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这个香饽饽

左良玉的三万精锐、卢象升的天雄军、洪承畴的洪兵被接连击溃的战报传到京城,立刻在京城的官僚乡绅和老百姓之中引起了一片哗然。

尤其是卢象升的天雄军,这支在官僚乡绅和老百姓心目中战无不胜的骁勇之师,居然也败了,更是引得京城内外都是人心惶惶。

官僚乡绅和老百姓突然开始争相采买京城店铺的粮**煤等吃穿用度,大批量的存储在家里,免得又发生崇祯二年有银子也买不到的情况。

就在京营准备死守京城的时候,又传来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消息,多尔衮放弃了围攻大明的京城,跑去进攻朱舜的一个小小庄子。

官僚乡绅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竟然有不少东林党官员在私底下庆贺,庆贺这个灾星终于要死了,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紫禁城。

暖阁。

崇祯召集了老督师孙承宗、内阁首辅温体仁、镇远侯等重臣权贵前往了暖阁,商议出一个策略,想办法让朱舜躲过这一次的灭门之祸。

镇远侯因为手里有的大量直接关乎老百姓生计的煤炭铺子,始终践行工业派的准则,实业救国的一心为国为民。

已经成为了工业派的二号实业家,比这里所有重臣权贵都要不希望看到朱舜死在满清的铁蹄下。

通过这些年的接触,镇远侯在朱舜身上看到了希望,也是再造一个新大明的唯一一点希望。

暖阁内的重臣权贵陷入了沉默,镇远侯开腔了:“臣知道皇上担心工业侯安危的心情,但皇上的安危何尝不是关系到天下万民的生死,更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稳固。”

“皇上派兵去救工业侯没有问题,但是也不得不防这是满清利用皇上对工业侯的重视,使用了一条疑兵之计。”

“等到京城空虚,又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支八旗兵进攻京城。”

“首先周遇吉的火器营不能动,京营的将士们最多只能派遣一万,超过这个界限京城就会出现兵力薄弱的情况,很容易让满清八旗兵趁虚而入。”

说到这里,镇远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整个京营除了周遇吉的火器营,其他各营是个什么情况,想必皇上心里是清楚的。”

“那帮子少爷兵五六万也打不过一万辽东边军,更何况这支满清八旗兵,还是多尔衮率领的正白旗八旗兵。”

“从昌黎县传来的战报皇上也已经看了,左良玉的三万精锐,卢象升的天雄军,洪承畴的洪兵,全都不是多尔衮这一支八旗兵的对手。”

“皇上就是把京营所有的大军派遣出去,在那一马平川的土地上,也只有一个被屠杀的份。”

崇祯何尝不知道那帮少爷兵是个什么德性,但又整饬不了,全都是官僚乡绅和功勋权贵子弟。

一旦整饬就会触碰太多人的利益,基本上得罪了大明所有的官员和权贵,崇祯也是有心无力。

崇祯只能看向了坐在官帽椅上的老督师孙承宗,希望大明的这个定海神针,能有救援朱舜的办法。

孙承宗一直没有说话,始终保持沉默不语,等到崇祯的视线看了过来。

老督师孙承宗突然说了一句:“皇上,老臣腹中有些饥饿,能否赏赐一碗阳春面。”

崇祯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们已经商讨了一天了,所有人都是水米未进。

崇祯看向了一旁的王承恩:“传膳,给每位爱卿送一碗面条。”

低眉顺眼的王承恩就要嘱咐小太监去传膳,崇祯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叫住了小太监:“老督师的那碗面条多放一些,用个青花大碗端过来。”

孙承宗没想到皇上还能记得他的这件小事,抬头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崇祯,看着那张没有任何感情流露的脸容,却多了一些的人情味。

这个决定很多朝廷官员的命运,决定一方封疆大吏巡抚的任免,一部侍郎一部尚书甚至内阁首辅任命的暖阁内。

响起了吸溜面条的声音。

只有老督师孙承宗一人在吃,面对当前的这种危难时局,其他人哪里还有半点的食欲,一口也是吃不下。

老督师孙承宗要吃第二口的时候,内阁首辅温体仁、镇远侯怀远侯等权贵,算是见识了朱舜在皇上心里的地位。

崇祯站了起来,拿起一瓶内酒,亲手倒在了那个说是大碗其实就是一个小盆模样斗彩瓷盆里。

老督师孙承宗大口大口吃完了面条,吃得满头大汗,放下碗筷站了起来:“老臣请皇上下一道圣旨。”

“召集京城内所有官员府邸内的家丁,临时拼凑成一支大军交给老臣。”

老督师孙承宗要去救朱舜,崇祯和暖阁内的重臣权贵们彻底放心了,有老督师这根定海神针在。

别说一个多尔衮了,就是皇太极亲自率兵前来也能应付得了。

崇祯没在战场上统兵作战过,不知兵,镇远侯可是很清楚满清八旗兵的所向披靡。

镇远侯猛然抬头,愣愣的看向了手上无兵可用的老督师孙承宗,

哪里是去救朱舜,发明是去送死,用自己的命换朱舜的性命。

内阁首辅温体仁和东厂督工王承恩虽然也没领兵作战过,但是从那封战报可以看得出来。

这支只有区区五千人的正白旗八旗兵,是有多么强大,大明最有韬略的总督总兵全都败在了多尔衮手里。

自然也看出来老督师孙承宗就是去送死。

崇祯还没下达圣旨,暖阁外,走进来一名身穿一袭青袍的中年汉子。

孙传庭。

镇远侯、怀远侯等人没想到朱舜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这么的不可或缺,不惜遭到满朝东林党员的抨击,也要在这种时候从大理寺监牢里请出来孙传庭。

让镇远侯、怀远侯等权贵没想到,就连内阁首辅温体仁和东厂督公王承恩也没预料到的是,孙传庭直接拦住了老督师孙承宗。

他那张斯斯文文的脸容,出来一种难以否决的坚定:“这件事何须老督师亲自去。”

“交给小子便可。”

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纺纱厂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够了第四十一章 爱荷华膛线机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四百八十七章 范家买走造纸作坊第二百八十章 工业之城的规划第八十六章 抢手的纱线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决腐败问题第五百七十章 清点财物第一百五十一章 烧水泥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营营长第三百章 标准化+炮表的威力第一百八十章 推广土豆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决腐败问题第三百八十章 军校六百零七章 十万工业学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杀光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药工厂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学驴叫第二百八十六章 扎根松江府第六百一十八章 叶初春的结局第三十五章 宋氏织布作坊第一百四十七章 钳工等级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三百章 标准化+炮表的威力第一百六十四章 压力水井第一百零二章 来自松江府的震撼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业化红利和延续国祚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六十九章 黄永贵的金砖第三百九十八章 陆军讲武堂的概况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极因为舆情要大宴群臣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灾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们见到了工业之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陆军讲武堂的战术推演第一百四十一章 纺纱机换侍郎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决旋转运动的办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枪杆子第七十二章 孙堂倌娶妻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关的哗变事件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六百章 高压蒸汽机的成果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厂第一百二十二章 欢腾的京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动派第四百零三章 孙传庭绝对不可能赢第四百三十二章 东林党要提高柴薪价格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纺纱厂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业革命对于大明的初步影响第五百八十章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胶娃娃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开始碰撞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祯四年的年终总结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对于孙传庭的作用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后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后……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胜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个世界级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厂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养结果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伟人计划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灾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发源地第二百二十三章 愤怒的乡民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弹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库和旱情第二百四十四章 军队编制第一百一十一章 气缸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实验室出事故了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旧社会第四百九十四章 压在成本线的硫酸纸第十七章 量产坑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达辽东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业革命的改变第五百五十一章 开始杀乡绅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柜的结局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敌,朱舜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门的整合机会第四百零五章 嚣张的逃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变曹家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个好先生第六百二十四章 买卖矿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机的排水效率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业派召集人马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绝户计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纸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义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织布厂可养多少军士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林党要压价第二十一章 崇祯飘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开始展示水库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纸厂第三百三十四章 开始做实验第十四章 崇祯的宣德炉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亚铁的颜色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