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狼狈为奸

虽然随着火器的发展,以后甲胄的作用会逐步降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这个时代,作战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以冷兵器作战为主,火器为辅,兵将对于甲胄的需求还是很现实的,良好的甲胄装备,除了可以有效的保护兵将的身体之外,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士气。

以前于孝天没有足够的资源给手下的兵将装备好的甲胄,现在既然他抱住了熊文灿这条粗腿,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所以于孝天趁机也给熊文灿索要了一大批甲胄,但凡是将官,基本上做到了铁甲人手一副,而且都是做工精良的札甲,千总以上,部分人还获得了更精良的山文铠。

要不是明朝有礼制的规范,不能随便使用甲胄,否则的话便会有僭越的嫌疑,要不然的话,于孝天当真敢给手下们都装备全套的山文铠,即便是多花钱也无所谓。

除了军将之外,普通士兵他也不吝啬,开口从熊文灿哪儿讨要了一千多套棉甲,这些棉甲可不是普通官兵装备的那种破破烂烂,偷工减料的棉甲,而是正儿八经精工制造出来的货真价实的棉甲。

这些棉甲除了用了足量的棉花,锤打的很是结实之外,内里还衬有铁片,镶有铜钉,分量十足,对普通的火器有着相当不错的防御能力。

虽然福建这一带每年大多数时候,天气气温比较高,并不太适合穿戴棉甲作战,但是于孝天还是想尽办法,弄来了一批棉甲,就算是不用,也先储备下来,毕竟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可能就会率军挥师北上,到时候临阵抱佛脚,恐怕就来不及了。

现在可是小冰川时期,北方冬天气温极低,冻死人是常事,棉甲本身又有一定的保温功能,是个不错的选择,要不然的话八旗兵也不会大多都装备棉甲了,而且棉甲还能一定程度的起到防弹的作用,于孝天当然不会轻视这种很实用的甲胄。

当然大部分时候,海狼士兵并不会穿戴这种笨重的棉甲出去作战的,考虑到这一点,于孝天还从熊文灿哪儿讨了点钱,找到了泉州府和漳州府两地几家铁场,定做了一大批规格统一的铁片。

这些铁片厚度相同,属于一种反复锤打出来的百炼钢,硬度韧性都不错,虽然比不上军将们身上的那种甲胄钢片的质量,但是却远好于普通的铁甲的甲片。

这些甲片被打造出来之后,全部刷上大漆或者桐油进行防锈处理,然后于孝天令手下采用帆布,找人缝制成马甲式样的背心,上面留有一个个布袋,将统一打造好的甲片装入甲片,缝好之后,便成了一件相当不错的防弹背心,于孝天称其为布袋甲。

于孝天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在后世见过一些防弹背心,似乎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制作的,后世天朝起初解决不了凯夫拉纤维的问题,退而求其次,用防弹钢片为基础,做成防弹背心,虽然看起来不怎么好看,但是防弹效果还是不错的。

而这种防弹背心,有效的保护了使用者胸背要害部位,普通刀枪基本上无法刺穿或者劈开这样的布袋甲,普通的弓箭更是根本无法轻易射穿这样的布袋甲,可以有效的保护士兵的生命安全。

虽然这种布袋甲防护面积不大,只做到了保护身体主躯干,但是配合皮质的部件,也可以基本上做到大面积防护,只是其他部位的防护能力,比起主躯干的防护稍低一些罢了,但是这样的甲胄穿戴起来,却比较方便舒服,不怎么影响正常的作战活动,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快的进行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低。

原本于孝天还想要给手下打造一些板甲,后来试了之后,发现这么做不太现实,一是大明现在没几个工匠,能有这种手艺,打造出合格的板甲,另外即便是能打造出来,也会造价非常高昂,起码现如今就算是他的财力,恐怕也玩儿不起这家伙。

所以与其打造一支重装步兵,他倒还不如退而求其次,多打造出一些火枪兵,这时代只要有充足的火力输出,那么就算是碰上重甲敌军,轻装步兵的火枪手,依旧可以轻松的干掉他们。

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了,于孝天从来不会钻牛角尖,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可以说自从于孝天劝熊文灿发弹章弹劾魏忠贤,并且看到了魏忠贤最终倒台之后,于孝天和熊文灿的关系便彻底进入到了一个蜜月期之中。

加之于孝天刻意的在熊文灿面前收敛态度,对熊文灿始终是恭恭敬敬,几乎可以说是有求必应,时不时的还会给熊文灿送一些新奇玩意儿,让熊文灿可以拿去送入京师贿赂官员使用。

熊文灿对于孝天这样识趣的表现,自然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了,彻底将于孝天视作了心腹,各种好处自然少不了于孝天的。

两个人可以说是狼狈为奸,熊文灿是一边捞钱发财,一边还获取名声,而于孝天则闷声发财,极力的在福建扩张地盘,把触角逐渐的开始伸入到福建内地以及各行各业之中。

至于海上,只要于孝天不高兴,谁也别想在福建沿海搞东搞西,当然于孝天也不会傻到完全封锁整个福建沿海,养贼自重这一点,他还是相当明白的,所以时不时的他也会漏一些海盗在福建这边活动活动,但是只要接到消息,他一定会闻警必出,派出水师战船,赶往出事地点进行处置。

至于抓到抓不到人,那自然是另说了,有时候会抓到一些不开眼的,但是有时候却只能空手而归,其中的猫腻,自然也只有于孝天和他的手下知道了,鬼才会知道,这些海盗之中,有多少人是海狼自己的人装扮的!

但是整体上来说,自从于孝天归顺朝廷就抚之后,整个福建沿海一带以及海面上比起以往要平静太多了。

以前嚣张的红毛人,现如今跟耗子一般,看到海狼的船只,就绕着走,更不敢轻易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跑到福建沿海,劫掠一番扬长而去。

而且荷兰人在经历了淡水之战大败而归以后,虽然东印度公司总部那边十分震怒,对于韦特的失败,他们非常愤怒,同时也对彼得和海狼谈判的结果十分不满,东印度公司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好好的大员原来已经是他们的地盘了,现在倒好,今后却要向海狼定期缴纳租金,这摆明了他们成了租客,什么时候海狼要他们走,他们只能卷铺盖滚蛋。

为此东印度公司的高层商务员们,几次开会商量该如何处理,不少人提议调集更多的战船,杀奔台湾岛,跟海狼一决雌雄,彻底击败海狼,将台湾岛夺占下来,彻底控制在他们手中。

可是这仅仅只是他们的理想罢了,这样的提议提出来之后,他们掰着指头算算手头可以抽调的力量,却发现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东印度公司虽然实力很强,但是想要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海战,而且还是长途奔袭,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上一次派韦特率领的舰队过去,已经是他们可以拿出来的极限了,可是韦特率队过去之后,却成了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连毛都没剩下一根,全军覆没在了淡水一战之中。

现如今他们即便是想要抽调出一支实力雄厚的船队,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倒不是说他们现在手头没船,而是他们的船现在都有事情要做,他们的船队之中大部分船只,都是武装商船,要负责将亚洲这边获取的各种商品,源源不断的送回到欧洲那边去。

每一天这些船队给他们带来的收益都是巨额的财富,忽然之间抽出一大票船只,跑去台湾跟海狼打仗,那么就意味着他们要损失大量的财富,更何况许多船上的船员现在还很短缺,就算是他们能抽调得出这么多船,也没法为它们配备充足的水手。

更何况虽然大员对他们很重要,可是这两年来,大员那边只有投入,却还没有产出,基本上处于赔钱的状态,为了一个赔钱的大员,兴师动众的停下大量正在做的赚钱买卖,去跟一伙中国海盗大打出手,就算是打得赢又能如何?

所以他们怎么算都觉得怎么不合适,这仗要是打的话,纯粹就是赔钱的仗,而且前提还是必须要打赢才行,要是万一再吃了败仗的话,那么他们东印度公司可就彻底赔大发了,光是股东的愤怒恐怕就不是他们可以承受的,更何况还有国王,要是知道他们居然连败在一伙中国海盗手中的话,估计更是饶不了他们。

既然不能打,那么只能考虑其它方案,有人提出既然如此,干脆放弃大员拉倒,反正大员现在也是赔钱买卖,没有足够的中国商船到那边跟他们进行交易,充其量也就是能算是到日本的中转港口。

(月票月票,我要月票!昨天喊晚了点,居然只有五张月票,我倒!)

第176章 荷兰船队到了第300章 新巡抚第22章 兽血沸腾第3章 莆禧千户所第84章 决战南门第36章 炮匠雷第274章 觊觎第156章 军衔制第50章 淡水枪作第78章 奴仆和炮台草案第168章 我知道你们的底牌第43章 谋定而后动第74章 极限性能第145章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第176章 荷兰船队到了第162章 军服和狗牌第95章 炮台1第234章 亲自上阵第156章 得胜还师第163章 疯狂抵抗第7章 醉仙欲死第32章 黄雀在后第27章 奔赴决战之地第3章 收编纳降第172章 手起刀落第171章 袭掠日本第137章 山外有山第36章 炮匠雷第28章 痛打落水狗第181章 秉烛夜谈第32章 人口和农业第49章 施粥第61章 各怀鬼胎第53章 简易膛线机第13章 人心所向第194章 图谋遏制第282章 钱庄第143章 殖民之路第43章 谋定而后动第98章 落难之人第194章 虚张声势第298章 清除行动2第175章 自大还是愚蠢第99章 铁腕治国第122章 牛压驿之战第131章 船底包铜第59章 诱饵第269章 不完满的复命第98章 悍賊授首第67章 恃强凌弱第295章 土人辅兵第249章 水坝和水轮机第183章 暗夜第210章 不眠之夜2第49章 施粥第140章 冤大头第56章 高起潜现身第159章 褚彩老的愤怒第187章 人心惶惶第108章 改漕为海以工代赈第214章 排场第52章 半步理论第178章 暗抵东沙屿第110章 粒状火药第141章 飞剪船第109章 弃城而逃第204章 换地登陆第147章 着手应对第265章 礼数不周第61章 关厢第28章 挑战第240章 僵局第29 章 谈判破裂第143章 殖民之路第181章 火攻失利第113章 强攻炮台岛第16章 修罗沙场第11章 占领天津卫第52章 吴襄之死第163章 睁开眼吧第296章 不以为然第73章 奸细第41章 晒盐场第114章 踢到铁板第234章 亲自上阵第283章 责任第139章 兵败如山倒第190章 淡水警报第68章 人头买卖第35章 马源第279章 新营易地第35章 决战6第219章 乱战2第180章 富贵险中求第273章 熊文灿的小动作第148章 决死一搏1第195章 反目第174章 震怒第48章 卡隆炮第255章 工业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