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总局

送走这两个世界级天才,朱舜起身去了东安门内市,去看看北平火器总局怎么样了。

朱舜打着一把油纸伞,刚刚来到东安门内市就看见北平火器总局门口,人山人海,把小半条街围的水泄不通。

从正门是走不进去了,朱舜就绕到了后门,后门的小巷子里同样是围满了穿着绸缎大团棉袄的官僚乡绅。

实在没有办法,朱舜喊了一声正在后门维持秩序的杨秃子:“杨小旗。”

杨秃子面对几百八旗兵都不会眨一下眼,碰到今天这个情况,倒是棘手了。

听见那道想疯了的熟悉声音,找到了救星一样,赶紧让手下的军士们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朱舜在一道道贪婪目光的注视下,走进了北平火器总局。

官僚乡绅们出现这种贪婪的目光,一般只有看见了《燕都妓品序》里的女状元,才会出现,朱舜今天倒是有幸享受了一回。

来到大堂,朱舜感觉焦掌柜的腰杆子,今天格外的挺拔,还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孙堂倌也是一个劲的傻乐,更奇怪的是,孙堂倌的脑袋上包裹一层白布,像是被人打破了脑袋。

主心骨来了,焦掌柜赶紧端着一杯热茶给朱舜:“东家大好事啊。”

“皇上颁布了一道圣旨,说是国难当头,允许各家各户购买鸟铳,还列出了一张功绩录。”

“只要战功足够,就赏世袭的开国伯。”

朱舜早就料到崇祯会以战功的方式,从战略层面上消耗城外的女真人,就算崇祯想不到这一点,以温体仁和孙承宗的才智绝对会点明这件事。

就是不知道,这件事到底是谁说的了。

朱舜准备在二月初的惊蛰那天,开办新式学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要挑选开办学堂的地点,又要编写初中教材,没有闲工夫在这耗着。

朱舜不想耽误,外面的官僚乡绅们可不答应,太祖可是立下了祖训,非社稷军功不得封世袭爵位。

那可是整个大明王朝都没有几个的世袭爵位,颁布了这道圣旨以后,朝野上下彻底疯狂了。

喜欢狎妓出游的不出去了,喜欢举办宴会的不举办了,就连平时人数最多的赌坊,现在都没有几个人了。

全部堵在北平火器总局的门口,等着购买鸟铳和弹药,好不容易把朱舜盼来了,哪里肯放他走。

朱舜放下手里的茶杯,起身离开了这里:“可惜这件事宣布的太快了,西法党人只来得及把现有的存货吃下,没把几个月以后的订单全部吃下来。”

“告诉外面的人,就说鸟铳都被徐光启孙元化他们买去了,要想买鸟铳,要么等到下个月,要么去找徐光启孙元化。”

焦掌柜宣布完这句话,在京城不受待见的西法党人,立刻成了京城里最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朱舜回到王恭厂里,发现王恭厂的年轻工匠们全部都是面带喜色,就像是成了亲一样。

还真的就成亲了。

这年头成个亲可不容易,因为连年的灾荒,要的聘礼也像粮价一样开始了暴涨。

以王恭厂这些工匠的贫寒家世,最少有一半的人娶不上媳妇,只能等年纪大了看看谁家有寡妇,找个年老色衰的寡妇过一辈子。

朱舜在公廨里坐下没有多长时间,就有十几名年轻工匠过来给朱舜送请柬,希望上司能去参加他们的姻亲。

朱舜对于明朝的下层生活还是比较了解的,他们老朱家要是没有朱舜的话,三叔的五个儿子最起码得有三个娶不上媳妇。

这些个年轻工匠的家里还不如朱家,最起码朱家的老大是窑工,老二在边关有不少的香火情,老三是个牙人。

这十几名工匠的父母,有一半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现在的赋税又重,甭说是娶妻了就是能活下去都不容易。

等到北平火器总局彻底站稳脚跟,朱舜在王恭厂进行改革,实行国有化改革的一部分内容,根据燧发枪的质量和产量算钱。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燧发枪的质量和产量,也能让每名工匠的月钱增加到七钱到九钱银子之间。

养活一家三口,再娶一个妻子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可是这项改革还没有颁布,王恭厂的工匠们怎么就扎堆娶妻了,明朝也没有彩票。

第一个把请柬交给朱舜的亲信匠头,感慨道:“自从皇上颁布了那道圣旨,咱们王恭厂的小伙子,现在比宝源局的年轻小伙子还要抢手。”

“现在都不要聘礼了,争着抢着也要把女儿嫁给咱们王恭厂的工匠。”

“兄弟们都说了,要是没有北平火器总局,估计这辈子都娶不到媳妇了。”

这句话刚说完,十几个年轻工匠全部在朱舜面前,郑重的磕了三个响头,表情严肃的一起离开了,回去抓紧时间打造鸟铳。

傍晚,焦掌柜回到家里,家门口围了一堆拿着礼品的乡绅,在过去就是他们焦氏宗族的族长请这些乡绅吃饭,都没有资格。

今天在所有的焦氏族人面前出了一件邪门事,初一谁也没去拜访,冷冷清清的焦掌柜家门口,突然冒出来一堆乡绅。

还都是手拿着礼品,过来拜访焦掌柜。

焦氏族人因为是全宗族最有话语权的人,众星捧月的站在乡绅中间,满面红光的大放厥词:“十支?别说是十支了,就是一百支鸟铳。”

“我说给赵员外,焦老六屁都不敢放一个。”

“各位员外放心,只要有我在,鸟铳要多少有多少。”

听到这些大放的厥词,乡绅们也不觉的有什么,全都乐呵呵奉承着这个过去看都懒的看一眼的小人物。

毕竟,他是焦掌柜的族长。

“那老朽就先谢过焦老弟了,过几天兵部的车驾司主事去我家拜访,到时候还希望焦老弟能够赏脸,一起作陪。”

焦氏族长听见兵部的一位主事,呼吸不由的停顿了,那可是正六品的高官,能够参加这等宴会,死了也值了。

听这位赵员外的意思,不仅是要参加,还要坐在主桌上作陪,这让焦氏族长惊喜的脑袋有些发昏。

“主事?焦老哥要是赏脸的话,明天吏部清吏司的一位郎中,去老夫家里,希望焦老哥能够赏脸,一起作陪。”

正五品重臣!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万支斗米式步枪第四百三十三章 买卖煤窑第八章 科学研究太费钱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县治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军第四百九十八章 欢腾的京城第四百八十章 李鲁生敢从大凌河堡走?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决旋转运动的办法第五百零八章 收买吴又可第二百章 火箭改进型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抢朱舜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关的战术部署第一百八十章 推广土豆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业侯又来搅局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处六署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东林党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们见到了工业之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个之父第三十五章 宋氏织布作坊第二十四章 准备建厂第四百三十五章 镇远侯被安排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决腐败问题第一百二十五章 黄家的落魄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业化对辽东的影响第三十章 弹劾朱舜?第一百八十八章 带你见识火箭的威力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十五章 宋氏织布作坊第四百四十五章 晋商又要赚钱了(元宵快乐,加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声音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齐射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体系第三百三十四章 开始做实验第五十五章西法党人的狂笑第四百八十七章 范家买走造纸作坊第一百零六章 收俩小弟第二百四十九章 远征西伯利亚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号的深意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这个香饽饽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锤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营营长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军第四百零四章 内有东林党拆台第二百七十五章 杀建奴攒积分第四百二十三章 孙传庭的封赏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业中心的工厂规划1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台蒸汽机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积居奇第五百二十八章 开始进攻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欢腾的京城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灾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业派召集人马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一百零二章 来自松江府的震撼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红利第一百二十四章 墙倒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军火公司的成果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业革命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旧社会第一百六十一章 实验结果第一百三十八章 热气的力量第一百二十六章 对赌的影响第五百三十一章 权贵们的反应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五百二十八章 开始进攻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体系第三百五十五章 农学院的情况第九十五章 朱舜的面子第四百零二章 孙传庭的危机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实验室的狼性文化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营对八旗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热的耐火砖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枪第三百四十章 科学实验和节操哪个更重要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烧弹的威力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个好先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绑架火器专家第三十七章 大纺车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厂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学堂第五百五十八章 晋商又来找死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黄澍的下场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们见到了工业之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农学院的情况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开始碰撞六百零七章 专利法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传员第二百五十八章 丧失的铸币权第五百六十七章 开始展示水库的作用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营营长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万匹布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处六署第一百一十一章 气缸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报传到工人会馆第六百一十四章 东林党公敌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占据南洋的办法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战炮的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