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现实与史书

话说成化十四年时,方应物救出了父亲,然后很快就被发配到榆林边塞。关于之后的尾声,他就不十分清楚了,所以才惊诧于今天谢迁的不友好。

他力捧父亲为翰林五谏,情急之下还写诗词暗讽朝臣和翰林们装聋作哑不肯救人,这都不算什么,反正没有指名道姓,没有哪个大臣会傻到为这些较真。

大家这点修养还是有的,如果为了方应物几句不明所指的诗词便气急败坏,那岂不就成了主动对号入座?这种自找没趣的事情,稍有点智商就不会去做。

但偏偏世间有好事者、八卦党、分析帝这种生物,于是翰林院的谢迁便躺着也中箭了。京师便有传言,方应物那诗词所指责的人就是谢迁,谢迁就是坐视同乡加同僚下天牢而不管不顾的人。

事实上谢迁确实是这样做的,但他可以做,却不能让别人说。一般情况下,若人缘不错的话,也没人去故意传扬这样的事情。毕竟人非圣贤,谁没有点苦衷?谁没有点违心的时候?

可一旦突然传扬起来,那面子上就过去不去了。特别是正直敢言的方清之安然无恙出了天牢,依旧回到了翰林院,与采取了明哲保身策略的谢迁对比起来更是鲜明。俩人岁数相仿,前后只差一科,还是同省同乡。

那段时间搞得谢学士极其被动,很是苦恼,非常厌烦,幸赖有人撑腰,硬是压下了这种不利流言,大体上保住了声誉。有这种梁子在,谢迁见到方应物,能给好脸色就怪了。克制不住出言讽刺几句在正常不过。

所以方应物主动说起“成化十四年”时,周围众人才会脸色古怪,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这是方应物报复性的打谢迁的脸啊。

只有方应物自己还不大明白怎么回事,而方清之并不想在这件事上闹得太僵,所以才喝止了自家儿子。

至于谢迁本人,当然很清楚,在成化十四年的那件事里,方家占据绝对的道德优势。自己纵然有千般理由、万种借口,那也是不占理的。

若继续在这上面纠缠不休,只会让自己越来越难看,故而干脆三十六计走为上,直接脱离此地。断了方应物与自己扯下去的念头。

闲话不提,却说方应物望着谢迁的背影,心里泛起了一些思绪,他感到现实和史书确实是有不少差别的......

上辈子看史书时,方应物时常恍惚不已,仿佛看的不是人物传记,是各种模板。而且总跳不出正直(刘健)、清廉(王鏊)、谦和(徐溥)、才华(李东阳)、无私(王恕)之类的模板套路。

像谢迁、王鏊这种人,在史书上无不是伟光正,不止这两人,就拿堂中这些人来说。除了纸糊三阁老这种完全不顾廉耻的,谁在史书上不是伟光正?

今天方应物突然见到如此多青史留名的大人物济济一堂,不由自主的拿着史书描述与眼前真人做对比,好像总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谢迁在自己为了父亲登门求助时。故意闭门自守不发一言这种事,会写进本时空的史书中里吗?王鏊因为怀疑自己被商辂打压。一直耿耿于怀甚至迁怒于人,这种事会写进本时空的史书中吗?他们两人为了自己私心,故意出言贬损晚辈,这种事会写进本时空史书中吗?

方应物可以肯定,如果他们方家父子将来只是历史洪流中的路人甲,那么上述这些谢迁、王鏊的不体面事情也就隐没于历史尘埃中,这叫做为尊者讳;

如果他们方家父子将来兴旺发达、位列宰辅,上面这些事情就有可能会写进史书。所以关键就在于,谁能成为尊者?谁能成为更尊的尊者?

方应物又想起自己老师商辂,他老人家的历史形象近乎完美,简直是完人一般的存在,但不知是否真做过为了保持自己唯一三元荣誉,故意打压王鏊的事情?若没有点空穴来风,王鏊至于如此耿耿于怀,怨怼至今么?

想至此处,方应物猛然打个激灵,硬生生遏止住了自己的思路。再想下去就要出大事了,意识形态问题容不得混乱!他要做方应物,而不是李贽!

自己现在就是混读书人圈子的,质疑这个圈子的游戏规则,质疑自己的道统,那就等于是自我毁灭。

方应物暗叹一口气,水至清则无鱼,毕竟人无完人,谁都有是毛病的,而且自己不可能与每一个人都处好关系。

同时,有点毛病或者与自己关系不佳,也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是“坏人”。

最后,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对于他方应物来说,只要不触及道德底线,有那么重要么?

想通了这些后,方应物顿生醍醐灌顶之感,只觉得修为境界又提高了一层,但是仍然看不到这条道路的终点在哪里,境界的最高层是什么样子。

“这谢于乔说方应物不够厚道,在老夫看来,好似贼喊捉贼,他谢于乔又何尝厚道了?只怕也名不副实罢?

如果谢于乔真是抱着训诫晚辈的心思,那私底下去耳提面命都不为过,何至于当着诸君的面前公然揭晚辈的面子,这是君子之道么?再说当年的事情,难道能怪方应物么?”

这番话叫方应物很是感到暖心,可是说出这番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口碑风评比谢迁差了几倍的刘棉花。

也正因为是刘棉花说出来的,旁边别人便只能沉默以对,就连徐溥也不好说什么。纵然谢迁有几分不是,但刘棉花名声也不怎么样,两边都不好说话,便只能沉默了。

看着一干清流正人无话可说,刘吉心内微微得意。当年方清之被天子盛怒之下打入天牢,一时间群臣束手无策,最后靠刘吉帮忙救出来的,这是他为数不多的闪光点,当然没事就要提一提长脸,特别是有故意避事的谢迁之辈衬托。

方应物也算是看出来了,难怪刘棉花在这个时候突然蹦出来刷存在感。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就干了一件好事,当然会时不时的拿出来说。

可惜,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刘棉花就是无法坚持做一辈子好事的人,盖棺定论上史书时很是吃亏。

第170章 为什么救我?第364章 生存智慧第252章 女人是麻烦第401章 余波袅袅(上)第303章 会试之前第39章 方解元的八卦第614章 失败的阴谋论第57章 书院之行(下)第577章 来迟了第128章 君臣父子第334章 献俘之前第208章 又一个?第441章 京师之虎(上)第40章 变脸知府第657章 功高不赏......第362章 真相大白(下)第491章 我要当使节第606章 声望变现的**第478章 “众望所归”第406章 这是什么状况?第573章 讨价还价第193章 倒吸一口凉气第762章 与你无关第771章 女主角第417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518章 宿命?(上)第767章 诉衷情第28章 别自作多情了第424章 以貌取人第344章 读书人的话第707章 到底干什么来了?第797章 帝王心术第670章 古怪的邀请第544章 四条法令第81章 红粉阵仗第694章 周公和王莽第798章 一个传奇第511章 自寻死路?第229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第101章 千里之外第194章 日后走着瞧第499章 人生七十古来稀第599章 奉旨之人(下)第696章 懒得告诉你!第266章 你不早说......第13章 父业子当承(上)第546章 独木不成林第706章 要镇静!第334章 献俘之前第455章 看不见的手第630章 梁公公在行动第625章 严峻的形势(下)第752章 诡异第332章 人情和公事(上)第420章 扑朔迷离案中案(中)第12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441章 京师之虎(上)第27章 三年之约第351章 我不介意!第652章 不占理的方应物第542章 光明磊落第642章 天外有天第138章 先斩后奏第388章 君子一言第289章 处处有学问第672章 人不负我我不负人第368章 半日翰林(上)第588章 两字千金......第76章 行路难第436章 黑暗时代(下)第417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49章 访客第296章 可以谈谈婚事了罢?第52章 日子没法过了第774章 运筹帷幄(上)第206章 你说的不错第552章 奉顺讨逆第336章 天恩浩荡第587章 黑材料第97章 你怎么不说话了?第402章 余波袅袅(下)第313章 考官有眼疾了吗?第701章 下不为例第123章 真相是不重要的!第51章 被加税了......第553章 民意的胜利第717章 各怀心思的安全问题第240章 下不为例第97章 你怎么不说话了?第700章 狐朋狗友(下)第113章 技术型大学士第165章 不是善茬第776章 汪芷很忙第501章 故地重游(上)第459章 扫雪(上)第371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632章 伏阙(下)第243章 有我没他!第503章 又被钦差坑了!第40章 变脸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