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扩军

事已至此崇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便按照薛国观提出的主意,下旨号令京师的有钱人和当官的出资助饷,还有那些外戚们,也都想办法拿出点钱助饷。

可是他的圣旨发下去之后,却反应平平,基本上没几个当官的或者是外戚肯拿出银子来帮国家度过这个危难时期。两天下来,总共募集到的白银,不过区区只有几万两,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完全不够用。

于是薛国观又给崇祯出主意,说这些钱可以算是借贷,先从这些人手中借出来,然后朝廷给予计息,待到平定于孝天作乱之后,再发还给出钱之人。

崇祯实在是没有办法,也只能按照他的提议,再次下旨,可是结果依旧是没有几个人肯拿出银子助饷。

这个时候于孝天已经率兵回到了天津卫,时下整个天津卫一带,全部都已经被于家军控制,而且于家军通过这大半个月的激战下来,单单是俘获的建奴和官军俘虏,就高达两万多人。

这么多俘虏,怎么处置也成了一个问题,于家军现在兵力有限,想要控制整个京畿一带,仅凭目前他手头的这三万多于家军,肯定是不成的,这个时候,很有必要进行扩军,于是于孝天下令,就地征募兵卒入军。

而那些被俘的官军,目前算是比较好的兵源,于是他派人去俘虏营之中的官军里面,大肆宣扬这一次他为何起兵作反。

于孝天让人把这一次他悍然北上的事情,在官军俘虏之中大肆宣扬了一番,把他标榜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高大上,并且将这几个月来,朝廷和那些当官的干出的种种龌龊事,都大肆在俘虏营中进行了一番宣讲。

这些官军的俘虏,听罢之后不敢说是群情激奋,但是也大致了解了这次于孝天为何要跟朝廷反目成仇,其中不少人转变了一些态度,开始倒向了于孝天这边。

当于家军的人员提出要在他们之中募兵,于是不少俘虏都立即表示愿意跟着于孝天干,当即便有一万多官军俘虏,倒戈投向了于孝天,摇身一变就成了于家军的兵。

这倒不是这些当兵的觉悟高,于孝天很清楚这时代跟这些丘八们谈什么觉悟,根本就不现实。

这些当兵的要么是一些军户出身,要么就是一些募兵,他们很多人其实当兵就是为了一口饭吃,求一条活路罢了,根本谈不上对谁忠诚与否。

他们更多看重的是谁能给他们饭吃,以前为朝廷卖命,是朝廷给他们开饷,军将们管着他们吃饭,他们不得不听命于朝廷的调遣。

现如今他们成了于家军的俘虏,各个都惴惴不安,觉得这一下恐怕是小命难保了,接下来他们的命运如何,谁也不清楚。

突然间于家军表态,可以吸纳他们到于家军之中当兵,这无疑是给他们了一条活路,至于对大明朝廷的忠诚,那都是屁话,要真是有忠诚的话,他们也不至于这么多年跟着军将们混吃等死,毫无建树。

所以这些官军俘虏很现实,也想的非常简单,谁给他们饭吃,他们就给谁卖命,而且他们也看出来了,于家军确实太厉害,跟于家军为敌,根本没有好果子吃,这世道能跟着有本事的人混,肯定比跟着没本事的人要强。

更何况很多人都私下里认为,于孝天这个人确实厉害,虽然这次他起兵造反,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但是谁能保证他以后不登临天下黄袍加身?于家军这么厉害,弄不好真能做到这一地步。

所以现在要是跟着于孝天干的话,那就是尽早从龙,干的好的话弄不好还能混的不错,起码比起给大明朝廷当兵要强得多吧,手快的打手慢的,现在从龙总比以后从龙要强不少,所以不少俘虏当即便表态,愿意应募,转身投入于孝天麾下。

当然于孝天招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兵卒,对于那些大明的军将们,他是绝对不会用的,这些旧式军官们,根本不值得信任,把再好的一支军队交到他们手中,他们也能立即让这支军队变成一伙土匪。

所以他下令招兵买马的同时,已经关照过,仅招募小旗官以下的那些官军俘虏,至于那些军将,全部弃之不用,暂时将他们全部关入在天津卫一个大牢之中,断绝他们和普通士兵的联系。

只要拿去了这些军将,那么剩下的当兵的就失去了头脑,谁带着他们干,谁就可以较为方便的控制他们。

另外于孝天在那几十万民众之中,也宣布了招募新兵,这几十万民众,都是北方人,能走到这里的,差不多都是身体比较好的,其中有近一半算是不错的棒劳力。

这些人被建奴抓了之后,原本就是要被拉到关外去当包衣奴的,现如今被于家军所救之后,又加上于家军刻意的宣传,使得他们对当今大明朝廷失望不已,再有就是现在他们家园残破,兵荒马乱,就算是返回家乡,也没吃没喝的。

所以当得知于家军要募兵的消息,居然不少难民中的青壮,都表示愿意给于孝天卖命,应募者居然相当不少。

于是短短几天时间,于孝天便在天津卫和静海县一带,招募到了三万多新兵。

对于如何控制这三万多新兵,于孝天早有考虑,这一次他北上的时候,从福建和台湾陆军讲武堂之中,带来了一个学兵营,也就是尚未授衔的见习军官。

这些见习军官各个都身强力壮,接受过了为期两年以上的系统军事教育,虽然尚有些不太成熟,但是却也已经可以使用了,最关键的是这些学兵们对于孝天极为忠诚,其中还有一些沙子,非常勇敢善战。

在对建奴决战之际,这个学兵营便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反攻开始之后,他们敢打敢拼,屡屡冲在最前面,打的非常勇猛果敢,现如今别看他们上阵时间不长,却都见过了血,已经可以成为合格的低级军官。

在征兵开始之后,这个学兵营立即就地解散,全部先派至各旅之中,接替许多连队的连长以下的职务,从各旅之中腾出了数百名已经有了相当经验的军官。

另外各营都有一个副职,这一次也都被抽调了出来,直接到新兵营之中充任营长职务,而且提拔了一批连长,到新兵营充当营长或者副营长的职务,迅速的便将军官系统搭建了起来,而且还基本上都是有控兵和作战经验的军官。

每个新兵营编入一个排的老兵,作为营长的直属嫡系,用来控制这些新兵,以免新兵之中有人不听号令,临战擅动逃走或者是投降。

这么一来近三十个新兵营迅速的便被组建了起来,每个班配一个于家军的老兵,充当班长,由班长从新兵之中,选出一个能力较强的新兵充作副班长,帮着他们带兵。

至于装备方面,于孝天也不发愁,这段时间他们缴获了太多的建奴军以及官军的武器,其中火器被于孝天尽数摒弃,这些粗制滥造的火器,于孝天根本看不在眼里,与其发放下去使用,还不如回炉再造。

而那些冷兵器,却成为了武装新兵们的主要兵器,以长枪为主,刀牌为辅,另外佐以一部分弓弩,作为远射程的兵器,交给新兵之中部分会使用弓箭的人装备。

至于器甲方面,因为缴获数量众多,在经过挑选之后,差不多每个新兵也都可以装备一件缴获的甲胄,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二十多个新兵营便被武装了起来,并且就地立即在天津卫周围,转入到了训练之中。

这些新兵营于孝天是不会将其轻易立即投入战场使用的,但是却不代表他们一点用都没有,有这些新兵营之后,他便可以将原来天津卫的那些老部队都抽调出来,让新兵营暂时接替他们,接防眼下已经控制的战区,把老部队腾出来,进入到下一步的作战。

所以新兵营的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至于他们的训练问题,于孝天给新兵营留出了两个月的时间来让这些新兵营作为初训时间,一旦初训结束之后,这些新兵营便可以编组成新的作战单位,投入到战场之中使用。

为此他把新兵的训练工作,暂时交给了第七旅旅长于振山负责,并且将天津卫和静海县等地的防务,也交给了于振山,而他自己和孟飞等人,则把精力都投入到了接下来的作战之中。

这时候参谋部的成员也已经抵达了天津卫,在天津卫跟在于孝天身边,成立了战时参谋部,整体负责对接下来的作战进行计划安排。

这一次击败吴襄所部之后,于家军在天津卫整整盘亘了半个月时间,没有再进一步发动攻势,让已经相当疲劳的各部都得到了一个较为充分的休整时间。

(特别鸣谢书友1766755朋友的打赏!另外小声吆喝一下,)

第3章 莆禧千户所第144章 混乱第252章 夹尾而逃第126章 马家堡第147章 开火第139章 征倭第214章 乱炮齐发1第40章 铁痴第200章 临阵第114章 工商业第66章 沼气池第152章 弃船第195章 倾巢攻之第130章 坐拥宝山第49章 齐人之福第147章 着手应对第200章 临阵第108章 改漕为海以工代赈第204章 出乎意料的鸟铳第131章 开打第236章 集体农庄第25章 试炮第45章 标准化造船第46章 痛下杀手第144章 战争红利第86章 马尼拉第115章 再次出猎第78章 奴仆和炮台草案第208章 分头行动第88章 远征台湾第15章 整合第8章 屡试不爽的火攻战术第128章 决不食言第7章 刀下留人第1章 火帽第249章 血火大海第124章 被遗弃的残兵第61章 强攻1第14章 你可知罪第33章 黄雀在后2第136章 岂有此理第197章 鸿门宴第97章 嗤之以鼻第95章 点兵第66章 整治第154章 关门打狗第101章 朱大典的困局第113章 苦逼的皇太极第141章 莱州解围第120章 狂妄的叛军第114章 拉一家打一家第125章 牢骚满腹第173章 阴谋第270章 亲自上阵第291章 风雨鸡笼湾第101章 应战第76章 模压工艺第127章 全部扒光第215章 不祥预感第162章 集结整训第41章 主导权第13章 人心所向第42章 同盟第170章 谈判第187章 南望第115章 进退维谷第69章 局势危急第104章 出征基隆第59章 应援第232章 兵乱泉州府第139章 逞威第196章 东江镇覆灭第199章 应战第312章 新船寮第33章 囚徒第56章 沙子第108章 单桅纵帆船第226章 意外的成功第247章 进军打狗港第207章 三段击第90章 基隆炮作第108章 还以颜色2第44章 潜入第73章 硝石之困第295章 土人辅兵第213章 进击浒茂城第35章 人力困境第36章 天主教第108章 还以颜色2第137章 收复热兰遮城第11章 对阵第107章 还以颜色第81章 靶场试炮第68章 破釜沉舟第75章 忠良之臣第12章 放手一搏第119章 小挫第89章 砍瓜切菜第94章 隔离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