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北伐中原

“禀将军,五万军马整装待发,请将军示下。”传令的士卒回来后如实禀报。

甲胄声响处,常遇春站起身来,转身对大奎道:“兄弟且在此地安心休息,常某这便去了。”说着便要举步出门。

大奎出言提醒道:“常大哥此去且帮兄弟一个忙,务必差人到巢湖南的大湖村替兄弟接一个人。”说着大奎向常遇春详细说及了事情的经过,常遇春满口应承下来,随后便出了大厅。门外数名将校早已恭候多时,常遇春带着人出了太平府衙门策马直奔江边码头。

大奎此时却真觉得有些困倦了,当下余铮安排了房舍饮食,大奎吃饱喝足后便即早早歇息。大奎心中计议已定,等到潘夫人携子过江,大奎尚要赶远路。

大奎心中急切的想早日赶回泉州,因为朱守仁提供的名单尚需与潘磊的两相对照,如果两相吻合,那么将江南元朝余孽连根拔起便是指日可待了。不用多久,吴王即回举兵北伐,到时江南空虚,若是这些元朝奸党趁机举事,那么必将使吴王大军南北不得兼顾。一旦发生兵变,那么大明刚刚稳固的江南之地,势必又要烽烟四起……。

太平府建阳卫的长江码头上早已备齐大小战舰近千艘,吴王励精图治未雨绸缪,此刻便显出高明来,据说这是军师刘伯温的授意。

刘伯温,名刘基字伯温。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学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也可以与我象比了,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刘伯温果然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元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吴国公朱元璋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吴国公朱元璋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吴国公,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 吴国公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吴国公朱元璋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吴国公朱元璋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昔日的吴国公朱元璋已是今日的吴王,整军北伐已是势在必行。

公元1367年四月下旬,常遇春率五万精兵渡江,一时间战旗遮天蔽日千帆竞进。

江北十万元军望风而逃,待到常遇春攻下无为县全境,所俘的元兵竟不足千人。常遇春生性嗜杀,他的习惯是但凡俘获的元兵一概不留尽皆斩杀。

尤其常遇春还有一个恶习,每每攻城略地必会事先告知无关百姓逃离战地,若是等到城破之时,那么不管这些没逃离的百姓是自愿不走还是被元兵强留,唯一的后果便是尽皆斩杀。常遇春固然勇武,但他嗜杀的这个习惯很叫人头疼,吴王朱元璋也曾多次告诫,但常遇春却是旧习难改。

好在无为县境内乡镇村屯的百姓早已背井离乡远离战祸,不然说不准常遇春还会闹出什么乱子。短短一日之间,无为县已尽归明军所有。常遇春趁势率军东进,竟将无为县域与滁州的要道打通。

吴王闻讯大喜过望,随之拜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率马步军二十万渡江与常遇春会和后一并北伐中原。

并同时发布北伐檄文通告天下:“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鸠兄,至于弟收兄妻,子征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仪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

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乃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方今河、洛、关、陕,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假元号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此河洛之徒也;或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志在养力,以俟衅隙,此关陕之人也。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为名,乃得兵权。及妖人已灭,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式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丐,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虑民人未知,反为我仇,絜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等其体之。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吴王朱元璋此时尚不忘差人将牛羊美酒送到江北常遇春军中。此时的常遇春哪里还有时间享用,急急整军北上意图趁势收复庐州。此时才想起大奎的嘱托,庐州守备朱守仁已降,收复庐州自不会有什么为难。大奎曾托常遇春到大湖村接潘夫人及其儿子,直到此时常遇春方才惊醒,险些把这茬忘了。

等到潘夫人母子过江已是三日后,大奎算算日子,若是带她们母子一路南行势必耽搁时日,为今之计只能让潘夫人写就书信一封带在身上,而大奎只能将潘夫人母子留在了太平府等候消息,等见了潘磊将事情告知便是。

大奎携了朱守仁的名册与潘夫人的书信,连夜策马回转泉州。朱守仁的降表交由余铮转呈吴王,这件事却不是大奎该操心的。

第二章 宦海沉浮第三十九章 人事不省第九十三章 狼狈为奸第十八章:三路北伐第四十一章 一夫当关第一百二十二章:应天搬兵第五十七章:操刀虎孟歌第一百零一章 云南那达慕第十章 一较高下第九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四章:活爹回来了第八十五章:教子有方第二十七章 北伐中原第一百二十九章 难逃一死第五十六章 深山伏虎第二十七章 驿兵信物第四十三章 初闻倭寇第九十四章 侯爵夫人第四十六章:查实灾情第三十一章:心灰意赖第三章 买凶杀人第八十一章 在劫难逃第八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九章:隆平擂台第四十九章 治病救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山路埋伏第十三章 暮色滩涂第三十一章:心灰意赖第六十八章 正道沧桑第七十一章 城外城第十七章:艺成下山第五十五章 山中较技第三十一章 惊天雷响第九十三章 原来如此第二十五章:喜得宝马第三十章 命运轮回第五章:固守亳州第十章 太原会师第一百二十一章:大明风云榜第六十六章 强权公理第十六章 夜半纵火第四十二章 游龙刀法第九十九章 周详计划第八十一章 在劫难逃第一百一十九章 强悍如斯第六十七章 兰州告急第四十六章 父子情深第九十章:区大锤第十六章 秋高气爽第十六章 夜半纵火第四十七章 孤身求药第五十五章:杨小虎练功第一百零七章:南辕北辙第四十章 面色不善第十二章:精诚所至第一百二十五章:青牛镇审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身陷囫囵第七十三章:师门惊变第四十八章 装疯卖傻第十一章:和尚点化第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十七章:世道不平第四十五章 惊天阴谋第八十二章 大战沈儿峪第三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七十五章 汉中风波第三十三章:剑之道第三十九章 小镇杀劫第四十二章 镫里藏身第二十一章:狡兔三窟第八十五章:教子有方第五十三章 抽签赌命第三十二章 功过相抵第八十章:杨家枪法第一百一十七章:原来如此第二十九章:情至深处第十九章:乔装进城第三章:夜半巧遇第三十四章 取舍难断第一百零七章 夜探王府第二十七章 驿兵信物第一百一十三章:都是螃蟹惹的祸第六十六章 崆峒求药第一百一十八章 绝处逢生第八十六章:冰冻三尺第十五章:百姓告状第七章 觐见之礼第五章:夜探杨府第四十九章 治病救人第五十九章 张庄羊倌第六十八章 正道沧桑第八十章 狗急跳墙第二十四章:流云寨劫镖第十章:善意欺骗第一百一十八章:君子之约第九十章:区大锤第一百零四章 好生之德第一百零一章 云南那达慕第一百一十三章:都是螃蟹惹的祸第三十章 相伴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