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后起之秀

“我只道咱们张相不会写诗填词,却不想他竟然是此道高手啊!”蓝玉低声诧异道。

李文忠笑道:“这就是你不聪明了,张相能文,早些年还编写过曲词。想来写诗必定是一把好手,难不住他的。这人啊,一样行,样样行,不行也行啊!”

蓝玉哼道:“你又明白了?那怎么不见张相以前写过?”

李文忠想了想道:“或许是张相不愿意以诗词示人吧!这些年来,他在军中,一直提倡言语平实,不许辞藻绚烂,言之无物,多有口语,白话……你没瞧见,这些年来,咱们的公文都改了不少,跟以往的习惯大不相同。”

蓝玉想了想,“或许也是,不过张相这首词写得太好了,尤其是后面一句,换了人间……简直绝了!这一次咱们光复大都,痛饮燕山,正是应了这一句,人间变幻,简直再恰当不过了。”

蓝玉索性停下来,拉着李文忠和朱文正,在路旁的一株柳树下坐好,然后道:“你们俩想想,这一次这么大的事情,又是光复故土,又是封赏群臣,还定下了好几条国策。报纸都写疯了,可偏偏就缺了一首能压得住场子的诗词,做个总结,你们说,遗憾不遗憾?”

朱文正绷着脸道:“那有什么办法?陛下虽然能写诗,但到底差了一点文采。张相倒是写得出来,可张相不愿意,又有什么办法?”

蓝玉抱着脑袋,想了又想,突然道:“你们说,张相是不是害怕让人知道他的文采过人啊?”

李文忠迟疑半晌,“不会吧,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样?还敢嫉妒不成?”

“那可不好说,别人我知道,咱们陛下,算不得多大方!”蓝玉闷声道。

朱文正立刻瞪了他一眼,“你说什么呢?这是泄露国家机密!”

“泄露……国家机密!”

蓝玉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突然忍不住狂笑,“你这个家伙,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怎么嘴损起来,跟张相一样!”

“这就叫有其师必有其徒!”李文忠把话接过来了,“听蓝玉这么说,我是越来越想知道张相到底写了什么了!”

这三小子互相看了看,反复琢磨,蓝玉道:“你们说,如果能立下一个大功,咱们能不能请张相帮咱们写点东西?然后再混进他的书房,想办法把那首词拿出来?”

朱文正绷着脸道:“你这心思花得可有点大!我看你是为了一碟醋,包了一顿饺子,不值!”

李文忠想了想,却道:“也别这么说,要是时机恰当,也未尝不可。”

蓝玉果然笑道:“你们也是湖涂,我盘算了一下,咱们反复说,要建立军屯,防备元军袭击。那为什么不主动出击?杀出去,犁庭扫穴,先把元军的巢穴给捣毁了。”

“主动出击?”朱文正想了想,来了兴趣,他问道:“蓝玉,你准备从哪下手?”

“从哪?自然是上都开平城了!”蓝玉理所当然道。

朱文正和李文忠齐齐一怔。

因为按照之前徐达的意思,是希望先收取辽阳,这样就能和高丽的关铎连成一片,彻底截断高丽和元廷的联系,断残元一臂。

而常遇春等人则是希望尽快进军山西关中,剿灭元廷规模最大的一支武装。

这两派尚在争论之中,不管是张希孟还是朱元章,看样子更希望先稳住大都,准备妥当之后,继续用兵。

做最充分准备,行最凌厉击杀。

而在两派之外,蓝玉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他想就近直取上都,直击铁锅皇帝。

这个想法提出来,朱文正和李文忠迅速来了兴趣。

首先说,上都开平城位于滦河以北,属于蒙古草原的东部,向东就是辽东,向南就是燕山,握在元军手里,可以调动辽东兵马,袭扰燕山一线,威胁大都安全。

可若是拿到了明军手里,即孤立了辽东元军,又给大都增加了一道保险。

顺便说一句,距离上都不远,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通辽,帝国心脏了属于是。

蓝玉想打上都,自然不是想听每周一个奇葩小故事。

他是奔着铁锅皇帝去的。

攻打大都的时候,这家伙润得太快了,竟然来不及抓捕,那这一次就不能放过他,必须拿下!

以俘虏敌国皇帝的大功,换张相一首词,没有毛病吧?

张相还好意思拒绝?

朱文正是不太理解蓝玉的脑回路,但他觉得这事不靠谱。

“开平城周围地域辽阔,一马平川。距离大都足有一千二百里。我们可以派遣大军疾驰过去。但是由于路上没有什么遮挡,很容易惊动元军。破城容易,想要俘虏元皇帝,只怕不行!我看你还是别做梦了。”

蓝玉冷笑道:“朱文正,这就是我不服你的地方,打仗自然是以正合以奇胜。而在打仗之外,还要多算胜少算不胜!那个铁锅在上都不死心,就是想想要杀回大都。可他算错了一件事,他手下那么多人,就没有受不了上都清苦,想要归附大明的?”

朱文正大吃一惊,这话确实让他意想不到,堪称打开了新世界。

“对啊!大都这边,有元廷的残余势力,那元军那边,也该有心向大明的,咱们固然要提防他们,却也要会用这里面的关系。”朱文正忍不住一拍蓝玉肩头,“行啊,你这脑子挺灵的!”

蓝玉不屑道:“你们以为我花了那么多时间,琢磨的是什么事?告诉你们吧,我都想好了,现在我就混在一些人中间,假意受不了大明的清算,逃去上都,追随故主,躲避危险。等我到了上都,就给你们做内应,提供元军消息,你们有把握几天赶到上都?”

朱文正和李文忠盘算了一下,当初司马懿平定孟达,八天走了八百里,堪称神速,大都距离上都一千二百里,怎么看都要走十天以上。

这样一来,难保不会出问题。

想要取得突袭的效果,实在是有点难。

到底要怎么办才好?

又是一阵头脑风暴,李文忠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我们不走居庸关,而是走紫荆关,做出攻击大同的意思,这样绕过正面,以骑兵突袭,每人配属三匹战马,突袭上都,或可出其不意!”

朱文正道:“此法似乎可行,只是我们骑兵不够,能派出去的也不会超过一万人,就算能击败元军,拿下上都,只怕也俘虏不了元皇帝。”

蓝玉笑道:“那就索性把局弄得再大一点。”

“怎么大?”李文忠和朱文正一起问道。

“很简单,就是当真派遣一路兵马,走辽西,假意攻取辽阳。只要把消息告诉上都,让他们坚信咱们向西,向东进军,然后两路人马突然合围,攻取上都,一举拿下,不就行了!”

蓝玉笑呵呵道:“我负责混入上都,传递消息,你们只要分兵进攻就好,咱们三人,利用这个机会,立下不世之功!先灭了大元朝再说!”

朱文正和李文忠想了半晌,都有点被蓝玉的手笔惊到了,过了好一会儿,朱文正突然挥拳,狠狠捶了蓝玉一拳头,笑骂道:“好小子,还说什么想要张相的诗词,你分明是借口!你就想说动我们,帮你成就功名!”

蓝玉呵呵冷笑,“反正你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我就问你们一句,这事干不干?干我现在就动身,前往上都!不干,你们俩这辈子也就这点出息了!还想着封侯拜将,下辈子吧!”

这下子可说到了两个人的软肋,朱元章明白讲了,作为天子亲戚,想要封爵,要拿出比别人大得多的功劳才行。

大都都拿回来了,还有什么功劳能足够大,可以让他们封爵?

还不是要俘虏元皇帝,立下不世之功吗!

“蓝玉,有你的,我们同意了,就这么干了!”

三个年轻人商议妥当了计划,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问题,别的不说,大明朝最精锐的骑兵都在老朱的手里,哪怕徐达都没法直接调用。

而这个计划需要假意羊攻山西和辽东,这就要调动其他明军,造成假象,这又不是他们能做到的。

算来算去,就只有蓝玉去上都潜伏,这事他们能做主。

“要不你自己去算了,顺便把铁锅提回来,我们不跟你抢功劳了!”

蓝玉气得倒仰,“我是要立功,不是找死!就算砍下了铁锅的脑袋,把我搭进去,我也不干!那口破锅没我值钱!”

三个人再度商议一会儿,没办法了,只能把计划提交上去,请天子定夺。

这样做也就意味着,他们要跟徐达,常遇春同台竞争。

论起功劳地位,他们肯定不如那两位,甚至常遇春还是蓝玉的姐夫,无论怎么看,都没有丝毫的胜算。

可是就这么放弃,他们也不甘心。

就看老朱如何决断吧!

三个年轻的将领,经历了最纠结难熬的一个时辰,徐达竟然笑着从里面走了出来。

看到徐达的笑容,这三人立刻心沉下去了,完了!

只见徐达果断走到了他们面前,伸手拍了拍蓝玉的肩头,“走吧,你们跟我进去!”

蓝玉微微一怔,傻傻看着徐达。

徐达忍不住笑骂道:“怎么?还让我当面认输不成?臭小子,你那个方略,我赞同!”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伙在此!第二百章 张希孟被盗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传国玉玺第六百三十四章 处死二侯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一百九十章 讲好朱家军的故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纨绔子弟张庶宁第三百四十七章 顽强的朱英第九十一章 龙王也低头(五更到)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应天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饭的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张相回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难为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爷心善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辅佐太子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来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门下省考试第八百一十八章 为了咱们家第四百零七章 张少师第一百九十章 讲好朱家军的故事第七百七十章 小张先生第六十八章 进城不是小事情第四百零七章 张少师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礼来降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八百九十五章 统一货币第二百四十一章 败得真惨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谢大明皇帝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买李善长的价码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负少年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乡的味道第四百一十八章 斩!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标的教育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统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为本,日用为道第四百二十三章 灭陈第七百五十章 果断处置第六百九十章 师道第三十章 淮西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剑诛心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谈判之列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卫司惹祸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张相学习第二百三十三章 马皇后的智囊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贼土匪的智慧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军的优势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论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们赢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为继续做人而战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辞子孝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难为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来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标战李相第八百四十章 聪明人第五百零九章 复旦第二百五十九章 张夫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标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图书馆第七百二十章 杨宪倒台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该退位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来买粮的(新年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虏工作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五百二十六章 张相公出马第八百四十九章 夺了鸟位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谁?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义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三百一十一章 张相是个大好人第八百七十章 飞天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盘棋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变第二百七十二章 胆大包天第九章 论地主豪强的软弱性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悟了第一百零三章 决策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会保你的第四百零二章 请孔家做个大元忠臣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这个考验我?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丰收时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六十七章 咱曾经来此要过饭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处罚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头上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