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第633章 日不落帝国

第633章 日不落帝国

工业二十年。

当年的少年朱慈烺,已经人到中年,大明历经二十几年的光阴,终于是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就在工业二十年的年末,圣人朱舜带领弟子们徒孙们,徒孙的弟子们,发明了电。

大明进入电力时代,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二十一年。

以军、师、团、连、排、班等新军制操练的新军,彻底成型。

整个大明的粮食土地又掌握在朝廷手里。

在千斤稻种和化肥的催生下,即便大明的课税低到快要取消粮税了,粮食还是堆满了一座又一座战略粮仓。

粮食多的都快发霉了。

大明二十个火器军,外加各种炮军、火箭军、海军等等合计三十万民军,杀出了山海关。

满清已经彻底占领了西伯利亚,并且经营了二十几年,占据的北方版图比大明还要辽阔。

满八旗、蒙八旗、色目八旗等三大八旗,总共一百五十万铁骑。

按照千百年来的铁律,一名骑兵等同于十名步兵。

一百五十万铁骑对大明的三十万步军。

等同于一千五百万大军对三十万步军。

这场浩大的战役,吸引了东方各国的注意力。

东方各国本以为大明会惨败,毕竟双方的差距实在过于巨大。

但结果却让东方各国难以置信。

见识了什么是圣人朱舜嘴里的降维打击,见识了什么是工业碾压。

只用了一年,歼灭满清五十万铁骑,占领了满清的盛京城。

满清只能仓皇逃窜,于贝加尔湖建立都城。

工业二十二年。

东方各国本以为大明会乘胜追击,大明再次出人预料的停止了远征的步伐,开始了一番建设。

修铁路、搞土改、建学校、筑水利、推广高产土豆......

同时不停的把这二十年来暴涨的大明人口,已经从崇祯末年的一亿三千多万暴涨到三亿七千万的大明老百姓,源源不断的迁移到辽东各地。

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

同时迁移了三千万汉人百姓,比满清巅峰时的人口还多。

汉人彻底在辽东扎根。

工业二十四年。

击溃满清高句丽属国的十万大军,圣人朱舜一句笑谈的基建狂魔,开启基建模式。

同年,迁移一千万汉人百姓,比高句丽巅峰时的一百多万人口多十倍。

汉人世代扎根高句丽。

高句丽变成高丽少数民族。

工业二十六年。

彻底歼灭五十万蒙八旗,开疆拓土整个广袤的蒙古草原。

过去的汉家王朝的领土极限,始终在四百毫米降水线上,那是因为四百毫米降水线以外的土地种不出粮食,统治成本极大。

现如今大明良种公司培育的良种土豆,在西伯利亚都能种植成功,何况是蒙古草原。

再加上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明,已经彻底改变了国力模式,开发了大量的矿产城市。

蒙古草原从过去的难以维持统治,变成流淌白银的大明商税宝地。

同时,迁移五千万汉人百姓。

蒙古变成蒙古少数民族。

工业二十八年。

于贝海儿湖省的玉京城,彻底歼灭满清所有有生力量,推行孙传庭在乌思藏巡抚司的政策。

大搞基建,迁移百姓六千万。

满清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工业二十九年。

先后占据中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

开发矿产,迁移百姓八千万。

色目人变成各种少数民族。

自此。

大明远征军历经十年,开疆拓土数万里,建立一个西接东欧罗巴、西邻新大陆的大明王朝。

щшш▪ тт kǎn▪ ¢ o

工业三十年。

大明人口增长到五亿。

安南、暹罗、缅甸等各国发生叛乱,请求宗主国大明平叛。

大明成立南远征军。

以陆军为辅,海军为主。

为将来远征西洋做准备。

当年大寒时节,平定安南叛乱。

铺铁路,搞土改,迁移汉人百姓三千万。

安南变成安南少数民族。

工业三十二年。

远征军平息暹罗叛乱。

铺铁路,搞土改,迁移汉人百姓三千万。

暹罗变成暹罗少数民族。

直至工业四十年。

大明先后平息缅甸、吕宋、婆罗洲等地叛乱。

铺铁路,搞土改,迁移汉人百姓三千万。

缅甸、吕宋、婆罗洲皆成少数民族。

建立。

北至北冰洋,南至马六甲海峡,西至欧罗巴,东至新大陆的大明王朝。

工业四十年,立夏。

大明成立西洋远征军。

圣人朱舜不顾满朝官员,以及大工业主们的反对,亲自担任了西洋远征军总督。

率领已经成为国之重器的曹变蛟、郑成功、施琅、姚启圣等大明英杰。

远征西方。

(本章完)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顺天府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军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积木材?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们见到了工业之城第二十三章 标准化第二十一章 崇祯飘了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纺纱厂第一百零二章 来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五百零七章 显微镜第一百五十一章 烧水泥第九十七章 新式织布机的关键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战略处的应对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师大学堂的对联第三十七章 大纺车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顾炎武的反应第二百四十四章 军队编制第五百六十五章 孙传庭的信徒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绑曹文诏第五百四十三章 群众举报第四百九十五章 范永斗的惨死第三百章 标准化+炮表的威力第三百三十七章 黄澍的下场第二百零八章 机械锯齿打造成功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国杀第十八章 搬迁王恭厂第二百五十二章 温度计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四十章 抓个典型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来的孙传庭第四百章 作战系统工程第三百六十二章 东林党争密云第三十四章 纺纱厂出事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业革命的根据地第四百五十三章 东林党三大错觉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报第五百九十章 良种公司第七十七章 新式学堂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祯四年的年终总结第二百二十七章 顺圣川的出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买办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辽东第七十七章 新式学堂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压蒸汽机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岗位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见师公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获第二百九十四章 汤若望的新发明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枪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业派对山海关的影响第五百八十一章 战略处的争执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开端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灾第六十五章 孙元化的爆炸声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六百一十四章 东林党公敌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业派的力量第二百六十八章 请军直插女真腹地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十一章 双喜临门第五百一十四章 孙传庭杀乡绅第三百九十二章 铸新炮第五百二十八章 开始进攻了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历史性一刻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二百零七章 倍镜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时代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辽东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业革命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热的耐火砖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宁伯卖的木材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祯的态度第二百一十章 总结大会第六十五章 孙元化的爆炸声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兰舰队来袭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三百五十章 万无一失曹掌柜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霉的大宗药材商第一百五十五章 线膛枪+夜不收的化学效应第五十四章 抢劫庄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四百二十三章 孙传庭的封赏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赏赐第二百零一章 卖火箭第三百八十九章 实弹测试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学驴叫第三百五十八章 实业家的啪啪打脸第四百八十五章 纸张控制舆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顾侍郎的后手第五百九十六章 轻工业中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税法第四百七十三章 铅室法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抢朱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