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啸在江浙一带大力推动新政的时候,北方也发生了一件,令人诧异的事情。
这件事情起因于袁啸的一番话。
原来,自从前年的一场大战之后,满洲人损失惨重,虽然也抢走了一批物资跟人口,然则与满洲人损失的兵力相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要知道,连大将军岳托都死于非命,十来万兵力,在袁啸与卢象升的联手打击之下,伤亡数万人,后金元气大伤。
怒不可遏的皇太极直接剥夺多尔衮的亲王爵位,将多尔衮将为睿郡王,只是,先机尽失,这一场败得太凄惨了,如今的满洲骑兵响起那个几乎无所不能的将军来,还心有余悸,想要复仇,那是不可能的了,至少这个时候,不是复仇的时机。
满心愤恨的皇太极只得偃旗息鼓,休养生息,希望能够通过休养生息,尽快使国家恢复实力。
受到了严厉惩罚的多尔衮在这件事情出奇的没有怪他哥哥,这一次太倒霉了,谁也没有预料到大明朝突然蹦出来了这么一个怪胎,那个家伙手里的武器太厉害了,两百丈之外,都可以将人脑袋打碎,那得多么强大的威力?
多尔衮意识到了,如果满洲不作出改变的话,只怕未来的交手,还有满洲铁骑吃亏的时候呢!
多尔衮向着皇太极提出了两条建议:第一,加速扩充汉军八旗,收编蒙古八旗,扩充军力,现在满洲八旗的兵力,还是太少了;第二,那就是全力研制火器,特别是火炮,这一仗彻底让满洲人意识到了火器的威力!
背后靠着高丽人的输血,一年多的时间,足够满洲修养过来了,如今的满洲人再次蠢蠢欲动起来。
虽然满洲人的心思活泛,满洲与大明交界的辽东与辽西开始再次变得不太平起来,虽然没有正式开仗,这小打小闹的摩擦,可是没有少出现。
整个辽东,所有的蓟辽部队,再次紧张起来,洪承畴再次向朝廷行文,请求朝廷加拨军饷,以安军心。
奏章到了京城,崇祯帝差点气死,现在朝廷的日子倒是稍稍好过了一点,不过,好过一点也禁不住,你们辽东隔三差五的要钱啊,老子给你们的军饷还少吗?咱们先不说大胜仗,你们只要少给我打点败仗,守好了辽东,朕就知足了!
但是,洪承畴向朝廷要银子,现在面对满洲的挑衅,正是需要稳定军心的时候,不给?谁知道辽东各家总兵会不会再次闹将起来,特么的这些除了钱什么都不认啊!
崇祯憋屈的要命,一天之间摔了不下六七个杯子,逐渐冷静下来的崇祯,想起了袁啸的话,那就是,亲自巡阅九边,自己应该亲自去看一看,辽东各部到底是一个怎么回事,绝对不能任由他们这样予索予求啊,不然多少钱都禁不住他们这样花!
崇祯越想觉得越有道理,就这样干了,要钱没有问题,我可以给,但是我是给那些为大明江山卖命的将士的,但是如果这笔银子进入了私人的腰包,那朕就让他们十倍的吐出来!
以崇祯守财奴的个性,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那些贪墨饷银的人的。
想好了的崇祯,在大殿上直接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亲自前往辽东犒军!户部一次性调拨两百万两白银,一千头猪,三百只羊,一千坛好酒,一并押解到辽东!
不但如此,崇祯的目的是为了巡视的,自然是要带上足够的人手了,从户部调拨六十名账房先生,兵部抽调二十名干吏,由曹化淳率领两千兵力前往辽东。
崇祯刚刚将决定宣布完,朝堂之上就炸了,群臣纷纷反对,现在满洲人兵强马壮,厉害非常,这个时候皇帝亲临辽东,万一出现了意外,那可是要命的,只怕比之当年的土木堡之变,下场还要惨!
不过,现在崇祯已经抱定了心思,那就是必须去,让去也得去,不让去,也得去,大明从太祖开始,那就是有天子守国门的传统,成祖甚至亲自率军冲锋陷阵,武宗当年也平定过反叛,为什么到了朕这里就不行了?才不管你们呢!
决心已定的崇祯直接驳斥了所有人的建言,将朝中所有事务都交给孙承宗与卢象升处理,开始准备巡阅辽东的事务。
经过了数日的准备,崇祯在两千御林军的保护下,向着辽东进发!
谁也劝阻不了,这个时候,孙承宗等人方才后悔将袁啸放离京城了,如果袁啸在,那绝对可以劝阻皇上的,天底下也只有袁霞能够让皇上言听计从!
殊不知,这个主意正是当初袁啸出的,没有袁啸,崇祯帝还想不起来上这么一出呢,即便是袁啸在京城,也只会力排众议,支持崇祯巡阅明军的,只不过不会这么草率,明知道现在辽东不太平,还这样仓促的巡阅前敌,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举动!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人家崇祯皇帝就这样动身了!
剩下的满朝文武现在也只有面面相觑,长吁短叹了!
“唉!建斗,立即六百里加急,给袁啸送信!”
孙承宗急声道。
一封急报从京城飞一样的赶奔了杭州,现在的孙承宗也只有将希望寄托在袁啸身上了。
当急报到了杭州的时候,袁啸还在明州视察呢,就这样被硬生生的给扯了回来。
“什么?皇上巡阅辽东?”
袁啸吃惊非小,现在辽东已经开始不太平了,他跑过去凑什么热闹?
袁啸预感到了一些不妙,经过一年半的休养生息,现在的皇太极绝对恢复了实力了,随时有可能向着明军发动进攻的,另一个时空,如今的松锦战役都已经开始了数个月了!
一旦满洲人得到皇上巡阅边军的情报,那绝对会组织兵力向辽东发动疯狂进攻的,如果将大明朝的皇帝给抓住了,那整个大明朝还不任人家予索予求?
即便是侥幸,皇上没有被人家给抓住,这个时候去巡阅边军,查看边军虚实,也绝非上策啊,太过严苛的话,会使这些明朝的总兵官们产生异心的,要知道,大明朝叛逃到满洲的官员、将领还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