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范家要发达了

工业侯朱舜还真是降服满丹臣的良药,搬出工业侯朱舜这尊大佛出来,满丹臣果然不再闹腾了。

满丹臣收刀入鞘,刚才还一脸骄横的他,嘿嘿一笑:“那就走吧,去找俺叔父。”

郑成功瞧见他这副样子忍不住笑了:“走吧,工业侯一定有办法帮助大明渡过这个难关。”

老督师孙承宗看见满丹臣没皮没脸的样子,心情缓和了不少:“此事关系重大,倘若工业侯也没有办法整治卖国求荣的范家,你们再来找老夫。”

满丹臣用力挥了挥手,郑成功拱了拱手,两人一起离开了陆军讲武堂。

京郊。

范家造纸作坊。

大堂内,范家长子拿着造纸作坊内最新出产的桑皮纸,仔细打量桑皮纸的色泽,又用手揉搓了几下感受桑皮纸的韧性。

范家造纸作坊出产的纸张分为两种,一种是最廉价的桑皮纸每刀只需要三分银子饿,占据造纸作坊八成的出产。

一种是呈文纸、白榜子、开化纸等中等纸张,这些纸张的价钱就高很多了,在一钱银子到四钱银子之间,占据整个造纸作坊的二成。

价钱低廉的桑皮纸和价钱高昂的呈文纸,在原料方面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制作工序有一些不同。

使得呈文纸、白榜纸、开化纸这些纸张显得更为光洁有韧性,说白了其实就是为了满足官僚乡绅高人一等的心思。

他们这些锦衣玉食的官僚乡绅用的纸张,怎能与低贱的寒门子弟一样。

范家长子仔细检查了一遍,价钱低廉的桑皮纸按照他的要求制造的确实很是粗糙,开化纸这些官僚乡绅所用的纸张不仅韧性十足,也更为质地细腻,柔润洁白。

这时,一名管家走了进来,恭敬行礼道:“少爷,田家王家靳家梁家的几位少爷过来拜访少爷。”

范家长子过去受到父亲严苛教导的原因,在晋商众多的少爷里名声并不显,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

靳家梁家田家王家这四大晋商家的长子可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在晋商内部,还是在京城的官场官僚乡绅年轻一辈里都是受到追捧的大人物。

过去在这四家少爷的心里挺看不起籍籍无名的范家长子,五大晋商再有钱终究只是商贾,父辈积攒了财富,他们作为晚辈最应该做的就是结交京城的官僚乡绅,把银子变成京城高官的人情和人脉。

范家长子可倒好,整天窝在家里不知道出来结交权贵子弟,这几位少爷早就给范家盖官定论了,有这么个长子在范家注定要破落了。

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籍籍无名的范家长子,悄无声息的掌握了京城的所有造纸作坊。

大清国册封三顺王的消息传到京城,五大晋商的另外四家大晋商也想到了这件事是一个时机,一个掌握京城舆情的大好时机。

其他四大晋商的做法同样是和范永斗一样,把这件事交给了自家的长子,刚巧是因为三顺王这件事整个京城闹得鸡飞狗跳,正好是四家长子结交京城权贵子弟的大好时机。

就把造纸作坊这件事暂且放下了,可谁知,等他们处理完手头的事情,京城所有的造纸作坊已经掌握在范家手里。

其他四大晋商愕然范家已经掌握京城舆情的同时,怎么也没想到闷不吭声的范家长子,竟然有这般的心机城府。

四大晋商的大东家都不敢说自己能在一个月之内掌握京城所有的造纸作坊,一个范家长子还是年轻一辈里最籍籍无名的,竟然只用了一个月就办到了这件事,着实让其余四大晋商开了眼界。

其余四大晋商的长子们倒也是伶俐人,身上也沾染了一身的官僚作风,就在范家长子前往造纸作坊查看作坊情况的第一天。

一起来拜访范家长子,准备把范家长子纳入他们四人所组成的一个小党羽。

过去这个小党羽的党魁是田家长子,过了今天这个党魁就要换人了,换成了以前都不怎么看好的范家长子。

田家长子走进来拱手道:“范兄,几日未见,风采依旧。”

他们四人确实是经常见面,商讨怎么开辟新商路,至于这个范家长子已经有几年没见了。

不是不见面只是其余四家长子,不怎么待见这个范家庄子,不愿意和他有来往。

现在可就不同了,不仅要有来往,其余四家子还要亲自登门拜访。

范家长子也没去拿捏架子,淡淡笑道:“确实是几日没见了,不知道各位最近可好。”

好?

当然是十分的不好,因为造纸作坊这件事他们没少被长辈数落,田家长子甚至差点被执行了宗祠家法。

田家长子也知道范家长子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针对他的意思:“几日没见,没想到范兄已经非是吴下阿蒙了,以后你我兄弟几人都要仰仗范兄了。”

放在过去,范家长子想要进入这个小党羽都是不可能的,谁能想到他竟然还有今天。

四大晋商的长子亲自过来巴结他,还说了一句唯他马首是瞻,简直是范家长子有生以来最为光宗耀祖的一次。

第二百四十一章 顾侍郎的后手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林党要压价第五百七十二章 贰臣传再次去掉一个第十章 崇祯的通杀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会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机的彻底完善第二百一十五章 购买机械锯床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厂对孙传庭的影响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厂第三百六十二章 东林党争密云第五章 徐光启哭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钢铁工业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枪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业中心的地点第十四章 崇祯的宣德炉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业派对山海关的影响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学院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灾第五百三十二章 东林党的憋屈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愤怒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鲁生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队伍去密云第二百四十九章 远征西伯利亚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厂631.第627章 蓄热室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阁的反应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机第三十九章 西洋礼服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寿命第五百九十五章 钢铁工业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这个香饽饽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机械局的收益情况第二百八十六章 扎根松江府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议大凌河堡第一百八十章 推广土豆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二百二十四章 东林党卖棉花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实验室出事故了第三百章 标准化+炮表的威力第四百八十五章 纸张控制舆情第五百九十章 良种公司第六十二章 第三台珍妮机第五百五十四章 历史性的一刻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灾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营对八旗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黄家的落魄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万匹布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级第一章 改进火绳枪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机械局的收益情况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让工业派去天津府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议大凌河堡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绝户计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报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协同的开始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业革命的号角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营营长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抢朱舜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处六署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零二章 孙传庭的危机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实验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个世界级天才第四百八十章 李鲁生敢从大凌河堡走?第五百五十四章 历史性的一刻第四百一十九章 孙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个之父第六百章 高压蒸汽机的成果第六百一十四章 东林党公敌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钻床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买办第一百六十四章 压力水井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线机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军第一百四十五章 启动十台蒸汽机第二十四章 准备建厂634.第630章 工业崛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爷眼里压力水井第五十章 扶植实业家第三百七十一章 杂交水稻的亩产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贵的矿山?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历史性一刻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炼硫酸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关的哗变事件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达辽东第二百三十七章 矿石工厂对兴安伯的影响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四百七十三章 铅室法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赏赐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赏赐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计划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军头要买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