个羊皮囊交给了孙承宗:“老督师,请。”

孙承宗瞧见盛酒的器具,猴急的接了过去,拔掉木塞子一闻还真是边塞所特有的劣酒。

酒很劣,味道却很烈。

孙承宗仰头灌了一口,酒水顺着白胡子流到了朴素的袍子上。

满腔抱负却一直被东林党压制在京城,多年的愤慨随着酒水流出了胸膛。

从未像今天这么痛快过。

“哈哈!”孙承宗抹了一把白色胡须,仰天狂笑起来。

笑着,笑着,两行热泪从眼角流到了白色胡须上。

冤屈的岳飞还能在前线杀敌。

他孙承宗满腔的抱负,一身的韬略,却只能憋屈在纸醉金迷的京城。

听着一封封战败的战报,昨天被建奴杀了多少将士,明天哪个烽堡被建奴给屠了。

孙承宗要是一个没有多少才华的庸才还罢了,偏偏他有能够击败建奴的国士之才。

却不能用。

胸中的苦闷,折磨的他几欲发疯。

今日。

老督师孙承宗看着已经开始不守规矩的太子朱慈烺,看着一次次疯狂落下的长刀,看着血肉横飞的画面。

老泪纵横。

以大明当前的局势,内有东林党党同伐异,外有军头林立,流寇四起,天灾不断,还有越来越强大的建奴。

正德皇帝、成化皇帝......这些大明历代明君都改变不了大明的命运。

唯有一位皇帝可以。

太祖皇帝。

因为只有太祖皇帝才会跳出官僚体系,对那满朝君子进行的血腥清洗。

而太子朱慈烺必定会成为第二个太祖皇帝。

敢教这朝堂。

染满鲜血!

太子朱慈烺砍了足足半盏茶功夫,直到没有力气握住长刀了,这才气喘吁吁的停止了劈砍。

太子朱慈烺突然转过身子,一步步走上了台阶,走到了大殿门口。

也不进去,就站在大殿门口。

对着大殿内的满朝君子们,呲牙一笑。

满朝君子们看见这个笑容,一个很灿烂的笑容,却比见到了鬼魂还要恐惧。

全都是汗毛直立的向后退了一步,不敢直视那张灿烂笑脸。

“哈哈!”

“哈哈!”

“哈哈!”

工业派官员却是放声狂笑,不顾形象的在朝堂上放声狂笑,正如孙承宗一样。

工业派官员看到了一线希望,看到了拯救大明的一线希望。

只要太子朱慈烺登基称帝,东林党可还有胆量在朝堂公然卖国?

可还有胆量分裂大明国土!

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历史性一刻第二百八十六章 扎根松江府第五百六十三章 战略处的应对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个小兔崽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议大凌河堡第四十六章 卖田卖地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报第三百三十七章 黄澍的下场第二百二十三章 愤怒的乡民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炼硫酸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达辽东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儿子惨死第三百三十七章 黄澍的下场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库第五百三十二章 东林党的憋屈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军头要买枪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边基建分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买走一片矿区第三百零九章 参观工业之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运输系统第四百零二章 孙传庭的危机第二章 变革一个时代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决晋商最好用的办法第五百零二章 造纸工厂对崇祯的影响第十五章 挑选厂房的地点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业派召集人马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级大国计划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门的整合机会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热的耐火砖第三百八十五章 争夺一期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俭的地位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会第三百九十六章 孙传庭的求援信第二百四十四章 军队编制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应第二百二十七章 顺圣川的出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胜第四百九十章 范家要发达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压在成本线的硫酸纸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国第五百章 造纸工厂对满清的影响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业革命的开端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三十六章 唱卖份额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边基建分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战第一百零四章 崇祯的人情第二百二十四章 东林党卖棉花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机的价格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厂对大明的影响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转!第四十章 大明金砖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号扎根乡野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义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复合肥第四百零三章 孙传庭绝对不可能赢第五百一十四章 孙传庭杀乡绅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决旋转运动的办法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厂化时代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组织第一百九十章 工业魔改成功第四百六十三章 汉奸三人组的美梦第十三章 纺纱机的造价第三百一十一章 数理化扎根大明第十八章 搬迁王恭厂第四百四十章 抓个典型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转问题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们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积薪的赏赐第三百七十一章 杂交水稻的亩产第五百六十三章 战略处的应对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始招生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国土第五百六十八章 开闸放水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四百九十四章 压在成本线的硫酸纸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个好先生第四百九十章 范家要发达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门的整合机会第五十四章 抢劫庄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对赌的影响第五百五十三章 顾炎武的归属感第八十八章 欧罗巴的科学院第一百五十一章 烧水泥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爷眼里压力水井第一百零五章 橡胶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养结果第九十七章 新式织布机的关键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枪爆头第一百六十四章 压力水井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