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库

王家大管家回去以后,立即找到了四大晋商之一王家的掌舵人王大宇,商量着暂时把家里的产业抵押出去拆借大笔的银子。

用一种前所未有的低价,以打压太子朱慈烺的名义,从东林党手里倒卖顺天府官仓内所有的粮食。

此时的朱舜,没有继续在密云县等着土改的结束,而是去了密云县北方。

大弟子宋士慧早在推广千斤水稻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密云县北方适合建立一座水库,一座用来防备旱涝灾害的水库。

发生水涝的灾年,这座水库可以用来储水,避免密云县、怀柔县等顺天府北方的州县被水涝淹没。

发生旱灾的年份,这个水库储存的河水,又可以释放出来缓解旱灾。

朱舜没有专门学过地理,却也知道密云县北方有一座极大的密云水库,位置就在大弟子宋士慧所修建的水库位置。

因为后世的那座密云水库太出名了,不仅是华北第二大水库,还是北京的主要水源之一,为北京数千万人提供水源。

这么庞大的一座水库,朱舜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没想到大弟子宋士慧对于水利工程能有这么深的研究。

提前开始在密云县北方修建水库,只不过条件有限,这座水库没有后世的水库那么大。

这也可以理解,后世的密云水库作为华北第二大水库,是用各种工程机械建造而成的。

宋士慧修建的水库全是用的人力,作用也只是用来防止旱涝灾害,没有提供水源的作用。

却已经够用了,以目前的规模足够保证密云县和周边几个县的粮食灌溉,以及防旱防涝了。

密云水库距离密云县不是很远,朱舜骑着辽东大马只用半天的时间,就到了水库附近。

远远的就看见一片烟波浩渺的水域。

朱舜从辽东大马上下来,走向了一座完全由铁筋混凝土浇铸而成的拦河大坝,大弟子宋士慧就在堤坝上等着。

宋士慧看见先生过来了,赶紧行礼:“恩师。”

朱舜点了点头,顺着斜坡走向了很高的水坝,站在铁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水坝上望向了水库。

远处,是一片不见尽头的浩淼水域。

傍晚时分,夕阳映照在水域上,映照出波光粼粼的金红色光辉。

美轮美奂。

水域里还有一艘艘乌篷船,很多渔夫打扮的老百姓,正在浩淼水面上打渔。

在大明干旱荒芜的北方,能够看见这么一副鱼米之乡画卷,这让见惯了荒旱土地的朱舜不由得有些陶醉了。

大弟子宋士慧已经是一位伯爷了,看着自己风吹日晒几年时间初步修建而成的水库,不由得敦厚的笑了笑,露出了因为抽旱烟过多而发黄的牙齿。

朱舜所收的这几名弟子里,最心疼的就是这个大弟子宋士慧了,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完全可以像东林党的那样纸醉金迷的享乐了。

他却在荒旱的大明北方边疆,埋头苦干,风吹雨淋了不知道多少个日夜,这才修建成了一座灌溉出鱼米之乡的水库。

宋士慧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已经过了及冠的年纪,并且已经和羊角辫丫头成家了。

朱舜还是习惯性的揉了揉他的脑袋,温和笑道:“给为师介绍这个水库吧。”

默默抽着旱烟不说话的宋士慧,看着自己的杰作,这座造就出鱼米之乡的水库,终于是来了精神。

也多了一丝张扬。

不过朱舜非常喜欢他现在的这个张扬,脸上的笑容更加温和了。

宋士慧放下手里的旱烟,舍不得把里面还没抽完烟叶直接磕掉,送给一名京师大学堂的学子。

让他躲到一边抽去,别呛到了恩师:“要想把粮食产量提高,实现高产稳产。”

“只是依靠良种是不够的,或者说良种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要开发精耕细作的高产田地。”

“这个高产田地的关键,就在于兴修水利。”

“再高产的良种,碰到了没有水的旱灾,照样还是会颗粒无收。”

“碰到了涝灾更不要说了,土地直接全都淹了,也不会收上来哪怕一粒粮食。”

宋士慧指了指脚下坚固的铁筋混凝土大坝,敦厚笑着说道:“这座水库主要以脚下的这座拦河大坝为主。”

“一共是分为闸门、函洞、渠道、渡槽、水管等等设施。”

提到闸门,朱舜在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这里也安装了一台蒸汽机。

宋士慧指向不远处的一座混凝土小房子,包裹的密不透风:“这里面是一台蒸汽机,用来控制拦河大坝的闸门,也是整个水库最重要的部分。”

“一旦到了大旱的年份,启动这台蒸汽机把闸门打开,水库里的河水就会从闸门里释放出去。”

“通过函洞、渠道、渡槽、水管等排水设施,源源不断的流向密云县的水田和旱地,灌溉密云县的土地。”

“等到雨水过多的水涝灾年,蒸汽机就会发挥另一种作用,不停从密云县的主河道潮河里抽取河水,源源不断的灌进这个水库里面。”

“保证潮河里的水不会漫过河堤,田间地头的水流就会顺着水渠流向水位更低的潮河,这样就避免密云县的土地被淹了。”

宋士慧不是喜欢邀功的人,只是介绍了这座水库的主要功能,就没有继续说一些其他的东西了。

这要是换做了东林党,都能说上个一天一夜,好把自己突显得多么的劳苦功高,立下了多大的丰功伟业。

宋士慧介绍完密云水库就不再说了,关于自己是怎么艰辛的把密云水库修建起来,又在这里风吹日晒了多少天。

只字未提。

只是站在拦河大坝上,看着那片烟波浩渺的水域,敦厚的笑着。

如同老农看着一望无际的稻田。

朱舜瞧见大弟子宋士慧没有半点邀功请赏的意思,只是在那敦厚笑着,心里感慨万千。

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一个词,一个形容宋士慧这种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无私奉献科学家的词。

国士无双。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东林党的柴薪作坊主们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员第一百二十二章 欢腾的京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学位的价值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织布厂可养多少军士第一百零一章 怎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胜第五百六十七章 开始展示水库的作用第二百零七章 倍镜第四百九十五章 范永斗的惨死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敌,朱舜第六十二章 第三台珍妮机第七十二章 孙堂倌娶妻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关的战术部署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爷眼里压力水井第四百六十三章 汉奸三人组的美梦第三十章 弹劾朱舜?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说土豆第二十九章 校场验货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业魔改:辅粮变主粮第三十章 弹劾朱舜?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胜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变成实业阶层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国系列·关羽第四百九十五章 范永斗的惨死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号扎根乡野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业之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动工业革命号角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爷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赋、耗米、私费第三十二章 处理匠头第二百四十九章 远征西伯利亚第二十二章 建立军工线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祯六年的总结大会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制成功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决晋商最好用的办法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黄澍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营对八旗兵第六百零三章 抵达贝海儿湖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学堂第六百零四章 火烧贝海儿湖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东林党第三百五十八章 实业家的啪啪打脸第五百八十九章 军费开支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纺纱机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复合肥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访者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二百七十九章 气急败坏的多尔衮第二百九十四章 汤若望的新发明第八十八章 欧罗巴的科学院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学堂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业派的力量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绑曹文诏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纺纱机第五百五十五章 课税局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二百九十三章 军工体系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组织第四百三十九章 蛮不讲理的陆军讲武堂学员六百零六章 未来第二十章 鸟铳制造第四百六十一章 当谋士碰上工业化631.第627章 蓄热室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击小队第一百零二章 来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七十四章 什么是工业化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号的深意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绪失控的东林党第一百三十章 爱因斯坦级第一百二十五章 黄家的落魄第二百八十二章 给东林党埋颗雷第九十八章 新式织机诞生了第二百零八章 机械锯齿打造成功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开始碰撞第十五章 挑选厂房的地点第六十五章 孙元化的爆炸声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业革命的开端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赏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结黄永发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术突破口!第五百五十二章 杀光乡绅第五章 徐光启哭了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个好先生第三十二章 处理匠头第四百二十三章 孙传庭的封赏第一百六十六章 压力水井的价值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级天才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历史性一刻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时代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三百章 标准化+炮表的威力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营营长第四百七十三章 铅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