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欢乐喜庆过大年

忙碌中又是一年过去了,朱慈炅迎来了他重生后的第十个年节,这一年,令人头疼的西北农民起义终于平定了,大明迎来了难得的太平盛世,四海之内一片欢乐喜庆,黎民百姓都在庆贺这难得的太平。

朱慈炅也想庆贺一下,他倒不是想庆贺平定了西北的农民起义,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就农民起义军那点战斗力,大明军队哪怕不拿火枪火炮也能把他们干趴,这点实在是没什么值得庆贺的。

他主要是想庆贺一下解决了宗室蛀虫这个顽疾,如果让宗室这帮蛀虫这样蛀下去,大明迟早得完蛋!

现在好了,将近九成的宗室都被解决了,剩下的要么封地在鸟不拉屎的边远地区,要么住在金陵等大城中混吃等死,压根就没什么封地,对大明的危害已经微乎其微了,可以说解决了宗室问题,大明才算是真正的天下太平了。

当然,这种事情是不能拿到表面上来庆贺的,他只能一个人偷着乐而已,表面上他还是假假的表示,西北的农民起义终于平定了,值得庆贺啊。

所以当郑芝龙说要将几个江南有名的梨园班子带到京城来献艺时,他毫不犹豫的就允了,没想到,这一下却中了郑芝龙的’奸计‘!

这年代看戏就跟后世看电影差不多个意思,一出出著名的戏曲就宛如一部部精彩的大片,两位皇太后深居宫中,寂寞无聊,自然对这戏曲十分着迷,一听说有江南的戏班子来唱戏,简直高兴到不行。

原本按朱慈炅的意思,就是让所有梨园班子都来个最拿手的曲目,唱个一两天热闹一下也就算了,一看两位皇太后如此兴奋,得,那干脆每个班子都可劲唱吧,把拿手的曲目都整出来,直接唱到正月十五得了,于是紫禁城内整个年节都飘荡着戏曲之音。

正月初二,巳时,乾清宫正殿中,朱慈炅和两位皇太后高坐主位,郑芝龙夫妇和忠贞侯秦良玉在左右下首作陪,秦明月和安娜公主两个未来的皇后和贵妃敬佩末座,殿中象征性的搭了个一尺来高的戏台,苏州梨园正上演他们最拿手的《西厢记》。

张太后手里抱着小田川七左卫门,任太后怀中坐着朱慈炅的小堂妹长平公主,郑成功则依在他母亲田川氏怀里,在场的女眷都在饶有兴致的看着台上的表演,三位*还时不时还逗弄下怀着的小孩,场面温馨无比。

郑芝龙还好点,一个人坐在那里,不声不响,貌似是在听,我们的崇正皇帝朱慈炅就有点煞风景了,抓耳挠腮的跟身上长了虱子一样,这咿咿呀呀的戏曲对他来说实在是没什么吸引力,但这帮人都听的如醉如痴,没一个人搭理他,让他觉得好不无聊啊!

一曲终了,差不多到午时了,终于可以暂停一下了,朱慈炅迫不及待的宣布,上菜,准备午膳,大家先休息一下,用完膳再看。

这会儿气氛终于活跃了一点,大伙儿都闲聊起来,秦明月和安娜公主也在众人的起哄下,羞答答的走过来,服侍他用膳,让他总算有了点当皇帝的感觉。

朱慈炅正在那享受没人的服侍了,郑芝龙却跟吃错药了一般,主动走上来,与张太后和任太后低声交谈了几句,貌似两位太后都被他说的兴高采烈,看他那贱贱的表情,怎么就有一种阴谋得逞的味道呢!

果不其然,这货匆匆的吃了几口菜便跑出去转了一圈,然后外面便出来一声通传:”秀女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觐见。“

朱慈炅闻声差点没一口菜汁喷出来,秦淮八艳,搞什么飞机!

他还没搞清楚状况呢,两位皇太后几乎同时应允道:”宣。“

紧接着,三位十二三岁,长得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俏生生的走进来,并排跪在殿中娇滴滴的道:”奴婢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参见皇上,参见两位皇太后。“

张太后这会就当皇上不存在般,直接抬手道:”免礼,快起来让哀家看看。“

朱慈炅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三个小美人,心跳止不住开始加速,美,真的很美,尤其是中间的陈圆圆,这温婉妩媚的气质,让人看一眼就迷醉其中,都有种不知道今夕是何夕的感觉。

他正竖自发呆呢,张太后却是微笑着问任太后道:”妹妹你看怎么样?“

任太后罕有的发声道:”恩,这模样,这气质,这身段,果然我见犹怜。“

张太后接着品评道:”更为难得的是她们还唱的一手好曲子,皇上以后有福了,妹妹你看是先招为选侍或者才人呢,还是直接定为嫔妃呢?“

任太后却是宠溺的看着朱慈炅道:”还是看皇上的意思吧,毕竟她们都是服侍皇上的。“

张太后点了点头,直接问朱慈炅道:”皇上今年你就要大婚了,哀家原本想让你皇叔过完年就张罗选秀的事情,没想到郑王爷倒是有心了,年前就开始给你挑选了,你看这几位秀女怎么样?“

朱慈炅闻言有点蒙圈了,选秀,不会真要选三千佳丽到后宫服侍他吧!至于这三位,这长相这身段自然是没话说,但她们这出生,秦淮八艳那只是委婉点的叫法,其实她们就是秦淮河畔的八大名妓,封她们做嫔妃有点太离谱了吧!

这真让他有点为难了,这样沉鱼落雁的美女说不心动那是假的,但是她们这后世的名声,实在是有点那个啊,于是,他吞吞吐吐的道:”是还不错,但是她们的出身......。“

张皇后闻言有点不乐意了,很罕见的板着脸教诲道:”她们的出身怎么了?都是教坊司的乐妇,虽然职业平贱了一点,好歹有个官家身份,比哀家和你母后都强多了,我们可都是没有一点身份的平民百姓!皇上你是不是听闻了一些关于教坊司的流言?有些人也太不像话了,把好好一个礼部管理乐舞和戏曲的衙门整治的面目全非,这事,皇上你应该管管了!“

朱慈炅闻言错点晕倒,貌似这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张太后教诲,没想到却是为了这种事情,操蛋啊。

好吧,那就别怪朕心狠手辣了,为了这三个美人的出身问题,以后教坊司就别想再兼职开妓院了,必须回道艺术的轨道上来,而且还要在戏曲上研究出成绩来,争取把名声彻底挽回来,不然的话,那教坊司的官员就要试试到底是刀薄的那一面硬还是他们的脖子硬了!

想到这里,他连忙补救道:”朕是被这帮人给误导了,既然两位太后都喜欢,那以后都封为嫔妃吧,至于教坊司的事情,朕会着人去办的。这大过年的,不谈政事,来来来来用膳用膳,曹化淳再添三副餐具。“

张太后闻言,这才重新露出笑容,连夸皇上懂事了,大殿里的气氛又热闹起来。

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龙币第四卷 第六章 军需物资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一卷 第四章 欧陆使节游大明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溃千里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达果阿第二卷 第三章 争权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业帝国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脚大汗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万里来相会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种作战初登场(上)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势第二卷 第四章 发威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战败投降第八卷 第四章 宝岛东番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图发展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时刻警惕防偷袭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军在干什么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临升龙第十七卷 第四章 开发西伯利亚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伤惨重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龙旗(上)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辽东全复第三卷 第十八章 栽赃陷害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军攻击更可怕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欢乐喜庆过大年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布局东南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达维亚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轮船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旧地换新颜(上)第三卷 第三章 商号开张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军在干什么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势紧张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发展实业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旧事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侥幸脱逃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堡垒方能克骑兵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军再出征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拢土著,筹建基地(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战略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时刻警惕防偷袭第九卷 第十一章 启和谈荷兰终赔款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战后事宜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语言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试出考题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国联军浑不怕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终入套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开发新策略(下)第五卷 第十一章 继续碉堡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举扩编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见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广西学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坏和谈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穷兵黩武,最后疯狂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旧事第十七章 实验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诱敌之计第八章 闻声而动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强屈服,签订和约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图发展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装甲战车攻城战术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扩大同盟第四卷 第十二章 贼寇突袭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国的公爵第十五卷 第四章 发展规划第十五卷 第四章 发展规划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计列强续烽烟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卫大迁移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临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临,盟友恭迎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来使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四卷 第十一章 劳师袭远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齐出修棱堡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风之语者,天朝传说(中)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视东番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两面出击第十五卷 第八章 钻研技术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战伊始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乱袭营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烟起趁乱谋九洲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孙传庭请援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卫新职能(下)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财富惊人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诛灭九族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静对阵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二章 系统任务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进机床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宪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溃千里