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驻守洪都的人选

一杆朱红的大旗,迎风飘扬,在旗面上,绣着两个醒目的大字:广武!

这是新成立的这支兵马的营号。

一共五千三百八十人,齐整整站在校场之上。。

他们都是从战俘营里挑出来的精锐。

能入选其中,必须是精锐猛士,年龄体力,都必须合格,武力值也要足够。这还只是前提,另外还必须积极改造,确实改过自新。

最后,还要在这一次作战当中,立过战功,至少是积极冲杀,有突出表现……总总条件相加,最终选出了五千多人。

其余俘虏,在战场上表现极好的,但是身体条件不足以入选,特准可以按照士兵的待遇,解甲归田。

剩下的人中,也从五年劳役,降为三年八个月,个别降到了两年半……其实仔细推究,就会发现,朱家军在赏赐方面,绝对谈不上大方。

首先,也先帖木儿这些有功的,放在别的势力那里, 多半会官复原职, 委以重任,但是在朱家军这里,只是给了他们自由之身,甚至还不准他们继续领兵。

再有, 针对普通士兵, 朱家军也没有搞什么天恩大开,让他们都成为普通人, 甚至都编入军中。

能入选新军的还是经过了再三挑选, 至于其他人,依旧要继续服苦役, 等着下一批结业,才能从战俘营走出去。

就是这种看起来比较吝啬的赏赐, 却让这群俘虏出身的士兵, 感激涕零, 有些人甚至都哭了。

就在正式入伍的前一天晚上,张希孟, 朱文正, 郭兴, 陶安,亲自到了军营, 挨个授予田契……准确说,这是一张授田证, 士兵拿到之后,就可以返回家乡,拿到属于士兵的一份田地——足足是普通人的两倍!

假如你的家乡不在朱家军的治下,可以等到打过去之后, 再进行授田, 也可以选择朱家军治下的新住址。

总而言之,只要你安家了, 就有一份土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能拿到二十亩,如果是选择地广人稀的所在,还能更多。

一份授田证, 一份告身, 一份军饷,两根写着名字的红布条,这就是张希孟给他们准备的礼物。

授田证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告身代表身份, 军饷是给他们的花销,把红布条系在手腕和脚踝上,你就是朱家军的正式士兵了。

哪怕战死,尸体不全,只要找到了布条,就能确定身份,该有的抚恤一点也不会少。

朱家军的赏赐或许不多,但是一下子拿出五千多份,这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这些俘虏出身的士兵,他们最有感触了。

当初他们给元廷狗皇帝打仗的时候,也没有这个待遇,号称官军,多少人军饷被克扣,食不果腹,还要被骂被打……和一条狗没什么区别。

最最关键,过去大家伙是给狗皇帝打仗,如今却不是给吴国公打仗,是给自己打仗!

一张薄薄的授田证,贴着胸口放着。

有人一夜好梦,也有人一夜无眠。

但大家伙的心情却是相同的。

跟着朱家军,有盼头!

到了今天正式成军的日子,一杆旗号飞扬,每个人身上都多了一件大红的鸳鸯战袄,透着蓬勃的朝气。

放眼望去,一大片鲜红如血,气势如虹。

士兵们昂首挺胸,杀气腾腾,没有谁会怀疑他们的战斗力,这就是真正的百战精兵!

“当真是脱胎换骨,与众不同啊!”

那些被俘虏的蒙古将领看到这一幕,也是目瞪口呆,不敢置信。这是自己曾经率领的那些人吗?

当初有眼下三分的气势,也不至于战败被俘啊!

“从大元到朱家军,果然是不一样!”雪雪感叹道。

“其实是从奴才变成主人!”也先帖木儿低低声音道,在场的众人低头思量,神色渐渐凝重,果然如此!

人还是那些人,但是本质已经完全不同。

张希孟竟然也换了一身戎装,这个非常罕见。在他的身后,有人托着朱元璋的佩剑,张希孟站在前面的高台,扫视全场。

不管是中间的入选将士,还是周围见证的俘虏士兵,全都鸦雀无声,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中间,注视着张希孟。

只见张希孟微微点头,这时候郭兴急忙将广武军旗扛起,送到了张希孟手中。

这面旗号的份量十足,硬木旗杆,通红的旗面,金色刺绣,熠熠生辉。

张希孟掂了掂,这才将战旗高举。

“指挥使朱文正……接旗!”

“遵命!”

朱文正迈着大步过来,先单膝跪倒,向着军旗施礼,随后站起身,头微垂,伸出双手,张希孟将这杆大旗递给了他。

“授汝战旗,忠勇报国!誓灭胡虏,克复中原!”

朱文正接过大旗,随即转身,面向所有士兵,奋力挥动旗号。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均分田亩,救济斯民!”

“均分田亩,救济斯民!”

……

一遍一遍大吼,声音震天,气冲斗牛。

按理说这些人当中,其实不乏蒙古人和色目人,喊这个口号,多少有点违和感……可事实上大家伙早就清楚,这个胡虏并非指的是单纯的人,而是那种把人区分等级,视作奴仆的丑陋规则。

自大元入主中原以来,跑马圈地,将百姓视作草芥,随意压榨,肆意杀戮,汉人的一条命,连牛马都不如。以至于天崩地裂,百万红巾,揭竿而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在中华之下,哪怕夷狄也是可以安居乐业,相安无事。

中华二字,也早就超脱了狭隘的人群改变,变成了一种文明,一种秩序,乃至是理想的境界。

中华世界,大同世界!

在这个中华世界之下,最值得尊敬的不是漫天神佛,而是那些流血牺牲的先烈。

成军的第一件事,就是由指挥使和训导员率领,向一座崭新的庙宇进发。

这座庙宇,纪念的就是在这一次战斗中,牺牲的一千三百余名士兵。

宽阔的空地上,有刚刚刻好的石碑,上面密密麻麻,都是人名。

张文贵三个字,赫然在第一位!

庙宇香烟缭绕,自从建成,周围的百姓就不时过来,叩拜之人,络绎不绝。

大家伙很清楚,天完兵马杀来的时候,神佛没有保佑他们,是这些甚至被他们鄙夷的俘虏们站了出来,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铜陵,保护了数以万计的百姓。

这些人才是大家伙的救命恩人!

相比起普通百姓,正式来拜祭的士兵,感触更加深刻。

石碑上的每一个名字,都曾经跟他们朝夕相处,一起劳作,一起说笑,只要闭上眼睛,还能看见他们的音容笑貌。

就在一个月之前,他们战死了,有好些人连完整的尸体都没有。

如何能不悲伤!

但是这些人又在一个月之后,以另一种形式,获得了安慰。

他们被刻在石碑上,被人们永远铭记。

该有的抚恤,一点不缺。

就在这些士兵的面前,竟然还有几十名伤员……他们就是在战场上断裂胳膊,大腿,被兵器贯穿身体,甚至有人的肠子都流出来,经过抢救之后,又从鬼门关回来的同伴。

他们的运气更好一些,没有成为石碑上的名字,但是他们也没法继续从军。而按照朱家军的规定,他们被视作有功负伤的将士,可以安心解甲归田。

在他们的手里,同样有一张授田证,每个人还有三个月的军饷,不管是返回家乡,还是就近安顿,全凭他们的心思。

如果无法劳动,地方衙门还会安排劳力,总而言之,他们的生活会有妥善的保证。

“弟兄们,我们先走了,好好从军,可别在当俘虏了!”

听到有人呐喊,这些穿着大红鸳鸯战袄的士兵,暗暗发誓,放心吧,这次不一样了,我们宁死不降!

成军,授旗,参观庙宇,对于士兵的触动太大了,从里往外,脱胎换骨……战斗力不是来自于好勇斗狠,不服输,不低头,仗着一腔血勇,就能所向披靡?

对不起,那是街头的泼皮,好勇斗狠,牛二就用一条命,验证了一口刀的锋利,有什么意义?

这样的人,永远成不了强兵。

士兵战斗力的来源是深厚的物质基础,是坚定的信念,不动摇的意志。

他们和朱家军休戚与共,只有朱家军在,他们的授田证才有价值,只有朱家军在,牺牲的弟兄才能得到纪念,不然这座祠堂就会被拆掉,或者换成了某某菩萨。

而就在这时候,一封来自洪都的信,送到了张希孟手里。

在朱家军的围攻之下,洪都守将胡廷瑞投降,一起投降的还有近两万名天完士兵。

朱家军正在指挥兵马,向抚州等地用兵……老朱要求让朱文正统领这一营新军,进驻洪都,防御天完。

张希孟接到这封信,忍不住一惊,朱元璋好厉害的眼光!

朱文正的砲兵营曾经是攻击洪都的主力,他最清楚这些武器的威力,而这一支新兵,又跟天完厮杀过,连张定边都给击败了。

有他们在,洪都方向,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又要走了,不过今天晚上的大戏可不能错过。”张希孟笑呵呵对朱文正道:“也先他们忙活了好些天了,一定要看过再走。”

朱文正用力点头,“俺也是很期待的!”

第九百零六章 倭国内战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当爷爷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礼来降第四百零五章 阅兵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四十二章 张家老仆第七百七十章 小张先生第七百二十四章 还是张先生懂咱第一百三十二章 图谋天下的雄心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十八章 不屈第七百一十章 朱标的做事小技巧第二百零四章 大盗现身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玺不如金印第四百一十六章 巨贪第九十八章 元军六十万第四百零一章 群贤毕至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二百一十六章 劝降第三百九十六章 吴王的请帖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论和实践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饭,使朱家的钱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七百八十八章 还是儿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来自张夫子的教诲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八百四十三章 马和三宝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来,不许跪第六百一十八章 张相赠诗第二百五十一章 驻守洪都的人选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张相学习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三百四十四章 丧子第八百六十二章 张太师是我叔叔第五百九十四章 顽强的朱标第三十七章 优势在我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讲武德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为父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战场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圣贤第一百一十章 有后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六百零八章 门下省崛起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一百二十四章 脱脱垮台了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盐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岭南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军的优势第六百九十三章 请张相为学生复姓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三百零六章 册封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征西大将军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战鼓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复陕州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无常第七百七十一章 闹到中书省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抚恤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准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输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杯白刃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变第三百九十六章 吴王的请帖第三百零七章 吃面第九十一章 龙王也低头(五更到)第六章 论守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三百零九章 俸禄第六章 论守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舍得花钱第七百九十二章 驸马上门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们是陛下的乡亲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来第八百一十章 张承天的生意经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师来投第十章 夫人在行动第六百一十八章 张相赠诗第七百五十六章 罢相第三百三十四章 脱胎换骨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复兴第七十三章 罗贯中来访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四百一十八章 斩!第二百五十七章 谁不想过得好!第八百四十七章 勋章来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孙伴读第二十二章 势不可挡的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