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足大明数百年之需

朱英之所以对于琉球王国这般熟悉。

主要是还是因为一个特殊的地方:钓鱼屿。

洪武五年,大明杨载出使琉球,途中发现并登上了钓鱼岛。

后世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永乐元年《顺风相送》。

自洪武五年开始的朝贡体系,和琉球王国臣服建交后,琉球王国一直就是大明朝贡的宠儿。

大明对于朝贡有着严格的要求,不仅限制朝贡的次数,比如两年一贡,三年一贡。

包括朝贡的道路,也有专为设置的贡道。

在人数上,目前是限制在两百人以内。

譬如大明中后期的土木堡之变,便是正统年间,瓦剌竟派三千余人前来大明朝贡。

也许因为人太多,于是大明“赏不如例”。

正是因为“赏不如例”,瓦剌认为这是一种不礼貌且带有挑衅的行为,诱发了次年的土木堡事件。

而现在的琉球王国,落后贫瘠,对于大明俯首称臣,唯首是瞻。

这样的态度引起了朱元璋的好感,对于琉球王国给了很多优待。

因为落后贫瘠,琉球王国没有造海船的能力,大明直接送船。

而缺少维护海船的工具,多次琉球王国到了大明后,海船出现损坏,尴尬导致回不去,只能向大明求援。

琉球王国也有独特的土特产,因为火山地貌,大明对其主要获得用来制造火药的硫磺和用于陆地运输的马匹等军需物资。

包括部分苏木、胡椒、乳香等东南亚的物产也出现在对大明的朝贡物资中。

琉球王国现在并没有统一,而是有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

因为过于贫瘠,所以朝贡的时候,三个国家的使臣也是一同出发。

为了抑制倭寇和沿海地区居民互相勾结,大明实施海禁政策。

海禁实施后,大明就面临着寻找一个能替代本土商人向大明提供各国物产的固定海外贸易渠道的问题。

在众多的朝贡国之间,朱元璋选择了拥有特殊地理优势的琉球,使得琉球因此成为联结大明与东亚、东南亚海上贸易的唯一中转站。

这就是说,大明将原本属于大明商人的那份利益让给了琉球。

这也是为何纵观整个明朝期间,自明初到明末,一直都受到倭寇的严重袭击的缘故所在。

其中沿海走私商贩,海上贸易利益的丢失,唯有勾结倭寇才能不断的找回。

对于琉球王国的情况,朱元璋和茹瑺自然也是极为清楚。

茹瑺皱眉说道:“倭国如同琉球,小国寡民,地处贫瘠,又远隔东海,便是征伐下来,又有什么意义。”

“如今我大明扶持琉球,日后完全可以使得琉球抗衡倭国,牵制之后,倭寇之患自然消除。”

陛下在此,茹瑺也不瞒着,直接将朝堂上的想法说了出来。

目前对于琉球的扶持和优待,其中主要的想法,就是让琉球成长起来,取代倭国的地位。

这个政策确实也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后来的琉球一度在综合国力上压制倭国,海上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琉球作为藩属国,对于大明极为忠诚,或者说对于整个神州大地一直忠诚。

自洪武五年成为藩属国开始,其中延续五百年,哪怕大明灭亡,满清即位也未停止朝贡。

直到满清末年,倭国强令琉球王国停止对满清的朝贡,并改用倭国年号。

而后宣布琉球废藩置县,完成所谓的‘琉球处分’,将琉球强行并入倭国,设冲绳县,至此,琉球王国覆亡。

朱英听完茹瑺的意思,沉吟片刻,便将倭国境内金山银山遍布的消息说了出来。

然而这不但没有引起茹瑺的好感,反而下意识的想要冷笑一声。

不过茹瑺很快就察觉到,自己的旁边坐着的是陛下,连忙把冷笑憋了回去,只是面部的肌肉抖了抖。

这才说道:“朱公子莫要见怪,我曾经度过蒙元使臣赵良弼,在倭国三年的随记,可没有像朱公子所言的金山银山。”

听到这话,朱英有些尴尬。

对于赵良弼出使倭国,他并没有丝毫印象,心中认为大明对于倭国完全不了解。

下意识的看了看老爷子,只见老爷子偏过头去。

显然,这个事情,老爷子也是清楚。

朱元璋博览群书,当初受到倭国的羞辱,曾下令搜集过所有关于倭国的记载,对于倭国,并没有朱英想象中的陌生。

之所以没有直接反驳朱英,只是朱元璋估计大孙的颜面,直接捅破感觉会伤到大孙的自尊。

茹瑺对于朱英,本来心中就极为怀疑,自然不会顾及这么多。

石见银山是蒙元末期才会发现,开始开采。

而且由于勘测技术不发达的缘故,现在的倭国境内石见国也不知道,石见银山会有如此大的储藏量。

两百年后,在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上半期的鼎盛时期,倭国银约占世界产银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便是来自于石见银山。

其中不仅仅是银矿,在开发间还陆续发现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等矿脉。

尴尬过后,朱英微微沉吟,说道:“茹尚书有所不知,我从海外番商那里得来消息,目前倭国境内石见国,已然发现巨大银山。”

“番商中有善于查勘矿脉者,初步判断其银矿蕴含量巨大无比,骇人听闻,堪称平生所见之最。”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算是明白了,为何大孙对于征伐倭国如此在意,原来是因为了发现银山矿脉。

朱元璋微微皱眉,大孙终究还是被限制在商人的身份中,过于追求利润。

不过区区一座银山,难不成还能跟大明内的银山相比?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问道:“大孙你具体说说,那银山估摸着能够产出多少银子。”

朱英淡淡的说道:“倭国内的石见银山,足够如今大明,数百年所需。”

听到这话,茹瑺直接僵住。

朱元璋更是站起身来问道:“大孙此言可当真!”

朱英神色平静的回道:“自是千真万确,早在数月以前,我便差心腹过去再次确认过,绝无半分虚假。”

“甚至心腹回来汇报,银山的储量,比之前的预估,只高不低。”

第461章:朱英的应对第567章:活捉朱棣!第595章:终于明白老祖宗为什么打西域了第169章:调五千人让大孙练练手第141章:朱英的恐怖第175章:爷孙辩论第七十章:改日第723章 介入占城帮派第217章:镀金的朱英第129章:大明农业的未来(求订阅求月票)第633章: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第330:左右都得死!第671章:大开杀戒第334章:帝王心态第329章: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第512章:未来的大明长公主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645章:大明要谋取拜占庭帝国?第500章:忌惮的边关将领第264章:不仅造反,还称帝了第566章:成了困兽的朱棣第702章:求战的大明都督们第二十七章:姚广孝的安排第730章 即将完成的蒸汽铁甲船第九十八章:家国天下(求订阅求月票)第307章:关门,放大孙(日万初始,求月票,求订阅)第213章:恐怖的鼠疫都310章:罪在当代,功在千秋(求月票)第551章:大明商人在海外的地位第237章:最喜欢摸鱼的朱英第116章:咱这大孙不得了第140章:长孙殿下不简单(求订阅求月票)第608章:汤和之死,一醉方休第780章 朱高炽想去倭国了(国庆快乐)第507章:开始摆烂的朱元璋第696章:破局的方法第292章 :朱英的杀手锏第510章:册封世子第379章:御赐,大明第一卫第701章:向大明进军的帖木儿第271章:喜欢搞垄断的朱英第575章:把北元王朝发展成佣兵帝国第149章:第一次进宫第277章:特色实业兴国第458章:忧心的蓝玉第469章:刺杀!!!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262章:朱英的仁心第268章:对蓝玉的安排第370章:冒牌太孙第138章:都是东家的人第162章:吕氏的高明手段第七章:孤独的朱重八第814章 平定倭国,改四大行省第151章:咱这心里呀,舒坦!(年底求月票)第435章:肉烂在锅里第三章:朱棣暗子第453章:天下岂有六十年太孙第818章 世界战争的开端第393章:被打脸的朱元璋第228章:咱大孙,瘦了呀!第798章 大明的强大超乎你想象第260章:崭新的大明第685章:不享受的贪官第757章 世界在变化第822章 缥缈无踪张三丰第701章:向大明进军的帖木儿第471章:可怜悲哀的朱允炆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订阅求月票)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第278章 :越发强大的朱英第715章:占城版古惑仔第720章 蒸汽铁甲船,造,直接造!第496章:顺风顺水的朱元璋第801章 掀翻世界信仰的桌子第476章:大明不公平的对待第487章:朱棣回京第526章:安南必须用汉字第577章:北元汉臣回归大明第675章:占王的请求,蒸汽时代第163章:慑服蓝玉第686章:朱英的传奇神话故事第169章:调五千人让大孙练练手第507章:开始摆烂的朱元璋第388章:先谈招安第511章:朱元璋宝刀未老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779章 把机会留给年轻人第八十八章:那可是孝陵(元旦快乐求首订)第454章:大明官员的幸福日子第143章:宁王归心第494章:大明的快速发展第143章:宁王归心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五十三章:敢为东家效死第785章 蒙古联合冲击呼伦贝尔第713章:出征吐蕃,针对帖木儿的对策第220章:姚广孝在高丽第510章:册封世子第449章:倭国天皇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