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这些,你们只要记在心里就好了,怎么样?现在可以带本王进去看看,你们这段时间的成果吧!”朱高煦点点头,满意的说道。
对于这些工匠们,他的态度,向来是很宽容的。
“是,殿下还请跟随俺们进去!”李木听了朱高煦的话,立刻开口说道。
这两位,可是朱高煦目前工匠方面的“哼哈二将”,不过性格确实不同。
只要有李木在场,毕中向来是不主动发话的,真的是块铁疙瘩。
“那就有劳你们了,前面带路吧。”朱高煦一脸微笑的说道,语气温和。
“王爷言重了,还请这边走!”李木这会儿说话,也没刚才那般激动了,恢复了正常。
刚才,他可是连方言都用上了,左一个俺们,右一个俺们的,听得朱高煦是亲切之极。
接下来,在毕中、李木二人的带领下,朱高煦一行,走进了这个他从未来过的地方,上次来的时候这里还没建好。
由于是临时赶工出来的,而且并非永久建筑,所以整个煦园的厂房车间,大体上都是差不多的。
这一个厂房,和之前朱高煦看到并无不同之处。
只是因为人数的缘故,这里显得没那拥挤,最主要的是炉子没有那么多,没那么热。
来到这个颇为空旷的厂房车间,朱高煦一眼就看到,中间空地处,摆放的一门火炮。
知道其中底细的朱高煦,并没有太大的惊喜。
因为,这只是一门全尺寸木质模型。
也就是说,最重要的青铜炮身,它竟然是木头做的!
对此,朱高煦表示理解,毕竟任何东西,都不能够一蹴而就的。
这是需要时间的,并不是说有了足够的技术,就离开能够做出来,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次完全是自主研发。
为啥不临门踢一脚呢?还是那句话,国力值不够。
要知道火炮的出现,对于战争形势的改变,那可是非常大的,所需要的国力值也是个天文数字!
既然现在能够做到自主研发,那就自主研发好了,顺便还能够锻炼一下研发队伍,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这里面,只有朱高煦知道,这火炮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相关的数据都是他提供的。
当然,朱高煦是个半吊子水平,例如炮口直径的大小,他就不知道。
但是,朱高煦解决的方式却是很简单,对于军事历史,他还是了解一些的,当然他的主要知识来源就是各种电影、视频。
他知道在美国南北战争中,要知道那都是19世纪下半叶了,用的很有名的拿破仑大炮就是青铜炮,主要分六磅炮和十二磅炮这两种。
知道这些,那就好办了,他知道这一磅大概是大概就是后世的九两的样子,而现在的一斤大概时候后世的一斤二两。
知道这些大致数据,所以他直接大笔一挥,先研制出一门10斤炮吧。
这差不多相当于后世6公斤的样子,也就是13磅的样子,还是大一点好,毕竟是“大”炮嘛!
确定了重量,剩下的事情,就更简单了。
让他们直接铸造一个重量10斤的圆形炮弹,那还是很简单的,对于毕中他们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
有了这个10斤重的铁球,那么火炮的口径,也就很容易就确定下来了。
这火炮的口径,大概快120mm的样子,不过朱高煦不准备以口径命名,而是把它暂时称之为10斤炮。
至于火炮的身管长多少,这个朱高煦就没得办法了,只是知道绝对没有两米长,这就需要他们去慢慢试验了。
朱高煦给出的建议是五尺(明朝营造尺32厘米)-6尺间,毕竟只能凭借着他的印象知道那炮不长。
炮管厚多少,朱高煦同样不清楚,给出的建议是前细后粗,最前面的炮口厚度,直接就参照炮弹的半径来。
这燧发枪炸膛了,除非特倒霉,基本上都能够活下来。
火炮可就不同了,除非特幸运,否则都是活不下来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多造几门,挨个的试验,看哪个长度的威力最大、寿命最长、炮管多厚合适……
综合多方面考虑,最后才能确定具体的长度,这样做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耗费时间。
所以,眼前这门模型火炮的炮身,其实就是个样子货,完全是按照朱高煦的我感觉、我估摸大法来的制造的。
不过,朱高煦看着眼前的模型,觉得和后世看到的样子差不多了,大差不差!
还好,青铜回炉重造,还是比较容易的。
接下来的多次试验,朱高煦所耗费的,也就是燃料成本和人力成本罢了,当然还有初期的几千斤铜料!
至于一门火炮的造价要多少钱,要知道,这时候一斤的铜钱也就150文左右,也就是说一文钱重4克左右。
而且现在使用的还是洪武通宝,因为朱高煦他老子朱棣,这会还没有铸造永乐通宝呢。
当然这一时期,朝廷为了推广宝钞的使用,是禁止使用铜钱的,但这只是制度,至于是否严格执行,那就……
一两银子能够兑换1000文铜钱,也就是说一千两的银子能够兑换4吨的铜钱(铜钱并不是纯铜),因为青铜炮使用的青铜也不是纯铜,在这里我们就姑且认为他们相等吧。
如果一门火炮,炮身重量达到500公斤的话,单单这炮身的价格,就是价值125两白银。
这样算的话,整套成本应该不超过150两白银,当然这只是粗略的估算!
“不错,这模样和本王想象中的差不多,不过这实物,大概什么时间能够造出来呢?”朱高煦围着这门模型,转了一圈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