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压在成本线的硫酸纸

范家长子预料的都很对,对于新式机械看得也十分的透彻,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但他永远也想不到的是,朱舜这一次工业化的造纸工厂,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蒸汽机械。

而是化工体系的硫酸。

因为化工产品硫酸的存在,造纸工厂在生产雪花纸的过程中,几乎省去了晒白这一工序。

范家长子瞧见邸报商贾迟迟没有说话,因为晋商子弟的敬重所带来的浮躁渐渐退去,开始冷静的思索这件事。

自己在说出二分八厘银子一刀过后,邸报商贾说了一句工业侯朱舜的人已经过来洽谈过雪花纸的价银,说明这个名字取得挺好听的雪花纸价银比二分八厘银子低。

可当自己说出二分五厘银子的价银以后,邸报商贾还是迟迟没有说话。

也就是说工业侯朱舜给出的价银,还要低于二分五厘银子,这让范家长子心里多了一丝不安。

范家长子没有继续说出新的价银,而是询问了一句:“请问世叔,工业侯朱舜给的价银是多少。”

邸报商贾也没有瞒着他的意思,现在范家和工业侯都想从自己手上获得大宗纸张的栈单,只要他待价而沽就能以更低的价银买进更多的桑皮纸。

邸报商贾对于左右逢源的事情信手拈来,直接报出了一个更低的价银,试探范家的底线:“一分六厘银子一刀。”

范家长子听到这个价银,不免对工业侯朱舜产生了一丝轻视,工业侯朱舜党争的本领很高超,做生意却是很幼稚。

这个一分六厘的价银刚好压在范家的成本线上,想必也是工业侯朱舜手里造纸作坊的成本线。

用消耗银子的方式来打压其他商贾,当真是极其低劣的手段。

商人逐利,任何一个老成持重的商贾都不会用这等损人不利己的手段去打压。

这样一来,不仅自己赚不到银子,很可能还会给整个行当带来极大的损失,招来其他同样做这种买卖的商贾的敌视。

范家长子没有去报出一个更低的价银,一分六厘银子的价银已经压在范家造纸作坊的成本线,已经不赚银子了。

再往下压低价银就会赔银子了,范家长子又不是一个蠢材,也不是为了打压工业侯朱舜什么都不管不顾的东林党。

拱了拱手转身离开了这里。

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邸报商会反过来求他,毕竟邸报商贾所需要的桑皮纸不是一刀两刀,而是几千刀上万刀。

因为晒白工序的原因,工业侯朱舜作坊里的桑皮纸只要想出产,最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邸报商贾只是看到了价银的低廉,却忘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朝廷每隔几天就会贴出邸报,而他需要尽快把这些邸报抄录雕版出来,准时送到官僚乡绅的手里。

毕竟京城的邸报商贾可不止他一家,只要稍慢一步,不能把邸报及时的送到官僚乡绅的手里,他的生意就会被其他小邸报商贾所慢慢侵吞蚕食。

到那时手里没有桑皮纸的邸报商贾,自然会来求他这个掌握了京城所有造纸作坊的范家长子,待价而沽的就不是邸报商贾了而是他。

别说三分银子一刀的价银,就是卖到三分五厘银子一刀,邸报商贾也要捏着鼻子认下这个价银。

京城所有的造纸作坊可都在范家长子的手里,除了他没有任何一家商贾能够在短时间内给他提供那么多的桑皮纸,没有桑皮纸还卖什么邸报。

心里有了决断,范家长子也就不在这里和他扯皮了,还要赶着去复社。

复社是由浙西闻社、江北南社、中州端社等十几个文社合并而成,在民间的影响力极大,可以说是民间影响力最大的文社。

解决了邸报商贾的问题,只要再与复试的领头人达成一些不可告人的交易,掌握大明舆情这件事就算是成了。

当他走在棋盘街上,突然看见大批的文人聚拢在一个店铺门口,争先恐后的采买着什么。

那些穿着绸缎的士子满脸不屑的站在旁边,感觉眼前的一幕有辱斯文,耻于为伍。

聚拢在店铺门口的读书人,大部分穿着布衣,甚至是穿着缝了不少补丁的长衫。

范家长子没有半点的奇怪,满脸平静的从店铺门门口走过,这种情形他见过不少。

应该又是哪位江南名士写了一首新词或者新诗,使得京城出现了洛阳纸贵的景象。

毕竟对于这些读书人来说,那些不当吃不当喝的诗词歌赋就是无价之宝。

确实也真是无价之宝,这些无病呻吟的诗词歌赋很有可能出现在科举的明经科,提前买来熟读记下提高自己中举的可能。

这些诗词歌赋在读书人看来只有一个文采斐然,但在范家庄长子看来应该是东林党用来敛财的手段之一。

天底下谁的生意最好做,一事女人的生意,二是读书人的生意。

读书人的什么生意最好做,答案只有一个,只要是与科举有关绝对是一本万利。

江南名士新近写出的诗词歌赋,如果只是文采斐然的诗词,还不至于让读书人这么争强。

但当诗词歌赋沾上科举二字,意义就不同了。

很多人白发苍苍了连个秀才都中不了,却还在发了疯似的拼命读书,只为中一个举人老爷。

可见这些读书人对于科举的偏执,就算是提高一丝的可能,这些读书人不惜拆借银子也要买来有可能列入科举的诗词歌赋。

第一百八十八章 带你见识火箭的威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实验结果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霉的大宗药材商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祯四年的年终总结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号的推广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个世界级第五百五十一章 开始杀乡绅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战略处的争执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时代第二百一十五章 购买机械锯床第一百四十七章 钳工等级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库的第二作用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时代第三十章 弹劾朱舜?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败家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厂的落成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压蒸汽机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愤怒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七十五章 杀建奴攒积分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们见到了工业之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实验室的狼性文化第二十四章 准备建厂第三百九十二章 铸新炮第三十五章 宋氏织布作坊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业革命的根据地第三百九十九章 当晋商碰到陆军讲武堂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厂对大明的影响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祯六年的总结大会第六百零二章 抢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一百零二章 来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极的丢脸第四十章 大明金砖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战斗素养第三十三章 燧发枪运到边疆第五百一十章 工业革命对战争形势的改变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开端第二百三十七章 矿石工厂对兴安伯的影响第二百五十章 国运之战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钻床六百零六章 未来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说土豆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种反应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机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满桂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弹劾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三章 家里的骄傲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台蒸汽机第一百零二章 来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枪第五百一十五章 陆军讲武堂的战术推演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九章 比试开始第八十六章 抢手的纱线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赏赐第一百二十五章 黄家的落魄第九十八章 新式织机诞生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杀光乡绅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转!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业派第五百五十四章 历史性的一刻六百一十三章 东林党坑工业派?第九十七章 新式织布机的关键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达辽东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胶娃娃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压蒸汽机第三百七十一章 杂交水稻的亩产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祯的态度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业化造祥瑞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机的选址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会第一百一十一章 气缸第五百五十三章 顾炎武的归属感第一百六十一章 实验结果第七十二章 孙堂倌娶妻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宁伯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开始碰撞第二百四十章 廉价瓷器买卖第八十章 高炉水塔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后路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纸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业革命的改变第四百三十一章 东林党的柴薪作坊主们635.第631章 改革体制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台蒸汽机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弹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战斗素养第五百七十二章 贰臣传再次去掉一个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钻床第四百四十章 抓个典型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关的战术部署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机的彻底完善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获第七十二章 孙堂倌娶妻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关的哗变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