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说服朱元璋

张希孟请朱元璋吃的是古北口外的肥羊,这羊肉确实好,肥嫩多汁不说,而且一点腥膻的味道都没有。

不管烤着吃,还是涮火锅,都是顶级的。

张希孟索性弄了一桌全羊宴,这可比老朱的水萝卜就酒强多了。

果然,有钱的人,就是腰板粗,胆气壮。

老朱也没有多少脾气,先吃个满嘴流油再说。

朱元璋忙活了一阵子,有了七成饱,老朱才道:“张先生,你说这羊,似乎比应天要好不少啊?尤其是肉,肥瘦相间,到底是怎么喂养出来的?”

张希孟一笑,“如果没猜错,应该是喂了上好的精料,跟战马差不多的。”

老朱一听,顿时愕然,“谷物精料,拿来喂羊,实在是浪费了。”

张希孟只能无奈呵呵。

这种行为,放在其他省份,确实过分了。

其实很早开始,张希孟就鼓励百姓,饲养家禽家畜,增加肉类生产。

但受限于饲料的问题,农户依旧以谷槺混野菜,来饲养猪羊。

很多人都没有见过,那种很大的锅,下面煮野菜,锅边贴上硬饼子,开锅之后,硬饼子取下来,算是人吃的,煮熟的野菜,混入谷槺麸皮,就是喂猪的。

人猪一锅出了。

虽然这样看起来有些糊弄事,但能节省柴火,也算是方便快捷,很多百姓都喜欢这么干。只有在逢年过节,才会专门做些菜饭,好好犒劳自己。

另外呢,农村还会舂米一类的,每到这时候,就有些碎米,沾上了草棍石子,人不能吃了,也会拿来喂养鸡鸭。

猪草,谷槺,麦麸,碎米,这就是牲畜家禽能吃到的最好东西,如果再想更好,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舍得了。

事实上,放在元朝,这些东西,都是人吃的。朱元璋在回忆童年的时候,几乎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饿!

看到什么,都想塞进肚子里。

泥鳅、知了、蜻蜓,塞进嘴里就是一块肉。

遇到了灾年,最惨的时候,连这些东西都没有,只能吃草根,树皮,啃观音土……

朱元璋是清楚这一切的,所以他也是严禁用粮食充当饲料,喂养牲畜。

只不过在北平的情况,就有些特殊。

此刻的北平,还是地广人稀,由燕山延伸到辽东,沃野千里,土地辽阔,可以耕种的非常多。

前面张希孟提出,建立大的粮食公司,给予他们足够的力量,让他们种田,产粮,对抗风险,满足国用。

到了此刻,已经有了一季收成。

十分幸运,这一季粮食,就获得了丰收,有好几个屯垦公司,都发了财。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心情还算不错,但是他又觉得拿粮食喂羊,实在是过了。

“为什么不存起来?这才是第一季收获,他们就这么浪费?这能经营好吗?”

张希孟无奈笑道:“主公,他们现在也没有那么多仓库可以储存粮食啊!”

“没仓库?那就往外运啊!那几个省,不是缺粮食吗?”

张希孟又摇头,“那也要修路啊!现在也没有那么多道路,”

朱元璋愕然,“那,那就拿来养羊?”

张希孟道:“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这些粮食也只会腐烂变质。因此屯田公司就从一些蒙古部落,采购小羊,在自己手里育肥,然后运到北平。”张希孟解释道:“北平的肉价很高,育肥之后的羊,也方便运输,至少比粮食方便。那些屯田公司今年赚到了钱,回去就能修路,建粮仓,用来存储粮食。”

张希孟说到这里,对老朱道:“其实以我的观察,他们贩卖羊,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朝廷能准许他们卖牛,就再好不过了。”

“牛?”老朱的声音都提高了,“先生说的是耕牛吗?”

张希孟无奈,“是肉牛!吃的!”

“不行!”

老朱急了,立刻就拒绝了,他给北平的权柄,可不是无限的。

像是杀牛吃肉这种行为,那是绝对不行的。

任何农业社会,都会把牛看得非常重,虽然比起三哥奉为神明那种,还有所不如,但是随便杀牛吃肉,也是要承担后果的,甚至可能是杀头大罪。

不过这也不是说市面上就没有牛肉了。

比如摔死的,难产死的,打雷劈死的,这样的牛也不能就给扔了,只要上报官府,确定之后,还是可以吃的。

当然了,如果某地的牛繁殖足够多,耕地用不了,你给偷偷推下山,报个摔死,宰了吃肉,也不会有人非要砍你的脑袋。

总而言之,天理国法人情,这里面需要拿捏。

不过对于立国十年的大明来说,还远远没到牛马泛滥的地步,随便杀牛吃肉,是绝对不行的。

哪怕是朝中勋贵,真要是让人抓住了把柄,证据确凿,触到了霉头,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朱元璋在这一点上,非常坚持,真怀疑他上辈子是一头老牛!

不过凡事都不是一成不变。

首先牛肉肯定是绝好的蛋白质来源,多吃肉蛋奶,强壮大明人。如果能适当提供一些牛肉,张希孟还是赞同的。

其次呢,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五斤粮食,大约能转换成一斤牛肉……也就是说,适当转化之后,运输活牛,会方便许多。

当然了,这也不意味着,就可以放开杀牛的限制,随便胡来。

但这里是北平啊!

紧挨着漠南和辽东,已经筹建了一批屯田公司,长期来看,粮食很是充裕。

这下子张希孟就有了新的想法。

“主公,伱想想,如果让蒙古诸部,他们多养牛羊,然后咱们这边,买过来育肥,消耗多余的粮食,再把育肥之后的牛羊,运到南方,提供给大明的子民,这样一来,岂不是有利可图,还能让咱们的老百姓吃得更好?”

朱元璋眉头紧皱,他现在可不是那么容易忽悠的。

“先生,当下中原各省,还有不少地方,缺少耕牛。其次,北平的粮食也不是那么多。再有,就算现在有这么好的牛羊,送到应天,也是有钱人吃得起。老百姓还是需要粮食的,尤其是平价的粮食,咱不能答应你的主张。”

张希孟无奈道:“一点商量都没有吗?”

朱元璋绷着脸,“没有!”

“那仅仅是研究呢?研究什么牛出肉率高,长得快,不易染病,什么牛适合耕地,这也不行?”张希孟反问道。

老朱怔住了,他想了再三,“这事可以商量,但是不许随便买卖!”

张希孟笑了,“反正培育优质好牛,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对了,主公,你说牛都能培育了,那马行不行?咱们现在需要快马,也需要能负重的挽马,筹建一个马匹培育场,主公不会反对的?”

老朱黑着脸,他现在很清楚,只要这个口子一开,接下来养牛吃肉的日子就不远了。

张希孟这家伙做事,向来如此。

从小处布局,然后一点点水到渠成,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能让一些百姓,吃上牛肉,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自然也是他的功绩。

“张先生,咱问你,真有那么一天,咱们的百姓,不光能吃肉,还能吃上牛肉?”

张希孟略沉吟一下,随即道:“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只是眼下北平这边,确实会有粮食丰收,无从消化的情况。放开牛羊,也是顺理成章。至于接下来,自然是多占地盘,多产粮食,多吃牛肉,把咱们的老百姓,喂养的身强体壮,健壮雄浑啊!”

朱元璋沉吟再三,“这事咱可以适当放开,但是绝对不许胡来。也不许这边有人饿得吃不饱肚子,那边却是大鱼大肉,这样绝对不行。”

张希孟点头,“其实主公也不用那么担心,臣只是一时胡思乱想,距离这一步还挺远呢!再有十年二十年的,发展不到的。”

老朱再三思忖,终于点了点头,“好吧,但愿咱能活着看到那一天。”

张希孟微微松了口气,想要劝说老朱,还挺不容易的。其实从儿子的信当中,张希孟已经很清楚意识到了,人口膨胀,必须往工商业转,不出意外,接下来各地的城市都会膨胀,人口越来越多,集中到城市。

这么多市民,自然需要相应的食品,肉类,畜牧业也要提上日程。

而且发展畜牧业,也能吸收很多劳动人口。

当然了,以现在土地的产出,绝对支撑不起来所有人吃肉……那能怎么办?自然是往外面发展啊!

张希孟是小心翼翼,一步一步,从各个方面下手,把庞大的人口,众多的年轻劳力,导向海外,解决眼前大明的最大危机。

只是一切还需要一个妥当的契机,彻底打开局面……就在张希孟筹划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朱棣突然兴冲冲赶来。

手里头还拿着一份捷报。

“张先生,张先生!蓝先生打了大胜仗了!”

张希孟一怔,蓝玉打赢了?这么快?

他急忙接过来,一看之下,忍不住哈哈大笑。

蓝玉这家伙采取的策略很简单,但也很有效,他没有援助高丽,任凭倭国兵马长驱直入,逼近汉城,随后蓝玉动员水师,在倭寇的后方登陆,切断了倭寇的归路。

大约有五万人,落入了蓝玉的包围圈,好大的一个饺子,就这么包好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奖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贼土匪的智慧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难的考试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四百八十九章 张希孟的为臣之道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三百四十九章 铁索连舟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场胜利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传人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二百五十七章 谁不想过得好!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网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群贤第六百四十三章 张相布道第九百零一章 大兴土木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来买粮的(新年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抡语来喽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闻鼓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盐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张希孟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门败落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变,从教育开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战船相连用火攻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七百八十七章 张家第三胎第六百八十五章 张相公驾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六百零八章 门下省崛起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帅第六百八十五章 张相公驾到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盘棋第三百三十三章 来自张夫子的教诲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资产第六百八十二章 张庶宁的大生意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门生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无止境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统拖不得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动天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抚恤第五百九十四章 顽强的朱标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决战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七百二十三章 让老朱都害怕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买李善长的价码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带货了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传天赋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团聚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狱第四百四十九章 张相的终身大事第十二章 示儿第三百二十八章 双向奔赴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标的教育第二百二十二章 实践出真知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闯关第五十七章 声威大振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养储君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们想回家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钱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凉王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六百六十三章 张希孟的仰慕者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四百一十六章 巨贪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写书第六百四十八章 辽东大捷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开疆第八十八章 粮长第七百二十章 杨宪倒台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师猖狂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书成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愿叫我一声大哥第一百二十七章 馒头能破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坏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骥伏枥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标的大讨论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东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间之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