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前车之鉴

第二百八十五章前车之鉴

“必不负殿下所托!”

没有让朱高煦失望,五十来岁的王嘉耀一脸严肃的保证道。

既然殿下给出的方子已经证明了其效果,而且效果非常不错,王嘉耀若是还没有信心给出保证的话,朱高煦都要考虑换人的问题了。

一点担当和魄力都没有的人,留在领导者的位子上,绝对是不利于整个医馆的发展的。

如果说枪炮是硬实力的话,那么医疗保障就是不可缺少的软实力,而且这对朱高煦来说也是很紧迫的。

没有人比朱高煦更清楚,人口对他、对大明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就像朱高煦现在的短期目标——收复安南来说,打败他们很简单,但是保证那里的长治久安就需要下功夫了。

其实这事说起来也不难,因为有个现成的例子可以抄,而且这个例子朱高煦知道效果也是非常的不错。

那么这个例子是什么呢?

有道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个例子就是老爷子朱元璋巩固加强云南中央统治,所使用的手段。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朱高煦直接照着葫芦画瓢就行了。

每个人都清楚,云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大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汉武帝时期就开始加入这个大家庭了。

但是,在明朝之前,包括元朝在内的历朝历代,整个云南地区本质上一直都是游离于中央朝廷之外的。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在老爷子朱元璋攻入云南之前,历代以来,中央政权对于云南地区的管辖,一直都是处于不稳定的统治状态。

从汉武大帝刘彻经略云南到老爷子接手之前的一千多年里,中央政权对云南发动的大部分战争,都是为了获得名义上的归属,或者说是宗主权。

在这一时期内,出现了很多类似现在安南胡朝的割据政权,例如南诏国、大理国。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那是各种各样,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皇帝不重视的缘故,在朕即国家的时代,皇帝的意志决定了大部分事情的结果。

朱高煦不由地想起了,后世在昆明大观楼看过的那副号称“天下第一长联”的大观楼长联,不加标点一百八十字的对联,就问你怕不怕?

其中有这么一句: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这一句简单扼要的概括了历朝历代,为了云南所做的努力。

当然,这里必须要把大宋拎出来说道一下了,因为这个宋挥玉斧的原因,南北宋加一起都没有把云南收复了。

不得不说,这大宋除了宋词很亮眼以外,其他的都是让人窝火的事情。

说到这宋挥玉斧,朱高煦的目光好像跨越了几百年的时光。

在宋太祖赵匡胤发动了(这里就不纠结到底是主动还是被动了)陈桥兵变,夺取孤儿寡母的后周政权,建立了大宋朝。

这一时期的国家依然还没有统一,政权林立,赵匡胤还是有点抱负的。

在这种动荡的时期,当了皇帝的老赵也怕哪天睁开眼一看,自己的皇位也没有了。

忧心的对宰相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像汉唐一样,这天下还是只有他一个皇帝比较安心,想到就做。

经过两年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准备,确定“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决策,老赵的统一之路正式开始了。

老赵的本事还是有的,开局也是很顺利,很快就袭占了荆湖,也就是现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之地。

既然攻占了荆湖地区,那下一个对手,自然是一路逆长江而上,也就是占据四川的后蜀政权。

信心暴涨的老赵,很快就派遣王全斌率军攻入四川,再次顺利的灭掉了后蜀政权,把天府之国这个宝地纳入怀中。

没想到大宋如此牛×,吓得占据云南地区的大理国立刻就怂了,很快派了建昌城的守将前往成都恭贺大宋,主动表达了希望与大宋王朝通好的愿望。

没办法,占据了后蜀政权的大宋,这会儿已经和大理国成了“邻居”了。

而开局如此勇猛的大宋,确实把周边的“小朋友”们吓坏了。

这个时候,接连灭掉他人的大宋,看起来已经是很强壮了。

但是,王全斌却是不愿意的,如此大好形势他当然愿意继续往前“拱一拱”了,向老赵进献地图,力主趁势出兵,一鼓作气攻取云南。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皇位得来不正,害怕王全斌功高盖主,趁机做大,还是担心大宋重蹈李唐王朝和南诏国的覆辙,总而言之老赵就是不想再和大理国发生关系了。

于是,便用玉斧在地图上沿大渡河划了一条线,说:“此外非吾所有也”,与大理国划江而治。

想到这里,朱高煦忍不住想口吐芬芳……

于是,自南朝放弃云南之地后,最好的一个机会就被老赵白白放弃了,直到蒙古铁骑驶入云南,这里已经游离于中央政权七百年余年了。

前元灭了大理政权之后,或许是出于统治的考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下狠手,而是保留了大理段氏对云南的统治。

长久的割据于外,加上地形的原因,很容易形成了文化上的阻隔。

不过,若不是地理阻隔的话,也没有他们这几百年的割据了。

等到老爷子朱元璋平定了云南之后,对于前元在云南地区近乎羁縻的统治方式,非常不满意。

花费了那么大的代价,光大军就出动了几十万,若还是和前元一般的统治的话,这云南到底是姓朱还是依然姓段啊?

所以,前元第十三任,也是最后一任的大理总管段世不得不抵抗到了最后,最终也是领了饭盒。

老爷子朱元璋的眼光多毒辣啊,根本就不给他投降的机会,所以,在朱元璋决定把云南纳入中央直管的决定之后,段世必须死啊。

段世不死,老爷子怎么去放手打破段氏在云南四百余年的根基和影响,这将会严重影响大明对于云南地区的有效统治。

第一百六十三章 初发威第一百七十五章 继续追第二百六十八章 终归来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让您进宫第一百三十二章 难以置信的距离第一百八十二章 征安南推测第九十九章 朱高煦的我感觉大法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打雷劈第一百六十五章 就像剥洋葱第二十五章 简单的方法第五十三章 帝王版第二百三十二章 兵分两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亲自击杀第一百六十三章 初发威第十六章 看着不错第一百七十章 决死冲锋第二百零二章 朱棣来了第四十七章 全包了(求推荐收藏)第二百零四章 儿臣想去云南第七十一章 “小弟”王友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歼第二百六十七章 看不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完成个小目标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给太子第九十七章 真理范围第七十二章 老娘徐皇后(求收藏推荐)第六十章 对庞富贵的许诺第一百章 提前任命第一百四十六章 亲自动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准备搬家吧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心似箭第二百四十七章 伸长脖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要留名青史吗第五十六章 刚需一族第二百五十章 汉王的杀意与善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七夕节日第二百零七章 绝对有人要害孤第九章 终归家第二百五十四章 舍我其谁第十六章 看着不错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路狂飙第七十二章 老娘徐皇后(求收藏推荐)第一百五十二章 最终的目的(求首订)第九十三章 准备出发第十五章 吓死你 (求点收藏推荐)第二百二十四章 抄家伙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太子稳了第一百七十章 决死冲锋第一百一十二章 沈老六的丰富经验第一百四十六章 亲自动手第五十四章 倔强第八章 即刻进宫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此结束了第七十八章 别嫌贵第二百三十章 居守北平吧第二章 非你莫属第三十二章 欺君之罪第十二章 大明火铳第四十三章 容易满足的百姓(求推荐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完成个小目标第七十六章 客至(求推荐收藏)第四章 兄友弟“皮”第三十六章 四成第九章 终归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二百五十五章 寻找踪迹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要留名青史吗第二百四十四章 合作双赢第一百六十七章 击溃右翼第一百六十八章 倭寇溃逃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满意的朱高煦第十七章 打响第一枪第一百六十九章 瓮中捉鳖第二百零七章 绝对有人要害孤第二百三十七章不留活口第一百八十六章 黑衣宰相第一百二十四章 王友的极致赞美第七十七章 不卖茶叶卖车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道消息第一百七十四章 解围健跳第一百四十五章 鱼儿上钩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太子稳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神清气爽第二百三十二章 兵分两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逆不道第二百三十七章不留活口第一百三十二章 难以置信的距离第三十四章 奉旨建厂第五十二章 缓缓起步第七十八章 别嫌贵第二百一十二章 颠覆第四十六章 工匠们的到来第四十三章 容易满足的百姓(求推荐收藏)第五十八章 纪纲求见(求推荐收藏啦)第八十九章 四个亿的风险第八十一章 太子驾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汉王殿下的小礼物第九十六章 让工匠富起来第一百零二章 王友怎么来了第二十八章 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