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抢天津府的土地了!

隆武又是一个人独享了霸州,怎么可能一门08型野战炮都没有,难道是像他一样买了斗米式步枪。

桂王世子再次问了一句:“买了多少斗米式步枪。”

隆武再次说出了一个句话,让其他几位王世子更感到不理解了:“一支也没有。”

08型野战炮没有,斗米式步枪也没有,所有的宗藩世子们都好奇了。

福王世子忍不住问了一句:“那你买了什么。”

隆武云淡风轻的说了一句:“三十门09型野战炮。”

隆武这一句话说的云淡风轻,却在宗藩世子里面彻底炸了锅。

刚才还在惊叹福王世子的八十门08型野战炮,现在看来,在隆武的三十门09型野战炮面前。

真是不算什么了。

09型野战炮可是大明军火公司研制出来的最新型野战炮,曹家军和民军刚开始装备,隆武就拿了一批。

还是多达三十门。

这下就连福王世子都有些嫉妒了。

桂王世子眼馋的说了一句:“等到明年,本世子的要买六十门09型野战炮。”

一群宗藩世子们各种唏嘘感慨,吹嘘自己从大明军火公司那里买来了多少新式火器。

刚刚说起朱舜。

朱舜就出现他们面前了。

朱舜早就站在已经被清空的马头上,那些商人们看着一门门锃亮的火炮,全是用最快的速度先把商船挪到了远处。

等到这些大明最拔尖的二世祖们离开,商人们再把海船开过来,装卸西洋和大明的各种大宗货物。

福王世子瞧见朱舜背着手站在码头边缘,一个箭步冲过去,揽住了朱舜的肩膀:“贤弟怎么来了,是不是来送送你的福王大哥。”

以福王世子差点成为太子的尊贵,全天下有资格被他揽住肩膀的,不会超过三个。

朱舜就是其中一个。

按理说,朱舜应该是万分的荣幸,让人感慨朱舜的面子可真大。

这要是落在东林党官员眼里,肯定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感觉朱舜的面子真是大到天上去了。

不过在这些大明最顶尖的一波二世祖心里,心里感慨的,反倒是福王世子的面子真大。

竟然能有资格揽住朱舜的肩膀。

朱舜转过身来。

背朝广阔的大海。

海面上停着一艘艘装满各种新式火器的高大福船。

朱舜淡然笑道:“没错,过来送送你。”

说完这句话,又给桂王世子、鲁王世子、唐王、隆武一个一个的点头示意,一个不落的全部照顾到。

就是这么一个点头的动作,就连最为阴险的唐王,脸上都出现了一丝小小的得意。

至于其他的宗藩士们,只有羡慕的份儿了。

这一幕要是被东林党官员看到,又会引起一阵的嫉妒了。

要是在平时,官员们想要巴结这些天下最顶尖的二世祖,都没有那个机会。

朱舜可到好,一个点头示意的动作,就让那那么多宗藩二世祖感到羡慕。

季风马上就要来了,现在要抓紧时间赶往南洋了。

尤其是离开了这么长的时间,还不知道他们在南洋的根基,到底发展的怎么样了。

朱舜只是和福王世子等几位藩王世子聊了几句,就摆了摆手送他们离开了。

不过在送他们上船以前。

说了一句话。

“哦,忘了告诉你们了,舍弟朱玉已经是天津府的知府了。”

一句简简单单的家长里短,介绍了自家幺弟的情况。

甲板上。

刚才还充满各种嘻嘻哈哈的说笑,瞬间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正在给朱舜拱手告别的福王世子等五位藩王世子,拱手的动作全部顿住了,直勾勾的看着朱舜。

以福王世子的尊贵,听见这句话,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有些颤抖了:“可是真的。”

朱舜淡然的点了点头,就是这么一个淡然的点头动作,就像是点燃的火药一样。

宗藩世子们炸开了。

‘呼啦啦’的全部冲下了甲板,一溜烟的功夫,全部都是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一个比一个遛得快。

只留下福船上的那些未来南洋开国功勋们,愣愣的站在甲板上,不知道怎么办了。

朱舜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你们就先回去。”

“宗藩世子们今年没有时间跟你们一起回南洋了。”

“有这么多的新式火器,守住南洋的根基不成问题。”

“说不定在你们少爷不在的情况下,诸位还能给你们的少爷一个惊喜。”

朱舜说的这句话,当即说到南洋开国元勋的心坎里。

宗藩世子们亲自在南洋指挥作战,有着更加凝聚军心的好处。

但对于那些武官们来说,就有些不利了,不利于他们擅自做主的四处出击。

宗藩世子们从大明招募的武官们,虽说没有像民军那样进行军校的系统化培养,但全都是看过孙子兵法等各种兵书战策的将门子弟。

南洋武官们和陆军讲武堂的学员们对战,不一定能够打的过,打那些西洋人可就是顺风顺水了。

这也算是朱舜给那些南洋武官们的一个人情,结交一些南洋人脉。

果不其然,站在甲板上的武官们全部都是郑重抱拳,记下了这个恩情。

至于宗藩世子们会不会在意这件事,他们才不会在意,只要有足够的新式火器,什么样的根基打不下来。

他们现在缺的不是人马,缺的是大明军火公司的各种新式火器。

朱舜安排完这两件事,准备回京师大学堂了,开展工业革命进入中期的第一个计划。

天津府的土改就不需要他操心了。

幺弟朱玉已经是天津府的最高官员,解决了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和军事因素也不用多说了,有整个顺天府作为后盾,粮食充足,人民的子弟兵也成了建制。

剩下的只有一个了,那就是从官僚乡绅们手里抢走土地。

有了这些天底下最二世祖的二世祖,土地就更不用担心了,肯定会把整个天津府闹得一个鸡飞狗跳。

宗藩二世祖抢夺那些土地,还是光明正大的抢过来。

东林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面对这些二世祖中的二世祖,东林党也是毫无办法。

各方面条件充足了,顺天府就能对天津府进行源源不断的土改输出了。

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红利第五十章 扶植实业家第三百九十八章 陆军讲武堂的概况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学堂第五百六十五章 孙传庭的信徒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枪第六百二十四章 买卖矿山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毕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号的深意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霉的大宗药材商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传署署政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关的战术部署第五百七十六章 坚定土改信念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东林党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机的价格第四百八十章 李鲁生敢从大凌河堡走?第四百六十七章 陆军讲武堂的行动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鲁生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体大会635.第631章 改革体制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枪爆头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陆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满桂第三十三章 燧发枪运到边疆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号扎根乡野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总局第三百六十二章 东林党争密云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黄澍第五百零二章 造纸工厂对崇祯的影响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战斗素养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宁伯卖的木材第三百三十六章 东林党魁得知了噩耗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业派穷途末路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开始展示水库的作用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机的作用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决腐败问题第六百零二章 抢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线的工人们第三十八章 西什库第五百五十一章 开始杀乡绅了六百零六章 未来第五百一十五章 陆军讲武堂的战术推演第六百一十四章 东林党公敌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业革命的根据地第四百八十四章 册封三顺王的目的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赏赐第四百六十三章 汉奸三人组的美梦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五百六十七章 开始展示水库的作用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绑曹文诏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始招生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现场第五百九十六章 轻工业中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业派对山海关的影响第四百四十一章 带太子去见识人间疾苦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体动员!第一百八十九章 开始羞辱东林党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铸炮法第四百四十九章 辽东也缺煤炭第七十七章 新式学堂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历史性一刻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个世界级天才第四百七十八章 机械学院的人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获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们第三百零一章 工业之城的防御问题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宁伯卖的木材第三百八十九章 实弹测试第一百六十六章 压力水井的价值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厂房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实验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税法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积木材?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业革命对于大明的初步影响第六百二十四章 买卖矿山第三百七十八章 枪杆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袭第四百二十四章 气死东林党第六十五章 孙元化的爆炸声第二百四十章 廉价瓷器买卖第十七章 量产坑人第六章 珍妮纺纱机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战法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时代第一百六十六章 压力水井的价值第三百一十八章 争抢朱舜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抢水泥?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验收第六百章 高压蒸汽机的成果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纸厂第二百五十章 国运之战第四百九十四章 压在成本线的硫酸纸第二十九章 校场验货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处六署第二百零八章 机械锯齿打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